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騎行者的未知和夢想

2020-09-10 DAHON大行摺疊車

作者/孔明明

編輯/ 馮寅傑

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上坡的艱辛和下坡的刺激,就像人生一般起伏不定,波瀾不驚。人因實踐夢想而偉大,重要在於行動,每個人都會面臨重重的阻力和障礙,有的時候人缺的不是夢想,而是一點點勇氣。」

曾經見過一些騎行的人:渾身滿副武裝——從頭到腳遮的嚴嚴實實,行李輕便,隨身只攜帶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乾糧;管它酷暑當頭還是山路崎嶇,依舊不斷前進。你或許可以輕易從他們身上捕捉到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但當你停下來和他們聊一聊時,你會發現,他們黝黑的臉上閃著神採飛揚的光,眼睛裡亮著對未來道路的渴望,這一刻,你才會懂得,他們在這段看起來辛苦的旅程中收穫了多少寶藏。

天天是他們其中一員。從外表看來,在人群中他並不打眼,但當翻出他那些被數百萬網友點擊的旅行熱帖,看到從他手中拍下的那一張張讓人神往的美景照片時,不由讓人肅然起敬並充滿好奇:這個騎行過川藏線、海南島、臺灣、雲南、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的少年,身上還藏有多少故事?



天天:旅遊達人、騎行愛好者 ,《走起,車輪弟——一輛二手單車的東南亞騎行日記》作者,書中記錄了他用一輛價值140元二手單車騎行東南亞四國的旅行故事,與此同時,他還根據自己的騎行線路,整理了一份精確到天的《東南亞騎行攻略》,為想要騎行東南亞的讀者提供具體實用的指南。

01不是單車控的騎行者

每個愛旅行的人大概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和一個去往遠方的夢。翻起記憶,從小在小城鎮裡長大的天天,家離市區有20多公裡,在讀遍了他們小鎮上所有的故事書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裡面描述的奇妙場景在天天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大約四歲那會兒,天天就每天想著:要是能娶個公交車售票員當媳婦兒,就可以每天免費去市裡玩兒,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想到望眼欲穿,甚至夜不能寐。

那時的天天對外界是充滿無限嚮往的,那時的夢想像埋在心裡的一粒種子,並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為什麼選擇騎行?面對這個問題,天天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這其實是個哲學問題。」


從小,天天就喜歡玩角色扮演類遊戲,而騎行會帶給他這種感覺:每天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新鮮的地方,吃飯就是給自己補血,路上遇到的災害就仿佛是遇到小怪獸,不斷換剎車皮和內胎就是在更新裝備,曬的越來越黑就當是升級了......「比如柬埔寨的吳哥窟是很多遊戲裡都會有的場景,而我真的就達到了那裡。」天天臉上浮現著夢想成真的滿足。

但天天卻說,他並不是單車控。「之所以選擇騎行,是因為單車從速度和便捷程度上更適合。如果時間夠的話徒步也可以,或者騎頭老母驢慢悠悠的上路。」天天坦言道,對他而言,騎行的快樂在於面對未知和不斷探索、經歷痛苦和克服困難、品嘗苦澀和享受快樂的過程,這讓他懂得世界比看到的大的多,也意思的多。



02出發,為未知和夢想


2006年,剛剛考上大學沒多久的天天就決定開始他的第一次旅程:騎行川藏線。

騎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常出現找不到住宿、沒地兒吃飯、風吹日曬、泥石流等意外狀況,並且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路上。那是天天第一次出遠門,因為剛開始騎行,沒有多少經驗,路上不斷遇到驚險,也收穫了不少感動。

天天記得,騎行到理塘的前一天,那時已深夜,又是大下坡,天上下著雨,彎度大又急,剎車也已失效,途中還遇到不少野狗跟隨,正在天天束手無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時,忽然間,一道燈光從黑暗中亮起,在背後照亮了他眼前的路。

天天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開車的藏族哥們兒,緩緩的開在他後面,為他護航。川藏線本來就陡峭,天天又不熟悉路況,在屢次險些掉下懸崖的危情發生之後,藏族大哥終於看不下去了,把天天叫到了車上,並幫他找到了住宿的地方。

