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醫院預約掛號衍生無序競爭(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0日 08:09 來源:
深夜11點,二沙島某醫院。兼職替人徹夜排隊掛號的老杏,用一本雜誌打發陣陣襲來的睡意。
排隊電話上網通通靠不住 要見專家非得高價僱號託?
專家號 一號難求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蔡民 遊曼妮 實習生 梁健敏
「一個電話,一次上網,就能讓您輕鬆掛號。」針對掛號難的問題,廣州各大醫院都相繼推出「預約掛號」,免去排隊之苦。但記者連續多日採訪中體驗,發現預約掛專家號「只是看上去很美」。眾多預約機構無序競爭以及「號託」的出現都令普通百姓掛號「難上加難」。
記者體驗 使盡渾身解數也掛不到專家號
1月17日,記者來到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早上8點,踏入醫院,只見掛號處前已有兩條長龍,兩個窗口平均每個都擠滿10來人。
窗口排隊:
8∶00就無專家號
15分鐘以後輪到記者辦理掛號,先被告知需要有「診療卡」,辦好相關手續後,記者要求掛某專家的號。話音剛落,工作人員馬上回答:「她的號一早就掛滿了!」
「那要怎麼辦呢?」記者繼續問。
「要麼你掛其他醫生,要麼你就問專家願不願加號吧?」工作人員說道。
記者火速來到專家診室,但被告知今天不能加號了。回到掛號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早上6點開始受理掛號時,該專家的號就被「一搶而光」。不少人是早上四五點鐘就來排隊了。
記者百般無奈,卻又不願放棄。導診小姐介紹:「窗口掛不到,你可以預約啊!買一個掛號卡,就可以不用排隊,自己打電話或者上網預約。」她告訴記者,一個預約卡50塊錢可用1年,每次扣去手續費3元,大概可以用17次。記者心想,還算合理啊,反正一家人都能用。可導診小姐立即表示,一卡只能一人用,如果需要辦理家庭卡則需要100元。不過想到不用排隊,記者就毫不猶豫地買卡了。在導診臺旁,一張告示寫著各專家預約和窗口掛號的數目。以記者所要掛的專家為例,窗口掛號為15名,預約掛號為10名,即每次出診正常情況下看25名病人。
電話預約:
放號時間全佔線
得知該名醫生本周六出診,記者隨即撥通預約電話,不料工作人員稱周五已經預約完了!「這麼火爆的專家你一個星期之前就得預約。她連下個星期三的號都已經沒有了,你只能預約下個星期六的。」她特意提醒記者:這個周五早上10點醫院就會「放號」,如果想約到的話,最好在9點58分的時候打過來碰運氣。
網上預約:
手慢幾秒就滿額
難度這麼大,記者決定試試網上掛號。上網註冊登記後,終於到了最後的界面,可讓人感到失望的是,電腦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1月19日,預約已滿!1月26日,未到預約時間!如果非得看此專家,要麼選擇下個周三凌晨排隊,要麼選擇這個周五預約。
1月19日星期五,記者與另同事在早上10點鐘同時採用電話預約及網上預約下周六(1月26日)的號,然而,15分鐘過去,電話語音仍是傳出一句話:「話務員繁忙請稍候。」電話一直佔線,好不容易撥通了,卻被告知該專家已經掛滿。另一名同事在網速較快的地方上網,可預約該專家的頁面久久不能打開,打開以後也令人失望:界面上依然呈現:1月26日,預約已滿!
