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波疫情下,又有人在攪混水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據7月10日港府的新聞發布會通報稱,截止10日下午四點,香港當日新增38例確診病例,6例境外輸入,32例本地感染,其中9例源頭不明;9日新增的42例確診病例中有34例本地感染。

近幾日,香港已發現過百例感染病例,包括了餐廳廚師、養老院、學校老師、的士司機、家庭感染等多個本地感染群組。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這是「第三波爆發」。

疫情爆發,需要專業的人來研究、分析、應對。內地面對疫情,我們會想起「國士無雙」鍾南山,在香港一定也有專業的人站出來帶領大家對抗病毒是不是?

倒是有專業的人,只是專業方向不是很對。例如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聽頭銜很專業吧?

袁國勇7月8日在參與電臺節目時稱香港今次爆發是其「預料之內「,並指責特區政府抗疫政策「完全無科學根據」。

專業的人,指出問題,是不是該聽聽?當然了,袁磚家確實預言了第三波疫情,而且是很早之前就預言了。4月6日,袁國勇說香港第三波疫情即將爆發,是因為內地的復工復產會傳染給香港,造成所謂的「第三波」。並指著4月份廣東還出現的零星病例,批評政府輕視疫情,沒有對內地採取進一步強硬措施(當時乃至現在其實一直對內地封關),並形容為「不見棺材不落淚「。

可惜這位專業領域的磚家左等右等,香港沒有第三波爆發,內地情況也越來越好。而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卻在控制疫情上表現出領導世界……病毒本色,感染數世界第一,死亡數世界第一。卡車拉屍體,荒島亂葬崗,腳步朝著資本、選情飛奔不停,也沒有停一停等一下他的人民。

袁叫獸著急啊!為了分散注意力,躲在香港大學的象牙塔裡,「苦心孤詣」、閉門造車「研究」出了湖北省實際感染人數是220萬,用來解釋美國感染數這麼高並不過分,完全無視武漢全民檢測的真實數據。

可能是看到香港大學這位叫獸拳拳愛(美)國之心,美國疫情終於出現拐點!咦,拐錯了,向上拐了!由日新增兩萬多,拐成四萬多、五萬多。拐一次不算,7月8號再拐成日新增7萬多,一天已經接近中國全部感染人數了。美國的新冠病毒,你是賣拐的嗎?

袁磚家快氣暈過去的時候,「還好」香港新冠疫情真的爆發了「第三波」,讓他挽回了點顏面,可以繼續指責政府抗疫不力。但是這次證據確鑿,能明確感染源頭的,全部是從國外輸入,沒有一例是內地導致的感染。所以袁磚家暫時還沒有黑內地。事實上,自特區政府疫情初期就實施的入境強制檢疫措施以來,所有輸入個案全部由海外地區返港,無一例外!

袁磚家也不是第一次黑內地了,之前就以「學術專家」的身份發文稱「中國人的陋習才是病毒之源」,多次被紐約時報、BBC等境外媒體引用,為美西方甩鍋中國提供證據。美國疫情突破200萬的時候,袁磚家閉門研究出來的湖北感染220萬,又再次成為「中國隱瞞疫情」的證據之一。為什麼袁磚家就是要針對內地呢?其實這是香港一些自認為是「精(mǎi)英(bàn)」階層的反中心理所致。

我們再來看個例子,能講得更詳細一些。那就是特區政府全民免費派發口罩,卻派出了滿腹牢騷?!

5月初,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港府會派發可重用口罩,名稱為「銅芯抗疫」口罩,香港市民只需網上登記,港府就會按照配送地址快遞上門。

政府免費派發口罩,可以使用60次,一個頂60個口罩,快遞上門免費發放,避免人群聚集風險,還是國際金獎技術,多完美的事情。大部分人聽到這個信息,都會感謝派發口罩的政府部門。但是從香港社會的報導中,卻不斷的看到各種不滿。

被質疑派發口罩太遲?

