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在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我國實現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報導】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坐地鐵時用5G手機觀看高清視頻,周末開著新能源汽車去網紅景點「打卡」……這些都是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怎樣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我國5G發展的重點是什麼?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主攻方向

  「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王志軍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高新技術將進入大規模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我國將牢牢掌握創新發展的主動權,以重大發展需求為牽引,以重大技術突破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和競爭力。

  「新興產業多數都來源於新的技術突破和技術進步。」王志軍說,我國將強化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打造產業鏈,加快打造5G、集成電路、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超高清視頻、高端裝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等新興產業鏈,圍繞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有望產生顛覆性創新的產業,主動謀劃、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業,構建未來競爭的新優勢。

  王志軍強調,要加快構建新興產業生態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大力培育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做大做強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創新能力強的骨幹企業,以骨幹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構建完善大中小微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同時,要營造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針對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鼓勵引導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創新資源,實現規模化發展,提升競爭力。

   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發展先進適用技術,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

  「我國製造業有一個特點,就是門類齊全。」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盧山介紹,多年來,我國產業基礎能力不斷增強,產業基礎領域中的門類基本齊全,中低端產品可有效滿足產業發展需求,而且部分領域可在國際上達到同等先進水平。但總的來看,產業基礎薄弱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盧山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聚焦基礎領域的瓶頸和短板,加大重點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堅持不懈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在細分市場佔有率比較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甚至培育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要建立共性技術平臺,解決跨行業、跨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盧山說,著力打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鼓勵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來解決「不敢用、不願用、不敢投、不想投」的問題。

   推動5G建設好、應用好、發展好

  「今年我國5G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大概新增了58萬個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所有地市都實現了5G覆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

  聞庫介紹,在終端方面,1月至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44億部,上市新機型累計199款。另外,今年5G用戶數量增長非常快,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5G在智能製造、醫療、能源等領域的應用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後將進一步推動5G建設好、應用好、發展好。」聞庫說,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紮實推動5G網絡建設,在5G網絡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由規模建設、廣泛覆蓋向按需建設、深度覆蓋推進,緊貼不同場景需求,打造高質量的5G網絡。

  在聞庫看來,5G應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有廣泛的空間和領域。電信運營企業要在網絡架構、業務管理、網絡運維等方面,根據新的應用場景進行適應性調整,使企業用網更簡單、易操作。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各行業應用企業等要深化協同,共同推動5G與製造、能源、交通、農業等實體經濟各個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要強化技術創新,持續推進5G技術研發試驗。此外,還要開展6G願景研究,促進移動通信產業可持續發展。」聞庫說。

