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侏羅紀公園》是由美國導演史匹柏導演的,它講的是一位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吸飽了恐龍血的古代蚊子,於是從這隻蚊子體內提取出恐龍的基因,讓恐龍復活並且建造了一個恐龍樂園的故事。
雖然是科幻電影,故事也是虛構的,但由於題材過於吸引人,引發了人們對恐龍DNA的興趣。因此,直到現在,人們都在思考,恐龍真的能復活嗎?
電影裡,科學家通過琥珀裡的蚊子血復活了恐龍,因為這滴蚊子血裡保存著恐龍的DNA。所以,我們只要獲得完整的恐龍DNA,是不是就可以克隆出恐龍,也就是讓恐龍復活了?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完好存在於琥珀中的吸血昆蟲中,含有完整的恐龍DNA」這一想法並不靠譜。即使我們已經發現含有恐龍血的史前蚊子,但其中所含有的任何恐龍DNA也早已被降解。
英國科學家研究認為,DNA的半衰期大約是500年左右,每過500年DNA分子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DNA只需要700萬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降解。也就是說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他們的DNA早就已經分解了,根本無法提取完整的恐龍DNA。況且,目前還沒有人發現過任何恐龍的DNA。
其次,即便科學家真的可以提取恐龍DNA,它們也已被切成數以百萬計的小碎片。而怎麼將這些碎片恢復重組,幾乎毫無頭緒。這就好像我們在沒有參考圖案、不清楚是否有拼圖塊遺失的情況下,試圖完成世界上最難的拼圖遊戲一樣。
最後,假設科學家成功地製造了恐龍的胚胎,並且能夠找到合適的母體孕育出恐龍,那麼恐龍還能在現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嗎?有科學家研究資料表明,在恐龍生存的地質年代,大氣中的CO2濃度很高,與如今的大氣環境很不一樣。
看來想要復活6500萬年以前的恐龍目前難度非常大,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克服。
不過我們願意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只要技術成熟,科學家一定有能力讓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你能想像身高5米、長12米的霸王龍站在你面前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嗎?那一定很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