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家【山東】,兒時的味道,你究竟吃過多少!?

2022-01-04 香港文聯

分享正能量 傳遞中國夢力量!

全球華人文學藝術界學習分享平臺

作為出生在山東的人,你真的可有口福,除了可以吃到正宗的魯菜還有各式各樣的風味小吃。今天俺就先說說咱們那的家鄉菜。你究竟吃多少呢?

在臨沂如果你不知道糝,那麼你真的會被鄙視的。糝,臨沂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早餐一碗糝,再加上幾根油條是最美味不過的了。

除了糝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小吃,臨沂莊戶小豆沫也久負盛名。臨沂莊戶小豆沫又叫沂蒙山區小豆腐,歷史悠久。新鮮的蔬菜搭配可口的豆腐,味道鮮美,清香四溢,想到就讓人流口水!

提起煎餅卷大蔥估計山東人都不陌生。煎餅卷大蔥是農村人最常見的家常飯,後來在各大飯店也很受歡迎,味道自是不必說,吃過就忘不掉!

臨沂好吃的還有很多,俺就不一一介紹了,不然估計要寫到明天了。

臨清燒麥不知道大夥有木有吃過,在山東可是小有名氣呢!臨清燒麥是聊城臨清的傳統名吃,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入選了「到山東最想品嘗的100種美食」。 小夥伴們千萬不能錯過有!

臨清燒麥倍受人們喜愛,呱嗒也是聊城的傳統名吃,據歷史記載呱嗒始創於清代,到今天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由此可見一斑。其中,尤以沙鎮呱嗒最為有名。

什(shi,二聲,取自"什錦"之意)香面,是臨清的名吃,也有稱為「十香面」。

我想好多人都知道武大郎燒餅,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潘金蓮鹹菜?武大郎燒餅搭配潘金蓮鹹菜可謂一絕。聽名字就知道很好吃了!

甜沫是濟南的傳統的小吃,是一種以小米麵為主要食材熬煮的鹹粥,濟南人又俗稱之為「五香甜沫」。在濟南的眾多小吃中,甜沫是最價廉物美的「招牌」名優小吃。

油旋兒,在濟南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濟南油旋。兒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老濟南人吃油旋兒是頗講究的,大多是趁熱吃,或配米粉,或配餛飩,另有一番滋味。

魯菜炒腰花是濟南名菜,五十年代被編進【中國名菜譜】。

蔥燒海參作為魯菜的當家菜,一直都是人們款待親朋的佳餚。

濟南酥鍋是濟南人傳統的春節食品,濟南酥鍋入選「到山東不可不品嘗的100種美食」之一。春節臨近時(一般在每年的臘月二十六七晚上),濟南的家家戶戶一般會打上一鍋酥鍋以備過節,對很多老濟南人來說,酥鍋的味道,就是過年的味道。

九轉大腸是山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於魯菜系。

說起烤肉大家是不是都會流口水啊?俺每次提起烤肉就想咬一口。烤肉,在山東來說黃家烤肉最讓人流連忘返。黃家烤肉整豬烤制,以其皮黃酥脆、外焦裡嫩、肥而不膩、久放長存聞名於世。在章丘城老縣衙對過(今章丘一中正門東約500米)經營的「全盛號」黃家烤肉,早在清朝時期、民國時期就銷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享譽全國。

濟南這座歷史名城,不僅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飲食文化也很深厚,俺就不贅述了。現在說說美麗的島城——青島。先說說青島大包子,麵皮鬆軟細膩,湯汁油而不膩,鮮美多汁,讓人齒頰留香。


對於俺這種肉食主義者,可以說是無肉不歡,最喜歡豬蹄了~ 流亭豬蹄是最好的啦!色澤鮮亮、味道鮮美、清爽不膩、鹹淡適中,肉質軟硬適度、有彈性。

在炎熱的夏天來上一碗清新爽口的海草涼粉是最舒心不過啦!晶瑩透亮的涼粉,配上蒜泥、香菜末、香油、醋、鹽、味精、麻芝等調味,是解暑的必備佳餚,在夏天青島的隨處可見,是青島特色小吃。


