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擦亮「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2020-12-17 人民網

前不久,歐盟理事會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安吉白茶、贛南臍橙、山西老陳醋、郫縣豆瓣……來自27個省區市100個地理標誌產品拿到進入歐洲市場更為便利的「入場券」,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將擺上歐洲消費者餐桌。這表明,品質、品牌正成為我國農產品贏得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地理標誌農產品是農產品闖市場的「金字招牌」。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地理標誌產品非常豐富,相關產值已經超過1萬億元,是不少地方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實施精準脫貧的途徑之一。截至6月底,我國累計批准地理標誌產品2385個,累計註冊地理標誌商標5682件。縱觀增長曲線,地理標誌數量穩步提升,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規模逐步擴大。

應該看到,地理標誌農產品是推動質量興農戰略的一個縮影。我國不僅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來越豐富,品質越來越優良。觀察身邊的農貿市場、超市貨架,很多蔬果、蛋奶都打上了「綠色」「有機」「地標產品」等標識。放眼全國,一大批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的優質農產品正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個性化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這些積極成果,離不開政府對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兩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的推動建設。

目前,我國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主導的地理標誌農產品培育保護技術體系、人才體系、工作體系初步形成。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當年就支持210個地理標誌農產品發展,帶動780萬農戶增收150多億元,共支持80個國家級貧困縣特色產業發展。通過工程實施,推動農產品按標準組織產業化生產,努力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建設一批綠色糧倉、綠色果(菜)園、綠色牧(漁)場,很多農產品「長」出了二維碼,手機一掃,種植單位、採摘包裝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這背後是一整套現代化種植生產體系的支撐: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化生產,質量有標準、種植有規範、加工有流程,標準高效取代了簡單粗放。

