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姓有冤,直接去京城找皇上告御狀,為何很多都不會被理會?

2020-12-21 浪淘古今事

古代百姓有冤,直接去京城找皇上告御狀,為何很多都不會被理會?喜歡看歷史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對告御狀印象深刻,普通的百姓在被冤枉之後會去北京找到皇帝伸冤,這也是為了解決地方上的一些冤假錯案最後的方法,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也是人們的青天,被冤枉的百姓希望皇帝為自己證明清白.

而皇帝為了民心也是允許百姓想自己申訴,但是真實的歷史真的像劇中演的那樣簡單嗎。儘管向皇帝告狀的想法很好,但是並不像電視上演的那樣簡單,除了向皇帝告狀非常困難以外,很多時候皇帝都會選擇不理會案件,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直接來到北京找皇帝告狀的做法叫做京控,這一制度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形成,百姓們可以通過都察院,通政司等地方向皇帝伸冤,這也極大地簡略了皇帝的工作,一般通過京控人們獲罪較輕,很多時候都會被判無罪,這樣也是鼓勵人們通過京控為自己伸冤。

其實像電視劇中普通百姓通過攔轎的做法也是存在的,而之所以推行京控一方面為了減少皇帝的勞務,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皇帝的安全考慮,因為皇帝出巡的時候經常會有人衝入隊伍向皇帝伸冤,而受驚的馬匹有可能會弄傷皇上,也是為了皇帝不被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擾,因此朝廷推行京控。

其實皇帝對於百姓突然衝出來伸冤叩閽的做法也是非常的不待見,康熙儘管不會處罰叩閽的人,但是也同樣不會理會案件,康熙在下江南的時候就出現過多次百姓在巡遊時伸冤的狀況,康熙很多時候都會選擇視而不見,乾隆對於叩閽的百姓就要嚴厲一些了,如果出現百姓說的內容虛假,編造事實的情況,很有可能會遭到仗刑或者被流放,為了避免叩閽的人太多,乾隆大多都是懲罰的做法。

在乾隆時期叩閽的百姓經常會受到仗刑與流放的懲罰,有時候即便是伸冤是真的,也有可能受到懲罰,於是人們大多選擇京控的方式為自己伸冤,不管是叩閽還是京控這兩種做法都不容易,叩閽相對比較危險,很多時候都不會受到皇帝的關注,即便是皇帝接受了案件也只是交給刑部審訊,審完之後還要等好久才有消息,之後叩閽者還要被發配流放,代價非常大。

京控比叩閽的風險葉鏊小一些,但是也並不是那麼容易,首先能不能進入京師還是個問題,在當時經常會出現地方出現冤假錯案,百姓想要通過京控為自己伸冤,卻被地方官員派人抓回的情況,通過以上可以看出想要進京告御狀為自己伸冤並不像電視上演的那麼簡單,不但告狀的路上困難重重,還要承擔被發配流放的風險。

之所以會有京控這樣的伸冤方式,只是為了在表面給百姓營造一個公平的樣子,想要進入京城讓皇帝為你伸冤,很多時候都是不可能的,而且還要承擔被懲罰的風險,代價可是非常大的。

