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被竊,博物館館長在日記中寫下了神秘的一段話

2020-12-17 騰訊網

1997年2月,就在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著名作品《女士的肖像》準備在位於義大利皮亞琴察的美術館裡奇·奧迪展出的前幾天,這幅畫失竊了。1997年底,有竊賊聲稱他們通過天窗用釣魚線「釣」走了這幅畫。幾天以後,裡奇·奧迪現代美術館時任館長斯特凡諾·富加扎,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奇怪的一段話:

"我曾經想過如何能夠增加展覽的關注度,成功的吸引前所未有數量的觀眾,出現在我腦海裡的想法是,與警察合作組織一場盜竊,在展覽開始前,讓畫作消失,在展覽開始以後再重新找到。我的上帝,我想像的事居然真的發生了。」

當地報社的記者埃爾曼諾·馬裡亞尼多年以來一直痴迷於研究這幅神秘失蹤的畫作。馬裡亞尼寫了一本關於這幅畫作的書,還一直懷疑富加扎知道的比他自己透露的要多。馬裡亞尼說:"小偷不可能是單獨行動。拿走畫的人顯然在博物館內能夠自由走動。」

2019年12月初,一位園丁在清理博物館外牆厚厚的爬山虎時,發現這幅價值6500萬美元的油畫被放在一個黑袋子裡,藏在博物館外牆的雜物箱中。

一個月後,有竊賊寫信給馬裡亞尼,說是他們把畫放在那裡的,是「送給城市的禮物」,他們是"出於道義歸還畫作」。馬裡亞尼把信交給了警察,警察隨後審問了竊賊。

皮亞琴察的檢察官並不認同竊賊講的故事。在富加扎的日記被曝光以後,他們正式調查了富加扎的遺孀羅塞拉·蒂亞迪娜。警方告訴媒體,他們不一定認為蒂亞迪娜參與了這起神秘的盜竊案,但他們確實想知道她丈夫是否把這幅畫藏在了家裡。警方告訴蒂亞迪娜,她在一個藏有贓物的房子裡住了23年,除非她與警方合作,否則她可能會被認為是幫助掩蓋罪行的同謀。

這幅畫現在已經安全地回到了義大利文化部手中,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專家已經確認了它的真實性。這副作品之所以廣受讚譽,而且易於驗證真偽,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其實是一幅"雙層"畫作。1996年,一位藝術系學生意外地發現,《女士的肖像》是畫在另一幅畫作《年輕女士的肖像》上面的。《年輕女士的肖像》畫的是克利姆特突然去世的情人,這幅畫在新作品《女士的肖像》完成前一年突然消失了。人們認為克裡姆特用新作品覆蓋了原來的作品,目的是想迅速抹去痛苦的記憶。1997年的展覽原本就是計劃藉機會宣布這個新發現,但是在1997年2月展覽開幕的前幾天,畫作卻消失了。

這副畫作被保存得很好,近乎完美。專家們正在研究這幅畫是如何被保存了20多年的,它是被置於不安全的環境中,還是被精心包裹起來保存在密閉場所?一個美術館的負責人更傾向於做後者。這是確定富加扎日記是否就是他的自白書的關鍵。

警方也在密切注意富加扎和蒂亞迪娜對外的財務往來。有猜測說,為了激起觀眾對即將到來的展覽的興趣,富加扎可能確實委託了竊賊偷畫。他本來打算在展覽開幕之前把畫歸還,比如把它放在博物館牆上的一個洞裡,但是事情後來沒有像他計劃的那樣發展。

調查人員懷疑竊賊們另有了自己的計劃,他們這麼多年來一直用這件事敲詐館長。等到館長和妻子沒錢了,他們才決定把畫還給美術館,希望通過「慷慨」的歸還被盜作品,他們的其它罪行可以得到寬大處理。

在義大利100多萬件被盜藝術品中,克裡姆特的《女士的肖像》位列第二。第一名是卡拉瓦喬的《聖方濟各、聖勞倫斯與耶穌誕生》,這幅畫1969年於巴勒莫的聖洛倫索教堂被盜。《女士的肖像》在克裡姆特去世前一年完成,1925年被出售給義大利藝術收藏家朱塞佩·裡奇·奧迪。被盜的美術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這幅有著神秘歷史的畫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現任美術館館長馬西莫·法拉利說,他們已經聯繫了電影製作人和編劇,希望能把畫作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法拉利表示,他們將在美術館裡為這幅畫建造一個特別的空間,用於永久展覽,而且是全天警衛,沒有天窗。

