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開始回放電視紀實類作品《末路1997》,該訪劇還有一個名字是《中國刑偵一號案》,講述的是白寶山墮入了罪惡的深淵的整個過程。白寶山1996年從軍隊和武警、公安搶走五六式半自動步槍、81-1自動步槍和54式手槍三把,隨後以此槍多次作案,造成17死15傷 ,1997年9月5日被捕,1998年4月被處以槍決。
作品中出現了三款名槍,在中國輕武器歷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否則白寶山也不會緊盯著它們去實施搶劫。在這三種輕武器中,81-1自動步槍是他墮入罪惡深淵的主要武器,也反映了81-1自動步槍的巨大威力。
81-1自動步槍儘管基於56式衝鋒鎗(56式自動步槍)設計,但是又存在很明顯的差距。在外部識別特徵方面,81-1自動步槍的槍託可以摺疊,為金屬和塑料複合結構,與56式衝鋒鎗、81式自動步槍的木質槍託有本質區別。白寶山在原籍徐水縣一處軍營的哨兵身上背著摺疊式自動步槍,就使他眼睛一亮,因為這種槍他沒見過,槍身較短,金屬槍託可以折起,攜帶方便。
的確,81-1自動步槍配發的野戰部隊的年代,白寶山正好被嚴打入獄,他原來在石景山區第一電碳廠搞民兵訓練用的又是56式半自動步槍,他在獄中認識的那個熟悉軍械的犯人,入獄前也沒見過81-1自動步槍。因此,81-1自動步槍才會成為白寶山搶劫的目標。
81-1自動步槍的精度非常好,略做訓練打出45環以上的優秀成績就不是難事。巧合的是白寶山參加民兵軍事訓練的實彈射擊之後,就對射擊產生了興趣,通過使用氣槍打鳥的訓練,快速達到了神槍手的標準,加上在監獄裡自學的輕武器知識,因此拿到81-1自動步槍也能熟練掌握。《末路1997》中還表現了白寶山在烏魯木齊取走贓款之後,把81-1自動步槍分解後破壞,扔在了新疆並沒有帶回北京的細節。影片中,白寶山取下了81-1自動步槍的通條,開始分解步槍。的確,通條是頂開機匣卡隼的第一步,是很多輕武器保養和分解結合的重要工具,從這個細節,就看出白寶山對於輕武器的熟練程度。
《末路1997》片中沒有表現他擦槍的過程,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大家都喜歡說的「擦槍走火」這個詞,其實就說明了每次輕武器射擊甚至是預習之後都要擦槍保養,擦槍的機率非常大,但是走火的機率微乎其微,「擦槍走火」的機率甚至遠遠小於手榴彈實彈投擲沒有扔出靶擋的機率。與其說「擦槍走火」,不如說「背槍走火」「肩槍走火」「挎槍走火」「持槍走火」,機率其實更高。
以上就是我這整天在網絡上出電視紀實類作品《末路1997》的視頻片段之後搜索原劇進行追劇之後的感想。本文作者曾經在部隊接觸81-1自動步槍,隨後的迷彩生活接觸的就是電腦、列印紙和彩色鉛筆了。這也表明,一名真正的軍人接觸輕武器的總時長,在漫漫軍旅路上是極其短暫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