戲說菜系演變,普通吃貨眼裡的菜系原來是這樣

2020-12-19 萬老師說美食

菜系之說首起明清時形成的「四大菜系」,即魯、蘇、粵、川。這四大菜系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排序,但在新中國成立前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孔府菜為代表的魯菜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後來隨著川、粵菜的影響越來越大,排序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基本認同 「川、粵、蘇、魯」這個排序,魯菜從老大玩成了老四,不僅如此,各地還在爭相上位,所以有了後來的「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十二大菜系」等之說,但是不管怎麼演變,這四大菜系依然佔領前四位,它們憑著各自獨特的風味特色及長期的影響力徵服著食客,仍然佔住著顯赫的地位。

四大菜系的特色相關書籍,百度詞條等都作過很多的解釋(自己查),但是沒一個讓我滿意的。無非是「製作精細、風味獨特、地域特色明顯,精於……」等等,我在這裡不作過多介紹,基本和我二十年前學的無多大更新,反正我現在也沒記準確,且易搞混,只記得「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簡單易學之類,這不能怪我沒學好,也不能怪寫書之人沒寫好,菜系的發展本身也在互相借鑑、互相學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個概括總結都易偏頗,要麼抽象、要麼狹隘,搞專業的人都覺得概括冗長、易混淆,何況是普通愛好者呢?如果非要總結一個讓普通吃貨都能懂且易推廣的特點,我覺得:「川麻辣、粵鮮淡、蘇香甜、魯鹹鮮」簡單易記,至於「選料講究、刀工精細」之類就不用了,因為沒有哪個說自己不講究、不精細。

其實任務菜系的說法也並無官方定論,形成主要源起這些地方地域代表性明顯,且關鍵是地域經濟相對發達。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了,吃的會更講究,南來北往的人多了傳播也會更快,地域特色會顯得非常地凸現,久而久之,就獨樹一幟。「四大菜系」自不用說,經濟都曾經在中國顯赫一時。之後,中國其它一些菜系爭相上榜,產生了「八大菜系」、「十大菜系」等之說,可能與地域特色非常突出有關,可能與當地食品非常有特色有關,也有可能與當地政府推介當地文化特色有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與當地經濟發展有關,因為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可能形成與傳播。話說回來,不管是什麼原因,這都不是壞事,菜系的排序歷來都不是一層不變的,一直都是在變化中發展,在發展中變化的,誰說將來不會出現新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呢?菜系最終是靠人來傳播的,隨著中國現階段城市化的大力發展,各中心城市圈將來會聚焦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難保新的「四大菜系」不會變成滬、京、蓉、穗,你說呢?

菜系是一個專業名詞,普通吃貨心裡基本沒有菜系這一概念,更無從研究,一般是靠感覺去體驗的,體驗過程中,味覺首當其衝,我上面總結的 「川麻辣、粵鮮淡、蘇香甜、魯鹹鮮」可以作為初級吃貨的入門級研究,但是在體驗過程中也不易區別,因為現在各系菜品在互相借鑑,食客口味也在不但的變化,為了適應市場,菜品的複合味大行其道,也很難給其中一道菜劃一個明確的菜系歸屬(這也可能是新菜系產生的誘因之一),或者說我們的理論需要更新,所以在普通的吃貨,特別是初級吃貨眼裡,菜系可能只剩下辣、微辣和不辣之分了。戲說而已,請別當真。