為表達感謝,天天堅持要給了藏族大哥100塊錢作為酬勞,藏族大哥反覆推讓,最後在天天的堅持下才勉強收下。

「還是有點心疼的,畢竟那會兒是個窮學生嘛!」天天打趣道。

旅行最有趣的一點是,可以在路上遇到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天天記得他在川藏線的時候還遇到一個30多歲的大哥,雖不是同行,但在路上反覆相逢多次。等熟悉了之後,天天開始喊他焦哥。

焦哥脾氣很好,天天他們總是開玩笑的問:「焦哥,你姓什麼?」焦哥斜睨他們一眼,不吭聲,大家前仰後合的開始大聲笑。焦哥有個習慣是愛吸菸,總是一根接一根,那可是在三千多米的高原啊!天天有幸和焦哥住在一起過,睡的是那種10塊錢一天的通鋪。焦哥睡著的姿勢一定是臉朝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抽完最後一口煙睡覺,早上醒來不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把煙點上,天天讓他注意身體少抽菸,他滄桑的看著窗外,說已經習慣了。

焦哥的坐騎是一輛二八大梁車,在平路上都很難騎的動,你絕對想像不到的是焦哥的裝備裡還有一口鍋,隨時可以拿出來煮飯,焦哥還會教天天路邊的什麼蘑菇有毒不可以吃,什麼蘑菇可以煮著吃。焦哥說他一路就是這麼過來的,至於要騎到哪裡,他自己也不知道。

天天說:「正是這些有趣又奇怪的人,讓這個旅程充滿了新鮮感和快樂。認識他們,讓我看到了很多在城市裡看不到的一些生活方式,讓我知道生活可以充滿各種可能性。


03不要只用眼睛去看世界

2009年,作為大四學生的天天,除了川藏線之外,海南島北線等各地都騎了一圈,總騎行歷程已達一萬裡。在大學裡做過各種兼職的天天,懷揣著炒股掙來的8000多塊錢和一臺單眼相機,決定往東南亞的方向出發。

在天天的照片中,你會看到海邊剛剛露出海平面的日出、夕陽下奔跑著的少年的剪影、湖面上梳理羽毛的小鳥或者其他更加波瀾壯闊的場景;但還有很多是街頭路邊或行或停的路人,他們表情不一,卻讓人都記憶深刻。

其實天天並沒有專門學過攝影。大一下半學期,天天剛剛開始接觸相機。那年放假回家他發現家裡有一臺數位相機,如獲珍寶,於是裝在包裡,打算帶到學校學習攝影。開學時在火車站看到人山人海,場面頗為壯觀,他情不自禁拿起相機對著人群亂拍一通,心裡想著:這是多好的民生題材啊!

拍的入迷的天天想起要趕車這回事兒的時候,發現火車就快開了。他匆忙把相機裝到上衣兜裡,順著人群開始湧進車廂,在踏入車廂門的一瞬間,他覺著口袋一輕,感覺相機被偷走了,但轉身望過去只看到擁擠的人群,分辨不出誰是小偷。至今,天天還記得當時被心被掏空的感覺,也教會他:不要只用眼睛去看世界。

後來他又買了一個小卡片機,經常利用微距的功能在校園裡拍花朵和蜜蜂,有的時候為了抓拍在花叢中一等就是十幾分鐘,經常有路過的同學指著他問:你看那個人在幹啥?

在天天的照片中,很少能找到隨處可見的人和景物的合照,對此天天這麼解釋道:「因為騎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麼了不起,而只是一種簡單的體驗,沒有必要把自己放在照片中展示給別人看,到不如告訴別人自己曾經被哪些人和風景感動過。」


關於攝影,天天很認同這句話:如果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還不夠近。他說這句話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是人要離得近,即扔一個炸彈,士兵都在跑,而攝影師在拍照;第二是眼要離得近,要突出重點,注重表達方式;第三是心要離得近,要喜歡微笑,懂得交流。