從疫情爆發至今幾個月,香港一度經歷「口罩荒」,雖然比內地「口罩荒」為輕,但市民仍然需要排隊等候一些社團派發口罩,或是搶購昂貴的口罩。

5月3日,在消息剛出來的時候,港媒東網即上街採訪市民。

黃小姐批評港府行動遲緩,認為「全世界都買到(口罩)啦」,現時才派口罩明顯與市民的期望有落差,不滿當局出現「時差」。葉小姐認為香港疫情漸趨受控,加上市面上口罩供應較之前充裕,價格亦有所回落,批評港府未能於疫情最嚴重時提供口罩,行動極為遲緩,但又說「有(派口罩)就用咯,無都無所謂」。

對於這類不滿,特區政府也做出回應。特首林鄭月娥承認當局的抗疫工作並非盡善盡美,亦明白初期口罩供應令市民不滿,但她否認港府派發口罩太遲,並稱此前香港口罩不多,庫存緊張,要留給醫護人員使用,形容現時派發口罩,是「一個負責任的決定」。

為什麼之前不發?因為之前沒有啊!全球都在口罩緊缺,這些人眼瞎嗎?看不到連川普女兒都要用舊衣服縫口罩(雖然作秀成份居多)嗎?雖然內地多次支援香港抗疫物資,但是要用在醫護人員這些刀刃上,所以普通市民的口罩,現在才發,有什麼不能理解的?

被質疑利益輸送?

5月6日,香港多個政黨質疑港府派發的重用口罩沒有招標,亦沒有公開生產商名稱,給人感覺政府私相授受,對某生產商有利益輸送之嫌。

創新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解釋:「在一般的時間,當然可以(公開)招標,然後你在哪裡生產,四處買材料都可以,那就容易,我們現在在談是2月,疫情好嚴峻的時間,到3月初開始生產口罩時,都是一路找原料、一路生產,我都不是太確定是否真的可以(生產出來)」 。

香港創科局局長薛永恆解釋,口罩是全球抗疫的關鍵物資,生產商、原料、物流等都是敏感資訊。如果資料流出,物資可能被截流,即是物料有機會被其他國家或地區商人搶購或抬價。

在全球都口罩緊張的時候,還公開招標,價低者得,港府也不是沒有試過。2月初內地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港府就全球公開招標買5700萬個口罩。結果啥都沒買到,又被部分港媒大罵都什麼時候了,還招標?

這次港府吸取教訓全球搶購物資,搶到立即投入生產,卻又被質疑沒有招標利益輸送。在港府澄清後,建制派政黨表示解釋清楚就好,但是「泛民主派」依然咬著不放,大吵大鬧。

質疑收集公民信息?

在重用口罩登記網站中,有人質疑需要填寫香港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及手機號碼和一個本地收件地址。

亂港派立法會議員楊嶽橋質疑,政府沒有列明有關部門的定義,質疑市民個人資料有機會向警務處等其他部門披露。

沒有快遞地址,怎麼收快遞?為什麼會有如此「沙雕」的問題。那麼害怕收集信息,不要領口罩不就完事了。什麼人最懼怕這種事?壞人!這群亂港議員又擔心信息給了警察,從骨子裡,還是犯罪分子的想法,總想隱藏自己。

質疑口罩有毒!

在「修例風波」中與黃屍關係密切的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認為,銅芯口罩洗過一次,阻隔率會跌兩成,而且濾芯移位。說這款口罩「無病就吸毒,有病就播毒」。但這個化學博士自己也有參與生產可重用口罩,卻說:「我是被逼做的,非常不想做,我只想玩,但有時我又看不過眼,其他人做得太慢,政府做得太慢。」鄺的支持者甚至稱銅會被人吸入肺部,口罩有毒,叫人不要使用。

