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民眾在首都抗議,德國民眾「逼宮」默克爾,一切是美國背後操縱

2020-12-06 日報通知

眾所周知,疫情正在反彈,不少西方國家都選擇再次封禁。10月28日,馬克龍選擇解封,法國多個城市舉行抗議遊行,表達對馬克龍的不滿,甚至還有很多法國民眾當街燒毀汽車,與警察在街頭激烈對峙。在法國民眾投擲石塊的情況下,法國警察用催淚瓦斯等武器迅速還擊,據統計,單在法國巴黎參加遊行的法國人就有4.6萬人之多,場面一度變得非常混亂。

與法國民眾對馬克龍政府表示不滿相對應的就是德國的抗議者想要聯手逼宮默克,因為柏林推出的防疫政策非常嚴格,比方說要求德國的防疫措施中要求關閉酒吧、餐館,不允許出現10人以上的聚會,這對於很多追求自由追求到極致的德國民眾來說,簡直是不可容忍的。

為了堅守陣地,很多德國抗議者使用煙花和照明彈作為自己的武器,與德國警察發生了衝突,雙方互不相讓,直接使得場面變得極為混亂。那麼很多人都好奇默克爾讓全國進入封鎖階段,德國人不樂意,法國主動解封,法國人又不樂意,雙方到底鬧來鬧去是為了什麼?

其實隨著寒冬的到來,為了避免疫情再度在國內爆發,默克爾選擇封鎖德國是沒有錯的,但對於自由散漫慣了的德國人來說,突然被說不允許到餐館吃飯,這就是一種折磨,再加上默克爾在難民危機中的失誤,德國和美國的關係一度鬧得很僵,德國民眾藉機要求默克爾下臺,這也是德國民眾開始施壓的前奏。

看到德國的前車之鑑後,馬克龍馬上做出了調整,但卻激怒了法國的保守派,因為在法國保守派的眼中,馬克東這麼做很容易會讓法國疫情失控。

當然,法國和德國之所以會出現這麼混亂的局面並不完全都是民眾在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要說這一切沒有幕後黑手,想必誰都不會相信,其實法國和德國民眾舉行大遊行與美國的煽動有著很大的關係。