04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

完成東南亞騎行後,天天開始把自己的旅行經過發到網路上面。自然幽默的講述和打動人心的照片很快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憑著騎行川藏線以及東南亞旅途的經歷,天天在網友的鼓勵下參與了「環球80天」活動,在38767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全國決賽,活動個人主頁點擊量近130萬,經過活動中的3天生存體驗,並結識了一批有相同興趣的國內旅遊達人朋友。

在天天看來,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在他眼中,上坡的艱辛和下坡的刺激,就像人生一般起伏不定,波瀾不驚。「人因實踐夢想而偉大,重要在於行動,每個人都會面臨重重的阻力和障礙,有的時候人缺的不是夢想,而是一點點勇氣。哪怕是拿起2B鉛筆開始勾勒自己旅行的條線,也就為夢想增加了一根2B鉛筆的重量。」天天頗有感觸的感嘆。

在天天看來,騎行絕對是一件簡便易懂的事兒。「剛開始騎行的時候,特別是前兩天,臀大肌(就是屁股)會很疼,過了前兩天就會好很多,突破身體極限就會很很好,一開始不妨多套坐墊,必要的時候可以上尿不溼!必須要戴頭盔!頭盔的作用是從死亡變成重傷,重傷變成輕傷,輕傷變成安然無恙。」聊到這些,天天一副過來人的老到身份。

雖然覺著騎行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天天還是告誡道:「現在網上有很多攻略,出去騎行從信息搜索上並不是件難事,只是千萬不要犧牲安全去逞強,騎行本質還是旅行,隨意一些會更好,建議一天長一天短這樣錯落有致的來安排行程,還可以留出來時間遊玩。」

即使現在天天已經在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但他心中仍然有著一個環遊世界的夢想:「說不定我會帶著我的孫子們一起出發呢!」

對於國內最近流行的辭職旅遊熱,天天雖然覺著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會導致不同的性格,但就他自己而言,他不會選擇辭職去旅行。「辭職去旅行是對工作的不負責,如果說工作是自己所不喜歡的,那做這份工作就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旅遊不是一種逃避,應該在對自己負責的前提下,再考慮遠行。」天天認真的說。



希望此文能夠給騎行愛好者帶來一些新的感悟,了解更多關於騎行旅遊經驗。當然,生命誠可貴,路上的風景雖美,但是也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需要我們做好充分的行前準備,例如充分了解騎行安全知識、騎行路線攻略、車輛裝備、突發路況、身體狀況……等等,才能確保安全出行,安全回家。