西施舌不但味鮮,名字也起得妙,取其潔白細嫩的一塊小肉,加以烹製才無負於其美名,否則就近於唐突西施了。以清湯汆煮為上,不宜油煎爆炒。順興樓最善於烹製其味。

海參因「其性溫補,足勝人參」而被列為「海八珍」之首,一直被人們所推崇。配以肉末搭配,更顯清香與海參的鮮味。可嘗試以小餅裹食會更有風味

俺喜歡吃海鮮,梭子蟹,也是俺喜歡的品種之一。 靠海吃海--今年吃的最多的當屬梭子蟹了。 梭子蟹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梭子蟹可炒可熗,可蒸可煮。要吃原汁原味的,當然是清蒸了。

鮑魚是海產貝類,自古被人們視為「海味珍品之冠」,其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其鮮美,非其他海味所能比擬的。

福山拉麵,也叫福山大面,據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它以柔滑鮮美、細如銀絲、品種繁多、工藝性強而著稱於世的。被稱為中國四大麵條之一。

包子有肉的也有素的,有皮薄的也有皮厚的,有大包子也有小包子,海菜包子不知道大夥吃過木有?一定要去嘗試一下喲!海菜包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是很好的保健食品。

煙臺燜子聽名字就知道是煙臺地區小吃,煙臺燜子是用粗製地瓜澱粉做原料,然後將澱粉加水加熱打凍,把凍切成小塊,用鍋煎到外邊成焦狀顏色由白變透明,並佐以蝦油、芝麻醬、蒜汁等調料上桌即可。

提起泰安小夥伴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有很多人想到了泰山?這也不可厚非。不過俺想到的都是好吃的~第一個就是所謂的泰山三美,俺一聽名字也以為是什麼了不得,其實泰山三美是指白菜、豆腐、水。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它啊!味道可是槓槓的,不信你可以去嘗嘗看!


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是一種很珍貴的野生品種,很難得的。所以由它烹製出來的美食你可想而知。


東平糟魚為傳統名吃之一,原產地在州城鎮。糟魚製成之後魚體完整、肉質鬆軟,骨爛如泥,香而不腥、肥而不膩。糟魚味美價廉,是一般老百姓喜愛的佳餚。

在傳統魯菜中,烏魚蛋湯是不能錯過的重頭戲,初入口酸辣怡人,細細品味方覺鮮香醇厚,難怪小平爺爺生平最鍾情這一口兒呢!「烏魚蛋」屬「海八珍」之一,營養豐富,冬食祛寒,夏食解熱,且富含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上等原料。

日照盛產茶葉這是眾所周知的,茶葉除了泡茶和之外還可以食用。綠茶香薰雞就是農家雞和茶葉搭配的最好例證。綠茶香薰雞更入選為「到山東最想品嘗的100種美食」之一。

除了日照綠茶香薰雞以外,自然黃魚湯也在「到山東最想品嘗的100種美食」之中。大小黃魚和帶魚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海產。自然黃魚湯精選日照野生海捕黃魚燉製而成,此魚肉質細嫩、此湯口感鮮美、濃而不膩、營養豐富,對人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俺很喜歡吃魚,魚富含蛋白質,老人們都說吃魚的人聰明,不管真假總歸是有好處的。微山湖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想必微山湖的特產——四鼻鯉魚也相當熟悉吧。那俺就不做過多介紹了,總之豈是美味二字可以概述的。


「秋刀魚的滋味貓和你都想了解。」不知道黃河刀魚的滋味周董是不是也想了解呢?反正俺是很想了解,而且一定會了解。

人們都說陽澄湖大閘蟹是人間美味,孰不知黃河口大閘蟹天上人間啊!黃河口大閘蟹不僅個兒大,而且只只頂蓋兒肥,若上了餐桌,不論是煮炸熗,味道都極其純正鮮美,食後令人回味無窮。


鍋子餅,乍一聽名字會覺得也就那樣,可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食物也是如此,就像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鍋子餅賣相雖然很普通,可是味道卻不普通,你大可放心品嘗,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杜橋」豆腐皮,筋道好、口感微甜、豆香純正,風味獨特,是一種婦、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孫子故裡」悠久的歷史文化渲染,清河鎮百年傳承的手工工藝製作,使「杜橋」逐漸成為人們饋贈親朋好友之首選。

