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天文繪本

2020-12-23 薇子讀書

北京時間12月6日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最近每天早上看新聞都會關注嫦娥五號的新聞,從成功登陸月球,到在月面採集樣本,再到飛離月球進入預定軌道準備回家。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在感慨科技真是越來越發達了。

人們對太空的探索一直沒有改變,有時候在想如果真的有穿越這回事兒,古代的人穿越到現代,估計會嚇一跳,因為人類飛上天空,一小時到達幾百公裡以外又或者是實時的視頻通話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古人看來都是他們聽到的神話傳說裡才有的。

唐朝詩人李白就有一首詩是描寫月亮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人們對於月亮的想像一直都是很美好的,遠遠的望著,月亮上的廣寒宮住著嫦娥、玉兔,還有砍樹的吳剛。古人也給予月亮很多美好的描繪。

也正是因為這麼多美好的想像和無限的好奇心推動著人們的不斷探索。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回到家,跟我提到他們今天認識了北極星,北鬥星,還有其他的星座,為此周末我們一起去了一次天文館,第一次去北京天文館,孩子一路上也比較好奇,天文館什麼樣兒啊,都有什麼好玩兒的啊。

夏天夜晚出門遛彎的時候,也會給孩子講講天上的星座的事兒,不過我認識的星座並不多,所以去天文館裡去轉轉,孩子也比較有興趣。

最近朋友推薦了我一本關於太空的繪本《小彗星旅行記》,是關於我們生活的宇宙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讀的一本科普繪本。

01孩子的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愛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看自己喜歡的書,或者玩兒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時候,往往都是很專注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不妨從孩子的興趣愛好著手。

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了,自然也就專注了。對於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的時候家長再怎麼嘮叨讓孩子多讀書,都不如找一些他們喜歡的書,跟著孩子們一起看,如果孩子們根本沒有耐心讀下去,那也只能說明故事不夠吸引人。

《小彗星旅行記》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距離太陽5-10萬天文單位的巨大雲團----奧爾特雲的地方,它是一顆小彗星,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因為聽說太陽系裡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太陽,而心生好奇,想去太陽系轉轉。只是奧爾特雲的彗星要怎麼才能到太陽系去呢?

小主人公哈伊也不知道,它問了彗星爺爺,爺爺告訴它,這就需要好運氣了。可是好運氣在哪兒呢?

故事的開頭就給小讀者們設置了一個懸念,在什麼地方能遇見這個好運氣呢?

02科普不忘從孩子的視角出發

科普知識想給孩子們聽,光跟他們說太陽系的行星和衛星都有什麼他們估計是坐不住的。

《小彗星旅行記》的作者設置的這個小彗星哈伊的形象也是一個小朋友,它一心想去太陽系轉轉,這像不像我們小朋友想去公園或者遊樂場的時候的心情呢?

在繪本中一些天文方面的只是被穿插著講給小朋友們聽,小彗星每到一個地方都有相關的介紹,是不是和天文館的講解員一樣細緻呢?

彗星怎麼從一個冰冷的髒雪球變成了有尾巴的彗星的呢?他們是不是都一個樣呢?為什麼有的彗星幾十年經過一次地球,有的就只是一閃而過呢?太陽系裡面的幾大行星裡面,每個星球又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小的時候我們把天上的繁星比作星河,小星星也都會眨眼睛。孩子大一些的時候,給孩子科普宇宙奧秘的時候,孩子可能不太有興趣聽,而如果是爸爸媽媽給他們講個故事,孩子們更能坐下來專注地聽。小彗星這個可愛的形象,更讓孩子們覺得親切。

03親子時光往往是讓人珍惜的

在《當孩子遇見書》裡,中川李枝子曾經提到過坐在大人腿上讀書的時光是最幸福的時光。孩子們總希望和爸媽親近,不管是一起玩兒遊戲,一起看書,還是一起看電視節目,都是孩子們喜歡的事兒。年幼的孩子跟爸媽一起度過的時光也是他們童年的一段美好的記憶。