不過,相比起部分名醫專家「掛號難」,記者發現,副主任或普通主治醫師的號還是能夠比較容易通過預約掛上的。
以婦科為例,記者分別撥通廣東省中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以及廣東省婦幼保健醫院的電話進行預約掛號。結果顯示,如果不挑揀醫生的話,在預約時間一周之內一般能夠預約到副主任或普通主治醫師。
「成功者」辛酸經歷
保姆排隊自己幹家務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不少如願掛上號的患者都有「絕招」。第1個掛上該專家號的小姐告訴記者,她是讓家中保姆凌晨4點鐘的時候來排隊的。「下午讓保姆多睡幾個小時,自己幹家中的活,凌晨讓她來排隊掛號。」記者了解到,能夠成功掛號的病友幾乎都有凌晨排隊的經歷。
排到12號的秦小姐家住中大北門,離醫院很近。據她介紹,「每到凌晨四五點鐘,就有十來個人坐在掛號大廳旁,你來到掛號只需問一句:「誰是排某某專家最後一個的,」就會有人回答你,然後就可以跟在其後排隊了。她還表示,冬天天氣冷不能在醫院過夜,要是夏天的話,每回都會在前一天晚上8點到醫院排隊。「那吃飯小解怎麼解決?」記者問道。「在醫院買飯吃,小解時就跟前後排隊的人說聲幫忙看著。」她回答。
呼朋喚友網上「搶」號
8號的郭小姐告訴記者,自己是用網上預約的方式掛到的。「電話掛號?那你的時間得算得很準,要不老佔線要重撥,名額就會被佔了。」郭小姐還稱,「網上也不一定能夠掛到,通常在『放號』後十幾秒內就被搶個精光。」她的招數是讓朋友在10點前「貓」在電腦旁,仔細盯著屏幕「搶掛」。郭小姐說:「這個難度和買彩票中頭獎差不多,除非是運氣很好,要不就是大規模的人海戰術,不然也基本沒戲。所以選來選去,還是傳統蹲點法最有效。」
掛號處已經排長龍
排3個通宵拿個「加」號
1月19日,記者來到全國首家三甲眼科醫院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同樣以掛不到當天某位專家的號告終。候診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第三天通宵達旦排隊,可仍然等不到看病的機會。他把希望寄托在今天,因為前一天傍晚6點來等候,今早終於排在加號第2位。「不過還得碰運氣,如果醫生今天不看加號的,那明天還要來排。」李先生無奈地苦笑,發黃的眼睛裡帶著血絲。
李先生的眼睛得了葡萄膜炎,這個病可算是眼病裡的疑難雜症。他掛的專家很出名,全國各地的患者都前來求醫,想掛到號就更難了。李先生說他永遠不會忘記從前那段露宿街頭,排48小時的隊看5分鐘病的日子。「那時候剛到廣州,人生路不熟,沒個去處。天寒地凍,夫婦倆撿來一些泡沫墊在地上,夾著睡袋蜷縮著身子,便在醫院門前露宿一宵。」後來,要是天陰下雨,保安便會開門讓他們在醫院裡邊過夜。「 可是想想以前還好,至少排48小時總能看到病,現在排了三天,卻還輪不到自己看病。」李先生說。
職業掛號手
「炒號」黃牛曾是讓求醫者深惡痛絕的一群人,他們搶先霸佔掛號窗口位置,掛走大量專家號炒高價。隨著各大醫院實名診療卡的推行,掛號者必須一一對應,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黃牛市場。但由於專家醫療資源仍然稀缺,當年的「黃牛」轉變為另一種行當――買賣雙方約定的「職業掛號手」。記者調查發現,在廣州不少三甲醫院都有職業掛號手的影蹤,他們大多為貧困的外鄉人。隨著廣州富人越來越多,名醫盛名在外,專家彌足珍貴,掛號行業越發龐大,收費也因專家難掛程度增大而不斷上漲。
凌晨1點,老杏終於頂不住困意熟睡在椅子上。
穿毛褲披軍大衣熬一夜賺60
1月23日晚上8點,寒風料峭,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一樓左隅,昏暗的燈光讓大廳有點侷促。四名中年男女坐在椅子上,一聲不語,靜靜地等待著長夜的流逝,黎明的到來。因為第二天早上,每人就會獲得70塊錢。看到記者走近,較高的男子站了起來,問道:「是來掛某某專家的號麼?」記者反問:「你怎麼知道?」看到也是掛號的,男子熱情地介紹說:「行,你是8號,跟著他。」該男子是河南人,48歲,周圍的人都管他叫老杏。「啊,現在來也只能排到第8啊?」記者很不解。「沒辦法,人家一早就來了。」老杏指了指旁邊的女人,「她六點鐘就來了。」
老杏本來警惕地說是幫老鄉排隊掛號的,看到記者並無惡意,才承認自己是幫客戶掛號,「加上掛號費,每個人70元。」記者本想自己替親戚排隊到凌晨,可看到老杏後試探道:「那要是我給錢,是不是你也能夠替我排呢?」老杏聽後連連點頭。「能不能便宜一點啊?」「這個價錢不能低了」,老杏說,「這專家火爆啊,你早上6點鐘來保證掛不到,非得凌晨三四點,那時候你打的來不還得花掉幾十塊嗎?」記者追問:「是不是保證能掛到號?」老杏連聲說:「那當然,一手交貨一手給錢,你大可放心。」老杏捲起褲筒,露出毛褲:「熬一夜不容易啊,你看我都穿上毛褲了,下半夜披上軍大衣還冷得直哆嗦。要不你今晚試試。」老杏繼續說,「10個小時才賺60塊,晚上坐在冷板凳上打瞌睡,沒眯上一會就醒了。」
記者仍然裝作不放心:「只你一個人怎麼排兩個號啊?」老杏笑了笑:「這個你別擔心,雖說一人只能掛一個號,可排到早上我叫同事來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