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曼峨歷史傳說

2021-03-01 茶點西西網

老曼峨,與普洱茶界的王者老班章同屬於布朗山的一個村委會。有許多人沒有喝到過真正的老班章與老曼峨,卻聽了不少的故事。比如老班章與老曼峨都是苦茶的代表,區別在於前者化的快,而後者苦而不化。事實上,老曼峨雖苦,但並非苦而不化,相反它是回甘生津相當快而迅猛的茶葉。如果喝到的老曼峨苦而不化,那一定不是真正的老曼峨。

老曼峨作為布朗山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在傣語中,曼峨是「蘆葦寨」的意思。這裡平均海拔1320米,年平均氣溫20~23℃,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先輩遺留下來的古茶園約有3200餘畝,到如今仍保留在3205畝的古茶園面積。近年來由於茶葉熱銷,村民開墾種植了不少新茶園,老曼峨的茶,又分苦茶和甜茶兩種。

老曼峨歷史

 

寨名「老曼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老曼峨距離布朗山鄉六公裡左右,距離新班章五公裡左右,在下雨天泥濘難走。如今此地區的茶以寨為名,其獨特的口感遠揚茶界。此地方的茶主要以苦茶為主也最有名氣。老曼峨寨位居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大山皺褶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名氣卻很大。這緣於它是整個勐海縣布朗山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據寨裡古寺內的石碑記載,其建寨時間恰好就是傣族傳統的傣曆元年紀年,至今已有1371年的悠久歷史;這裡的古茶園中,一棵棵刻滿滄桑歲月的古茶樹,見證了布朗族先民「濮人」久遠的種茶歷史。

老曼峨村寨歷史狀況

 

記載著本寨布朗族歷史傳說及遷徙的傣文書籍名《巴布朗收本滿曼峨》,意為「曼峨布朗族古代大事記」,該書寫於公元1749年,距今215年。書中記載著老曼峨村寨來源的神話傳說。

 

傳說這樣講到:古代勐勇(今緬甸境內)地方有一個傣族土司,名「召法書託·淘麻拉甲芒亥桑勐」,在他的領地內發生了戰爭,人民四處逃散,田地荒蕪。該土司便帶領侍衛到處召集流亡的百姓,從勐勇到曼達(一個靠山的寨),從曼達又到景康(一個靠近大江的小鎮),再從景康來到磨和(距南東寨不遠,居民為布朗族),沿途由群眾為他修路開道。這樣整整走了兩天,抬頭一望,只見叢山疊嶂,一片蔥綠,於是問左右道:「這附近有什麼人住?」隨從答不知。又去問磨和本地人,磨和人回說:「那邊有一個相飛,他是從法空竜峨來的,他現管理這片土地,召如果需要他,可以令人去叫。」召法書託看見這一大片原始森林十分可愛,且位於邊境上,感到需要有人來管理,於是命令人叫來相飛。召法書託命相飛協助自己找回善良的百姓,重新建立寨子,恢復生產。相飛回說:「我辦不到,我們的人很少,能拿長刀修路的只有10人,能拿斧子砍樹的只有15人,下河不會遊水,上山不能砍樹。」召法書託只好答應加派其奴隸曼哈寨的布朗族來幫助相飛。

召法書託來到相飛搞生產的臨時住地朗達,並在那裡休息,召法書託帶來的一頭象和兩匹馬也拴在那裡。由此,該地即名為「構亮帳亮麻」。後來,召法書託的兩匹馬跑了,相飛就到處去尋找,在一座石崖下找到了馬,抬頭見石崖上有三窩崖蜂,他取了兩窩回來送給召法書託(從此,老曼峨就得年年向土司繳納崖蜂,稱之為「稅惰」)。

 

休息後,召法書託從朗達動身向勐昂前進,一路上由相飛帶領曼哈人、磨和人及召法書託的衛兵修路開道。到達勐昂壩時天黑了,召法書託在勐昂住宿一夜,次日繼續前進。而曼哈人、磨和人折回去了,只剩下相飛及其隨從,逢山開道,遇水架橋,經過放勐(距老曼峨十裡餘)來到一條小河邊,天又黑了,就在這裡歇宿,該河即名為「南捫」(意「黑河」,距老曼峨一二裡地)。次日向班章進發,再從班章經打別、打過,渡河到打勐(今勐混壩某地),當時那裡遍地莽草叢林,大象進去望不見肩,黃牛進去辨不清花紋,長矛插進去看不見矛柄。