一個參與設計製造該款口罩的「化學博士」,在口罩設計製造時不提修改建議,等做出來後不斷攻擊,利用專業知識說一些普通人不懂的詞彙來擾亂人心。既然口罩能播毒,為啥還能拿國際大獎?難道國際專家是港府派過去的?2018年就預計到2020年會爆發疫情,故意毒害港人的?這個人的心是絕對壞了,屁股坐歪了。和其他亂港派一樣,純屬故意挑刺,故意搞破壞。

從袁專家故意搗亂和派發免費口罩被吐槽兩個事例中,有理哥簡單分析一下他們的心態。

一是亂港派為反而反。

不管政府做什麼,只要一做事,反對派就必然要反對,免費發口罩也反對,近期給全民派錢也反對,在郊區新建住宅反對,在無人島填海建房也反對……當然啥事不做也反對。就差在腦門寫上「反對」兩個字。目的也只有一個,掣肘特區政府施政,搞亂香港社會秩序,煽動反政府情緒,才能方便他們下一步的立法會奪權。

二是自認為的「精英」階層的買辦崇洋心態。

袁磚家是香港大學學者,玩口罩那個鄺博士也是香港大學學者。香港的教育圈子中,從回歸前就被埋下大量反中「暗樁」,學校教學、科研中潛移默化都以鄙視內地,崇拜外國為導向。在他們心目中,香港的成功是因為做了外國人的買辦,而自己現在沒有更上一層樓,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西化,就差恨自己爸媽為什麼不是一身白皮。香港特區政府,是中國一個地方政府,在他們潛意識裡也成為鄙夷對象。4月份批評沒對內地強硬的袁磚家,5月份還批評過港府措施太嚴格,應該放寬,其實是暗示要放寬對外國限制。現在7月份疫情爆發,袁磚家又來批評港府抗疫措施不到位。呵呵,這完全是沒有任何科學理由,為博眼球、為發洩而四處搗亂而已。暗地裡,他們或許是想博得西方給一個「不畏權勢」的美名和一條將來的退路吧。

三是部分受亂港文宣下的心理慣性。

由於部分港媒長期的炒作和「精英」階層的刻意誤導,許多普通市民也養成了有事罵港府,沒事也罵港府的習慣。在過去一年的「修例風波」中,黃屍文宣更是為了奪權大肆攻擊特區政府,在反對政府的心理慣性驅使下,部分普通市民即使沒利益關係,也首先考慮是否要批評政府。如果有利益相關,就會想著為什麼不給更多。例如近期的全民派發1萬元,就有人不滿為何不派發2萬元。

這三條中,又以第一條最為重要。反對派要通過綁架香港社會,讓所有議題高度政治化、泛政治化和民粹主義化,對特區政府施政動輒得咎,任何事情都要指責。在打擊政府威信同時,順帶醜化內地、煽動仇中情緒,將香港普通市民因為反對派反對導致的民生不滿引向內地,進行分化。

時至今日,疫情雖有起有落,但總體都在可控範圍內,且由於人們對新冠肺炎病毒的深入了解,使得病毒不再像最初之時令人恐懼。而相較於病毒,香港反對派的毒性更持久、更有殺傷力,他們帶來的無知、無腦、無底線的三無病毒,在很多不明真相的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中間,出現了嚴重的人傳人現象,直接侵蝕人心。所以說,我們最需要抗擊的,是反對派毒害香港的「疫情」!這會是一場持久戰,但必將贏得勝利!