相關焦點

  • 古代百姓有冤,直接去京城找皇上告御狀,為何很多都不會被理會?
    古代百姓有冤,直接去京城找皇上告御狀,為何很多都不會被理會?喜歡看歷史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對告御狀印象深刻,普通的百姓在被冤枉之後會去北京找到皇帝伸冤,這也是為了解決地方上的一些冤假錯案最後的方法,皇帝作為國家最高的統治者也是人們的青天,被冤枉的百姓希望皇帝為自己證明清白.
  • 古代告御狀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原告每次都痛不欲生,讓人心疼
    對於告御狀我們大家也不陌生,現在很多古代的影視劇都會出現專門描寫平民告御狀的煽情鏡頭。 明太祖朱元璋則規定,庶民的冤情,可直接向皇帝反映,官員不得阻攔。
  • 古代明明可以告御狀,為何還有那麼多冤案?百姓:怕死,不想挨打
    我們平常看一些古裝劇,總能看到百姓有上告冤情的場面。《少年包青天》就不用說了,包拯就跟我們如今的名偵探柯南一樣,走哪哪有命案發生,動不動就是百姓找來有冤情,連康熙、乾隆南巡途中,也經常有百姓攔路狀告冤情。
  • 古代去官府報案要先被打10棍殺威棒,那告御狀呢?結局相當悲慘
    原來是給古代被發配充軍的犯人用的,當地的官員為了殺殺他的氣焰,一般都是先打個十棍二十棍,這就是所謂的「殺威棒」。那普通百姓去擊鼓鳴冤為何還要被打呢?這主要和官員資源分配有關係,就那麼一個衙門,每天都來那麼一群告假案或者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報案的人的話,官府還做不做其他的事了?
  • "愛民如子"的乾隆為何不鼓勵百姓告御狀?
    他們說,河南西部遭遇了嚴重水災,百姓流離失所。夏邑縣令孫默和河南巡撫圖勒炳阿等官員串通起來,隱瞞災情。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所以他們才壯著膽來告御狀。乾隆的眉頭鎖了起來。怎麼又是夏邑?2關於河南夏邑縣的水災,在這兩個災民告御狀之前,皇帝就已經知道一二了。他這次南巡到山東時,前江蘇布政使、退休官員彭家屏在山東迎駕,就已經向他加以舉報了。
  • 梅花烙:皓禎要納妾,公主去告御狀,皓禎一番話讓皇上心服口服
    梅花烙:皓禎要納妾,公主去告御狀,皓禎一番話讓皇上心服口服電視劇《梅花烙》中,公主虐待吟霜的事情敗露後,皓禎再也不想忍了。他趁著吟霜懷孕,當眾宣布納吟霜為白姨太,讓公主顏面掃地。公主咽不去這口氣,就跑去找皇帝告御狀。
  • 明朝國舅強搶民田,貧民入京告御狀,明憲宗該如何處理?
    古代農耕第二天,那國舅爺的狗腿子就又來了,原本打算反抗到底的人家,在看到錢家人的下場之後,就害怕的將家中的田地交了出去。只是還是有那不甘的人家,明著打不過便暗地裡去京城告御狀去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都是他老人家的,錢文定這個刁民還敢和國舅搶田,豈不是膽大包天!卻不知這周彧行的事才叫不仁不義,他搶了百姓的田地,充作自己民田,把官田變作民田,視為不仁。民田較之官田交田賦要少很多,可百姓要佃他的民田花費卻只多不少,欺壓百姓,讓朝堂少了一筆賦稅視為不義。
  • 《活佛濟公3》之《紅花告御狀》分集劇情介紹(22-35集)(2)
    杜英來到杜府向公公求助,武侯聽信杜英片面之詞,他打下包票,一定能置秀雲死地,這一切都被躲在暗處的烏金偷聽的清清楚楚。  第31集  趙斌從水月軒回到靈隱寺,向大家匯報了林秀雲一家的悲劇,紅花悲痛萬分。濟公給烏金服下「伸腿瞪眼丸」,恢復體力的烏金對濟公感激在心,答應幫他察看武侯的動向。
  • 北宋名將強搶美女,其父親到京城告御狀,趙匡胤的回答太流氓了!
    在當時那個動亂的五代十國,王朝和皇帝走馬觀燈一樣的換來換去,在短短60年北方就經歷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而且每一個朝代都是由強悍的武將建立。這些武將掌握軍權,隨時都有被黃袍加身,改朝換代的可能。因此,趙匡胤做了皇帝後,那是睡不著覺啊,那句著名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趙匡胤開始整治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將了。
  • 知否:王老夫人告御狀,小秦氏一句話卻讓王家誅九族,顧二叔入獄
    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這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這部劇已經和我們見面很長時間了,相信很多小夥伴們每天都是在追劇中度過的,隨著劇情的發展,明蘭已經成功的誕下子嗣了,只不過是費勁千辛萬苦的,一把火讓康姨母逃脫,更是因為小秦氏散播的謠言早產了,在大火中誕下的團哥兒
  • 太乙真人讓哪吒攔住龍王去天庭告御狀,其實是在幫元始天尊
