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龍江的邊境小城綏芬河出境到達符拉迪沃斯託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海參崴,除了遊覽了一些知名景點,打卡地標,在金海灣也坐船出了海,遠眺日本海的出口和大俄羅斯島。
俄羅斯的海參崴像一座在大海上的城市,被三個海灣環抱,分別是烏蘇里灣、金角灣和阿穆爾灣,而金角灣位於海參崴的市中心,是中國遊客來這裡最常來的地方,也有著這座海港城市最為驕傲的自然景觀。
在金角灣出海,伴隨著的是如今俄羅斯風情的異域特色,岸上隱約看到俄式現代建築,還有停靠在碼頭的船艦等。這裡還有俄羅斯太平洋海軍艦隊所在地——大俄羅斯島。 海參崴擁有長達30公裡的海岸線,城市建築依託於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克半島的地勢,我們坐在船上回看,更能看到這些建築鱗次櫛比。
我們出海的金角灣是天然的良港,所以我們更要坐船充分感受一下,烏蘇里灣海面開闊,岸邊有眾多的沙灘和浴場,有夏季海參崴最美的景色。
在俄國人到來之前,因為這個海灣盛產海參,被中國人叫做「海參灣」。現在這裡也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俄羅斯東方的海上大門。
據說這裡在俄羅斯開發遠東的設想中,今後的海參崴還要設立成自由港,有著無限美好的發展空間。只是看慣了人口眾多的中國,大多數地方都熱門繁華,看到這裡的略顯清靜,還有些許不習慣,而這裡的發展目前來看,感覺還是不及國內。
在俄羅斯把這個城市叫做符拉迪沃斯託克,而我們更習慣把它叫做海參崴,在俄國人到來之前,因為這個海灣盛產海參,被中國人叫做「海參灣」。但沙俄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伯爵,1859年將這個海灣命名為了「金角灣」。
在海上我們可以以另一個角度去距離觀看金角灣大橋,它跨越這個城市最好的港灣,建成之後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地標。兩座高聳的橋塔,撐連起那數十根斜拉的鋼索,如同這座城市的琴弦一般。這座跨海大橋主橋全長1388米,主跨達到了737米,能夠通航的淨高為67米,兩座V形橋塔高度237米,在建成的當年,一舉跨入了世界著名大橋的前列。
2012年竣工後,金海灣大橋就成為了海參崴的一張新名片弧形的大橋,橫跨金角灣。
「金角灣」的這個名字,與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海灣用的是同一個名字。橫跨歐洲的伊斯坦堡的金角灣,將城市分為了南部的舊城和北部的新城。這海參崴的金角灣,則連接起了俄羅斯島與海參崴大陸。
金角灣的地形條件,其實可以媲美我們更熟知的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整個海灣長約7公裡,寬約2公裡,呈喇叭狀。水深在20到27米,屬於天然的深水良港。 俄羅斯的氣候條件,在冬季不凍港是少有的,而這裡冬天很少結冰,這角狀的海灣如楔子般深入陸地,水深岸陡,當俄羅斯人發現了這個港口就把它建設成了一座軍港。
其實,在海灣遊覽時,我們內心還是百感交集的,因為我們無法忘記那段歷史,還帶有心酸,我們只有在內心告訴自己奮發圖強,我們才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