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田街道800餘名「藍馬甲」上陣提亮文明底色

2020-12-25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馬金玉/文 張敬/圖

日前,馬田街道在將圍社區開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創文宣傳遊園活動,10餘名「藍馬甲」手拿「創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宣傳折頁和致市民群眾的一封信,鼓勵引導轄區群眾爭做文明市民。據悉,近期,該街道加大力量,增派各部門單位、各社區工作人員身著「藍馬甲」,全部下沉駐點社區開展文明巡查、文明勸導、文明宣傳等工作,打造了一支支隨處可見的「藍馬甲」創文「專業」隊伍。

為全面深化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馬田街道在社區原有創文隊伍的基礎上,借力各部門單位下沉的人員力量,800餘名工作人員齊穿「藍馬甲」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此外,街道還為「藍馬甲」隊伍明確了創文五大工作機制,在每個點位定人、定崗、定責任,努力實現「處處有崗、事在崗中、崗上有人、遙相呼應、機動處置」的良好創文局面。800餘名「藍馬甲」分布在轄區8個社區的大街小巷,他們是文明巡查員,對照街道創文「明白書」,查找問題,並逐條跟蹤整改落實,集中治理城市難題。

他們是文明勸導員,在各大交通路口的驕陽下,揮動著小紅旗勸導市民排隊上車,文明出行。他們是文明宣傳員,進村入戶宣傳講解創文知識,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呼籲群眾積極做文明市民。他們是文明使者,將藍色提亮成了馬田文明的主色調。

馬田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街道將充分發揮「藍馬甲」隊伍優勢,深度聚焦集中問題點、牢牢把握創建關鍵點,讓「藍馬甲」發揮好宣傳員、引導員、巡查員等多重身份優勢,形成文明創建以點帶面、示範引領、輻射帶動的良好局面,努力將城市的文明底色描繪得更加靚麗。