    說起了《封神演義》中的一件事,很多人是很不理解的,那就是當哪吒把龍王三太子打死後,龍王去了天庭告御狀,太乙真人竟然讓哪吒提前去了天庭不僅攔住了龍王,而且把龍王打了一頓,活生生的把龍王拉了回陳塘關,有用嗎?結果是什麼?是哪吒削肉還母削骨還父。這樣做合理嗎?其實很合理!
  • 狀元遺孀進京告御狀,開啟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湖州案」
    本應該安分守己頤養天年的他,(52歲,官都被罷了,就應該安分守己一些)卻「廣佔田地,蓄積財貨」,一躍成為了富冠三吳的大地主。  (他家和董份家一樣,也有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他們只想著替弱勢的民眾爭取利益,於是,知縣張應望除了親自刑訊應家外,還向範應期家人勒索八百兩白銀(《國榷》卷七六)。
  • 清朝秀才千裡告御狀,被關押12年,是為了多大的冤情?
    對於這種強佔民脂民膏的方式,不僅是大明王朝的升鬥小民不敢妄言,勒索到大清的百姓頭上也是一樣的下場。例如,眉山縣戶房每次收稅,都直截了當地在砝碼的碼外另加一銅塊,叫做「戥頭」。鄉民每年都被侵蝕多收,心裡痛苦,卻沒有辦法。關於此事的另外一種記載是:眉山縣戶科積弊甚重,老百姓交納正稅之外,每戶還要派一錢八分銀子,這叫「戥頭」。
  • 同到靈霄寶殿告御狀,玉皇大帝為何只面見東海龍王,而不見閻王?
    同到靈霄寶殿告御狀,玉皇大帝為何只面見東海龍王,而不見閻王? 文學作品中,常見懷有冤屈或不甘心遇害的人,臨死前都會大喊一句:就是到了陰曹地府,我也不會放過你! 不少人會覺得,死都死了,說上兩句狠話,又有啥用?不過是為了發洩心中的痛恨而已!
  • 萬民傘:天朝百姓對好官的樸素表白
    這塊石刻說的是,不到迫不得已,百姓是不好意思麻煩和打攪官府的。原因包括幾個方面:一、古代中國人將司法訴訟看作是一件鄰裡糾紛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類似現在的《人民調解法》。有了糾紛,初時怒目相向,後來口舌相爭,偶爾拔拳相向。實在不行,就找族長或長老去理論。日常生活中,國家根本沒有也不需要設置警察,革命的生產生活,全靠自覺。可見中國人民歷來是非常溫順和好管理的。
  • 蔡英文對著下屬說「你想告御狀」 遭轟:真以為自己是「英女皇」?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華視」總經理郭建宏遭拔除,讓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餘天昨準備狀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但蔡英文一進「中常會場」,便問「餘大哥,聽說你想跟我告御狀?」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民進黨內爭位奪權時有所聞,但最令人無法接受是蔡英文竟然向該黨部主委說「聽說你想跟我告御狀」,直言「蔡英文是否真的把自己當成『英女皇』?」洪呼籲「蔡英文,民主時代,人民才是你的頭家啦!」
  • 手下大將強搶民女,百姓來告御狀,趙匡胤竟親自替將領收拾爛攤子
    要知道明朝在削兵權和撤藩這種事上,每次都是腥風血雨,而趙匡胤又有什麼本事,讓部下該擁戴他的時候擁戴,該交權的時候就那麼聽話呢?看看他是怎麼對待部下的,就知道他們為什麼聽命於他。李漢超是趙匡胤手下的一員大將。此人參軍時,是效力於後唐。在後唐時,他被調任幾次,但都得不到重用。直到後周時期,他又追隨柴榮,在此時得到重用,被連續三次晉升,官至殿前都虞候。
  • 同到靈霄寶殿告御狀,玉皇大帝為何只面見東海龍王,而不見閻王?
    同到靈霄寶殿告御狀,玉皇大帝為何只面見東海龍王,而不見閻王? 文學作品中,常見懷有冤屈或不甘心遇害的人,臨死前都會大喊一句:就是到了陰曹地府,我也不會放過你! 不少人會覺得,死都死了,說上兩句狠話,又有啥用?不過是為了發洩心中的痛恨而已!
  • 李靖和老鼠精暗藏什麼秘密,孫悟空向玉帝告御狀,原告差點成被告
    看著大師兄風風火火要上天告御狀,他說道:師兄且慢。自古言道,民告官來難難難,莫拿御狀當清閒。從古官官都相護,暗通款曲有勾連。悟空道:有這兩個鐵證如山的牌牌,我怕他個球啊。悟空不聽八戒、沙僧勸阻,一個筋鬥雲就到了南天門。張葛許邱四大天師正在門口跟守門的兩個天王聊天呢。
  • 臺灣又一電視臺染「獨」,蔡英文怒斥抗議者:不要跟我告御狀!
    2005年之前,臺灣的很多媒體是被國民黨控制的。畢竟當年國民黨就是吃了輿論戰的虧,所以逃到臺灣後牢牢把持了媒體。國民黨知道的事情,民進黨豈會不知道?因此民進黨一直要求國民黨退出這些黨營媒體。不僅如此,原本應該自己挑選副手的郭建宏,卻被郭倍宏塞了一個副總經理過來,而且郭倍宏還把自己的小姨子安排到華視擔任財務主管,再加上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鬱秀又和郭倍宏關係特別鐵(他們都是鐵桿「臺獨」),所以當今年1月11日,由董事長陳鬱秀主導的董事會通以10:5的票數通過郭建宏不適任案,這才讓外界才驚覺,「反臺獨」的郭建宏早已被「獨派」的民視系統的人馬箝制,華視悄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