對川普來說,一向與白宮不和的馬克龍和默克爾在拜登上位後全部倒戈,這簡直就是在"欺負"他川普,雖說川普的任期已經嚴重不足,甚至沒法續約,但不願意被法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拋棄的川普在最後階段竭盡全力得想給他們添堵。既然川普都要離開這個位置了,想方設法地給這些自己敵對國家添堵也不免是一個快意的好事。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亂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馬克龍和默克爾怎麼也沒想到,在幾十萬印度農民攻佔印度首都之際,德國柏林和法國巴黎街頭,居然也陷入一片混亂。而無論是蘇格蘭堅持要搞獨立公投,黑人和白人在美國華盛頓街頭對峙,還是幾十萬名德國民眾「逼宮」默克爾,法國國內再次爆發「黃馬甲」抗議活動,這種種跡象都表明,馬克龍此前所發出的「西方霸權正在被終結」,確實不是空口無憑。在全球仍困於經濟凜冬、新冠疫情仍在歐美國家肆虐的情況下,西方國家的處境變得相當艱難。
  •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美國又開始煽風點火了?一直以來,發起「顏色革命」、扶持親美勢力掌控別國話語權,都是美國政客最擅長使用的招數。但讓默克爾沒想到的是,這一回,美國居然將矛頭對準了德國。
  • 德國首都爆發大規模混亂,抗議者要求默克爾下臺
    現在歐盟內部對於是否應該保障自身的防衛自主權存在分歧,德國防長Kalenbaur認為,美國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發揮了絕對主導作用,並且確實為歐洲國家提供了相關的軍事保護,因此歐盟未來的防禦不能脫離美國。
  • 德國首都暴亂之後,總理官邸遭車輛撞擊,默克爾對此無能為力
    而德國近期爆發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在德國議會修正通過《感染保護法》時,在德國首都柏林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並且升級成了德國警方與示威者的暴力衝突事件,示威者們企圖通過這種行為表達對德國政府的不滿,並且這批示威者高喊著「默克爾必須走,民主必須留下」的口號。
  • 面對德國混亂的局勢,鐵娘子默克爾忍不住落淚
    巾幗不讓鬚眉的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終究也只是個女人,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她沒有示弱,反而採取一系列抗疫措施將德國的新冠疫情控制在一個絕佳的局面,雖然依舊有人因感染新冠而去世,但是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來說,可以稱得上是抗議標兵了。
  • 德國首都爆發抗議示威,拜登或高興不起來
    除此之外,德國也不太平。11月中旬,柏林街頭被抗議人群「攻佔」,有人反對德國政府的強硬抗疫手段,還有人高喊「默克爾必須走,民主必須留下」的口號。最讓默克爾尷尬的是,11月25號,一名中年男子竟然開著車撞向了她官邸的大門。
  • 法國羅浮宮關了!德國民眾也開始……
    法國關閉羅浮宮隨著確診人數的不斷上升,上周還在歡天喜地參加尼斯狂歡節的法國人如今也不淡定了。不僅關了羅浮宮,還開啟了無接觸式購物模式。截至當地時間2日上午,法國共有確診病例130例,死亡2例。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擴散,法國政府取消了很多文化活動——5000人以上的沙龍(如巴黎書展)、展覽、音樂會、演唱會等等,不僅如此,法國12個市鎮的中小學冬季入學也被推遲。除了不能聚集,法國還呼籲民眾改變之前的一些生活習慣。近日,法國東部兩個小城的市長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 美國首都爆發大規模混亂,抗議者「逼宮」拜登,總統卻在煽風點火
    誰也沒想到,美國大法官倒向拜登、希拉蕊破口大罵白宮、拜登準備接管五角大樓、彭斯蓬佩奧紛紛保持沉默之際,川普支持者居然吹響了反攻號角,且力度一次比一次大。12月12日,認為民主黨操縱大選、拜登必須認輸的川普支持者,又在華盛頓街頭舉行了"百萬人規模"大遊行。一開始,抗議過程還比較緩和,但隨著拜登支持者加入,雙方便迅速扭打成一團。
  • 搞臭默克爾!柏林數萬人遊行示威,神秘組織現身:川普能救德國
    ,最後,德國民眾對政府的各項措施也非常配合。 但就是這樣一個防疫工作做得很出色,保護了民眾生命安全的國家,最近卻面臨著大批民眾反對疫情防控的集體抗議,首都柏林街頭陷入一片混亂。 最近,有幾萬人走上德國街頭,抗議默克爾政府提出的佩戴口罩等疫情封鎖措施,這些人認為默克爾強行要求民眾戴口罩是打著抗擊新冠疫情名頭展開的「獨裁」手段,妨礙了德國民眾的自由。
  • 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國事訪問 遭雅典民眾強烈抗議
    據路透社11月15日報導,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當天到達希臘首都雅典進行國事訪問。據白宮網站,這是歐巴馬總統任內最後一次國事訪問。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歐巴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安撫美國大選過後憂慮的歐洲領導人,確認美國對歐洲的承諾。不過這場告別之旅遭到了希臘民眾的抗議,雅典街頭當天發生了騷亂。