歡迎交流,歡迎分享,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資深吃貨系列——中國八大菜系系列之初窺
    我是"熱愛生活吉吉",是一名風口浪尖上的吃貨。麻麻總是告訴我:你要是再不去走走你不發黴,家裡面都要發黴了。沒辦法我只能背起我的行囊遠赴他鄉,遍訪中國的名山大水,吃盡天下之美食才能以表我內心的小思緒。小姐姐這麼吃不長胖嗎?其實我想說的是只要你背著行囊到處跑(天天運動)怎麼胖啊,還瘦呢?
  • 傳聞中的「第九大菜系」居然是這樣的?網友:非常不幸都體驗過
    中國人沉寂了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被喚醒了。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在絕大多數都外國人眼裡看來是不可置信的,中國的美食被劃分為八個菜系,而且不同的菜系還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本幫菜,以及每個地方的風味小吃。這幾年來,中國吃貨在總參上面的發展和創作越來越豐富。並且隱隱出現了所謂的第九大菜系,這一道菜襲擊不屬於前面八大菜系裡面的分支。
  • 中國八大菜系之後四大菜系
    同時由於安徽多山多水,徽菜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根據地域不同一般又分為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菜三個子菜系。口味鮮辣為主。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歷來的,其獨到之處集中體現於擅長燒、燉、燻、蒸類的功夫菜上,不同菜餚使用不同的控火技術,形成酥、嫩、香、鮮獨特風味,其中最能體現徽式特色的是滑燒、清燉和生燻法擴展資料中國飲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
  • 在吃貨的眼裡,土耳其人靠它能徵服世界 能比肩中國菜系
    但在吃貨的眼裡,伊斯坦堡的另一面卻是吸引人們的唯一要素。那就是當地著名的美食土耳其烤肉。土耳其烤肉來自在世界上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土耳其菜系,又名清真菜系。故在正宗土耳其烤肉是以牛羊肉,雞肉,魚肉為食材的。(世界三大菜系:世界三大菜系是指中國菜系,土耳其菜系,法國菜系。)
  • 為何韓國人眼裡:中國只有「四大料理」世界有五大菜系?
    眾所周知中國有8大菜系(在日本和韓國,中國菜被稱之中國料理)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對這點我們自然瞭然於心。世界上也只有3大菜系即中國菜系(包括,包括中餐、韓餐、日餐,等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以中餐為首)法國菜系和土耳其菜系。
  • 科普篇: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原來最普通的它們就是各菜系代表
    今日為大家送上科普篇:中國菜之八大菜系每提到中國的菜,八大菜系總是先被大家掛在嘴邊。但說可是說,你知道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嗎?科普一:中國八大菜系的八大分別是:川菜-四川、魯菜-山東、粵菜-廣東、蘇菜-江蘇、浙菜-浙江、閩菜-福建、湘菜-湖南、徽菜-安徽當然,有人確實知道了這八大,但每個菜系的代表菜到底是什麼呢?
  • 中國八大菜系都有啥?
    中國八大菜系都有啥?菜系,是指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的菜餚流派。川菜民間最大菜系,同時被冠以「百姓菜」川菜作為中國漢族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
  • 文山有那些菜系?趕緊收藏!
    其實文山的菜系遠遠不止這些 1月6日,文山州舉行2020年文山州餐飲業「十百千萬」工程地方風味菜系發布會。共發布了15個地方風味菜系、187個菜品。 它們分別是:長衝梨宴風味菜系、廣南私房風味菜系、硯山本幫風味菜系、百香果風味菜系、阿雅風味菜系、丘北辣鮮椒風味菜系、無刺烤魚風味菜系、梨尖味道風味菜系、元蹄風味菜系、文山庭院風味菜系、文山融合風味菜系、外婆味道風味菜系、地驢風味菜系、文山老八景風味菜系、汽鍋風味菜系。
  • 盤點中國三大菜系,鮮、醇、香、嫩全都有,哪個才是你的菜?
    中國地域廣闊,由於各地的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風俗不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這些地方菜餚被全國認可後便成了菜系。今天介紹的3大菜系,最廣為人知,也是最多人品嘗的知名菜系,三個菜系都嘗過的朋友,也算是「人生贏家」啦!
  • 關於世界三大菜系,看了才知道什麼是中國菜系,原來如此
    關於「菜」,其實世界上有三大菜系,分別是中國菜系,法國菜系,土耳其菜系。 首先,不知道大家對於「菜系」一詞的概念弄清楚沒有,簡單來說,菜系就是在不同的地方內因人們的不同的風俗習慣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但是特點又有點相近的菜式集合。由於人們喜愛並且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澱而被大眾廣為傳頌,所以慢慢的形成所謂的世界性菜系。
