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明明
編輯/ 馮寅傑
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上坡的艱辛和下坡的刺激,就像人生一般起伏不定,波瀾不驚。人因實踐夢想而偉大,重要在於行動,每個人都會面臨重重的阻力和障礙,有的時候人缺的不是夢想,而是一點點勇氣。」
曾經見過一些騎行的人:渾身滿副武裝——從頭到腳遮的嚴嚴實實,行李輕便,隨身只攜帶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乾糧;管它酷暑當頭還是山路崎嶇,依舊不斷前進。你或許可以輕易從他們身上捕捉到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但當你停下來和他們聊一聊時,你會發現,他們黝黑的臉上閃著神採飛揚的光,眼睛裡亮著對未來道路的渴望,這一刻,你才會懂得,他們在這段看起來辛苦的旅程中收穫了多少寶藏。
天天是他們其中一員。從外表看來,在人群中他並不打眼,但當翻出他那些被數百萬網友點擊的旅行熱帖,看到從他手中拍下的那一張張讓人神往的美景照片時,不由讓人肅然起敬並充滿好奇:這個騎行過川藏線、海南島、臺灣、雲南、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地的少年,身上還藏有多少故事?
天天:旅遊達人、騎行愛好者 ,《走起,車輪弟——一輛二手單車的東南亞騎行日記》作者,書中記錄了他用一輛價值140元二手單車騎行東南亞四國的旅行故事,與此同時,他還根據自己的騎行線路,整理了一份精確到天的《東南亞騎行攻略》,為想要騎行東南亞的讀者提供具體實用的指南。
01不是單車控的騎行者
每個愛旅行的人大概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和一個去往遠方的夢。翻起記憶,從小在小城鎮裡長大的天天,家離市區有20多公裡,在讀遍了他們小鎮上所有的故事書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裡面描述的奇妙場景在天天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大約四歲那會兒,天天就每天想著:要是能娶個公交車售票員當媳婦兒,就可以每天免費去市裡玩兒,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想到望眼欲穿,甚至夜不能寐。
那時的天天對外界是充滿無限嚮往的,那時的夢想像埋在心裡的一粒種子,並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為什麼選擇騎行?面對這個問題,天天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這其實是個哲學問題。」
從小,天天就喜歡玩角色扮演類遊戲,而騎行會帶給他這種感覺:每天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新鮮的地方,吃飯就是給自己補血,路上遇到的災害就仿佛是遇到小怪獸,不斷換剎車皮和內胎就是在更新裝備,曬的越來越黑就當是升級了......「比如柬埔寨的吳哥窟是很多遊戲裡都會有的場景,而我真的就達到了那裡。」天天臉上浮現著夢想成真的滿足。
但天天卻說,他並不是單車控。「之所以選擇騎行,是因為單車從速度和便捷程度上更適合。如果時間夠的話徒步也可以,或者騎頭老母驢慢悠悠的上路。」天天坦言道,對他而言,騎行的快樂在於面對未知和不斷探索、經歷痛苦和克服困難、品嘗苦澀和享受快樂的過程,這讓他懂得世界比看到的大的多,也意思的多。
02出發,為未知和夢想
2006年,剛剛考上大學沒多久的天天就決定開始他的第一次旅程:騎行川藏線。
騎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常出現找不到住宿、沒地兒吃飯、風吹日曬、泥石流等意外狀況,並且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路上。那是天天第一次出遠門,因為剛開始騎行,沒有多少經驗,路上不斷遇到驚險,也收穫了不少感動。
天天記得,騎行到理塘的前一天,那時已深夜,又是大下坡,天上下著雨,彎度大又急,剎車也已失效,途中還遇到不少野狗跟隨,正在天天束手無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之時,忽然間,一道燈光從黑暗中亮起,在背後照亮了他眼前的路。
天天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開車的藏族哥們兒,緩緩的開在他後面,為他護航。川藏線本來就陡峭,天天又不熟悉路況,在屢次險些掉下懸崖的危情發生之後,藏族大哥終於看不下去了,把天天叫到了車上,並幫他找到了住宿的地方。
為表達感謝,天天堅持要給了藏族大哥100塊錢作為酬勞,藏族大哥反覆推讓,最後在天天的堅持下才勉強收下。
「還是有點心疼的,畢竟那會兒是個窮學生嘛!」天天打趣道。
旅行最有趣的一點是,可以在路上遇到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天天記得他在川藏線的時候還遇到一個30多歲的大哥,雖不是同行,但在路上反覆相逢多次。等熟悉了之後,天天開始喊他焦哥。
焦哥脾氣很好,天天他們總是開玩笑的問:「焦哥,你姓什麼?」焦哥斜睨他們一眼,不吭聲,大家前仰後合的開始大聲笑。焦哥有個習慣是愛吸菸,總是一根接一根,那可是在三千多米的高原啊!天天有幸和焦哥住在一起過,睡的是那種10塊錢一天的通鋪。焦哥睡著的姿勢一定是臉朝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抽完最後一口煙睡覺,早上醒來不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把煙點上,天天讓他注意身體少抽菸,他滄桑的看著窗外,說已經習慣了。
焦哥的坐騎是一輛二八大梁車,在平路上都很難騎的動,你絕對想像不到的是焦哥的裝備裡還有一口鍋,隨時可以拿出來煮飯,焦哥還會教天天路邊的什麼蘑菇有毒不可以吃,什麼蘑菇可以煮著吃。焦哥說他一路就是這麼過來的,至於要騎到哪裡,他自己也不知道。
天天說:「正是這些有趣又奇怪的人,讓這個旅程充滿了新鮮感和快樂。認識他們,讓我看到了很多在城市裡看不到的一些生活方式,讓我知道生活可以充滿各種可能性。
03不要只用眼睛去看世界
2009年,作為大四學生的天天,除了川藏線之外,海南島北線等各地都騎了一圈,總騎行歷程已達一萬裡。在大學裡做過各種兼職的天天,懷揣著炒股掙來的8000多塊錢和一臺單眼相機,決定往東南亞的方向出發。
在天天的照片中,你會看到海邊剛剛露出海平面的日出、夕陽下奔跑著的少年的剪影、湖面上梳理羽毛的小鳥或者其他更加波瀾壯闊的場景;但還有很多是街頭路邊或行或停的路人,他們表情不一,卻讓人都記憶深刻。
其實天天並沒有專門學過攝影。大一下半學期,天天剛剛開始接觸相機。那年放假回家他發現家裡有一臺數位相機,如獲珍寶,於是裝在包裡,打算帶到學校學習攝影。開學時在火車站看到人山人海,場面頗為壯觀,他情不自禁拿起相機對著人群亂拍一通,心裡想著:這是多好的民生題材啊!