來源 有理兒有面微信公號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有理兒有面:香港第三波疫情下,又有人在攪混水
    近幾日,香港已發現過百例感染病例,包括了餐廳廚師、養老院、學校老師、的士司機、家庭感染等多個本地感染群組。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這是「第三波爆發」。 疫情爆發,需要專業的人來研究、分析、應對。內地面對疫情,我們會想起「國士無雙」鍾南山,在香港一定也有專業的人站出來帶領大家對抗病毒是不是?
  • 清潔工被迫在垃圾站吃飯,香港第三波疫情手忙腳亂?
    頻繁接載乘客往返中環和尖沙咀的天星小輪,是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標誌。但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沒有消退的情況下,香港市民已儘可能減少外出,搭乘渡輪的乘客變得稀少。中午時分,能搭載226人的渡輪一趟航程裡只有不到20名乘客。
  • 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該「睜眼看祖國」了!
    最近,香港爆發了第三波新冠疫情。從7月5日至14日,已確診224宗本地感染病例,病毒在多個小區擴散,多例源頭不明,確診群組包括粥面鋪茶餐廳員工、養老院人員、的士司機、快遞員、護士、住院病人,甚至還有入境處工作人員。
  • 香港第三波疫情傳導鏈逐漸明晰,鍾南山支招香港抗疫
    隨著當地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持續深入探究防疫體系漏洞,此次香港疫情暴發可能的源頭與傳播鏈,正變得日漸清晰起來。 隨著相關研究結果不斷披露,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也在7月28日公開表示:(第3波)疫情源頭或來自豁免檢疫者,專家已做了基因排序,已有「專家的實證」;衛生防護中心早前未能追蹤源頭,目前有實證,定會嚴肅跟進。
  • 香港第三波疫情已致27人離世 擬建「港版火神山」
    中新網8月3日電 綜合港媒報導,近期香港發生第三波疫情,2日再有新冠肺炎確診者離世,累計35人不治,當中27人在第三波疫情下離世,全部是年長者。此外,第三波疫情下,慈雲山成為疫情「重災區」,區外人都敬而遠之,不過有記者調查發現,「加辣限聚令」及「口罩令」等措施下,少了人出街,令環境感染風險大大降低。8月1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啟用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圖為入住的男女病人分開左右兩邊,地面貼有標識。
  • 有理兒有面:第三波疫情,香港是否能「睜眼看祖國」?
    本文轉自【有理兒有面微信公號】;最近,香港爆發了第三波新冠疫情。從7月5日至14日,已確診224宗本地感染病例,病毒在多個小區擴散,多例源頭不明,確診群組包括粥面鋪茶餐廳員工、養老院人員、的士司機、快遞員、護士、住院病人,甚至還有入境處工作人員。
  • 香港第三波疫情來襲,港式抗疫有何特點?
    香港衛生官員已經將目前描述為第三波疫情暴發,這是因為小區傳播鏈很厲害,一天內出現多個源頭,特區政府決定收緊防控措施,以應對疫情。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須重新檢視何時才推出已接近準備就緒的粵港和港澳的 「健康碼」 通行試點計劃。此外,還要求從海外抵港人士,包括海外傭工要在家居以外的地方(一般是酒店)接受 14 天強制隔離,以及獲豁免的人士亦須檢測。
  • 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這次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香港新冠疫情出現第三次爆發。香港已連續六日出現本地新增確診病例,單是昨日就有42例新增確診,包括34例本土病例。昨日確診病例中8宗屬於輸入型病例,有4人是機組人員,包括3名機師及1名空中服務員。在新增本地個案中,有23宗屬於港泰護老中心群組,大部份人都沒有病症。
  • 香港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政府出狠招
    香港疫情一波接一波,還沒宣布第三波疫情結束,第四波已經出現。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將採取更嚴格措施防控疫情。林鄭月娥表示,除關閉一些已公布的處所外,政府決定集中關閉室內處所,特別是那些不戴口罩、有人群聚集、有身體接觸的處所,主要針對娛樂場所。疫情為何來勢洶洶?為何第四波疫情如此來勢洶洶?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其實香港第三波疫情從沒有「清零」,尚存隱性傳播鏈。
  • 2020香港第三波疫情:變嚴重原因 一周上百例本地病例
    香港過去7天出現第三波疫情,一周湧現上百例本地個案。11日的28例確診病例中,16例為本地個案,7例為源頭不明,慈雲山成為重災區。12日香港新增38例確診病例,其中30例本地個案中有13例源頭不明。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現在是本港自暴發疫情以來最嚴重的階段,情況比3月時更嚴重。