 

相飛把召法書託送到勐混後,次日就帶著他的人回朗達,住了一月,又帶著許多人到放勐開了一大片土地,播上旱谷。當年雖然播得很遲,量很少,但卻收穫得很早、很多。於是,就決定遷來建寨。

過南捫不遠,他們來到一個群山環抱、樹木茂密的小山谷,這裡有一較平緩的山坡,坡下又有一條小河,大家感到環境很好,於是就在此砍草立寨,當時這裡生長著很多壩峨草(即蘆葦),所以就命名為「朗峨」,此即「曼峨」命名的由來(「曼」,傣語「寨子」之意)。

 

從傳說之中可以知道,曼峨作為村寨的寨名,來自於遷入此地的老曼峨祖先看到的峨草,那麼「老」字從何而來呢?布朗族傳統文化之中對於年紀比較長的人通常都以「老」字來稱呼,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例如「老伯頭」通常指男性老人,「老米頭」通常指女性老人,這種稱謂一般不用於面對面的稱呼通常用於第三方轉述。曼峨村寨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村寨,因此冠以「老」字,這就是村寨的名稱的來源。

 

布朗山老曼峨古樹茶的品飲特徵

 

從老曼峨山頭茶的成品品質來看,其外形芽頭粗壯,肥碩,白毫滿批,葉片厚實油潤,光澤度好,葉尖似針,鋸齒明顯,脈絡清晰,色澤黃綠,是雲南大葉種茶最典型的特徵所在。

從開湯品飲來看,湯色通透明亮,油潤。一品,香氣馥鬱;二品,滋味濃釅;三品,苦明顯澀輕,「澀味」,這是所有普洱茶新生茶具有的特徵;四品,回甘生津快而強烈;五品,「苦而不化」是江湖傳說。

精品文章推薦:

1.大益茶投資分析:為什麼轉折通常在四月份?

2.大益茶投資分析:投資中老期茶的好處?

3.純幹倉是相對性動態   普洱茶保存不是越乾燥越好

【徵稿啟事】

歡迎業內人士或茶葉愛好者,向我站獨家投稿,發表並通過微信原創,即獲得一定的現金報酬或茶品。作者需保證原創作品,否則承擔法律責任。139022230@qq.com

企業新聞稿、廣告投放諮詢電話/微信:13902223000 QQ:139022230

關注茶點西西網:

1.搜索微信公眾號:茶點西西 或 wwwchacc

2.點擊手機屏幕的右上角的3個小圓點,再選擇「查看公眾號」

3.長按此二維碼,即可自動掃描二維碼關注。


更多茶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跳轉至茶點西西網

相關焦點

  • 老曼峨名山茶
    有茶人說,比老班章還霸氣的茶,當數老曼峨。其也是雲南最被誤讀與低估的名山茶。老曼峨,代表著雲南普洱茶的一個極致,是所有喜愛普洱茶的茶友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茶,沒喝過老曼峨,都不好意思說你是資深老茶骨,多少的發燒級老茶骨以能喝老曼峨作為炫耀的資本。老曼峨讓人既愛又恨!
  • 老曼峨名山茶
    有茶人說,比老班章還霸氣的茶,當數老曼峨。其也是雲南最被誤讀與低估的名山茶。老曼峨,代表著雲南普洱茶的一個極致,是所有喜愛普洱茶的茶友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茶,沒喝過老曼峨,都不好意思說你是資深老茶骨,多少的發燒級老茶骨以能喝老曼峨作為炫耀的資本。老曼峨讓人既愛又恨!
  • 老曼峨「品味」歷史滄桑的苦與甜
    布朗山方圓1000多平方公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371年歷史。 老曼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行政村,位於布朗山鄉東北邊,老曼峨距離布朗山鄉六公裡左右,距離新班章五公裡左右,如今此地區的茶以寨為名,其獨特的口感遠揚茶界,主要以苦茶為主也最有名氣。 老曼峨寨子位居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大山皺褶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名氣卻很大。
  • 布朗山老曼峨的苦茶與甜茶的區別
    部分圖片來源:深圳市鳳凰茶館微信號fenghuang-tea老曼峨作為布朗山較早的布朗族定居地,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
  • 老曼峨,超脫世俗的茶中元老
    村中的石碑上記載,老曼峨建寨的時間恰好是傣族傳統的傣曆元年,即公元639年,至今約有1380年歷史,其種茶歷史也有900多年了。寨子中有一口千年古井,常年清泉不斷,養育著勤勞的布朗兒女,同時也訴說著老曼峨悠久的歷史。追根溯源,老曼峨村民是古濮人最純正的後裔,愛尼人從古濮人那裡接受土地的同時,也繼承了其種茶、制茶的技藝,因此常有人說,老班章是現在的茶王,老曼峨是茶王的前輩。
  • 漫步老曼峨
    老曼峨,地處布朗族村,歷史已有千年。全村140多戶人家主要靠管理、種植3000多畝古茶樹為生。這裡有品類繁多的植物多樣性資源,再加上豐茂的原始森林使得這裡的氣候非常的和合茶樹的生長。而老曼娥的布朗族人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製作和飲用茶葉的民族。
  • 同樣是千年古寨,老曼峨與章朗有何不同
    那我們今天就繼續深入,來到勐海縣地區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之一的章郎村,這裡也是與老曼峨一樣擁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村寨。只是毫不客氣地說,兩個千年古村落給大家的第一映像是完全不同的。01大地主形象的老曼峨先說老曼峨,老曼峨是布朗山的搖籃,也是布朗山發展的根據地。
  • 尋找老曼峨的茶生活:酸茶、苦茶與甜茶
    一片茶葉,在苦與甜之間,在鮮葉與幹茶之間,也完成了輕盈與厚重的身份轉換,完成了從飲品、食品、藥品到茶禮以及當下成為主流商品的身份進階,且五種身份可以自由切換、隨時到位,每一種身份都在老曼峨存在,可以見證,甚至是以吃到肚子裡的方式進行見證,而非傳說,這不得不讓人感嘆:「布朗族是最早發現茶與種植茶的民族」這樣的論斷的真實性,如我剛到阿輝家吃到的酸茶,齒間與味蕾告訴我味道微酸,有一點澀——又怎能無動於衷
  • 老曼峨,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最極端的普洱茶
    寨門老曼峨,代表著雲南普洱茶的一個極致,是所有喜愛普洱茶的茶友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茶,沒喝過老曼峨,都不好意思說你是資深老茶骨,多少的發燒級老茶骨以能喝老曼峨作為羨耀的資本。老曼峨讓人既愛又恨!老曼峨地處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境內布朗山的中心地帶,海拔略低於老班章,常年高溫溼潤。老曼俄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勐海縣布朗山鄉班章村委會,屬於山區。老曼峨位於布朗山鄉東北邊,距離布朗山鄉政府16公裡。老曼峨茶以寨為名,其獨特的口感遠揚茶界,以苦茶為主也最有名氣。老曼峨寨位居偏遠的中緬邊境的大山皺褶之中,但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名氣卻很大。
