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膠唱片養父歐德成:香港是個福地

2020-12-17 騰訊網

逃離越戰時期的西貢,17歲少年歐德成來到1970年代的香港,尋找出路。

相比當時越南的戰亂、兵役,香港是一個既能賺到錢又安全的城市。「人們只要肯工作就有飯吃,只要肯奮鬥就有機會」,歐德成說,「香港是個福地。」

香港是歐德成的福地。這裡延續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對黑膠唱片的痴迷。過去40年裡,他在香港深水埗的鴨寮街紮下了根,和30多萬張黑膠唱片做伴。作為知名黑膠唱片收藏家、二手黑膠唱片店主,歐德成已經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符號。

黑膠唱片,曾是20世紀風光無限的音樂載體,在1990年代逐漸被CD、磁帶、以及數位音樂所取代,被很多人拋棄,卻是歐德成的心頭最愛。他從唱片店、垃圾站、個人賣家手裡大量收集各種黑膠唱片,一張張保存下來。

歐德成花了很多時間來照顧這些唱片。黑膠唱片最怕熱,太陽曬過之後,紋路就不平,哪怕你再把它壓平,聲音也已經變了,不好聽了。平時要用酒精加水,噴在黑膠唱片表面,輕輕擦拭。如果保養得當,一張黑膠唱片可以唱5千到1萬次。

音樂真的會讓人年輕。看著頭頂的舊風扇,聽著黑膠唱片裡的老音樂,今年62歲的歐德成覺得自己仍生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好像永遠留在那個時空,還是沒有長大,還是20歲。而香港呢,雖然今天的香港有些波折,在他看來,依然是個福地。

