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報訊 賽罕區按照《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精神,試點先行、先易後難、示範推進,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據悉,賽罕區實行「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先行試點示範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一是由城管環衛部門主體引導,指導細化垃圾分類作業,監管垃圾分類工作;二是由屬地街道社區具體實施,組織引導居民參與;三是由小區物業協助提供設施安放場地、宣傳場地;四是由專業公司投放設備做好前期施工、中期管理、後期拉運工作。
與此同時,賽罕區街道辦事處、物業辦、機關事務局、教育局等部門牽頭投入資金,購置分類桶、專用車輛,配置分揀人員,製作展板圖冊,開展分類宣傳活動,有力促進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依託微信公眾平臺,賽罕區以提供免費垃圾分類宣傳塑膠袋、沿街及各單位電子屏滾動宣傳、志願者入戶,校園「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促進垃圾分類宣傳向線上延伸,推動垃圾分類互動體驗在線下拓展。
投資340萬元建成的賽罕區垃圾分揀中心,日處理紙類100噸、塑料類30噸、廢金屬300噸,可滿足全區可回收物處理需求。投資130萬元建成的垃圾分類信息中心已初步搭建起垃圾分類區級智能管理平臺,推進分類數據明細、實時定位、監控可視化、線上積分商城等垃圾分類數位化。
截至目前,賽罕區已在恩和家園、永泰城、匯景天下等369個小區全面推開垃圾分類,設置有集中宣傳欄,擺放智能、半智能設備66臺、四分類垃圾桶3041組,配備中轉車輛49輛、專業分揀員108人、指導員28人,社區監督員65人。區黨政機關辦公大樓等124家公共機構推行垃圾分類,轄區內156所學校已實現生活垃圾全覆蓋,90家小飯桌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孫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