  • 布朗族「老曼峨」普洱茶奇苦,但能豐富茶的層次
    老曼峨位於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山鄉,是一個布朗族寨子。在傣語裡曼峨是「蘆葦寨」的意思,老曼峨現存古茶園面積有三千二百多畝,最大的古樹樹圍有二米二,樹齡達八、九百年,古代典籍中有所謂「蒲人種茶」的記載,歷史可上朔至周朝武王時代;而布朗族就是「蒲人」的後裔。老曼峨茶香氣濃厚銳利、茶氣剛猛、苦味厚重強烈、回甘生津快且悠長,是普洱茶中不可多得之佳品。
  • 老曼峨:最極致的口感,喝的就是層次分明
    說起老曼峨,很多人都瞬間想到了苦,甚至用「苦若黃連」來形容,我想,這些人大概是真的不懂老曼峨吧,也或許根本沒有喝過真正的老曼峨,只是聽說罷了。  今天就借吉普號2018年藏山600·老曼峨來聊聊老曼峨不被我們熟知的那一面,探索最真實的老曼峨。
  • 為老曼峨的潛在價值說句話
    老曼峨作為普洱茶的名山名寨可以說它的地位在眾多普洱茶中已經是頂級的了就因為一個字「苦」,在所有眾多的普洱茶中,老曼峨以其霸道的苦味,獨居普洱茶的第一苦茶,而這也恰恰是它的潛在價值所在。
  • 巔味學堂 | 第二十一期:茶人心中的名山名寨之老曼峨
    但若要論布朗山上歷史最久遠的寨子,苦得最鮮明的茶,那答案一定是老曼峨。 有人曾這樣形容,如果老班章是布朗山的臉面,那麼老曼峨就是布朗山的筋骨。所以,對於老曼峨,坊間也流傳著這樣的評價——布朗山無冕之王。
  • 須忍入口百般苦,方得舌後一縷甘——老曼峨,甘苦痴纏,欲罷不能
    但是能喝得下老曼峨的人,一定有很長的茶齡,因為它喝起來,非常的苦。老曼峨普洱茶以寨為名,寨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海拔略低於老班章,屬於山區,常年高溫溼潤,布朗山系雨水充沛,植被覆蓋率高。每每提到普洱茶,老班章和老曼峨絕對是老茶客們繞不開的兩座山頭。如果說老班章是布朗山的臉面,那麼老曼峨就是布朗山的筋骨。因深入骨血人心的苦,也難以消泯一個人對於極致的追求,布朗山無冕之王的稱號,就是坊間賦予老曼峨的殊榮。
  • 老鬼問茶:普洱茶老曼峨的苦是不是死苦?老鬼以自藏茶揭開謎底!
    今天老鬼問茶和大家分享一下普洱茶中有名的苦茶---老曼峨的一些藏茶體會。特例老曼峨老曼峨是普洱茶中的一個特例。它不但含有咖啡鹼,還含有苦茶鹼,所以會比其它普洱茶更苦。老鬼問茶曾收藏過一片純料老曼峨生茶,新茶時苦味沒誰接受得了。
  • 未來這座茶山絕對身價百倍,老班章的發源地老曼峨,你知道嗎?
    (為什麼要和老班章比較,你讀下去就知道了)此寨歷史十分悠久,最早誕生於唐代,繁衍至今,已經是整個布朗山區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布朗村落。大家都可以從上面的描述中體會到這村寨多半又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罷了,沒錯,這裡交通雖然改善了很多,但相對來說,還是交通很不方便的。
  • 老班章、老曼峨、賀開、帕沙、班盆茶葉的區別
    布朗山的茶,以苦出名,但風格皆遒勁厚重,我將其中的五座茶山稱之為「布朗五霸」,他們分別是:老曼峨、老班章、帕沙、賀開、班盆老寨。老曼峨有苦茶和甜茶兩種,甜茶當地茶農都收起來自己喝,故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苦茶,老曼峨的甜茶只是沒有苦茶的滋味來的那麼的苦,更甜柔一些。茶廠向茶農收購老曼峨多用於拼配,茶人們戲稱為「味精」。老曼峨的古樹茶是苦茶變種,茶園海拔高度1300米左右。老班章的茶是從老曼峨移植過去的,茶園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
  • 老曼峨:純粹的苦,悠長的甜,茶之本味也丨鑑賞
    老曼峨,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一個苦字,但其實這並不全面,因為老曼峨並不是一直苦,往往苦到極致後便能感受到無窮的回甘,可謂真正的先苦後甜。老曼峨的苦,苦得純粹,苦的剛烈,會讓人感慨:從此再也不喝這茶了,可是感慨未完,口腔中已經有回甘襲來,讓人有了新的想法:不錯的樣子。雖是抗拒老曼峨的苦,怎奈它的甜擁有更大的魅力?所以對於老曼峨,從來都是來來者不拒,又何況是中吉號的老曼峨?
  • 百裡遙《2019老曼峨》∣苦意深刻,甜在喉頭,喝過念念不忘
    老曼峨,以苦而聞名。老曼峨本地茶樹,分苦茶/甜茶2種。苦茶純料,苦感較強,讓人印象深刻。甜茶純料,甘甜爽口,回甘甜在喉頭。2019年,天氣原因,茶葉整體產量減少。老曼峨秋茶發芽較少,苦茶/甜茶樹種混採制作。如果普洱缺少驚喜,一杯老曼峨再合適不過!
  • 易武、冰島、老班章、老曼峨那些坑爹的內含成分
    上表分別選取冰島、景邁、老班章、老曼峨、易武、曼松等幾款不同茶區風格特點鮮明的幹茶樣為例,分析其耐泡度和苦澀感 但通常極為耐泡的老曼峨只有35.87%,是表中最低的,著實讓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