南方周末香港特派記者 方迎忠 王小祥 剪輯:王小祥 文字:黃金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香江漫話:香港黑膠唱片養父:「我只賺到快樂」
    中新社香港9月8日電 題:香港黑膠唱片養父:「我只賺到快樂」  作者 王寧  下午2時,香港深水埗的一幢破舊大廈裡,一個身材瘦小的男人收起支在一堆紙箱中的摺疊床,又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在他的客廳裡,可供站立的空間不到兩平米,其餘的每一個角落都堆滿了紙箱。這幾百個箱子裡全都是已過時的東西——黑膠唱片。
  • 香港三十五年的聲音,都藏在Paul的店裡
    這是Figure的第184支原創視頻▼ 歐德成 Paul:黑膠唱片收藏家、Vinyl Hero二手黑膠店店主▍戰火之中,音樂響起Paul的中文名叫歐德成,Paul從越南偷渡過來的時候,一張唱片都沒帶,於是就去淘貨:「我去深水埗買唱片,發現那裡有很多好的唱片,二手的,很便宜。」在越南價格不菲的黑膠唱片,在這裡全部大甩賣,Paul在短時間內收購了大量唱片。後來, Paul決定在鴨寮街賣唱片。當時香港的高地價和高租金,讓來自越南的Paul很不適應,人情味的淡薄也給他格格不入的感覺:「香港人做事急,又很緊張錢。」
  • 香港三十五年的聲音都藏在Paul的店裡
    Paul:黑膠唱片收藏家、Vinyl Hero二手黑膠店店主   戰火之中,音樂響起   Paul的中文名叫歐德成,父母是廣東番禺人,後來到越南做生意。加上親戚要謀生,沒有人照顧他,Paul只能選擇簡陋的檔口開始自己的黑膠生意。   留著長發、帶著巴拿馬帽的歐德成,為了守護他的黑膠唱片,白天擺攤,晚上也經常睡在街頭。特殊的形象和生活習性,讓他受到路人的謾罵與破壞。但他還是在那裡扎了根,地攤擺了20年才搬到了唐樓,到現在加起來快35年了。
  • 香港回歸十周年:粵客狂掃香港過半黑膠唱片(組圖)
    香港原來咁多嘢淘碟  本版撰文:新快報特派香港記者 邢冉冉 統籌:林靖峻  1997年香港回歸,此時內地剛出現CD不久,聽慣了磁帶的廣州人深深地被香港黑膠唱片高質量的音質、音色吸引。於是,廣州人蜂擁而至香港大肆搜購黑膠唱片,「大掃蕩」囊括了日本、西洋及港臺所有種類的黑膠唱片。
  • 「買黑膠唱片買到破產」的香港前政務司長許仕仁獲減刑提前出獄
    據香港媒體報導,許仕仁因收受前新地聯席主席郭炳江等人提供的利益,以5項控罪被判囚7年半,由於在獄中行為良好,獲減刑三分之一。 許仕仁是香港回歸以來首個因貪汙罪成的高官。
  • 有30 年歷史的「香港唱片」關店,香港的唱片業愈發慘澹
    因為實體唱片不景氣,有 30 年歷史的唱片店「香港唱片」從 6 月 27 日起將關閉位於香港金鐘太古廣場的門店。這家門店存有超過 20 萬張光碟。而「香港唱片」另一家在尖沙咀海港城的門店,也有關店計劃。《南華早報》將「香港唱片」的關店稱為「對香港實體唱片的最近一次打擊」。
  • 唱片地圖(48)香港站——浮沉百年③
    「 相信大多廣東人對香港都有著一點特殊的情愫,因為小時候在我們的眼裡,香港象徵著繁榮昌盛,是一個集影視,文化,經濟的國際都市。如今,香港的文化雖已不復當年輝煌,但還是會有一些人為之堅守。」裡面收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作品的CD, DVD,藍光碟和黑膠唱片,版本有香港,臺灣,日本,美國,英國,亞洲,韓國等等,種類齊全。音樂類型方面包括搖滾,布魯斯, 爵士樂,電影原聲音樂,粵語,國語流行曲,日本, 韓國流行曲,西方古典音樂,粵曲,懷舊歌曲,輕音樂及標準舞音樂等等.
  • 3個香港70後的唱片店:守了40年,我快扛不住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信和中心可謂香港樂壇的風向標。證明一個歌手的實力,不僅要看他獲得了多少獎項,而且還要看他的「信和指數」是多少——即該歌手的唱片在信和中心的銷量有多少。收藏由40000張跌到8000張,老闆:我要餬口在香港想要去找黑膠唱片的專門收藏店,旺角百利商業中心的「老友記」是個好去處。我們去時店主黃國恩正在跟一個人交談,看見我們進來,他微笑點點頭:「隨便看看!」
  • 世界唱片店日丨全球黑膠迷必去打卡的唱片店
    4月21日,第11個「國際唱片店日」之際,再次提醒我們,音樂不死,唱片不死。來自全球各地的十家唱片店,有曾經擁有輝煌歷史的國際連鎖唱片店,也有在地球某一個角落堅守音樂的獨立唱片店,一樣的是,它們溫暖著每一個喜歡音樂的人。
  • 「香港唱片」曲終太古廣場分店休業 老顧客不舍
    中新網6月28日電 綜合香港《明報》、《大公報》報導,香港老牌影音產品及唱片專賣店「香港唱片」因經營困難,連年虧損,其太古廣場分店於6月27日休業。有光顧該店10年以上的老顧客對此深感可惜,專程到店,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天。
  • 香港hmv全線結業,別了,唱片年代 !