畢竟,沒有人想一直留在最美公路上。

備註:本文內容版權屬「iNews新知科技 」,如需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一個騎行者眼中的鳳翔
    驀然發現,鳳翔的騎行者多了起來。被騎行者的眼睛發現的鳳翔美景麼,也自然多了起來。因為騎著自行車,總是在路上的緣故,才得以與散落在鳳翔的那些美景,相遇,捕捉,記錄。在路上,有跑者,有驢友,更有騎行者。他們每次總是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和裝備,騎著自行車,戴著颯爽英姿的頭盔,或三五人,或一兩個,或吃力,或舒暢地騎著。
  • 初級的騎行者要先找準裝備,而後磨練技術
    騎行者的夢想:一輛好車,一個堅強的屁股。很多人都有一個騎行的夢,只是我們的夢只是夢,而有一些人卻把夢變成了現實,甚至是職業。#騎行#騎行不在乎目的地,只在乎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作為一名初級騎行者,你需要的必須要了解的騎行裝備,有必要了解一下。|||— —|||一輛好車出行必備騎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有輛好車了。騎行車可分公路和越野,在眾多的好車當中,低至幾千,動輒幾萬的車應有盡有。
  • 騎行者王衛:上路即有收穫
    騎行者喜歡用這句話作為標籤。有人說中國是個只產遊客卻不會玩的國度,這句話並不正確,至少它不適合騎行者這個群體。騎行者是用單車、憑一己之力在大地上旅行的人:一人,一車,遠行和思考。「上路即有收穫」的觀點,在這個群體中一直很盛行。中國的騎行者是個龐大的群體,單單是川藏公路,每年夏季就有數萬騎行者在翻山越嶺奔拉薩。
  • 從騎行者角度出發設置自行車道應注意哪些方面?
    一、自行車道設置需考慮騎行者類型騎行者的技術、能力、自信心和偏好千差萬別。有的充滿自信,認為自己可以和忙碌的車流「討價還價」,而大部分成年人更願意在專用車道或相對寬敞舒適的空間裡騎車。很多兒童可以嫻熟地駕馭自行車,但經驗和風險意識不足。
  • 國道上的騎行者
    國道上的騎行者出生於60年代以前的人,腦子裡都是級別職稱工資待遇。他們在公交地鐵上佔座,在商場醫院插隊,在公園隨意躺臥隨地丟垃圾,霸佔公園跳廣場舞噪音擾民。他們喜歡吐槽,罵政府,罵執政黨,罵這個不公那個不義,罵國民沒素質。他們喜歡歌頌西方,尤其喜歡歌頌美國,身邊有誰家子女考取了美國的大學,就羨慕得不得了。
  • 英國倫敦的高樓越來越多,行人和城市騎行者們不滿意了
    設計一棟新建築從來不是簡單的事,它不僅涉及到外觀和結構,也要考慮到建築材料的選擇,以及所處位置和使用者的需求。但未來,如果你想在倫敦市區內興建高樓大廈,那麼對於風速、風向等指標可能得思考更多,目的不止是保證建築自身的穩定性,同時也是為了照顧街道上行人和城市騎行者的安全。根據《連線》報導稱,倫敦金融城管理方近期發布了一份開發指南,對未來準備興建的高層建築設立了全新的風速指導規定。
  • 了不起的電影 《轉山》:生命之旅,向騎行者致敬
    《轉山(2011)》如果你有夢想,就去西藏;如果你想成長,更要去西藏。西藏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一樣也是離夢想最近的地方。多人都會期待一次像美國大片裡的「公路旅行」,和自己的家人,開著車穿越一條公路,走走停停;也有很多人,他們從一個目的地到另一個目的地,去過很多遠方,卻從未注意過在路上的風景。
  • 《轉山》影評:有夢想就要去實現,前路坎坷也無懼
    《轉山》影評:有夢想就要去實現,前路坎坷也無懼每個人都有信仰,曾經的張書豪不明白,為什麼哥哥那麼嚮往拉薩,安逸的生活不好嗎?可是當他的哥哥,帶著未完成的夢想離開,他毅然帶上行囊,踏上去西藏的道路。為了這份信仰,他離開了愛他的女友,離開了舒適的生活,朝著前路未知的方向,帶著那本騎行者的筆記本,懷揣著哥哥的夢想。張書豪,一個臺灣人,一個內向並且不太會騎車的少年,開始了他的騎車旅行。看著電影,我有些羨慕他那種,想走就走的做事方式。從剛到麗江被人騙錢,到後來遇到雲南李小川,這個少年在成長,他開始用心去體會這段路程。
  • 甘肅隴南六旬騎行者遊10餘國 數十萬字遊記勵眾人逐夢
    甘肅隴南六旬騎行者遊10餘國 數十萬字遊記勵眾人逐夢 2019-08提及此次被騎行者們譽為「身體的地獄,眼睛的天堂」的旅行,他侃侃而談。  在阿里無人區,安強民碰上極端酷熱天氣,汗水不斷滲進眼角,像針刺一般難受。每騎行幾公裡,安強民就感覺嗓子發乾,出發前帶著的4升水被烈日烤得發燙,沒多久就喝去了大半。「幸好當時有一個水井房,我又灌滿了水,不然我可能會脫水導致休克。」他回憶說。
  • 新藏線上的「益棧」,為騎行者雪中送炭
    除了因為它全程平均海拔較高,還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沿途的安全和補給問題。不過,這樣的情況在去年已經發生了改變。2019年,新藏線上建成了第一個「益棧」,成為這條線路上自駕遊和騎行者的必去之地。從葉城縣出發,沿新藏線一路向南約105公裡處,首個新藏線上的「益棧」就搭建於此。這是經過反覆測算和挑選的結果,因為105公裡正好是騎行者一天完成的裡程數。