《小彗星旅行記》最後也回到了奧爾特雲,因為它也想爸爸媽媽了,在外面旅行雖然有趣但是還是想回家和大家在一起,小彗星分享了去太陽系旅行的趣聞,它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了在那兒的旅行經歷。

也許孩子還懵懵懂懂不是很明白旅行的意義,小彗星起初也特別想出去轉轉,不過走了一陣子它覺得它應該回家去了,在家的時光也很是懷念。沒有什麼比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收穫更好的事兒。

04寫在最後:

《小彗星旅行記》中的小彗星因為有了「好運氣」而來到太陽系旅行,這趟旅程也讓孩子們見識到了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是什麼樣子的,從天文館的模型裡見到的各個行星上引力的差異和各個行星的圖片也更讓孩子們覺得印象深刻,在天文館的B館裡有各種圍繞著天文知識而創建的小遊戲,在玩兒的過程中就能了解到天文知識。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沒有什麼能讓孩子們如此專注地做一件事兒得了。冬天天冷不外出的日子,不妨和孩子一起讀讀故事書,這也是一種親子互動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爸爸媽媽讀給孩子的天文繪本
    最近朋友推薦了我一本關於太空的繪本《小彗星旅行記》,是關於我們生活的宇宙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讀的一本科普繪本。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不妨從孩子的興趣愛好著手。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了,自然也就專注了。對於閱讀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的時候家長再怎麼嘮叨讓孩子多讀書,都不如找一些他們喜歡的書,跟著孩子們一起看,如果孩子們根本沒有耐心讀下去,那也只能說明故事不夠吸引人。
  • 走近繪本—我爸爸,我媽媽
    自從有了孩子,我就開始買書,不停地給他閱讀。並不是因為我想讓孩子多優秀,而是想讓它通過書體會到我對她的愛。你這裡我首選《我爸爸》《我媽媽》。每個孩子心中爸爸都是最厲害的《我爸爸》這本書,用孩子的口吻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爸爸什麼事情都能做到,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溫暖的像太陽一樣,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最好的榜樣。繪本裡的爸爸永遠出穿著黃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
  • 繪本推薦:《大嗓門爸爸》
    如果身為父母的你身上也有孩子不願意接受的缺點,如果你的孩子對你產生了不滿情緒,如何讓他學會包容、理解和接納呢?這本繪本一定能幫到你! 《大嗓門爸爸》是一本關於父愛的書,也是一本教孩子學會理解和接納的書。本期繪本圖來自繪本實拍。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各位朋友如果遇到問題,也歡迎大家隨時私信給我們,包果媽媽會在線與您一起探討親子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 孩子們愛繪本 支招: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
    各類英文繪本。  孩子們都愛繪本。但是,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英語啟蒙有妙招嗎?  1月16日下午,福田圖書館繪本工廠的「繪·講述」上,十餘位媽媽和寶寶們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英文繪本「對話式互動」體驗。來自心喜閱童書英語館的資深編輯張昳,以蘇斯博士大獎系列分級讀物《兒童英語聽說繪本》中的小故事為例,分享了英語啟蒙的小妙招。  原來,孩子們都喜歡看漫畫。漫畫用氣泡對話的形式,配合情節飽滿的插圖,讓剛剛開始學習閱讀的人也想一讀再讀。
  • 繪本專家:六一兒童節,媽媽和孩子一起讀
