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父子兵":冕寧53歲村支書帶兩個兒子"並肩作戰"

2020-12-06 四川新聞網

疫情防控"父子兵":冕寧53歲村支書帶兩個兒子"並肩作戰"

2020年02月22日 07:34:20 來源:四川日報

  □費志娟 馬嘿依姑 本報記者 何勤華

  「請停車到這邊登記」「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沒事就待在家裡,不要出去……」最近,在涼山州冕寧縣高陽街道大石板村路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點,總會看到一位戴著口罩的老人對進出村口車輛和人員耐心詢問、檢測體溫。另外兩名年輕男子則在一旁遞上一張關於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單。

  他們是疫情防控的「父子兵」。父親羅家剛今年53歲,是大石板村的黨支部書記,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已經「連軸轉」了20多天。

  2月7日,羅家剛的姑爺過世,他立即請村組幹部第一時間趕到他姑爺家,勸說取消宴席。

  「不辦(宴席)怎麼行?」對於逝者親屬的不理解,羅家剛和村組幹部耐心勸導,終於說服家屬。逝者子女和直系親屬婉拒了四鄰和其他親戚前來聚集弔唁。

  疫情阻擊戰打響後,羅家剛每天堅持帶隊巡邏,對聚集人群進行勸散,對返鄉、離鄉人員開展排查,在重要路口設立卡點。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這樣的話:「請大家不要聚集,儘量少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有些村民在背後說:「羅書記太囉嗦了,這話我都聽了好多遍了。」但羅家剛深知,只有這樣一遍又一遍地說,老百姓才會真正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

  在父親的帶動下,羅家剛的兩個兒子羅小雨和羅小強也主動投入防控第一線。他們說,父親經常教育他們要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古代打仗都是「上陣父子兵」,現在他們也要和父親「並肩作戰」。

  連日來,父子三人的身影不是在大石板村疫情防控的卡點上,就是穿梭在走村入戶的路上。兩個兒子還主動報名參加了高陽街道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因工作需要,大兒子又主動請纓到縣城的隔離點支援去了。」羅家剛樸實的話語中露出滿滿的驕傲。

