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千條「線」,社區幹部一根「針」。如何在社區穿「針」走「線」,打造孵化平臺 ,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2018年,安徽省啟動了為期兩年的「三社聯動」工程試點建設,我市裕安區平橋鄉金馬社區作為全省首批試點建設單位。兩年來, 我市堅持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專業社工為支撐,統籌調動資源,凝聚社區居民,創新服務機制,改以前大小事務由社區「包打包唱」為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既提高了社區服務水平,也讓基層治理逐步走向了現代化。
社會資源「聯」起來,居民「動」起來。截至目前,我市在省級「三社聯動」項目中,培育志願服務類、互助類、環境治理類等社區社會組織18家,覆蓋6個社區,累計開展服務1000多場、直接服務達40000多人次。
引領示範強「信心」
社區要發展,群眾要滿意,黨員就是先行者,黨員就是強心劑。金馬社區在「三社聯動」中,往往遇到一些群眾不想幹、不敢幹、不會幹的事,黨員的引領示範發揮了關鍵作用。
65歲的高建德是金馬社區「夕陽紅」黨員志願宣導隊的隊長。他當了40年村民組組長,對金馬社區家家戶戶的情況了如指掌。在社區的支持與社工的指導下,高建德帶領退休老黨員們每個星期都在社區內積極開展文明言行宣導、交通安全勸導、社區「維穩」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同時,通過開展黨員座談,加強社區黨員理論學習,帶動更多黨員參與到社區志願活動中,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被充分發揮出來,各項志願活動也在這些退休老黨員們的組織下,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
群眾的事靠黨員,群眾的事有黨員。「我們金馬社區有很多像高建德這樣的『能人』,他們很有想法、也很有能力,卻對帶團隊做事情有顧慮。」負責實施該項目的六安啟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黃未說。金馬社區「夕陽紅」黨員志願宣導隊的成功,無疑給其他人打了一針強心劑。有社區做後盾提供平臺,有專業社工做指導全程陪跑,有成功案例做參考學習借鑑,大家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信心空前高漲,一個個社區社會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在金馬社區成立並發展起來。
「志願者都是大爺大媽,隨時看到不遵守規定的他們就上前勸導,時間一長效果開始顯現,良好的習慣開始慢慢養成。」家住金馬社區的居民王麗如是說。如今的金馬社區,各類社區社會組織林立,開展的活動也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整個社區成了一座大舞臺,每天你方唱罷我登場,為和諧美麗社區建設增色添彩。
群策群力聚「民心」
省級「三社聯動」在六安探索社區治理過程中,通過召開社區民主議事會、茶話會和參與社區兩委會議,善於廣泛吸取各方意見建議,圍繞試點工作進展,聚焦工作中的亮點、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不足,提出破解問題的意見、建議,並研討了具體改進措施。通過問效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為做好試點總結工作凝聚了群眾智慧。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社工通過在社區開展街頭問卷、入戶訪談等方式進行需求調研,調查梳理1200多人次,並逐一進行建檔,藉此深入挖掘社區社會組織人才,形成近20人的核心成員庫,認真聽取大家意見,為針對居民的需求開展服務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定期召開社區民主議事會、茶話會,圍繞文明養狗、環境衛生等居民共同關注的話題開展討論,群策群力。
兩年來,我市成功備案8家社區社會組織,涉及文體類、環境保護類、志願服務類等。有專注於社區人居環境保護的環保志願服務隊,有專注於未成年人教育的希望教育服務隊,有專注於強身健體的百姓太極拳隊與陽光舞蹈隊等。這些社區社會組織「來於民,又服務於民」,以社區為平臺,在社工的專業指導下,整合周邊資源、連接多方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給社區居民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同時,我市將省級「三社聯動」的工作經驗,推廣到裕安區平橋鄉其他社區,又成功孵化出了10個社區社會組織,覆蓋平橋鄉振興社區、振華社區、國華社區、月亮島社區、齊雲社區等6個社區,獲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用心關懷暖「人心」
「三社聯動」項目組每月開展一次便民服務日。「三社」主體通過整合周邊商超、診所、社會組織等眾多資源,在社區廣場擺臺子,把服務送到家門口。便民服務包括義診、理髮、家電維修、免費政策諮詢、愛心義賣、政策宣傳、便民歡樂購等。截至目前,金馬社區已開展了6次便民服務日活動,直接服務2000餘人次,在社區已經成為了常態化服務。
省級「三社聯動」一直致力於用心做好社區工作,在社區治理中,尤其注重對有困難的婦女、兒童等群體的人文關懷,鼓勵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增強信心,溫暖了一大批社區居民。社工通過家庭教育課堂、女性主題沙龍等活動,挖掘了一批社區婦女群體,幫助他們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諮詢服務。今年疫情前後,通過線上線下累計開展家庭教育課堂10次,女性主題沙龍4次,服務4000餘人次。
積極開展四點半課堂、興趣班、小組活動等,一方面為雙職工家庭、困難家庭、隔代教育等家庭的兒童青少年提供直接服務,幫助其解決成長中的問題,讓其感受到來自社區的溫暖;另一方面在活動中社工加強小朋友們的感恩教育,鼓勵他們在接受社區服務的同時,學會回饋社區。截至目前,共開展92節四點半課堂,直接服務628人次;通過兒童志願活動間接服務人次10000+。此外,愛老助老敬「孝心」。金馬社區作為「村改居」安置回遷小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數量較多的問題突出。「三社」主體在開展社區治理過程中,充分關注特殊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幫助其整合資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隨著「三社聯動」的持續推進,社區的服務更加完善,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不斷高漲。兩年來,通過「三社聯動」的實施,我市培育了一大批大有用處的社區社會組織,通過引導讓廣大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探索創新和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