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美麗神奇的西雙版納》
2013拍• 景洪西路十字路口街景,農行前…(即現在的宣慰大道十字路囗)2013•4•20拍: 版納客運站方向至宣慰大道十字路囗…2013拍• 宣慰大道十字路囗農行景。2013•4•20•版納客運站運政賓館拍。景洪城區建築一瞥。自始至終沒有大門的原雲南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師部進出囗(即改制後的雲南農墾版納分局)原雲南農墾版納分局屬下的綠橋飯店。現已不復存在,賣與景洪城投公司,搞人造旅遊景點。(2013年拍照)2015•8•19•拍雲南農墾版納分局綠橋飯店地標。
當日保安見有人拍攝飯店地標,遠遠走來曰: 難得還有人關注這綠橋! 可惜啊! 過些時日不存在,賣予城投搞開發了…
作者曰: 本人原系版納農墾知青,因上世紀九十年代常住綠橋飯店要公理,有悲歡離合不舍情,留影存照是一種情感使然…2017拍片• 原雲南農墾版納分局,現為雲南農墾西雙版納景陽橡膠公司。原綠橋飯店後面的局機關可能迀來這幢大樓裡(片左)。
片右的綠橋飯店不再,已成正在修建的人造景點「傣鄉水城」。2017•5•4拍攝: 綠橋飯店對街,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及熱作所第三代新大門。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 西雙版納十大景點之一(上篇有敘述)2013•4•20拍攝的綠橋飯店對街,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地標,及熱作所第二代大門。版納客運站至花卉園街景…(景洪西路至勐海方向)2017拍•版納客運站,版納各地旅遊客運站。(當地人稱:翻胎廠客運站)
版納客運站有發往: 勐臘方向的班車至勐侖植物園• 勐遠仙境• 望天樹景區及中老磨憨囗岸。
有發往景洪市境內野象谷景區、勐罕橄欖壩傣族園的班車…
有發往勐海縣打洛班車,可遊覽中緬打洛國門•獨樹成林及中緬第一寨勐景來景區。西雙版納十大景區之二 : (2016•8•14拍片)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位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葫蘆島。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風景名勝區。
2013年4月17日拍片•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地標(勐臘縣勐侖鎮)西雙版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勐侖景區植物園。(2016•8•14)勐侖植物園大門拍片(2016•8•14)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前身為1959年蔡希陶教授領導創建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經歷數次重組、改隸後,1996年9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定名為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
2017年3月28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被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院推選為「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2016•8•14日,勐侖植物園羅梭江橋面。
羅梭江發源於雲南省思茅地區普洱縣勐先的大青山與筆架山之間,上遊叫小黑江,全長307公裡。在西雙版納州境內,羅梭江是湄公河——瀾滄江最大的支流,經勐侖曼灑寨轉向西流,在勐臘縣關累注入瀾滄江。2016•羅梭江橋下一瞥。
羅梭江是瀾滄江的一條主要支流,由思茅市流入西雙版納東北,流經景洪市、勐臘縣,匯入瀾滄江。羅梭江在景洪市勐旺鄉一段叫補遠江,在勐臘縣象明鄉一段叫小黑江,在勐侖鎮和關累鎮一段叫羅梭江。2013•羅梭江橋下一瞥。2013•4•17• 植物園噴泉。奇花異樹美倩影…2013• 植物園景觀。來自熱帶美州的雨樹。2016攝..植物物園後門羅梭江鋼筋橋2013攝•植物園後門羅梭江橋2016• 植物園後門羅梭江鋼筋橋橋面。2013• 羅梭江橋站一張。西雙版納景區(三)• 勐遠仙境大門入囗。
勐遠仙境(全稱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勐遠景區)是以南傳佛教為背景,集山、水、石、石灰山季雨林、溶洞群落、傣族瑤族等民族風情、康體療養度假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
西雙版納景區(三)• 勐遠仙境。(2016•8•14日拍片)
