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的後人找到了,激動得一晚沒睡著
27日上午,記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冼勵勇發的尋找海南恩人的消息,他的這位恩人的故鄉在海南三亞。其實,這是冼勵勇第二次在網上發求助信息。冼勵勇說:「在2015年我就曾發過找人的信息,當時沒有音訊。這次抱著再試一試的心態,希望恩人陸廣生的後人能看到。」
「您好,我是陸廣生的女婿,在微信上看到你找嶽父的後人,我立即和我愛人的哥哥聯繫,讓他給你打電話。」27日下午,驚喜降臨,冼勵勇接到了恩人的女婿發來的信息,激動不已,得知恩人陸廣生的兒子陸偉鳴已70歲,現在生活在萬寧。
隨後,一位陸偉鳴的鄰居給冼勵勇打電話,說陸偉鳴準備一下就給他打電話。20分鐘後電話來了,陸偉鳴告訴了冼勵勇很多他父親生前的故事,兩人聊得特別投緣。
如今,冼勵勇已經年逾花甲,夜裡每每想起當年從火海中救出外婆的恩人就睡不著覺。為此,冼勵勇曾一次次的尋找陸廣生,甚至在網上找到陸廣生工作過的「三亞市供銷社」,打電話去尋找他後人的信息,但好心的工作人員最後打來電話表示無果。
「找到恩人的後人後,我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28日上午,南國都市報記者聯繫冼勵勇時,他說話還是特別激動,難掩心中喜悅。冼勵勇表示:「等外孫女放暑假了,我將與外孫女一起到海南,去祭祀恩人,感謝恩人。」
火海中救出他外婆,後來成為他們一家人的朋友
「我希望貴報圓我一個夢,幫我一個忙,我想帶著我的小孫女到他(陸廣生)的墳前拜祭,也想親口告訴他的家人屬於那一代人的故事。」冼勵勇說,陸廣生是他們一家的恩人。
冼勵勇說,1938年,因廣州淪陷,黃埔軍校第四分校遷至廣西桂平,其中一部就借住在他外公的莊園內。因為被人出賣,日本飛機在八月初四到莊園轟炸。當時,他的外婆倒在血泊中。
「在危險時刻,一位軍人衝進火海,將我外婆救出來。那位軍人就是陸廣生,當時是黃埔軍校的一名學員。」冼勵勇說,雖然兩天後外婆因傷重去世,但他們一家都視陸廣生為恩人。
後來,陸廣生成為冼勵勇一家終生的朋友。冼勵勇說:「我哥哥、姐姐還記得小時候見過那位雄姿英發的青年軍官,上世紀50年代他還來廣州看望我們,我清楚地記得他帶我逛公園,去觀看體育比賽,當然,還有精美的糖果。」
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陸廣生去了北方。「他一直寫信給我們,鼓勵我們學習,每年還隨信還附上3元錢給我買糖果!」冼勵勇說,這樣一直持續了數年,和陸叔叔通信成了他童年難忘的記憶。
當年欠恩人一個擁抱
至今愧疚不已
今年64歲的冼勵勇,在廣州生活。目前,他也是廣州市激揚文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曾組織志願者探訪抗戰老兵,然後關愛抗戰老兵。
「探訪老兵主要出於敬重和感恩,參與的志願者來自各個行業。」冼勵勇說,目前志願者們已探訪了廣東近百名抗戰老兵,甚至湊錢幫助部分老兵解決生活上的困難,比如幫他們請保姆、給他們一些生活補助等。
「當我獨自行進在山路,去尋找在偏僻山區的抗戰老兵時,我內心激動。當我和老人聊天談當年戰鬥故事時,我眼含淚水。」冼勵勇說,一字一句在電腦記錄老兵的故事時,心底不時想起當年戰火年代的恩人——陸廣生,那是一位熟悉又陌生的陸叔叔。
冼勵勇說,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陸廣生從北方回到故鄉海南工作生活。「在回家的途中,陸叔叔專程來看過我們。」
如今,冼勵勇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天他下班回家一進門,他的父親高興地說:「記得嗎,這就是陸叔叔。」
「當陸叔叔張開雙臂,想擁抱我時,那時有些叛逆的我,居然避開了他的擁抱——幾十年後才知道這是我終生的遺憾啊。」冼勵勇說,至今我都愧疚不已,欠恩人一個擁抱。
此後,雙方依然有書信往來。「忙學習,忙工作,忙家庭,給陸叔叔寫信這事就交給了父親,父親故去就交給大哥......對陸叔叔終於慢慢淡漠了。再後來,他接到陸廣生家人的信——陸叔叔已經去世了……
幸好有恩人的照片留作紀念,並一次次堅持不懈的尋找,終於,他找到了恩人的後代。冼勵勇說,他希望把恩人陸廣生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