附記:

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生於維也納,奧地利知名的象徵主義畫家。他畫中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題為輪迴宿命。1918年因西班牙流感而身故。

我是夭之沃沃,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的關注,評論和點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埃及博物館大白天丟梵谷名畫 從框中被盜走(圖)
    《罌粟花》原藏於開羅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館。21日上午開館後不久,工作人員發現這幅油畫作品被人從畫框中切割後盜走。21日上午開館後不久,工作人員發現這幅油畫作品被人從畫框中切割後盜走。工作人員說,當天開館前,畫作仍掛在原處。  警方隨後進入博物館,調看監控錄像,尋找現場指紋,詢問所有館員。博物館監控錄像顯示,當天上午,進入博物館的參觀者總計只有10人。胡斯尼說,博物館報失後,政府隨即通知全國各機場、港口採取特殊措施,嚴防名畫被走私出國。
  • 世界名畫《無名女郎》等俄羅斯藝術珍品亮相上海博物館
    世界名畫《無名女郎》等俄羅斯藝術珍品亮相上海博物館 2017-12世界名畫《無名女郎》等68件俄羅斯「巡迴展覽畫派」油畫代表作亮相此間,向中國觀眾呈現「巡迴展覽畫派」的時代價值與藝術成就。12月14日,「巡迴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
  • 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曝光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一段監控視頻顯示,一名竊賊衝進荷蘭博物館,偷走一幅文森特·梵谷的畫作。 這名竊賊手持大錘,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歌手拉倫博物館(Singer Laren museum)破門而入,然後夾著這幅藝術作品騎著摩託車迅速逃跑。
  • 六大博物館館長齊聚 共話《書聲》精彩故事
    已經舉辦了六期的《書聲》欄目日前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呈現2019年度SMG《書聲》文博盛典,攜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院長李舉綱和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登臺,共話《書聲》故事,共享文博精彩。
  • 荷蘭博物館現場開放名畫修復過程
    為紀念倫勃朗,不久前荷蘭最大的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啟動了名為「夜巡行動」的修復工程。工作人員為倫勃朗的名作《夜巡》罩上了一個透明玻璃罩,形成一個約50平方米的玻璃房。修復人員根據需要調節玻璃房內的溫度、溼度。遊客可以透過玻璃房看到名畫的修復過程。《夜巡》是倫勃朗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創作的一幅集體肖像畫。
  •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從「革命化」春節到博物館裡的春節
    原標題:這些人,那些「年」①|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從「革命化」春節到博物館裡的春節  談起春節記憶,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印象最深的是我國春節習俗的變化。他經常想起上世紀70年代過春節的樣子。那時,過春節常帶一個定語——「革命化」的春節。  什麼是「革命化」的春節?
  • 中國有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俄國有博物館的貓門童,貓已深入職場
    貓館長觀復博物館是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於1996年在北京創辦的,這家博物館的展品或許不是最出名的,因為人們更熟悉的是博物館裡的貓們,馬先生稱它們為觀復貓。起初,博物館並沒有養貓的計劃,因為機緣巧合,馬先生收養了許多流浪貓,於是它們悉數登場,最早來到博物館的花肥肥已經15歲了,是觀復博物館元老級的館長了。其他為我們熟知的貓咪還有黃槍槍、藍毛毛、麻條條、雲朵朵、黑包包等,這些貓咪與文物們友好相處,守護著博物館,也招攬了更多的人前來參觀文物,順便擼貓。
  • 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 竟是用大錘反覆敲擊砸碎玻璃門進入...
    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 竟是用大錘反覆敲擊砸碎玻璃門進入展廳偷畫時間:2020-04-24 10: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 竟是用大錘反覆敲擊砸碎玻璃門進入展廳偷畫 當地時間4月22日,荷蘭警方公布了梵谷油畫盜竊案的公共視頻錄像。
  •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韓戰明轉任首都博物館館長
    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韓戰明轉任首都博物館館長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鵬 2017-02-12 18:25 來源:澎湃新聞
  • 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曝光:小偷衝破安全門,靠大錘輕鬆得手
    荷蘭博物館梵谷名畫被盜監控曝光:小偷衝破安全門,靠大錘輕鬆得手  Emma Chou • 2020-04-23 17:20
  • 22個國家47位外國博物館館長與知名學者齊聚湖北省博物館,共話音樂...
