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 院士:大連到煙臺作示範

2020-12-16 水母網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大膽設想

    2014年提出建造世界首條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是劉子忠的大膽想法。作為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忠因這個決策而走上科技創新前沿,站在建造跨海水下真空隧道的世界新技術的風口。

    「他是煙臺人,是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建設讓他有了這個想法。」九州動脈副總經理王敬國說,劉子忠的目標堅定:建造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以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的建設為跨海旅遊先行先試。為此,他組織研發團隊,由西南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專門人才研發攻關,目前已獲得多項專利。

    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就是跨海懸浮隧道真空列車。主要採用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水下橋隧技術,是一種在水中懸浮的管狀隧道,通過控制管道自身的重浮比,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採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可減少管道內90%的空氣阻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大幅減少空氣噪聲。

    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基於我國這一領域技術的積累。近20年來,我國水下隧道建設迅猛發展,目前已建成各類水下隧道工程超過500座。

    建「第五代交通工具」有哪些難點

    跨海通道突破了傳統的海運方式在天氣等方面的制約,理論速度可以超過2000公裡/小時,是一種可以全天候運行的交通通道海底真空列車(飛行巴士),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繼火車、汽車、輪船和飛機之外第五代交通工具。

    20世紀末,時任中科院院長的路甬祥就提出建設中國懸浮隧道阿基米德橋的構想。2004年兩院院士沈志雲又提出建設真空管道高速交通設想。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建成世界首條真空管道交通實驗系統。而美國公布了建設真空管道列車的方案。

    目前,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舟山海底真空隧道初步方案研究。項目負責人賀維國說,普陀海底真空隧道將採用盾構加水下橋技術建造。如果建成,將是國內最長的海底隧道,全長10公裡,也是世界首座水下真空隧道。其挑戰主要是快速、標準化海底隧道修建技術、真空隧道的防滲技術、真空隧道真空的實現及結構設計技術、實現隧道內列車高速運行,隧道的不均勻沉降控制標準等。他認為,利用國內現有技術,能夠實現水下真空隧道的修建。真空隧道斷面較小,通過對現有水下隧道技術的改進,可以大幅降低建造成本,加快建設速度。他坦言,仍有不少技術難點和新工藝,需要提前開展相關專題研究與進一步論證工作。

    中科院院士孫鈞說,建設海底真空隧道主要是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的集成創新。我國建造海底真空隧道列車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問題。他同時提出,可分別建設時速600多公裡超高速和時速80公裡的中高速列車,作為首條試驗線進行探索。

    未來,福建到臺北或許只需13分鐘

    當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國家相關部門何時能立項。為此,孫鈞等三位院士及專家呼籲爭取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批准立項支持。

    專家認為,海底真空旅遊飛行巴士的建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增強國力的重大舉措,具備科技的先進性與前瞻性,必將引起世界關注。普陀區委書記張立軍說,看起來是異想天開的事,其實是科技的創新,我們願為科技創新提供舞臺,更願意為這個項目先行先試。

    專家介紹,大連到長海、蓬萊到長島、平潭到南海鄉、北海到潿州島等地方也都可選址成為試驗線。他們認為,建設首條海底真空隧道試驗線意義重大,可以為我國大連到天津、大連到煙臺的海底隧道作出示範。未來,福建到臺北180公裡只需13分鐘……或許幾年後,我們將親眼見證世界首座阿基米德橋,親身乘坐世界首個真空管道列車,親自體驗磁懸浮帶來的超靜音感受,見證高科技帶來的速度與激情。(記者宦建新)