  • 香港緊急行動迎戰第三波疫情:提前放暑假 收緊限聚令
    原標題:香港緊急行動迎戰第三波疫情:提前放暑假 收緊限聚令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 據香港《明報》網站7月11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1日介紹,截至當日下午4時,香港新增2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17例本地感染個案和12例輸入個案
  • 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上萬居民北上「避疫」:深圳隔離酒店爆滿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作者:朱麗娜 編輯:張涵 隨著近日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
  • 香港:第三波疫情趨失控!衛生署呼籲市民減少外出聚會
    香港第三波疫情繼續發展,昨日新增38宗確診個案,其中8宗由海外輸入,其餘30宗屬本地個案,17宗與較早前確診病例有關;另有2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至此,最近一周全港確診累計201宗,本地個案達141宗。12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社交媒體表示,近日疫情再次變得嚴峻,特區政府正每天檢視情況,全力應對。
  • 香港出現第三波新冠疫情,全港中小學提前放假
    【環球時報記者 凌德】香港正迎接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繼9日新增 42例確診病例後,10 日再新增 38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輪疫情「令人擔心」,確診數可能呈幾何倍數增長。
  • 香港第三波疫情全面爆發!病毒變種1傳4!「晚六朝五」禁堂食 乘公交...
    香港《商業電臺》報導,梁卓偉強調,香港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比3月時更嚴重,香港現在才真正面臨持續的新冠病毒本地爆發。他表示,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香港這波的新冠病毒即時傳播率超過3甚至逼近4,和1月相比疫情更加嚴重,必須要展開雙管齊下的防疫措施,也就是政府命令和民眾自動自發,至少要7天才會見效。據梁卓偉透露,首波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即時傳播率只有2.5到3。荷蘭媒體也在第一時間關注報導!
  • 調查指第四波疫情下香港消費者信心再度轉差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抗擊新冠肺炎)調查指第四波疫情下香港消費者信心再度轉差中新社香港12月30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30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香港消費者的信心情況再度轉差,但程度尚屬溫和,不排除與抗疫疲勞有關。
  • 第三波疫情,日本何以招架
    4月12日,日本單日新增病例猛增到743例,成為日本第一波疫情的最高峰;4月18日起疫情逐步緩解,並一直延續到6月28日。 菅義偉接任首相後,日本疫情趨於穩定,全國每日新確病例長期控制在500例以下。正當日本上下開始討論經濟重振、社會全面開放和外交新突破之際,疫情再次反彈。11月起病例大幅回升,11月29日單日新增病例猛增到2585例,出現了第三波疫情高峰。最近一周來,日本多地疫情呈持續增加之勢。
  • 第四波疫情侵襲香港,「港版方艙」將重啟
    從今年1月開始,香港的疫情一直處于波浪起伏狀態,一波又一波,始終沒有徹底清零,還時不時來個病例激增的暴發。從今年8、9月間的第三波疫情後,僅僅兩個月不到,第四波疫情又向港島襲來,香港的防疫形勢再度面臨嚴峻局面。
  • 香港第三波疫情愈演愈烈 七家醫院失守最後防線拉響警號
    圖:伊利沙伯醫院至今有兩員工三病人確診;圖為身穿保護衣的工作人員把其他病人推入院\大公報記者凱楊攝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爆發愈演愈烈,全港七間醫院接連失守!本港昨日新增67宗確診,本地感染佔63宗,35宗病源不明,三項數字皆創疫情歷來新高紀錄。
  • 福奇:美國這哪是第三波疫情,分明還是第一波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從未真正度過第一波疫情,現在只是在同一波疫情中上下波動。」 隨著確診病例邁入第三次高峰,多家美媒近日相繼發出警告:美國已經進入疫情暴發以來「最嚴重的危險邊緣」,而且在進入冬季後,第三波疫情將比前兩波疫情的影響更為廣泛。但對於「第三波」疫情的說法,美國頂級傳染病學專家福奇並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