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施華洛世奇將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的消息衝上熱搜!引發了許多人的猜測和討論。
之後,在致梨視頻的澄清函中表示,CEO羅伯特·布赫鮑爾採訪中,僅提到施華洛世奇將縮減全球3000家店鋪網絡,即關閉一小部分與新戰略不符的實體店鋪以更好優化零售網絡。該公司還稱新戰略的一部分即將現有部分店鋪升級改造為全新零售概念店。
施華洛世奇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局面的呢?為何要關店轉型呢?
01疫情對零售業的影響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國際奢侈品市場遭受了沉重打擊,市場需求下降,施華洛世奇第一季度銷售額出現大幅下滑。據中國基金報,受疫情及重組計劃影響,創立至今已有125年的奧地利水晶配飾品牌Swarovski施華洛世奇預計,今年核心的水晶業務全年銷售額或大跌逾33%至20億歐元,此前曾預計增長4%至5%。
7月22日,施華諾世奇就宣布,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和隨之而來的經營壓力,公司將在2020年秋季裁掉德國辦公室的1000個崗位。截止到6月底,施華洛世奇已經砍掉了全球市場共600個崗位,其中有200個崗位位於其奧地利總部。施華洛世奇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Robert Buchbauer表示,裁員「令人感到痛苦但絕對是有必要的。」
02盲目擴張
施華洛世奇憑藉獨特的水晶製造、設計工藝從奧地利小鎮走向世界,依靠名人效應大量開店,業務高速擴張。本質卻是以微薄利潤,混跡在奢侈品中的低端市場,所以其消費者忠誠度並不高。
放在以前,施華洛世奇還能夠保持長期盈利,但疫情爆發後全球線下經濟遭遇暴擊,其大量的線下門店也變成了巨額運營成本,這時候走量的模式就無法繼續下去。
施華洛世奇執行長Robert Buchbauer表示,如果施華洛世奇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學會「少即是多」,這意味著施華洛士應該退出批發業務,因為來自埃及、中國更便宜的競爭大大削薄了利潤。
03品質下降
施華洛世奇售賣的並不是天然水晶,而是人造水晶製品,從外觀上類似天然水晶,但是並沒有天然水晶的價格和收藏價值。施華洛世奇能夠火遍全球,靠的是切割工藝和設計。但隨著知名度增長,店鋪擴張,質量卻開始逐漸下滑,遭到不少消費者詬病。
在疫情的衝擊下,凸顯出了許多企業經營中的弊病。對於一家零售企業而言,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如果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會影響到企業的長足發展。而快速擴張會導致公司運營成本增加,施華洛世奇轉型新零售概念店,能更好地為線下客戶提供交互式體驗。新零售能更快的為實體門店引流拓客,節省運營成本,提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