相關焦點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要進一步提升湖南省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水平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該如何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的若干意見》對此提出了要求
  • 李鴻忠王國生調研武漢華星光電公司 全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強做大
    昨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專程赴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調研,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做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我省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李鴻忠對項目順利建成並提前試產表示祝賀,叮囑隨行的省及武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堅持「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一如既往地為項目早日達產和企業後續發展全力做好服務、營造良好環境。 來到該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只見各種工業機器人幹得熱火朝天,除了極少量巡查人員,幾乎看不到工人身影。
  • 深圳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深圳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2020-12-05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趨藍,向海圖強!浙報頭版點讚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向海圖強!浙報頭版點讚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2020-12-20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突出「一主引領」更快「做大做強」
    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 王忠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科學擘畫全省未來發展藍圖,旗幟鮮明支持武漢做大做強武漢將認真落實省委提出的「一主引領」要求,用足用活用好優勢,強化龍頭引領作用,加快推動「大武漢」向「強武漢」邁進,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做貢獻。堅決扛起「一主引領」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武漢情深似海、厚望如山,作出「三個沒有改變」的重大論斷,寄予「三個一定能」的殷切期望,為武漢疫後重振、浴火重生指明了方向、加足了底氣。
  • 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產業趨藍 向海圖強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支持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石義勝)在市委六屆五次全會第三組分組討論現場,與會人員圍繞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做大做強等話題積極建言。市領導張虎、田夫、艾學峰、陳彪出席會議。 張虎表示,報告提出2017年是我市的城市質量提升年,這意味著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要圍繞質量提升推進,要始終堅持深圳質量、深圳標準。
  • 什麼是,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載體
    《農業部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農發〔2017〕1號)明確提出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促進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花卉、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提檔升級,把地方特色小品種和土特產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 殷美根深入贛江新區共青組團永修組團調研時強調 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永修臺 朱志應 共青臺 商曉凌)近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贛江新區黨工委書記殷美根深入贛江新區共青組團和永修組團,調研新經濟新動能培育、數字經濟發展、重點產業項目以及創新研發平臺建設。
  • 邯鄲重點做強做優十大主導產業
    提升五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布局兩大未來產業武安格力智能裝備基礎件產業基地汽車輕量化鋁鎂合金零部件製造項目一期11月底試生產;中船重工集團718所特種氣體項目,高純三氟化氮等4種產品產能明年可達世界前列……年終歲尾,邯鄲市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陸續投產達效,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 寧波象山加快培育海洋新興產業
    隨著中化膜產業項目落地象山,相關配套項目也紛至沓來,以膜材料為主體的海洋新材料產業鏈初具規模,預計今年全年當地海洋新材料產值將達24億元。2018年底,以象山為主體的國家級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功獲批,該縣開始謀劃藍色經濟發展大文章,加快探索以海洋經濟為底色的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以海洋裝備、新材料製造等為代表的臨港工業主體。
  • 大力推進轉型升級 加快產業強市步伐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把產業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培育和催生發展新動能
  • 福建做強做優做大十大鄉村特色產業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7月23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昨日,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了關於我省鄉村產業振興情況的報告。記者從中獲悉,福建省力爭「十四五」末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值突破3萬億元,進一步完善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產業體系。
  • 洛陽: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步伐
    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城市,洛陽市大力實施「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經過一年多的大力培育,已基本形成機器人及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八大產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 殷美根深入贛江新區調研時強調 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推動新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優化營商環境,做大做強重點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努力把贛江新區打造成為全省改革創新的強大引擎和對外開放的靚麗窗口。
  • 做大做強石化產業 加快甘肅省國民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石化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它己成為甘肅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在全省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石化工業是甘肅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其工業增加值及銷售收入均佔甘肅工業的l/3左右,在全國也佔有重要地位
  • 宿利南強調轉化數字生態合作優勢做強做大數字產業
    現今集團躍居全國電子信息百強第38位,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能力五十強企業,同時成為國務院國企改革12個樣本之一。為宣傳該集團的改革成就,本網特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推出本組系列報導。  「數字福建」建設的「排頭兵」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系列報導之五宿利南表示,集團以此次籤約會為新起點,大力推動成果轉化。
  •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青海諾德二期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開工建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28日上午,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產1萬噸高性能超薄鋰電池用電解銅箔項目建設動員大會在東川工業園區舉行。孔令棟在致辭中說,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應對各種複雜局面的挑戰,堅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建設全省「千億鋰電產業基地」目標,統籌謀劃產業層次,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先後布局實施了一批鋰電新興項目,高標準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產業升級、動力轉換、效益提升的實際行動推動「五四戰略」和「一優兩高」在開發區落地生根
  • 王銘暉:做大做強做優做好 打造茶產業航空母艦
    8月27日,四川省宜賓市召開茶產業座談會,專題研究該市茶產業發展工作。在會上,市委書記王銘暉強調,要把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做好,做出特色,打造規模航母和品牌支撐,彰顯宜賓經濟活力。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市委副書記呂曉莉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剛開始,王銘暉就強調,去掉客套話、官場話,直說問題和困難。
  • 做強黃金產業 做優旅遊產業 做大特色農業 「五個潼關」開啟金城「十四五」新徵程
    在「十三五」圓滿收官的基礎上,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集中優勢做強黃金產業、做優旅遊產業、做大特色農業三個主導產業,強勢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商貿物流四個新興產業,全力打造「生態潼關、富裕潼關、人文潼關、開放潼關、幸福潼關」,開啟「十四五」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