有了標準化,還要有「身價」。地標品牌是連接田間和餐桌的橋梁,也是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持久動力。比如,市面上,普通大米三四元一斤,萬昌大米十幾元一斤不愁賣;寧夏鹽池縣的灘羊肉外銷價格平均每公斤近200元,養殖戶只均增收達到300元以上,鄉親們嘗到了創品牌的甜頭。然而,應該看到,不少地方農產品依然存在優質不優價現象。加快推進品牌強農,就要進一步挖掘和提升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強化加工包裝、儲藏保鮮、電商服務等建設,補齊線下冷鏈、物流設施短板,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帶動小農戶有效對接大市場,增強農民開拓市場、獲取利潤的能力,更多分享品牌溢價收益,確保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農產品做優了就是公信力,做細了就是吸引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長期堅持,久久為功。不光要靠市場營銷,也要靠政府推動,握指成拳,帶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方能更好推動農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6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擦亮三秦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新增企業數量是試點前約3年的核准總量,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率得到提升。陝西省是地理標誌大省。目前,該省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86個,以地理標誌註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139件。2019年,陝西省作為12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率先探索建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工作體系。
  • 擦亮湛江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金字招牌」
    12月8日,湛江市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地理標誌產品 覃鬥芒果》《地理標誌產品 流沙南珠》《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地理標誌產品 愚公樓菠蘿》等四項地方標準。覃鬥芒果、流沙南珠、廉江紅橙、愚公樓菠蘿均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我市最具特色的農產品之一。
  • 擦亮三秦地標產品的「金字招牌」
    新增企業數量是試點前約3年的核准總量,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率得到提升。陝西省是地理標誌大省。目前,該省擁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86個,以地理標誌註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139件。2019年,陝西省作為12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率先探索建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使用核准工作體系。
  • 11月17日《人民日報》要聞精選十四條
    財聯社11月17日訊,今天《人民日報》的主要內容有:1、王岐山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2、黃坤明視頻調研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時強調,以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文化強國建設。3、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擦亮金磚合作的「金字招牌」。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景區要過好自己的「山海關」
    原標題:景區要過好自己的「山海關」(人民時評)   光靠山水吃山水是不行的。希望此次摘牌處罰成為一次開始,各地都能從中得到警示,照照鏡子、找找差距、引以為戒,回到旅遊資源管理「人性化服務」的本質上來,擦亮景區的牌子。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12日 05 版)
  • 陝西地理標誌網正式上線 擦亮地標品牌的金字招牌
    10月22日下午,在陝西楊凌農科田園酒店舉辦的「地理標誌促進鄉村振興」論壇上,由陝西省知識產權局、陝西日報傳媒集團陝西農村報共同打造的陝西省地理標誌產品綜合平臺——陝西地理標誌網正式上線。
  • 軍報原社長孫曉青:靠內功擦亮解放軍報金字招牌
    所謂品牌,即產品的牌子,一般特指被普遍認可的名牌。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軍報品牌的形成,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60年前,參與創辦《解放軍報》的老同志大多從戰爭年代走來,或當戰地記者,或編戰地小報,槍林彈雨中的新聞實踐,賦予他們立場堅定、作風求實、業務過硬等特質。
  •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擦亮「蘇作」金字招牌
    「橫向比」再加上「縱向看」,擦亮「蘇作」金字招牌的基本路徑、操作要點,就呼之欲出了。文化,是蘇州最具感染力的城市表情,也是蘇州最具感召力的城市標識。增強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競爭力,必須把文化產業發展擺上突出位置。對於今天的蘇州來說,就要全力打響「江南文化」品牌,尤其是擦亮「蘇作」金字招牌,以加快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為抓手,全面繁榮蘇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 各地林草頭條丨貴州省六項舉措擦亮「貴州刺梨」金字招牌
    各地林草頭條丨貴州省六項舉措擦亮「貴州刺梨」金字招牌 2020-08-24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擦亮燕趙老字號「金字招牌」(作者:曹錚、劉萍)
    燕趙老字號「金字招牌」作者:曹錚、劉萍 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9月17日,內丘縣實驗小學學生在邢瓷文化體驗館內參觀,學習邢白瓷知識,感受家鄉邢窯文化。怎樣在傳承中擦亮這些「金字招牌」?這些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系統梳理盤點燕趙老字號「家底」河北省到底有多少老字號文化資源處於「沉睡」狀態?根據河北省民協查閱地方志書和多年田野調查統計,僅散布在河北各縣城鄉的歷代貢品及老字號數量有500種左右。
  • 馮彪:接力擦亮企業誠信「金字招牌」
    為了保證消費者吃到健康牛肉,23年裡,福華肉類有限公司現任總經理馮彪在父親馮殿華的引領下,兩代人接力前行,秉持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從肉牛養殖、選拔檢測到屠宰加工,每一個環節都嚴控質量,擦亮企業誠信的「金字招牌」。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標
    一個建築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地標,不是憑藉炫目奇特的視覺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簡單堆砌,而是流淌著活生生的歷史文脈,能喚起人們共同的情感記憶 提到一座城市,人們往往會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標:600歲的紫禁城見證著北京城的過往,拓荒牛雕塑標記著深圳的開拓進取,珠海大劇院「日月貝」講述著「珠生於貝,貝生於海」的城市記憶,古典園林裡生長著蘇州的溫婉……城市文化地標或深植於歷史文化,或投射著時代風貌
  • 景德鎮:擦亮「金字招牌」 彰顯品牌力量
    以國家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立足文化優勢,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國家級、國際化的陶瓷文化品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貢獻「景德鎮力量」,景德鎮正行穩致遠。景德鎮選送的陶瓷禮品瓷《窯變三色瓷瓶》《窯變花釉陶藝碗》《生機盎然》青花瓷和《陽春三月》青花瓷瓶被選定為「國禮」;《魚藻樂安》粉彩堆雕宋玉茶具套組被選定為副總統、副總理禮;《青韻系列產品咖啡具》被選定為部級禮品。景陶集團資料圖景德鎮名瓷綻放「進博會」的背後,是我市一直致力於加強陶瓷品牌建設的結果。
  • 吉林松原:擦亮「查幹湖旅遊」的金字招牌
    新華社長春1月2日電 題:吉林松原:擦亮「查幹湖旅遊」的金字招牌新華社記者陳俊、孟含琪、趙丹丹馬拉絞盤,冰湖騰魚。位於吉林松原的查幹湖這個冬季遊客暴增,為接待帶來了極大考驗。擦亮東北旅遊品牌仍需發力查幹湖冬捕「火了」,以東北為代表的冰雪旅遊也愈發火熱。但東北冬季旅遊仍面臨短期遊客扎堆、天氣極度寒冷等難以克服的先天不足,如何讓大家體驗旅遊產品時又最大限度規避不足,仍需持久發力、系統規劃、精準提升旅遊品質。
  • 擦亮「揚雄故裡」金字招牌丨郫都區打造揚雄文化主題公園
    打造揚雄文化主題公園持續擦亮「揚雄故裡」金字招牌學術論壇上,圍繞揚雄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專家們作了《重讀方言,再識揚雄》《再論揚雄四賦的創作時間——兼與楊勝寬先生商榷》《揚雄資源當代價值研究》等討論發言。
  • 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 興業銀行 擦亮A級單位金字招牌
    原標題: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 興業銀行 擦亮A級單位金字招牌   金融機構
  • 南充絲綢「地標」核准註冊成功
    南充新聞網訊(記者 伍羅文博) 6月2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 該局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啟動了南充絲綢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簡稱「地標」)申報註冊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核准並註冊成功。2012年, 我市絲綢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為加強對我市絲綢產品的形象包裝和整體打造, 擴大品牌效應和集聚效應, 增強產業帶動力和輻射力, 加快培育絲紡服裝千億產業集群, 持續擦亮「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名片, 市商務局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啟動了南充絲綢「地標」 申報註冊工作。
  • 人民日報時評、妙詞、金句、美段集錦
    你好,珠峰新高度伴隨的時評妙詞、隊員金句、優美語段。 時評妙詞 我們已經出發。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新華網》時評 用科技測量雄偉珠峰,用腳步丈量大千世界,用精神標註中國高度。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靠什麼擊碎「健康謠言」
    原標題:靠什麼擊碎「健康謠言」(人民時評)   放大主流健康媒體的「高品質」聲音,鍥而不捨地普及科學知識,全民健康素養的「水位」才有可能節節升高      聲稱有「癌症預防研究所」公布抗癌防癌蔬菜排行榜,「國務院防癌辦」建議網友轉發
  • 喝枸杞的咖啡,熬養生的夜,白馬股同仁堂能否再次擦亮金字招牌?
    一邊激活儲備產品資源,等待產能釋放,一邊迎合時代潮流,涉足新零售。今年,白馬股同仁堂輕裝上陣,能否再次擦亮金字招牌?一、擦亮金字招牌,同仁堂品牌優勢顯著「同仁堂」商標這一無形資產的價值是難以估量的,這一中華老字號已成為其不斷發展的特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