拍的入迷的天天想起要趕車這回事兒的時候,發現火車就快開了。他匆忙把相機裝到上衣兜裡,順著人群開始湧進車廂,在踏入車廂門的一瞬間,他覺著口袋一輕,感覺相機被偷走了,但轉身望過去只看到擁擠的人群,分辨不出誰是小偷。至今,天天還記得當時被心被掏空的感覺,也教會他:不要只用眼睛去看世界。
後來他又買了一個小卡片機,經常利用微距的功能在校園裡拍花朵和蜜蜂,有的時候為了抓拍在花叢中一等就是十幾分鐘,經常有路過的同學指著他問:你看那個人在幹啥?
在天天的照片中,很少能找到隨處可見的人和景物的合照,對此天天這麼解釋道:「因為騎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麼了不起,而只是一種簡單的體驗,沒有必要把自己放在照片中展示給別人看,到不如告訴別人自己曾經被哪些人和風景感動過。」
關於攝影,天天很認同這句話:如果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還不夠近。他說這句話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是人要離得近,即扔一個炸彈,士兵都在跑,而攝影師在拍照;第二是眼要離得近,要突出重點,注重表達方式;第三是心要離得近,要喜歡微笑,懂得交流。
04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
完成東南亞騎行後,天天開始把自己的旅行經過發到網路上面。自然幽默的講述和打動人心的照片很快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憑著騎行川藏線以及東南亞旅途的經歷,天天在網友的鼓勵下參與了「環球80天」活動,在38767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全國決賽,活動個人主頁點擊量近130萬,經過活動中的3天生存體驗,並結識了一批有相同興趣的國內旅遊達人朋友。
在天天看來,騎行是世界上最性感的運動。在他眼中,上坡的艱辛和下坡的刺激,就像人生一般起伏不定,波瀾不驚。「人因實踐夢想而偉大,重要在於行動,每個人都會面臨重重的阻力和障礙,有的時候人缺的不是夢想,而是一點點勇氣。哪怕是拿起2B鉛筆開始勾勒自己旅行的條線,也就為夢想增加了一根2B鉛筆的重量。」天天頗有感觸的感嘆。
在天天看來,騎行絕對是一件簡便易懂的事兒。「剛開始騎行的時候,特別是前兩天,臀大肌(就是屁股)會很疼,過了前兩天就會好很多,突破身體極限就會很很好,一開始不妨多套坐墊,必要的時候可以上尿不溼!必須要戴頭盔!頭盔的作用是從死亡變成重傷,重傷變成輕傷,輕傷變成安然無恙。」聊到這些,天天一副過來人的老到身份。
雖然覺著騎行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天天還是告誡道:「現在網上有很多攻略,出去騎行從信息搜索上並不是件難事,只是千萬不要犧牲安全去逞強,騎行本質還是旅行,隨意一些會更好,建議一天長一天短這樣錯落有致的來安排行程,還可以留出來時間遊玩。」
即使現在天天已經在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工作,但他心中仍然有著一個環遊世界的夢想:「說不定我會帶著我的孫子們一起出發呢!」
對於國內最近流行的辭職旅遊熱,天天雖然覺著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會導致不同的性格,但就他自己而言,他不會選擇辭職去旅行。「辭職去旅行是對工作的不負責,如果說工作是自己所不喜歡的,那做這份工作就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旅遊不是一種逃避,應該在對自己負責的前提下,再考慮遠行。」天天認真的說。
希望此文能夠給騎行愛好者帶來一些新的感悟,了解更多關於騎行旅遊經驗。當然,生命誠可貴,路上的風景雖美,但是也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需要我們做好充分的行前準備,例如充分了解騎行安全知識、騎行路線攻略、車輛裝備、突發路況、身體狀況……等等,才能確保安全出行,安全回家。
畢竟,沒有人想一直留在最美公路上。
備註:本文內容版權屬「iNews新知科技 」,如需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