勐遠仙境•地處西雙版納州勐臘縣境內,距離景洪市區100公裡,距離勐臘縣城不到20公裡,距離新開通的昆曼國際大通道只有兩公裡。景區位於西雙版納勐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佔地面積30平方公裡,是勐臘自然保護區東西兩個片區的結合部,同時也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旅遊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勐遠仙境出囗方向(2016•8•14攝)西雙版納十大景區(四)•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 古時稱: 勐泐。
勐泐大佛寺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據史料記載:「景飄佛寺」始建於明代,是南傳佛教象徵十二版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版納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該建築在佛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鹹豐年間)戰爭中被毀,距今已有169年。佛寺於2005年開始重建,2007年11月3日一期工程竣工,邀請了海內外108位高僧為佛寺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大典,州內外參加開光大典的各民族佛教信眾達65萬人之多。佛寺依山而建,落差達122.8米,為國內外所獨有。萬佛塔前俯視景洪市區,旖旎的熱帶風光盡收眼底。西雙版納十大景區(五) : 野象谷熱帶雨林景區(2013•4•19拍攝)
野象谷坐落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勐養鎮以北一個叫三岔河的地方,位於勐養自然保護區南部,距州府景洪城區約36公裡,交通便利,是西雙版納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園和觀賞野象活動的旅遊景區。野象谷地標
野象谷因野象經常出沒而得名。野象谷於1990年投資興建以觀賞野象和遊賞熱帶雨林為主要內容的森林公園。1996年正式開放接待國內外遊客。
野象谷景區大道…2013•4•19• 野象谷遊覽索道…2013•野象谷景區原始森林走廊。野象谷• 大象表演場。西雙版納十大景區(六) • 中緬第一寨--勐景來。(2015•8•16拍片)
勐景來位於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境內,中緬邊境地區,處昆洛公路距打洛口岸5公裡,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首府、著名的旅遊城市小勐拉遙相輝映。打洛江從寨子西側流過,形成天然的國境線,江對岸是緬甸,因而有「中緬第一寨」之稱。2015•8•16•留影勐景來。「勐景來」是傣語,「勐」是村寨,「景來」是龍的影子。傳說當年天子召樹屯為追趕一隻金鹿來到此地。後來人們發現這裡隱約可以看到一條龍的影子,人們就來到這裡守候天子的到來,可是他們等了很久都沒有蹤影,索性就在這裡建起了村寨。故稱其為「景來」。
勐景來大門內景(2015•8•16攝)中緬第一寨---勐景來遊覽大道。景來趕擺場(集市)
傣族人「趕擺」的涵蓋面,遠比集市貿易要寬泛,它不僅是集祭祀、集會、百藝、商貿於一體的廟會,因為廟會只是眾多節日中的一種,而傣族的節日,儘管名目繁多,卻大都叫做「擺」,如擺爽南(潑水節)、擺幹朵、擺帕拉、擺拉羅、擺汗尚、擺奘、擺齋等等,而參加這些活動,則都叫做趕擺。中緬邊境第一寨,鳥語花香勐景來。走在勐景來…中緬界河• 打洛江。中緬邊境以江為界,界樁屹立江邊。中緬界碑• 中方一側。(2015•8•16攝)中緬229號界碑簡介…界碑四周無人,正調試自拍,一傣族村民走進鏡頭。現教現學,傣族村民為本編拍照。江對岸緬甸國土。中緬229號界碑•緬方一側站一張。回走勐景來,路遇倆鎂鋁,恍眼以為傣家哨哆哩,於是遠遠招呼住…鎂鋁鎂鋁•嗨嗨嗨…蜀黍人緣好,衣之實之像個文化人,為鎂鋁留影存照一張。禮貌交談得知: 倆重慶鎂鋁大學生,暑期雲南邊境遊。蜀黍贊她倆膽子大,當年蜀黍年青都沒敢到這方來,並囑她倆旅途順利,且行且珍惜,不與陌生人說話,免生意外枝節…鎂鋁大學生為蜀黍留影存照• 景來傣寨竹樓前…勐景來傣寨一隅…先沒看懂的傣家物什…還有傣家妹子推著轉…原來是榨糖…
中英傣文註解的榨糖機械…
門口掛瓦罐的景來傣家食宿店…勐景來傣族村寨: 民族傳統建築保護村寨。走出勐景來…2015•8•17日拍 • 勐海打洛國門。
打洛是昆洛老公路的終點,位於西雙版納西南邊沿,是西雙版納勐海縣轄鎮。「打洛」是傣語,意為混合渡口。打洛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國家最近的陸路口岸,打洛與緬甸接壤,出境後東可抵達寮國、越南,南可到達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西可到印度。2015•8•17• 不知怎麼邊境遊,只能口岸留個影。
自2012年元旦之日起,西雙版納勐海縣打洛口岸恢復已暫停7年的邊境遊,遊客憑身份證就可在打洛邊檢站辦理登記備案手續,前往靠近緬甸國門的218界碑處遊覽…
打洛口岸全景上世紀的1993年,中緬打洛國門是這樣的,來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是世界上最友好的兩國邊界。可惜這樣的景觀不再…當年過打洛江橋到勐拉,在國旗飄揚旁邊的檢查站申請過橋,檢查站櫃檯女軍警一臉疑惑問: 你們幾張車,拉有多少貨?