    玩過家家、聽聽音樂、讀讀書、烹飪烘培。在六月的初夏媽咪和寶貝們坐在樹蔭下,我們一起讀。讀什麼呢?事實上所有的繪本都適合和媽媽一起讀,因為親子閱讀實質上不是學習和教育,就是要媽媽和爸爸陪伴孩子。但是有些繪本媽媽讀出來的感覺是爸爸不能體會的,於是我特別挑出來。大多數體現母愛的圖畫書都呈現暖色調。像英國作家牡丹·劉易斯和畫家彭妮·艾夫斯的作品《我永遠愛你》那樣,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是描繪溫柔母愛的作品。封面上媽媽那陶醉的表情和小寶寶享受擁抱的甜蜜,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大片黃油般的色彩,把書中的內在情感一下子烘託了出來。
  • 兩年我帶孩子讀了500本繪本,最後才發現獲獎繪本背後的秘密
    但是,有一個人我很熟:安東尼布朗,我想他也是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作家和繪本插畫家。他的代表作《我爸爸》、《我媽媽》在繪本迷當中幾乎是人手一本。不過,萌萌最愛讀的,還是他的作品《大猩猩》。書裡的小女孩安娜喜歡大猩猩、渴望爸爸陪伴,但在現實裡卻一次次失望。
  • 孩子的繪本讀寫該注意哪些?
    用這種辦法 薄薄的繪本能讀成厚厚的書當天的講座,很多爸爸媽媽都特地陪孩子一起來聽。曹愛衛老師對低年級語文教學有獨到的研究,出版有專著《玩轉繪本創意讀寫》《低年級語文這樣教》《玩轉漢語拼音》,主編了《一年級繪本創意讀寫24課》《二年級繪本創意讀寫24課》等。
  • 爸爸吐槽睡前故事成醒腦助手。讀到崩潰孩子不睡,是繪本沒選對!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爸爸分享自己為了哄女兒睡覺,不停的給她讀繪本的一篇文章,底下300多條評論,無數父母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家也有一個這樣難以入睡的娃。於是父母們開始尋找一些好的哄睡方法,比如講繪本故事,比如唱兒歌,唱催眠曲。其實有很多的繪本故事是讓孩子越聽越興奮的,他不僅不睡還會讓你一個接一個的繼續講下去。比如我就經常遭遇這樣的時刻。一個故事講完不夠,孩子要求「加餐」。然後我已經快睡著,可嘴巴還在胡言亂語。當我急切需要一個一本能夠催眠的繪本的時候,我發現了《晚安寶貝》。
  • 英文繪本聽讀:4 Dancing Dad 愛跳舞的爸爸
    繪本簡介在每個孩子眼裡,爸爸的形象都是獨特的。圖畫書中的爸爸也很有意思,他非常喜歡跳舞,他喜歡和小狗跳,和小鹿跳,甚至在天花板上跳……當一幅幅有趣的畫面呈現在孩子面前時,伴隨著爸爸的舞步,孩子也會頻頻接觸到含有字母D的單詞,強華對字母D的發音的學習。家長也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跳舞,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和交流。
  • 孩子反覆要求聽重複的故事,看相同的繪本,爸爸媽媽們要支持
    相信每一個人爸爸媽媽們都注意到:我們的小寶貝們,有時候會特別喜歡聽某個繪本。可能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愛反覆去看這本書。亦或者是孩子喜歡聽某個故事,一段時間內反反覆覆的,就是要重複聽。可能有一些爸爸媽媽們會困惑:那這種現象正常嗎?
  • 熱銷繪本不等於零差評,《愛心樹》、《我爸爸》……這些經典繪本...
    這才是真正的孩子啊!一本能激起男孩共鳴,媽媽心跳的繪本,能引起眾多好動、調皮、愛冒險、「不聽話小壞蛋」共鳴的繪本。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舉動,那張牙舞爪的搗蛋行為,那還沒學會走就想跑的小叛逆,那眼淚鼻涕還沒擦乾就能露牙壞笑,這些不都是有男孩家裡天天發生的事嗎?再聽聽那句話「大衛,不可以」的吼叫,終於知道了,原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繪本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有的人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寶寶喜歡不厭其煩地讀同一本繪本、聽同一個故事。從成長理論的角度來說,我們會慣性地認為這是寶寶到了閱讀敏感期,寶寶需要聽故事讀繪本,是他的成長內需決定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是閱讀敏感期促使寶寶愛聽故事愛看繪本,那麼一個故事或者一本繪本為什麼要讀1000遍呢?