    公司 香港hmv全線結業,別了,唱片年代 !一去不復返的鼎盛年代八十至九十年代的香港,是唱片市場的鼎盛時期,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的統計,香港唱片業在1989年便收穫了25億的收入,這比全球唱片市場進入頂峰時期早了近十年。
  • 「搖滾教父」夏韶聲廣州開唱 黑膠唱片贈樂迷
    夏韶聲,一個玩搖滾都必須知道的名字,他最早在香港玩搖滾樂,亦是當時有真正與外國樂手組樂隊的吉他手,他從60年代當樂手出身,在歌廳「邊學邊彈」,繼而遇到自己的伯樂指點他專注吉他彈奏,憑藉自己不斷努力,他在1985年被尊稱為
  • 中國唱片集團黑膠生產線亮相,正式啟動黑膠復興計劃
    通透明亮的開放式黑膠唱片生產車間、現代化的黑膠製版刻紋工藝、濃鬱醇厚的復古文化氛圍……5月9日,位於虹漕路421號的「UOD黑膠工坊」正式揭開帷幕。從德國引進這條全新黑膠生產線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也宣布正式開啟「黑膠復興計劃」。 上海是中國唱片業的誕生地,上世紀初首張中國製造的唱片在這裡誕生。
  • 激活中國唱片百年記憶 上海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新華社上海5月9日電(記者孫麗萍)今年是唱片在中國誕生110周年。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 復古風潮下,黑膠唱片重回大眾視野
    然而近十年來,全球黑膠唱片銷量持續增長,進入了全面復甦的黃金節點。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的報告,預計今年黑膠唱片的銷售收入將是自1986年以來,第一次超過CD唱片的銷售收入。逆勢回潮的黑膠唱片,究竟具有怎樣的魅力?  12月20日至25日,由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與首都圖書館聯合主辦,以黑膠展覽和黑膠沙龍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展出百張近現代珍貴黑膠唱片。
  • 唱片地圖(47)香港站——浮沉百年②
    「 香港的繁華造就了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許多商鋪由於支付不起街道店鋪的租金,於是只能將店鋪搬到樓上運營,這就出現了香港鬧市間許許多多的『樓上店』,這樣的樓上店雖然比較難找,但卻也是恰好離開了街道的喧囂,逐步演變成一些小眾文化的聚集地以及小店規模商鋪做熱衷的地方,今天這期
  • 香港流行音樂必聽唱片50張:從溫拿到陳奕迅
    尤其是在香港流行音樂每況愈下的當下,大家更樂於回味那些曾讓人聽得不亦樂乎的所謂「經典」。以下是香港《蘋果日報》的一篇舊文。  我們的50經典唱片  唱片界懷舊風吹不停,CD扮黑膠滿天飛,開口致敬、閉口致敬。順理成章《蘋果》編輯部今天亦來個香港經典唱片回顧——玩致敬!
  • 別了,唱片年代!香港hmv全線結業的迷思
    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Beyond、譚詠麟......那個時候,只要他們的唱片一發行,必定是萬人空巷。有些買家訂購唱片,一下單就是上千張。而那時候想進hmv工作,還得經過嚴格面試,並且得對音樂有自己的見解。而到香港參加籤售會的明星不單單是本地歌手,包括Mariah Carey、英國搖滾樂隊Suede(山羊皮樂隊)、日本男星反町隆史等等,都曾是hmv的座上賓。
  • 這兩張黑膠唱片或改寫中國交響樂錄製史
    市民許慎把父親許步曾生前珍藏的這兩張黑膠唱片,捐贈給上海交響樂團。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 (李秋瑩張亨偉)「這是錄製於1929年的交響樂唱片,時間已過去90年,但音質依然清晰、層次分明。」
  • 百年"中國唱片"更名改制 復興黑膠文化生態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9日報導:5月9日,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唱片總公司)於中國唱片的發源地上海,舉辦了「新時代中國唱片音樂文化戰略」新聞發布會暨「UOD黑膠工坊」揭幕儀式。  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國家音樂文化品牌,在這唱片於中國誕生110周年之際,中國唱片總公司正式宣布改制更名為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國賓公布了新時代中國唱片的業務版圖和音樂文化戰略部署,並與騰訊音樂、太合音樂、立陶宛音樂商業協會等多家戰略合作夥伴就相關合作項目進行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