說起喬莊水煎包,在博興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種名吃了。出鍋的水煎包是焦黃色的,而且包子們個個相連,就象等待檢閱的步兵方陣,吃起來滿嘴冒油,特別是吃到包子的焦殼時,又香又脆,實乃一絕,吃後唇齒流香,趕集的壯漢們一般吃二十幾個沒問題。

棗莊人喜歡喝羊肉湯,尤其在盛夏更要喝羊肉湯,因為羊肉湯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所以無論天氣多麼熱,那也一定要喝上幾碗羊肉湯,直喝得大汗淋漓,飄飄然而去。特別是在大暑這一天,棗莊的所有的羊肉湯館全部爆滿,去晚了一定喝不上。

羊肉湯在山東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味道也大有不同,除了上面介紹的棗莊羊肉湯還有萊蕪羊肉湯,萊蕪羊肉湯,湯清肉嫩,不肥不膩,不腥不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聞名省內外的特色名吃。


萊蕪火燒也不得不說,萊蕪火燒是充滿溫情的食物。上層「灑著細細的芝麻」,薄且香脆,當中有「很大的空心部分」,下層「軟中帶脆」,「百吃不厭」。一般都是現做現賣,幾乎所有小羊湯館都供應萊蕪火燒, 烤得金黃,一口一聲「咯嘣」響。冬日,花很少的錢買一個,一邊暖手一邊咬著吃,一下子就覺得很滿足~~

單縣羊肉湯,是魯西南山東菏澤地區漢族傳統名吃,八十年代,即被收入中國名菜譜。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淨,鮮而不羶,香而不膩,爛而不黏」獨特風格,載入中華名食譜,以湯入譜的只有單縣羊肉湯,被國人稱為中華第一湯。

顧名思義,壯饃,壯者也。有民諺為證「上面烘,下面燒,女人吃了不撒嬌,男爺們吃了好槓腰」。壯饃是乾糧中巨無霸,其「味」之香、其「勁」之足,非親口品嘗,難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而且香在口裡,美在心裡。

濰坊肉火燒是聞名遐邇的山東省濰坊地區漢族名小吃。濰坊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味覺裡具有難以動搖的位置。

利津水煎包是用的一個初夏的滿月大的盤子盛裝的,水煎包皆是圓柱形的,齊齊地立著,像一頂頂小型的廚師帽,皮表呈麥黃色。包子散發出一股子質樸的面味,渾厚的豬肉和辛辣的蔥味。

永遠記住: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

免責聲明:

《香港文聯》原創或轉載的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轉發只需1秒呦~

相關焦點

  • 兒時的味道「陰米爾」
    剛走攏就對我說,耀哥給你帶了小吃,你老家的,你一定很喜歡!我急忙問:是啥?她說你肯定喜歡!她又說:你老家的,鄰水的小點心!我接過來一看,哇!的卻,好多年沒有見到這兒時最喜歡吃的零食小點心了。我們鄰水老家方言都叫:「陰米爾」。
  • 兒時記憶中的冰淇淋,味道已悄然改變,我們曾經吃過的冰棒
    隨著我們的長大,許多記憶中的零食,隨著時間的不斷變遷,味道也慢慢發生了改變。這究竟是我們的心態變了,還是他們的味道變了。小編就帶著大家來回憶一下童年的味道。 1,老冰棒
  • 薺菜——來自河南老家的味道
    在我小的時候,我地處農村的老家還不富裕,人們缺吃少穿,但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守著這麼廣袤的田野,可以入口做為蔬菜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春天的洋槐花、榆錢兒、灰灰菜,到秋天的紅薯葉,但凡可以入口的野菜,都能成為農村人飯碗裡的佳餚。而相對於其它野菜,我唯獨比較喜歡薺薺菜,或許是薺薺菜的吃法比較多樣,味道也比較獨特,它既可以包餃子吃,也可以涼拌佐餐。
  • 吃過大江南北最難忘兒時的味道之爆米棒的回憶
    每個人對於童年的記憶都是難忘的,尤其是童年的味道。回到老家,偶然看到路邊一個爆米棒的攤位,勾起了兒時的很多回憶。那個時候資源相對匱乏,看到一個爆米棒的就喜歡圍著看,然後纏著父母拿米出來做。偶爾機器壞了,出來的米棒變成了彎曲的圓圈狀,或者拐杖,或者槍一樣的形狀,邊吃邊當玩具玩,玩的也是不亦樂乎。
  • 農村野果大全,兒時常吃的味道,吃過15種以上沒多少人!
    五味子老家土話牛那,每年暑假的時候山上、水溝旁很多,牛那喜歡比較陰涼的環境,它是一味中藥,可以健胃,治消化不良,它的果實剛開始是青的,成熟之後就變成紅色,味道酸甜。地菍地菍是南方朋友特別喜歡吃的一種野果,它廣泛分布於我國的廣西、廣東、貴州、福建等地。地菍一般生長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坡、荒地、草叢中。
  • 談談兒時的零食你吃過幾種
    說起兒時的回憶,不管是玩的還是吃的都是值得我們懷念的,很多小時候吃過的零食現在已經見不到了,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就會買一些便宜的小零食吃。因為現在可能再也吃不到當初的那個味道了,那種吃零食的樂趣,讓人很是懷念。我給大家找出來幾種小時候吃過的零食,看能不能勾起你兒時的回憶呢?
  • 吃過多少珍饈佳餚,你懷念的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
    母親節來臨之際,我們採訪了3位路人,一起回憶一下兒時媽媽的味道。路人甲米雖然是河南農村娃兒,一日三餐的主食卻離不開米飯。小時候吃的,都是河南本土的大米。小時候的米,聞起來特別有米香。兒時對大米的記憶,還有特別多的美味,把米磨成粉和紅薯、土豆等做成的各種零食;和茼蒿做成的各類蒸菜,還有經過發酵做成的辣椒粉等等,都成為了最具特色的美食。兒時的美味,都定格在腦海裡,成為永不磨滅的美好回憶。
  • 【尋食探味】兒時的味道——二友居的正宗西四包子鋪
    現在知名度很高的慶豐、小胖這些連鎖店其實都是後來的,我們兒時是沒有這些店的。兒時記憶記憶深刻的包子有三個,一個是在幼兒園時吃到的肉包子,那叫香。每次吃我們都搶,都吃不夠,也不夠吃,那時四五歲,大肉包子能吃好幾個再來碗粥,至今記憶深刻。第二個是全聚德早餐的肉包子,但記不清是不是鴨肉的還是豬肉的,主要鴨血湯好吃。第三個就是西四包子鋪的炒肝包子。
  • 親戚千辛苦帶來的土特產,兒時的味道,給多少錢也不換!
    關注小廚的小夥伴都知道,小廚家的親戚前段時間來我們家,帶來了從湖南千辛苦拿來的自家做的紅薯粉。這些土特產都是兒時的味道,現在難得有機會能吃到一次,小時候我們家有段時間也做過紅薯粉的生意,那時我們家姐弟三個,父母壓力大,各種生意家裡都做,兒時放假就幫著爸媽在家打紅薯粉,對這紅薯粉的做法也是熟練的得很,那時候,家裡經常吃紅薯粉邊角料,吃到不想吃,如今出來工作這麼多年,壓根就沒吃上一頓正宗的紅薯粉,所以說,這些紅薯粉,真是給多少錢我都不會換
  • 二大爺門前的水果樹,你還記得幾棵?懷念兒時的味道
    又到了一季桃紅瓜甜的時候了,二大爺門口的桃子熟了,今天他摘了些送了過來,我趕忙洗了幾個品嘗起來,一口咬下去滿滿兒時的記憶……我的老家是中原地區的農村,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還不像現在這樣富有,雖然都不寬裕但都過得很開心,我記得那時候很多鄰居屋前屋後種了很多果木樹
  • 像桃子的這野果你吃過沒有,兒時的味道