  • 家庭教育智慧課堂·親子共讀《爸爸做的飯》
    為提高公眾對於家庭教育的認識,發揮親子閱讀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傳播「因愛而讀,以讀獻愛;人人閱讀,人人受益」的閱讀公益文化理念,浙江省錦麟公益基金會攜手江幹區婦女聯合會,持續邀請故事媽媽和故事爸爸向更多家庭分享一系列親子閱讀的經驗,感受家庭閱讀與親子共讀帶來的美好與快樂。
  • 怎樣引導幼兒園的孩子讀英語繪本?
    幼兒園的孩子仍處於語言學習敏感期,但是因為母語體系已經建立,所以如果英文繪本引入不當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所以,要堅持適齡、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入英文繪本。1、可以選擇兒歌的小繪本來引入。類似的繪本推薦:鵝媽媽童謠,安妮鮮花磨耳朵系列。
  • 講讀童話繪本 讓孩子愛上閱讀
    惟妙惟肖的繪本講讀,加上豐富多彩的遊戲互動,讓光明的小朋友們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周末。 當世界在等待你到來,天空如此明亮,太陽像嶄新的一樣。嬰兒床,軟毛毯,床頭燈和小地氈……瞧,兔子一家正在忙著裝飾嬰兒房,張羅好各種禮物和玩具,為全家翹首期盼的小兔寶寶出生精心準備。
  • 親子閱讀都是媽媽的事情?這10本書更適合爸爸陪孩子讀
    說起這個話題,媽媽們往往有一肚子話說,免不了抱怨爸爸幾乎不參與親子閱讀。事實上,親子閱讀需要全家人的參與,有些主題的繪本尤其適合爸爸陪讀。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哪些繪本適合爸爸陪讀吧!1. 我爸爸《我爸爸》是安東尼·布朗紀念父親的優秀獲獎繪本。
  • 一本給「爸爸」深情告白的繪本故事《我的超級爸爸》(附下載)
    我有一個超級爸爸,他是搬運工、修理工、知識家……無所不能,但是他很害怕我和媽媽,我知道那是因為他愛我和媽媽,你也有一個這樣的超級爸爸嗎?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我的超級爸爸》吧!我的爸爸是個超級知識分子。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好像無所不知。還有,只要我和媽媽想去的任何地方,他都可以一下子就找到。他說他有一個助理叫「百度」!
  • 父愛,用山一樣的脊梁撐起世界——繪本《爸爸出門以後……》
    這樣的氛圍,讓我也忍不住用這本繪本《爸爸出門以後……》說說父親,說說父愛在孩子世界裡所能帶來的那份安全感。非常清楚地記得小時候遇到陰雨天,城裡上班的父親沒法騎自行車回家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們姐妹三個把門插好,還要把鍋碗瓢盆那些容易弄出響聲的東西堆放在門口的情景。而這本繪本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把父親同樣的作用展現的淋漓盡致。
  • 《和爸爸在一起真好》,陪伴是最好的禮物,特別適合爸爸給孩子讀
    溫馨的畫面吸引我翻開了這本繪本,想看看繪本中的爸爸是如何做的,才能讓繪本題目說:「和爸爸在一起真好。」一看就是孩子所說出來的話語,如此童真有趣。這是一本關於爸爸陪伴的繪本,裡面有很多小事情,讓我們看到陪伴就是蘊含在這些細小的事情中的,而我們不僅僅看到了陪伴,也看出了在孩子的心中爸爸是什麼樣子的,從而讓我們意識到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爸爸的陪伴和媽媽是同等重要的,而有些事情媽媽並不能取代爸爸角色。
  • 陪孩子讀上千本繪本,不如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繪本?家長這麼做
    家長的家庭教育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成長環境?殊不知,好的陪伴方式就在我們身邊,繪本閱讀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寶媽小凡從孩子兩歲的時候開始給寶寶讀的繪本,三年過去了,寶寶從剛開始的只知道在繪本上爬來爬去,到現在能夠簡單的閱讀給媽媽聽,在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讓人感嘆時間給孩子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