  • 每小時有1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
    「在我國,每小時就有1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死亡,涉電動自行車事故死亡人數已成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上升最快的一個群體。」
  • 我要成為大地主 《天天農場》幫你夢想成真
    原標題:我要成為大地主 《天天農場》幫你夢想成真   《天天農場》是一款風靡全球的農場類模擬經營手遊,由全球領先的研發商趣加集團FunPlus傾力打造。遊戲最大的樂趣在於:《天天農場》集成了經典農場經營與寵物養成,遊戲中多種元素均可用於生產加工,從而產出超過500種的烹飪與生產鏈,遊戲內容豐富,玩法樂趣多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天天農場》強大的玩法系統。
  • 佐都騎行者·2019千裡騎行 | 第二天,騎行路上,做強者,勝逆境!
    追蹤第二天---在路上接下來小慧為大家報導佐都騎行者第二天的情況天還灰濛濛的時候,我們佐都騎行者早已著裝完畢,帶著一顆熾熱之心,繼續出發。康德曾說,「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儘管昨天一天的騎行有些疲憊,卻不影響我們騎行者早起。
  • 永遠留在無人區深處的孤獨騎行者-李聰明
    除了錄製精美的紀錄片,老男孩車隊這些年來在無人區還幹了一件大事:在羌塘與可可西裡交界的無人區深處勒斜武擔湖西北岸,發現了失蹤多年的福建騎行者李聰明遺物。李聰明,福建德化人,1968年出生,手工藝人,自幼家貧,初中未畢業便輟學進入社會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在福建山區度過平淡和清貧的一生。
  • 自駕遊、騎行者為何都喜歡走318國道?
    我國有70多條國道,在這眾多的國道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橫貫東西的318國道,每年都有大批的騎行者或自駕遊客活躍在這條路上。對騎行者來說,318國道是他們心目中的聖殿,是無論如何一生必走的路。318國道為何有如此魔力?
  • 淺談:作為一名專業的騎行者,每個人都要看的自行車入門知識!
    作為一名專業的騎行者,或者是準備成為一名專業的騎行者,有很多自行車的入門知識都是要了解的。只有是自己了解到自行車的入門知識,才可以是適當的提升自己的騎行體驗。選擇一輛適合自己的自行車一輛自行車的舒適性,是可以決定騎行者的舒適的。所以,要是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騎行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自行車是前提。那在平時騎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自行車?
  • 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2周:騎行者違停,有行人「闖入」
    6月11日9時許,在自行車專用路靠近回龍觀北橋的一條上下坡路段,三名老年人模樣的騎行者停下車,佔用了向東行駛的車道。他們身穿運動服、戴著頭盔,其中兩人手扶自行車,另一人將車停在路邊,舉起手機給二人拍照。這個時段,潮汐車道只允許西向車輛通行,但有東向的騎行者騎到他們身邊時,不得不拐到潮汐車道逆行。三人拍完照,約1分鐘後騎車離開。
  • 新生代演員馬藜,用最輕鬆的姿態迎接即將可能到來的奇妙和未知
    娛樂事情天天報,娛樂事情早知道,帶著新的心情來到娛樂界最燦爛的舞臺,讓小編帶您領略不同領域的美麗視野,把新的一夜翻開,把新的一幕掀開,以新的姿態出現在新世紀的舞臺,讓我們一起揮灑動人的汗水,散發無下限的激情,下面就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本文吧。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演員是馬藜。小編也是最近在追《梅花兒香》這部電視劇而熟悉她的,她在劇中飾演上進努力的李小念。
  • 澳大利亞高溫肆虐,「心急」考拉「攔路」騎行者討水喝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30日講述了一則令人心酸的故事:一隻口渴的考拉在公路上接近路過的騎行者,「討」到水後暢快地大口喝,此番舉動也讓給予了它幫助的騎行者大為吃驚。  待這隻口渴的考拉喝完赫斯勒和她同伴水瓶裡的水,它也被安全帶離了公路。  這一幕發生之際,澳大利亞多地正遭遇熱浪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