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電影,明知道會是一部沒劇情,沒演技,沒特效的爛片,卻能讓觀眾堅持看完,它一定就是惡搞電影。所謂惡搞電影,就是模仿某部熱門影視作品,引用一批演技誇張的演員,然後通過一系列惡搞的片段式劇情將原著「毀滅」!通常惡搞電影是50%的幽默喜劇+20%的不可描述畫面+20%的「血腥暴力」,外加10%的劇情。
在國外,惡搞電影的製作雖然很多,但畢竟是「自由」的社會,不僅是各類型的電影作品,還有惡搞新聞,例如「洋蔥新聞」雖然在韓國國內,越光和Q版三國仍然保持著保守的態度,幾乎沒有花哨的作品,但越光寶盒和Q版三國是模仿的一種模式,因此,將其分類為「參考」或「剽竊」更為妥噹噹然,在國內惡搞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近年來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興起的時候,惡搞一部電影就成了熱門話題
惡搞電影在海外雖然是比較開放的態度,但連總統也在模仿如果在國內正式拍攝惡搞電影,會有不少觀眾譴責惡搞電影不尊重原著或貶低原著
但是真正的惡搞並不是毀掉原作,而是對原作作品的高度關注才有可能惡搞主要是嘲笑電影中的英雄主義不死之身的主人公或嘲笑社會現象(國外的惡搞電影大多是諷刺「黑人」的種族問題)
著名的惡搞電影有驚聲尖笑系列,第一部的豆瓣評分為6.9,比國內大多數喜劇電影還要好該系列目前5部作品,但第1部的情況下,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經典電影的恐怖電影殺人,故事的基調是模仿了去年夏天什麼我認識的,並且從電影自己亂造亂跳,故事,畢竟有惡搞電影的最大的特點是,「隨意」,不太在意故事,演技也不太在意,只知道難得笑就好了
不過倘若事先沒看過原著電影,對惡搞的對象不熟悉的話,趣味度會下降。比如《飢餓遊戲》的惡搞版《挨餓遊戲》,有原著的對比更容易發現笑點。這一點,與二次元吐槽神作《銀魂》相似,片中內容時不時涉及一兩部熱門作品,倘若不是該作品的粉絲觀眾,基本上是get不到笑點的。當然,《銀魂》更像是一部吐槽作品,而不是惡搞,畢竟它有自己的主線劇情,惡搞只是其中的一小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