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進出口總額有望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圖為繁忙的鹽田港。(資料圖片)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攝 |
全市經濟社會形勢分析會傳出喜訊,預計全年經濟有望實現「六大突破」
深圳GDP將破萬億元大關
王榮強調積極應對複雜環境,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在今年工作的最後衝刺階段,市委市政府專門抽出兩天時間,於12月1日至2日召開全市經濟社會形勢分析會,認真總結今年工作,深入分析當前形勢,研究提出各項工作的創新思路和舉措。記者從會上獲悉,「大運之年」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標誌性臺階,預計今年經濟總量將突破一萬億元大關,成為國內第四個經濟總量超過萬億元的城市。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在會上強調,全市上下要積極應對複雜環境,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弘揚大運精神,確保明年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全市工作取得更加顯著成效。
市長許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玉浦、市政協主席白天等市幾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在一天半的大會發言環節中,包括各區(新區)、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內的40人先後發言。大家在分析會上敞開思路、暢所欲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從全局工作出發,提出了很多針對性、啟發性的意見建議。在總結大會上,王穗明、戴北方、王京生、呂銳鋒、張思平、李銘、李華楠、陳彪、陳改戶、張文、吳以環等幾套班子領導紛紛發言,就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主要經濟指標「六大突破」
王榮在會上作了總結講話。他說,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深圳的「大運之年」,在深圳發展歷史上標誌非常清晰。「大運之年」深圳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大運工作上,在大運會舉辦取得圓滿的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也呈現良好態勢,實現了「十二五」發展的「開門紅」。
王榮說,我市綜合經濟實力穩步增長,預計全年有望實現「六大突破」:一是經濟總量將突破一萬億元大關,成為國內第四個經濟總量超過萬億元的城市,全年GDP將達1.1萬億元,繼續保持全國大中城市第四的地位;二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有望突破5000億元大關;三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有望突破2000億元大關;四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突破3500億元;五是進出口總額有望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其中出口總額將超過2300億美元,並有望實現出口「19連冠」;六是全口徑財政收入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將超過1500億元。
經濟運行「六個高出」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運行呈現出「六個高出」的新動態:生物、網際網路、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高出GDP增速11.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速高出工業產值增速7個百分點,社會投資增速高出政府投資增速24.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出GDP增速7.8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增速高出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26.1個百分點,工業產品內銷額增速高出外銷增速14.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自主創新優勢進一步顯現;城市發展質量大幅提升;城市功能發生根本性變化;各項社會事業更加協調發展;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
抓好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
王榮說,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客觀冷靜分析形勢,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要結合深圳城市特點把挑戰、機遇具體化,把目標著力點分析透徹,使工作更有針對性。
王榮指出,做好當前和明年的工作,意義十分重大。全市上下要科學應對複雜環境,堅持在轉型中發展、在創新中提升、在克難中求進,用好「組合拳」,打好「主動仗」,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的更大成績。當前尤其要在五個方面下功夫:著力推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轉型升級提供堅實基礎;堅定不移推進自主創新,為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動力;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和土地整備,為轉型升級提供空間載體;進一步深化改革,為轉型升級提供制度保障;強化政府服務,為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環境。
王榮表示,在當前外部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更要著力抓好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確保明年工作取得更加顯著成效。「十二五」期間的重大建設項目要逐項落實、逐項推進、逐項開工。繼續爭取國家和省對前海金融業開放、深港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爭取明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社會建設,使其成為新時期城市發展的新優勢。重點推進文化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深圳文明程度。繼續深化體制改革,形成先發優勢。
王榮特別強調,深圳當前發展的各項任務十分繁重,要弘揚大運精神,煥發工作激情,以一流作風為新一輪幹事創業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