  • 十大菜系排名大揭秘,十大菜系代表菜簡介
    中國美食豐富,菜品多樣,每個地區的傳統美食文化、風味不同,因此中國菜餚分為諸多流派,流傳至今,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有「十大菜系」,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下中國十大菜系排名。一、十大菜系排名在中國餐飲文化的諸多流派中流傳著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加上楚菜和京菜,即為「十大菜系」,其十大菜系排名為:魯、川、粵、閩、蘇、浙、湘、徽、楚菜、京菜。這「十大菜系」以燉、燜、煨著稱,烹調技藝各具風韻。
  • 中國八大菜系
    在中國,雖然大家對「吃」有著一致的重視,但各地在食料、烹飪技法和風味上卻大不相同,而「菜系」就是對這種飲食地域差異最直接的特徵體現。作為一個餐飲文化大國,中國菜式多、味型廣、做法精巧繁複。長期以來,中國各地的菜餚由於受到當地環境、氣候、物產、風俗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形成了各種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流派。魯、蘇、粵、川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後來分化出浙、閩、湘、徽地方菜,由此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
  • 中華飲食文化,四大菜系,中國人吃的學問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鹹蛋文化君,小編作為一個中國人,又是一個資深「吃貨」,今天耐不住對中國「吃文化」的無限崇拜,今天特推出一期有關於吃的圖文,希望各位看官喜歡。 說到吃,中國人如果甘居第二,放眼世界恐怕無人敢稱第一了。
  • 中國八大菜系介紹
    我國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菜餚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 中國四大菜系,你的家鄉吃什麼菜?
    菜系,也稱幫菜,是指在選料、切配、烹飪等技藝方面,經長期演變而自成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風味特色,並為社會所公認的中國飲食的菜餚流派。中國飲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我國共有四大菜系,它們分別是哪些呢?
  • 中國八大菜繫到底是哪八大?八大菜系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可是在晚清還沒有「菜系」這一類的概念,通常只是說某個地方的飲食特點。那菜系的說法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中國最早出現菜系的概念是在民國時期,那時候的說法還不是菜系,而是幫口,以幫分菜的說法來代替地區,比如北京的京幫菜,四川的川幫菜,揚州的揚幫菜等。
  • 國內知名菜系之外的一個菜系,「遼菜」老字號-鹿春鳴
    川菜、魯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這中國的八大菜系想必所有國人都熟悉,另外除了這八大菜系外還有一些在中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菜系,像潮州菜,東北菜,本幫菜,贛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菜系,今天要說的是這些菜系外的另一個菜系「遼菜」,這個菜系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
  • 魯菜憑什麼當四大菜系之首
    普通的家常菜經過提鍊形成餐館和宴會的地方菜譜,正是這些地方菜譜在人口集中的水旱碼頭、經濟中心、尤其是政治中心,得到了更高的發展,才形成了相應的城市菜、官府菜甚至宮廷菜,地方菜系這才建構起來。山東棗莊,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運河為山東帶來了各地的人流,也為魯菜融入了豐富的飲食特色 / 視覺中國也是在這樣的地方,烹飪技術更容易提高和發展,各種珍異的食物原料也可以廣泛交流
  • 對八大菜系的質疑
    八大菜系,指的是清初形成的四大主要菜系川、魯、粵、蘇。發展的清末時期,又加入了浙、徽、湘、閩四個,這就是八大菜系的由來。所以,關於這個八大菜系裡面沒有一個北方菜系的原因只能我們自己猜。這就造成了北方菜系人才匱乏,研發新菜能力大大下降。畢竟生活是第一位,誰幹活不是為了拿錢生存!
  • 八大菜系之外的中華菜系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除卻公認的八大菜系之外,還形成了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菜系,比較有影響力的有京菜、豫菜、本幫菜等等。京菜北京乃五朝古都,受此影響,皇城根下誕生的京菜也自然而然的帶有一種皇族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