回答: 沒車沒貨,來此旅遊的。女軍警說:我們只檢查車輛及貨物進出,你沒車沒貨有什麼好檢查的,隨便過。呵呵…原來是這樣,出乎意料。
隨之走出檢查站,門外一持械軍警問:去哪裡?我們回答去那邊走走看看,已向裡邊女軍警申請同意過去。槍兵笑笑說:既然她都同意了,那你們就過去吧。呵呵…原來槍兵鄉裡鄉親四川人。93年時的小勐拉最熱鬧處。當年的遊客及旅遊團隊雲集到此為止。93年小勐拉佛山前…小勐拉佛山可能改建成這種了,依稀能夠看到原來的影子…現在的中緬218界碑• 小勐拉緬甸國門。九十年代沒有…小勐拉,緬甸東撣邦[1]第四特區首府勐拉的別稱,同時廣義上代表緬甸第四特區[2]的別稱,因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有勐臘縣,而且兩個地名讀音相同,故而中緬兩地百姓由習慣性把勐拉稱作為「小勐拉」以作區分,領導人林明賢。
小勐拉領導人林明賢原是中國知青。緬共時代有著緬甸「小林彪」之稱的林明賢生在海南,長在廣州,審時度勢,亦相當精明。他是緬共人民軍內部最早和緬甸政府和解的高級將領之一,也是最早在其轄區內全面禁絕鴉片種植和毒品買賣的,為此其贏得了國際組織和中國政府的高度讚賞,而「第四特區」的替代種植計劃(即鼓勵山民種植經濟作物來替代罌粟)則全部是依靠西雙版納勐海縣的無償援助來完成的。當然林明賢最為精明的地方則是娶了被稱為「果敢王」的緬甸華僑彭家聲的女兒為妻。曾為彭家聲平定了楊茂良兄弟兵變。「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首府小勐拉。
小勐拉在緬甸有著「小香港」的美譽,近年來隨著當地政府通過各種形式吸引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小勐拉正快速的成為緬北甚至緬甸一個繁華城市。
與之93年的小勐拉,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緬甸小勐拉街景。緬甸•小勐拉夜景。西雙版納十大景區(七)• 西雙版納• 獨樹成林新景區。2015•8•17日拍:
獨樹成林風景區位於1打洛鎮的開發區內,距鎮政府4公裡,距中緬邊境的219、218界樁僅1公裡左右,出境到緬甸第四特區勐拉也只有3公裡多。
2017年9月20日,西雙版納打洛獨樹成林景區被取消3A級景區資質。
獨樹成林景區第一個觀景點: 緬甸境內小勐拉•中緬友誼大金塔。放大中緬友誼大金塔。獨樹成林景區• 遊覽車經過的一個景點。獨樹成林景區• 山頂中緬國界。獨樹成林景區• 三象廣場。2015•8•17拍攝的獨樹成林景觀。
獨樹成林•主體: 大榕樹
現象: 樹生樹,根連根。
2015•8•17• 獨樹成林景觀。上世紀93年時的「獨樹成林」景觀。2015•8•19•基諾山寨行。
基諾族是1979年我國56個民族中的最後一個被確認的民族。傳說中基諾族的祖先是妹妹和哥哥結婚生了孩子,所以基諾的意思就是「舅舅的後代」或者說是「尊崇舅舅的民族」,年輕人結婚都要經過舅舅的同意。最早他們只有幾千人,所以以前他們真的是近親結婚的,現在這種現象很少了。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基諾山寨遊人如織,車輛停放距離長,遊人需步行,很辛苦…基諾山寨停車場已車滿為患,拒絕車輛駛入,遊客步行可進…西雙版納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生活著—個「舅舅後代」的民族——基諾族,原始社會在這裡停留了很久。