相關焦點

  • 【平潭海底隧道第二波】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平潭到南海鄉等地方作為實驗建設
    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原標題: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時速達2000公裡,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
  • 院士籲「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立項 時速可達2千公裡
    據《科技日報》報導,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孫鈞表示,建設海底真空隧道主要是水下橋隧技術、磁懸浮列車技術以及真空技術的集成創新。我國建造海底真空隧道列車在技術上基本沒有問題。
  • 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福建到臺北或許只需13分鐘
    原標題: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理論時速2000公裡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不約而同來到舟山普陀。他們都為世界第一條跨海真空懸浮隧道而來,對跨海旅遊真空飛行巴士進行技術研討——世界首條海底真空隧道的建造呼之欲出。
  • 北京碼頭補給航空母艦:中國首條海底隧道列車
    4月25日,《科技日報》頭版一條「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理論時速2000公裡 ——民營企業家大膽設想 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的新聞,一經報導迅速引爆公眾眼球,一時間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報導。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猶如科幻大片的高科技術,一旦正式建設成功,必將引發人類交通工具的又一次重大變革。
  • 北京碼頭補給的「航空母艦」:中國第一條海底真空隧道列車正在等綠燈
    4月25日,《科技日報》頭版一條「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理論時速2000公裡 ——民營企業家大膽設想 院士呼籲國家立項支持」的新聞,一經報導迅速引爆公眾眼球,一時間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轉載報導。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猶如科幻大片的高科技術,一旦正式建設成功,必將引發人類交通工具的又一次重大變革。
  • 大連至煙臺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計劃花費2600億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煙大海底隧道  原標題: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圖)  近日,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煙臺到大連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爐。隧道開通後,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煙臺到大連的海底隧道是指煙臺蓬萊至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煙臺到大連最多只需要40分鐘。  據了解,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煙臺大連海底有望跑動車 山東至東北只需半小時
    本報北京3月6日訊(特派記者 張榕博) 6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牽頭進行研究的大連至煙臺海底隧道項目,今年有望將考察報告上報國務院。此前一直困擾華東和東北地區交通聯絡的渤海海峽,未來有望開起時速250公裡的動車組。
  • 跨海連接大連煙臺!中國將建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規模超港珠澳大橋
    在廣闊的黃海側大連灣海域,目前連接大連境內南北的大連灣海底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而與北方最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的,是中國即將建造超百裡的跨海通道,將大連和煙臺兩地跨渤海連接起來,其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位居全球隧道長度之最。
  • 國務院審議煙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 煙臺至大連僅40分鐘
    渤海海底隧道終於有了確切消息。遼寧省大連電視臺《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消息稱,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已於日前正式出爐。 上述報導介紹,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指煙臺、蓬萊至大連、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 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中國超級高鐵,理論時速2000公裡,大連到煙臺僅需12分鐘
    據悉,高速磁懸浮列車是世界上第一輛,在理想的真空管道狀態下,這項技術的創新可將列車理論速度提高到每小時2000公裡,並有可能與未來的超高速鐵路雛形相媲美,隧道採用真空管道和磁懸浮列車技術,可降低管道內空氣阻力和摩擦力,進一步提高列車運行速度,目前,在海底真空超高速鐵路工程中,專家們認為,這條海底超高速鐵路從大連到煙臺僅需12分鐘,乘高速飛機約需一小時,這一段海底超高速鐵路的威力可見一斑
  • 煙大海底隧道方案公布:煙臺到大連僅需40分鐘
    上述報導介紹,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指煙臺蓬萊至大連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渤海灣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造價3000億
    在2019IBTC(第八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曾表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
  • 中國擬2600億建最長海底隧道 煙臺到大連40分鐘
    設計全長123公裡的跨海通道兩端,分別是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這一跨度也將使得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裡),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儘管目前跨海通道的最後工期還沒有確定,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但整體投資大約在2600億元左右。跨海通道建成後,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火車跨海只需40分鐘
    (原標題: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出爐 煙臺至大連只需40分鐘)
  • 時速350公裡高鐵列車將從海底駛過!
    海底隧道,時速350公裡高鐵列車將從海底駛過!如果大家對汕汕鐵路項目不知情,難免看到這個題目時會想到咱們之前介紹過的一個:由北京九州動脈隧道技術有限公司的設計師提出的跨海懸浮隧道真空列車,被譽為繼輪船、汽車、火車、飛機之後的第五種交通工具,假如煙臺至大連的海底隧道換成這種真空列車,時間只需12分鐘!
  • 渤海灣隧道建設或提上日程 將成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中國證券網訊 渤海灣海底隧道工程計劃「十三五」時期開工建設,建設總工期需要10年。隧道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將影響半個中國的交通,也是中國成為隧道強國的必經之路。  新浪微博帳號名為「高鐵見聞」的鐵路業專業人士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渤海灣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連通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如果建成,將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約51公裡),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截至2016年1月還在規劃當中。  目前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已經完成,包括一個總報告、九個分報告,並已經正式上報國務院。
  • 25位院士聯合建議:儘快開展渤海灣海底隧道前期工作
    【觀察者網 綜合】對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即煙臺大連海底隧道)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據《經濟參考報》2月22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等25位院士將聯名建議儘快建立國家層面協調工作機制,儘快開展預可研究工作,進行前期海底地形地質勘察、投融資與效益分析、風險評估。
  • 我國即將迎來一海底隧道,總投資達2600億,或將成為世界第一
    在這些年的發展中,我國不斷努力建設一些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實力雄厚,近年來,許多項目是許多人對我國的基礎設施技術有了新的看法,現在許多國家對我國給予了很大的認可,近年來,許多建築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有些項目很難建造,中國建了很多讓人覺得不可能的項目,這也是很多國家認可我們國家的原因,今天說的是我國即將迎來一海底隧道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世界上第一長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位於日本,全長53.85公裡;世界上海底段最長的隧道英法海底隧道,耗資100億英鎊。隨著世界各國的科技和技術進步,好像都在努力建設海底隧道。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