    楚天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張明 孫夏)9月11日,國際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CIMCIM)「理論·技術·方法:博物館對傳統音樂的詮釋」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博物館隆重開幕。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國際博物館協會樂器專委會主席、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博物館館長加伯列,湖北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中國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主席、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任館長、國際知名策展人肯摩爾,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樂器部主任布拉德利等眾多嘉賓出席。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為了保護好館裡執守人員,在武漢實在買不到口罩的情況下,1月23日20:56,方勤在微信群中發出了求助信息:「真的求援了!」  1月24日13:16,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發來消息,「捐贈的4000隻口罩今天寄出」。27日,國家博物館捐贈5000隻口罩。在收到方勤發去的感謝信後,國博館長王春法回信道:「不客氣。我們都是一家人。
  • ...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館長說」之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每年夏天,有兩個重要的日子都會與溫暖的好天氣一起到來——「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博物館和遺產地作為歷史的守護者,為我們揭開神秘過去的面紗,引領我們展望燦爛美好的未來。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 這些藝術家是博物館大盜的心頭好,你猜對了嗎?
    這起竊案中博物館本來以為丟失了4柄禮劍和槍枝,結果探員們卻在竊賊家找回了200多件文物儘管藝術品價值高,但因這些名作知名度過高,反而無法找到敢於接手的買主。這也是諸多著名藝術品在丟失的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後,通常要經過一個世紀的時間才會出現在世人眼前的原因。因此,很多盜賊也會選擇以破壞藝術品來要挾博物館交付高額的贖金。
  • 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到訪中船郵輪
    2020年7月1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侯寧彬館長一行3人到訪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博物館陳列部主任董理、文物徵集處處長師小群、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煜、郵輪運營部主任郭朋皞等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
  • 館長訪談|港大美術博物館館長:博物館得重傳承,並非遊樂場
    由成都知美術館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開放的東方——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近日在知美術館舉辦,論壇圍繞「開放的東方:全球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亞洲藝術」這一主題進行演講與討論。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羅諾德(Florian Knothe)與會並發表主題演講,研討會期間羅諾德館長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的專訪,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思考一所美術博物館存在的意義,為何要建立一個公共空間的博物館。「我非常看重私人博物館如何傳承博物館的使命,為社會帶來新的東西,否則博物館僅僅是私人的遊樂場。」
  • 訪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在傳承中創新,在發展中堅守
    原標題:【茗邊聚焦】②訪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在傳承中創新,在發展中堅守 一壺清茶,兩三好友,於青山曠野間,賞茶山之景,悟禪茶一味,杭州這一座有著「茶香、茶韻、茶業、茶學、茶景」的城市,使得「茶都」這一張金名片深入人心,全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
  • 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講述穿越千年葬俗,探秘貴州洞中奇棺
    此次活動是 " 書香 · 花溪之書香青巖 " 閱讀推廣活動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本場講座由榮獲中國田野考古一等獎,中國考古學大會 " 金爵獎 " 的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為大家講述了貴州巖洞葬的歷史和分布情況。
  • 專訪波蘭華沙體育博物館館長託馬什 雅戈津斯基(組圖)
    記者與博物館館長原標題:專訪波蘭華沙體育博物館館長託馬什 雅戈津斯基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張和軒):陽光透過楊樹密密麻麻的枝葉在一個愜意的午後,記者走進在北京的波蘭駐華大使館,帶著好奇與期待,準備採訪波蘭體育博物館館長託馬什 雅戈津斯基先生。作為波蘭著名的體育界代表,雅戈津斯基先生在波蘭的知名度很高,他身上肩負著文化傳播與交流的重任。在成為華沙體育博物館館長前,他還一直是波蘭足協的發言人。在2008年他參與了波蘭足協會長的競選,不過在臨選當日選擇了退出。
  • 埃及國家博物館首位女館長
    埃及國家博物館首位女館長   「我會一直做下去」  「埃及國家博物館館長」,這幾個字眼在別人眼裡是一種榮耀,但對於西迪克,更多地意味著責任,而且任重道遠。  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這裡收藏了自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16萬餘件,但是只有少數一些展品有阿文或者英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