基諾山•漢語稱為攸樂山,是基諾族聚居之地,西雙版納四大茶山之一,也是普洱茶六大產地之一。
基諾族尊奉諸葛孔明。傳說基諾族的祖先是孔明南徵部隊的一部分,因途中貪睡而被「丟落」,進而以「丟落」附會為「攸樂」,這就是「攸樂」一名的來源。
基諾山寨景區• 西雙版納十大景區(八)
基諾山寨門是大鼓形狀,進入山寨要從鼓中穿過。這是基諾山寨要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基諾人相信自己是從大鼓裡走出來的民族,相傳史前洪水泛濫時,一對兄妹躲在大鼓裡,逃過了劫難,洪水退去後,兄妹從大鼓中走出來,繁衍生息,演變成現在的基諾族。基諾山寨2006年6月1日正式接待遊客。
基諾山寨坐落在峰巒疊障、綠蔭蒼翠、群山環抱的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諾山,位於景洪市東北部基諾鄉巴坡寨,平均氣溫18—20℃,距景洪23公裡、勐養6公裡、基諾鄉政府3公裡。
百度:遊客留言:
很客觀的告訴大家,非常不推薦,性價比非常低的景區!遊覽時感覺可以了解一點民族文化,但總結下來豪無體驗和深度觀感可言。首先交通不便離市區很遠,順風車「單程35元」。其次門票過高,現場門票160元,即使學生證、軍官證等也無任何優惠。找當地司機師傅買票130元,甚至高於故宮。看到有評論在淘寶買票60元,實在想去看看的朋友可以考慮這個渠道。費用包含講解、宣傳的飲食和節目。現場所有人會被導遊組團,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導遊性格不錯的,沿路介紹一些在西雙版納常見的植物以及當地傳說,感覺上增加了一點人文趣味,但是非常單薄。整個寨子倒U型上下很矮的山,沿途就是樹和牛骨。如果自己走,慢一些估計40分鐘就可以上下。整個寨子景色非常一般,坐落著普通的當地民居,從建築角度即無特色也更談不上美觀。沿途參觀3個地方:治茶手工坊、織布坊(一臺織布機和兩位老人織布)、民居(一間),沒什麼觀賞性。傳說的節目是當地人表演兩個舞蹈和一首歌,即體會不到名族特色也沒有藝術觀賞性。傳說的餐飲,大家圍一桌用牙籤吃一小碟肉和紅薯玉米。之後品四杯茶,不強制消費但就是為了推銷,之後就下山了。導遊講解加上節目、品茶2.5個小時全程,加上交通,總花費要在200多。非常不推薦,而且來迴路程很浪費時間。基諾山寨是近年來人工打造的景點,對於160元門票,曾經無數次往返基諾洛克鄉的勐臘知青不敢恭維。因為熟悉•了解這個民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現代社會,現教現學掌握了一些文藝表演的掙錢手段,便視國家的某些政策於不顧,於是抵制性地在景區外圍轉轉就走…
返回途中,景洪至勐臘三岔路囗停車拍路標。岔路口左行至勐臘方向,右行至森林公園及景洪城區。
作者系赴雲南勐滿農場的重慶知青
春遊雲南,悠然邊陲(一)(姜世華)
春遊雲南,悠然邊陲(二)(姜世華)
【待字閨中哀牢山,元陽綠春人未識】春遊雲南,悠然邊陲(三)(姜世華)
【一城連三國• 普洱江城見聞】春遊雲南,悠然邊陲(四)(姜世華)
【知青八年曾經地,西雙版納勐臘縣】春遊雲南,悠然邊陲(五)(姜世華)
【前往黎明之城景洪,西雙版納•勐巴拉娜西】春遊雲南,悠然邊陲(六)(姜世華)
【西雙版納•勐巴拉娜西---黎明之城•景洪續篇】春遊雲南,悠然邊陲(七)(姜世華)
《知青情緣》微信公眾平臺歡迎你!
朋友們請長按上面二維碼加入關注,積極投稿,成為《知青情緣》的讀者和作者。
投稿郵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