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訊 根據Structure Research的一份研究報告,未來五年,新加坡數據中心託管市場預計將增長近一倍,這主要得益於超大規模雲服務供應商、內容和數字媒體公司、網絡和IT服務供應商向東南亞新興市場的進一步擴張。
Structure研究主管Jabez Tan說,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因此它是服務於東南亞和印度新興市場的天然託管中心。
「新加坡是個小國,所以你不會想像有很多數據中心的容量,但它是該地區唯一成熟的經濟體,」Jabez Tan表示。「從地緣政治上講,在新加坡部署數據中心可以為鄰近的市場,比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甚至印度,提供安全穩定的服務。」
根據這份報告,2018年新加坡託管市場的收入達到11億美元,到2023年將增長到19.6億美元。該市場預計2019年將同比增長14%。
目前,網絡和IT服務是新加坡託管容量最大的消費群體,佔市場份額的28%,其次是超大規模供應商(20%)、金融服務供應商(16%)和政府機構(14%)。內容和數字媒體佔12%,其他企業佔11%。
"由於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許多金融公司在新加坡部署數據中心是很自然的,"Tan表示。新加坡政府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買家,因為其智慧城市計劃,他們正在向數字第一的國家過渡,所以有相關舉措。」
包括視頻流媒體和在線遊戲在內的超大規模公司、內容和數字媒體公司正在推動市場的爆炸性增長,並將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未來5年,網絡和IT服務仍將是託管服務領域的最大消費群體,市場份額將達到31%,超大規模服務將增長4個百分點,至24%,而內容和數字媒體將增長6個百分點,至18%。
Tan表示,新加坡市場是亞太地區唯一一個超大規模企業正在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以增加託管供應容量的IDC市場。
目前,超大規模運營商在新加坡的總用電量為330.1兆瓦,佔總用電量的27%,其餘73%為租賃。超大型租賃公司的比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
Tan表示「由於增長如此之快,它們仍在從託管服務提供商那裡租賃,以擴大現有容量。他們根本無法快速建立自己的產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超大規模企業正將新加坡作為進入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入口。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開始在這些國家建設數據中心的能力。他們將主要依靠新加坡作為數據中心的基地,因為新加坡是一個安全的、低風險的擴張之地。但他們將尋求將自己的基地擴展到一些新興市場。
土地稀缺限制市場發展
與香港一樣,新加坡的數據中心市場也受到土地稀缺的限制。報告說,為數據中心提供動力所需的大片土地和能源並不容易獲得。儘管如此,新加坡政府確實有一個總體規劃,並有土地可以授予特定的公司,以促進該國數字基礎設施的增長。
對於谷歌、微軟和AWS等雲公司來說,向政府提交商業案例,並讓政府直接分配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相比之下,香港有其他行業,如商業、工業和住宅開發商,它們爭奪同樣的可用土地。
新加坡託管市場有48家數據中心提供商,運營著59個數據中心,總面積290萬平方英尺。批發託管佔市場收入的51%,其餘收入來自零售託管。報告稱,到2023年,批發將繼續超過零售,市場份額將達到56%。
Equinix、新加坡電信和Keppel Data centre是新加坡排名前三的數據中心提供商,佔據了總收入的52%。報告稱,最大的國際供應商是Equinix、Digital Realty Trust和Global Switch。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IDC圈」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IDC圈網站及所屬新媒體號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轉載需求,歡迎與本網聯繫。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IDC圈」或相關新媒體號名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