相關焦點

  • 馬田街道藍馬甲攔截一宗網上購物退款理賠詐騙案
    原標題:馬田街道藍馬甲攔截一宗網上購物退款理賠詐騙案12月14日,記者從馬田街道獲悉,該街道藍馬甲反詐隊在開展防詐宣傳時,成功攔截一宗網上購物退款理賠詐騙案件,制止了騙局的蔓延,避免了當事人被騙造成經濟損失。
  • 馬田街道藍馬甲反詐隊火眼金晴識破
    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洳鑫 通訊員 餘巍巍 鄭有利)近日,記者從光明區馬田街道獲悉,該街道藍馬甲反詐隊成功攔截一宗網上交友詐騙案件,制止騙局的蔓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2萬元。
  • 深圳:周末「藍馬甲」 街頭新風景
    深圳市8000餘公務員昨參加「文明出行」等志願行動   昨天下午,雖然天下起了小雨,但2點整,來自市交通運輸委的公務員志願者「藍馬甲」們就來到公交站,引導市民排隊乘車,「文明出行」。「藍馬甲」們昨天還多了一項新任務,就是向乘客徵集對新一代公交候車亭的意見。據了解,新一代公交候車亭借鑑了倫敦等國際先進城市經驗,按照「形式新穎獨特、反映特區風貌、信息清晰豐富、方便市民乘車」的原則,結合道路及城市景觀設計而成。
  • 馬田街道2020年足球比賽圓滿落幕
    馬田街道2020年足球比賽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1日13:53 來源:北國網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 區事|喜獲「深圳2019年度網民最喜愛幸福街道」,解密光明區馬田...
    6名街道幹部全脫產兼任社區黨委副書記下沉713名工作人員到社區一線充分確保社區有能力、有資源為群眾更好地服務書記出馬主動協調>社區幹部到居民家中溝通議事這已經成為馬田街道群眾訴求服務工作的常態2019年4月,光明區首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群眾集體訴求服務案例在馬田街道合水口社區完成。
  • 脫下警服,換上藍馬甲,民警志願者為「文明深圳」助力
    脫下警服,換上藍馬甲,民警志願者為「文明深圳」助力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黃俊生 戰曉慧 馬東桂  2020-09-29 脫下警服,換上藍馬甲
  • 馬田街道近百名長者齊聚 共賞粵韻風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傅密 麥鳳兒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聯合深圳市龍崗區彩虹養老助殘綜合服務中心,在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展了「馬田長者齊聚,共賞粵劇風華」粵劇表演觀賞活動。傳播粵劇知識、粵劇文化,為轄區近百名長者朋友帶來一場直擊心靈的粵劇視覺盛宴。為大力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馬田街道通過聯合舉辦粵劇表演觀賞活動,營造敬老愛老的濃厚社會氛圍。據了解,該活動在12月上中旬舉行。兩天時間裡,粵劇藝術家們表演了《七月七日長生殿》《說書教龍》《花好月圓》《碧海狂僧》《牡丹亭之遊園驚夢》等經典曲目。
  • 黃果樹旅遊區:800餘「瀑花」志願者上街 協助加快城市環境恢復
    「緊急通知,各志願服務分隊,這裡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調度指揮中心,受強降雨、強風影響,旅遊區城內多處設施設備受損,存在安全隱患,為有效快速恢復旅遊區秩序,減輕各創建部門(單位)工作壓力,請立即組織志願者前往責任區域開展......」5月31日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夾雜著狂風和冰雹襲擊安順市中西部地區
  • 平度鳳臺街道「藍馬甲」為老人送粽子 共話端午鄰裡情
    連日來,鳳臺街道、開發區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相繼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引導群眾尊重傳統習俗、繼承傳統文化,聯絡鄰裡感情,增強社區凝聚力。在星光社區、馨園社區、香店村等活動現場,各實踐站的工作人員、志願者們將提前泡好的糯米、粽葉、捆繩、紅棗、花生擺上了桌,「藍馬甲」與紅棗、白糯米、綠粽葉交相輝映。
  • 安國市創建文明城市 繪就幸福底色
    安國市堅持把省級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舉措,抓實事、提品質、惠民生,讓市民的「文明素養」更高,讓城市的「精氣神」更強,讓群眾的「幸福成色」更足。提升城市顏值,聚焦民生打造高品質之城細微之處,彰顯文明;毫釐之間,見證真章。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安國市紮實開展綠化管護再提標、環境整治再擴面、農貿市場再提質等專項整治行動,把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漏洞密織細縫,繡出最美的城市「文明之花」。沿著安泰大街一路北行,沿途寬闊的道路、精緻大氣的城市綠色廊道、茵茵綠地讓人耳目一新。
  • 光明區馬田街道幫扶汕尾城區埔尾公興村老年活動中心揭牌
    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姜陽與捷勝鎮鎮長吳春磊,共同為埔尾公興村老年活動中心揭牌。據悉,此為馬田街道前往汕尾市城區捷勝鎮開展的結對扶貧活動之一。該中心坐落於汕尾市城區捷勝鎮埔尾村下屬的公興自然村,建築面積180㎡,於今年3月6日開工建設。
  • 文明遂寧 | 市河東新區慈音街道:「紅馬甲」讓城市「靚」起來
    文明遂寧 | 市河東新區慈音街道:「紅馬甲」讓城市「靚」起來 2020-09-06 23:4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馬田街道幫扶汕尾城區埔尾公興村老年活動中心揭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任星 蘇江彬/文 麥建輝/圖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姜陽與汕尾市捷勝鎮鎮長吳春磊,共同為埔尾公興村老年活動中心揭牌。據悉,此為馬田街道前往汕尾市城區捷勝鎮開展的結對扶貧活動之一。
  • 鹽田街道「紅馬甲」2020年志願服務日均時長逾227小時
    2020年,鹽田街道1名志願者被團市委評為防疫先進個人,1個志願服務組織被團市委評為防疫先進組織,12名志願者被團區委評為防疫先進個人,2個志願服務組織被團區委評為防疫先進組織,3名志願者被評為區「環保達人」,5名志願者被評為市百優志願者,18名志願者被評為市五星級志願者等榮譽,佔全區獲獎人員50%。
  • 文明風正好|湘雅路街道辦事處: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近年來,長沙市開福區按照「亮牌子、樹形象、展風採」文明單位創建巡禮活動的要求,積極組織動員全區文明單位行動起來,紮實履行文明單位職責,提升自身文明創建水平,始終保持文明單位的先進性;大力塑造文明單位標杆,樹立並強化良好形象,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提升輻射帶動力和影響力。
  • 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網格員熱心幫助迷路小孩尋回家人
    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新莊社區網格員朱漢林在巡查時,幫助一名「迷路」孩子找到家人的故事,在轄區傳為美談。 當天,馬田街道新莊社區網格員朱漢林在開展日常巡查時,發現一名小男孩獨自一人站在路邊四處張望,顯得茫然無措。他立即上前了解情況,小男孩見到小朱特別緊張。
  • 「紅、藍、綠」繪就洽川文明新景
    「紅、藍、綠」繪就洽川文明新景洽川自古被譽為「活態的民俗博物館」,自2015年開始,全鎮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引領,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貫穿五大理念,彰顯洽川特色,以「村美、人美、山美、水美,兩全其美」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為工作理念,改善村居環境、引導群眾向善、培育文明風尚
  • 建德洋溪街道:「紅馬甲」匯成「洋溪紅」,助力全域環境治理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12月23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席靜)2020年,在建德洋溪街道環境治理的每個毛細血管中, 「紅馬甲」的身影隨處可見,逐漸匯成了獨有的「洋溪紅」。   「藍媽媽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已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現在垃圾分類已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這是我們這些『紅馬甲』最希望看到的!」團結村書記章雪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像他這樣的「紅馬甲」們不斷奔波在鄉村善治各個現場,截至目前,採取「點到點、位到位、責任到人」的方法,共上門宣傳342戶,集中整治8次,清理牛皮癬165處,清理房前屋後空閒地亂堆放322處。
  • 老年人出行指南,提亮鐵路無微不至服務「底色」
    出行指南,彰顯鐵路擔當,以更加看得見的行動提亮無微不至、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底色」。這些無一不從細微之處體現了鐵路人無微不至的服務底色。  出行指南,成就美好生活,描繪親人團聚美麗畫卷。選擇鐵路出行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讓這些特殊群體出行更加便利,讓旅客對美好生活更加地嚮往是鐵路人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