相關焦點

  • 【疫情我在崗】父女、父子齊上陣、共抗疫情 一起並肩作戰
    【疫情我在崗】父女、父子齊上陣、共抗疫情 一起並肩作戰 2020-02-19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眾志成城抗疫情」大方「上陣父子兵」 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大方縣瓢井鎮,就有這麼一對可愛的人,在單位是同事,在戰場是戰友,在家裡是父子,他們並肩作戰,各司其職,始終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兒子陳海,退伍軍人,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既是退伍軍人又是幹部職工的他,堅守一線、衝鋒在前,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陳登學與兒子陳海在檢查點上開展檢查陳海向迎面開來的車輛打著向右靠邊的手勢,司機隨即將車停了下來。「小夥子,你從哪裡來啊?準備去哪?……」陳登學拿著登記本出現在車窗前。「現在是非常時期,除了特殊情況外,所有車輛和人員都不能隨便進出。
  • 新野縣:宣傳戰線抗疫「父子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親是一位在部隊退役的老兵,在新野縣文廣旅局工作,兒子是臥龍區一名基層鄉鎮公務員,這父子倆雖相隔兩地,卻都衝鋒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中,真實演繹了抗疫上陣「父子兵」的動人一幕!
  • 夫妻檔、父子兵、姐妹花……他們的抗疫故事動人心
    衝鋒「父子(母女)兵」 有一種親情叫「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馬學寶是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馬蓮渠鄉廖橋村二組組長。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總是跑前跑後,白天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往來車輛人員信息登記、體溫監測,晚上協助村裡封閉小巷道。馬學寶的兒子馬立文也一起參與到防控疫情工作中,堅守在執勤崗位上,沒有一天懈怠。
  • 抗疫一線:上陣父子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瑞麗這個邊境小城也未能倖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6日中午,按照瑞麗市公安局統一部署,交警大隊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張加宏接到通知後,立即組織中隊的民警輔警前往杭瑞高速瑞麗西開展執勤工作。當天晚上,張加宏的兒子張文鵬也接到通知前往320國道黑山門執勤點執勤。
  • 華山監獄:抗「疫」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兩名親兄弟也不曾想會一起在第二批封閉備勤,這次疫情剛開始,他們兄弟倆便向監獄黨委主動請戰,說明自己參加過抗擊非典疫情,對疫情防控有充足的經驗。他們表示,我們雖然參加過抗擊非典疫情工作,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與非典相比情況大不相同,我們更要抓緊學習,認真對待。他們都是華山監獄的老同志,他們把青春的熱血和奮鬥的汗水都澆灌在祖國的監獄事業上,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像一棵長青松紮根在監獄監管第一線,為監獄監管安全保駕護航。上陣父子兵父親張寶剛58歲,華山監獄禁閉室民警,二級警長,從警39年。
  • 65歲村支書倒在疫情防控一線
    65歲的陳榮侯,大田縣屏山鄉芹陽村黨支部書記,因腦幹出血倒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時間定格在:2月23日13時30分。離世前的一天陳榮侯向來做事風風火火,鄉親們怎麼也想不到他會出意外。2月22日一大早,陳榮侯騎著摩託車從大田城關趕回芹陽村。
  • 即墨環秀街道國建村:「三代上陣父子兵」 一線抗戰疫情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2月1日訊(記者 徐宏達 通訊員 萬蘊慧)「我宣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2月1日清晨,即墨區環秀街道國建村村莊國旗下響起了宏亮激昂的入黨誓詞,在宣誓人中有這樣關係特殊的三人,國建村支部書記王克彬與他的父親和他的兒子,
  • 大方縣長石鎮山壩村劉義劉情龍父子:抗疫戰場上的宣傳「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大方縣長石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隊伍中,有這樣一對特殊「父子兵」,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戰鬥在疫情防控宣傳第一線。這對「父子兵」,便是長石鎮三壩村山腳組村民劉義及其兒子劉情龍。
  • 全家總動員、夫妻檔、父子兵……他們是並肩戰「疫」最美組合
    央視網消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家總動員」「夫妻檔」「父子兵」……這些特別的戰「疫」搭檔,成為了全民戰「疫」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廣西梧州有這樣一對「父子兵」兩人都是民警攜手並肩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我來接班了!」「來啦,飯吃了麼?」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民警「父子兵」攜手逆行戰疫情
    任喜紅為兒子任佳興整理著裝和防護裝備。黑河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卡點執勤中,53歲的老民警任喜紅為26歲的兒子任佳興整理著裝和防護裝備,叮囑兒子要時刻保持警容嚴整,履職盡責、勇於擔當、嚴格管控、仔細盤查入城車輛及人員,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擴散。(蘇靖剛、李寶)
  • 豐臺雲崗:夫妻檔 父子兵 共同戰「疫」
    在豐臺區雲崗街道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在職黨員積極響應單位和社區黨組織號召,主動回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與街道社區一線黨員幹部並肩作戰,共同築牢生命防線。父子上陣同戰「疫」李金山是主動回到北區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春節期間他與社區幹部、物業工作人員共同值守樓院卡點,開展返京人員信息登記。工作中他一絲不苟,對進出人員仔細詢問,嚴格把關。
  • 無棣縣小泊頭鎮:防疫一線父子檔 共戰疫情顯擔當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6日訊 (記者 王夢青)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無棣縣小泊頭鎮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就有很多對父子拍檔,他們成為疫情防控戰場上一道別樣的風景。但郭金月說,自己是村裡的書記,在這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帶好頭。戰「疫」打響以來,郭金月拄著拐杖日夜盯靠在防疫一線,統籌部署開展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兒子郭石強,受父親行為的感召,主動請纓與父親一起值班,並為勸返點捐贈了水果、口罩等物品。父親王廣華,是小泊頭鎮南李家寨村村民,做了12年的民辦教師。退休在家的他在這次疫情發生以後,也加入到村裡的疫情防控隊伍中。
  • 「老孫」和「小孫」:戰「疫」一線的輔警「父子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當前這場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濟南市公安局槐蔭區分局特巡警大隊有兩位輔警,是貨真價實的「父子兵」。同志們親切的叫他們「老孫」和「小孫」。老孫和小孫都是土生土長的老濟南,就住在槐蔭區西客站片區,熟悉片區情況是他們的優勢。
  • 大方縣長石鎮山壩村劉義劉情龍父子:抗疫戰場上的宣傳「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大方縣長石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隊伍中,有這樣一對特殊「父子兵」,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戰鬥在疫情防控宣傳第一線。這對「父子兵」,便是長石鎮三壩村山腳組村民劉義及其兒子劉情龍。
  • 逆行在疫情防控火線上的「最美香花人」
    「最美香花人」更是不負使命、身先士卒,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衝鋒前線,「逆行」腳步從未停歇……「父子之兵,火線同心」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戰中,有這麼一對共產黨員先鋒父子兵,父親趙丙設是香花鎮趙莊村支部書記,兒子趙哲是從江蘇太倉探親歸家的消防隊員。
  • 逆行在疫情防控火線上的「最美香花人」
    「最美香花人」更是不負使命、身先士卒,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衝鋒前線,「逆行」腳步從未停歇……「父子之兵,火線同心」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戰中,有這麼一對共產黨員先鋒父子兵,父親趙丙設是香花鎮趙莊村支部書記,兒子趙哲是從江蘇太倉探親歸家的消防隊員。
  • 看南湖花園這些夫妻檔、父子兵...
    女兒捨近求遠到離居住地40分鐘車程的中國超市購物,想的是幫一幫同胞;用自己打工賺的錢租車,義務幫同學採購物資,想的是幫一幫同窗;海外疫情日益嚴重時,懂事的女兒發來了信息,說會堅持完成學業,不回國,想的是獨處一隅,不給祖國添亂……「武漢已迎來防控防疫的春天,我期待著我們一家人相聚的那一天!」
  • 「抗疫先鋒」謝勁松、謝安石:疫情一線「父子兵」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陶軒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桃源縣茶庵鋪鎮新店驛村全員出擊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其中有這樣一對醫生父子衝在「疫」線同心參戰,用忠誠踐行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鏗鏘誓言,用行動詮釋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責任和擔當
  • 【致富路上領頭雁】鞏雙海 鞏仕傑:攻堅戰場父子兵
    編者按:增強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帶貧能力,建立貧困戶穩定脫貧保障機制,切實發揮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引領產業發展和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作用,甘谷縣根據國家八部委《關於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指導意見》《甘肅省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實施方案》和《天水市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