  • 靚麗的風景線:德國首都爆發再次爆發抗議示威,歐洲局勢或生變?
    先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激進宗教分子發生了激烈衝突,進而引發宗教大國土耳其的不滿,土總統埃爾多安甚至對馬克龍出言不遜,隨後法國發布的安全法案又遭到民眾反對,馬克龍所提出的歐洲獨立說也並沒有被所有國家認可,可謂內憂外患。
  • 泰國內亂繼續升級,首都進入緊急狀態,國王卻與後宮在德國享樂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泰國也內亂不斷,大規模人群走上街頭抗議,並對王室與政府進行「逼宮」。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國內一團亂麻,國王卻帶著妃子與下屬們,在德國逍遙自在。 抗議者們對現今的領導人不滿,希望解散國會重新大選,並且要求國家停止恐嚇民眾,但隨著事態發酵,抗議者又將訴求升級為進行民主改革與廢除君主制,並要求現政府下臺。眼看局面無法控制,泰方首都頒布緊急狀態令,對抗議者進行清場與驅逐活動。
  • 泰國大量民眾上街遊行,逼宮戲碼將上演?美國又在暗地裡偷偷搞事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太陽/】前言: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先後陷入混亂當中,讓人還沒來得及深究其中發生問題,泰國人民矛盾突然激化,最近出現了大規模抗議遊行,遊行人群走向街頭,表達自身訴求,泰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模式。
  • 默克爾:從「德國媽咪」到「歐洲祖母」
    默克爾不僅讓德國重新站上了國際舞臺,不卑不亢地與世界其他強國展開對話,也讓歐盟在與美國的關係上變得更加獨立、自主。因此在法國《回聲報》眼裡,默克爾不僅是歐洲第一經濟大國的掌舵人,更稱得上是整個歐洲的「祖母」。
  • 默克爾居家隔離 英揆再籲民眾自律防疫
    德國總理默克爾因日前接觸一名確診患者,開始居家隔離;法國也加緊興建臨時醫院,收治更多病人;英國、瑞典等國相繼宣布,為防止疫情擴散或將採取更嚴厲的防疫措施。默克爾22號在柏林,宣布新的抗疫措施,隨後獲告知收到消息,兩天前給她注射肺炎球菌疫苗的一名醫生,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默克爾隨即開始居家隔離。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默克爾未來數日,將接受多次檢測,期間仍會在家處理公務。
  • 多國民眾示威遊行高喊我不能呼吸,美國抗議人數創紀錄
    連日來,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及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在全球多國引發抗議。全美多地、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均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延伸閱讀:抗議活動已持續12天,美國抗議人數創紀錄疫情陰霾未散,美國又被種族歧視的怒火席捲。「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再一次撕開了美國種族歧視的瘡疤。對於美國民眾來說,這又是一次可能根治種族問題的機會,於是他們奮力呼喊、極力反抗,由此引發的抗議潮自上月26日以來已持續12天時間並蔓延至全美。
  • 總理數度哽咽,乞求民眾減少外出,多年來罕見真情流露
    德國欲開啟「硬封鎖」,遭民眾示威反對在我們看來,防疫抗疫是極為正常的事情,為何德國卻需要總理去哀求自己國家的議員和民眾,尤其是年輕人來配合抗疫措施呢?據悉,由於德國目前的封鎖未能達到有效控制疫情的預期,因此有衛生專家建議開啟"硬封鎖"。
  • 默克爾放棄連任德國總理,「自願」背後是什麼「陽謀」?
    理由是:默克爾讓德國重新站上了國際舞臺,在面對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可以態度強硬的展開對話,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的咄咄逼人,也能不卑不亢的運用外交智慧,最大程度捍衛自己的原則和增強德國的國際影響力。這話也算中肯。
  • 穆斯林民眾抗議向全球蔓延:「我們都是穆罕默德」
    德國《明鏡》周刊18日稱,焚燒教堂,燒毀法國文化中心和法國國旗……對於法國《查理周刊》最新一期繼續刊登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穆斯林民眾的憤怒和抗議示威迅速向全球蔓延。法新社18日稱,當天,憤怒的示威者在尼日首都尼亞美繼續遊行示威,這是該國連續第三天遊行。已有10人在暴力衝突中死亡,同時當地有8座基督教堂以及法國文化中心被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