    像桃子的這野果你吃過沒有,兒時的味道。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農村裡有著很多的野味,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野味,這主要還是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不同於大城市。有山有水氣候宜人的農村非常適合人類以及各種動植物的生活,這其中就有包含著那許許多多的野味,種類繁多的野味它們就存在農村山裡水裡等地方,喜歡的人就會在沒事的時候去尋找它們。
  • 回味|六一回憶殺,這些兒時吃過的零食你還記得嗎?
    旺旺雪餅、西瓜糖、魔法師乾脆麵……,這些兒時的零食有沒有勾起你的回憶呢?那時候,沒有吃雞,沒有王者榮耀,也沒有微博、微信,有的只是課間分吃的辣條,寫作時吃的乾脆麵、棒棒糖……。童年的歡樂小零食,你還記得多少?
  • 90後兒時的回憶,你還記得你吃過幾種嗎?
    90後兒時的回憶,你還記得你吃過幾種嗎?說起零食,大家都不陌生吧。每次到超市裡面零食多的眼花繚亂,讓你都不知道該選擇哪個。最近也不知道為什麼,總能時不時地回憶起兒時的那些零食。那個時候也沒有太過華麗的包裝,只是外面卷了一層紙,在那個時候,一根陳皮糖能夠分好幾個人吃,吃起來酸酸甜甜的,有點類似與山楂的味道,但是又不太像。南京板鴨。小的時候五毛錢一袋,幾乎每次買零食必有它,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不過在有些小店鋪裡面還是可以看見的。當你撕開口的那一刻,你就會聞見裡面的香氣了。買一袋往手上一倒,夠好幾個人吃。
  • 二月二,當然吃棋子豆,香酥乾脆,兒時的味道
    漢族民間傳統小吃棋子豆,香酥乾脆,土生土長的兒時味道。漢族的傳統小吃種類有很多種,有很多都是傳承了上千上百年的,像元宵,餃子,粽子,冰糖葫蘆,炸果子,炸饊子,春卷,臘八粥等,大小上千上萬種,這些個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有很多都是漢族傳統地方特色小吃,那種類就更多了,有很多都是外地吃不到的,只有在本地才能吃到的。
  • 兒時的味道,那些年你吃過的零食,童年零食大盤點,看你吃過幾種
    還記得那些年迫不及待等待放學,去小賣部買零食的衝動麼,手裡攥著五毛錢,一放學就瘋狂跑到校門口,買一隻棒冰或者買一包零食,那時候覺得非常幸福,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找尋童年的味道。兒時的味道,那些年你吃過的零食,童年零食大盤點,看你吃過幾種。
  • 開了21年的山東老家,吃的都是什麼神仙菜?
    1998年就在廣州開了第1家店的山東老家,差點比我還大店裡以山東菜為主,也融合了南北的特色 - 至尊烤鴨 - 聽尋吃君科普了一波,山東是烤鴨的最早的發源地,所以來這裡一定要點至尊烤鴨,味道特別正宗
  • 第三百二十四期 吃過多少珍饈佳餚 最懷念的還是兒時的味道
    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妹,全家八口人,日子過得挺清苦。父母沒日沒夜地幹活,可到了年底,名字還是在生產隊「超支戶」欄裡。雖然母親大字不識一個,但我們兄弟姐妹一到上學年齡,她就把我們送到學校。母親說,家裡再窮,也要供你們上學。
  • 國慶中秋回到老家爬到家鄉的山頂上看了熟悉的山水勾起兒時的回憶
    您的關注和點讚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期望您把文章閱讀到底,和我共享兒時的回憶,謝謝您的閱讀,致禮大家!來到到普樓這裡,又聽到山頂尖上那叮叮噹噹響的水滴泉水聲,此時又勾起我對兒時的美好回憶。但那時的吃的食物絕對純天然無汙染很環保,絕對沒有人吃到過,轉基因食品和農藥化肥過度使用的非環保食品。在同齡人中,我屬於稍微偏內向型,但也出過不少餿主意「壞點子」。具體實施者都是年齡比我們小,還有些不太動腦子的同伴和行為「粗魯」者去執行。
  • 山裡這種「茶耳朵」,兒時的美味,你吃過嗎?
    說起美味,生在農村的孩子,大山裡一年四季不同的野味成為兒時的記憶,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想買水果買不到、買不起,而大自然中,各種野味滿足了孩子們的味蕾,成為一生的記憶。早果山櫻桃、栽秧泡、映山紅、八月瓜、金櫻子等,而有一種美味是一年中最早的,那就是「茶耳朵」。
  • 兒時的味道,你們一定都吃過,芝麻香酥蛋卷教你簡單製作!
    兒時的味道,你們一定都吃過,芝麻香酥蛋卷教你簡單製作! 一說到小時候的味道,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很多很多街邊小吃,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種街邊小吃,一口要下掉滿地,那就是酥蛋卷絕無任何添加劑,只有小時候純純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