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丨這群海南特有亞種的豹貓,體型雖小卻是猛獸!

2021-01-20 澎湃新聞

人類的祖先馴化了不少野生動物,家貓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海南豹貓由於體型相較大陸的種群稍小,而被列為海南特有亞種。

豹貓的生存適應範圍極其廣闊,深山老林是其所愛,城郊鄉下亦有其矯捷身影,自然科學工作者就經常在海口郊區「偷拍」到它們的蹤影。

對於人類來說,貓是精神食糧一般的存在。而當一隻盡顯嬌態的豹貓睜大渾圓雙眼,幾乎沒有「鏟屎官」不會淪陷於它的軟萌氣質。

只是豹貓再萌,也千萬別動家養的念頭——身型嬌小的它擁有尖牙利爪做為防禦武器,從來都是野性未馴的林間猛獸。尤其在「山中無老虎」的海南島,豹貓的肉食者屬性得到盡情展露,更一躍成為佔據食物鏈頂端的厲害角色。

在海南鸚哥嶺拍到的豹貓。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供圖

貓科動物中的「人生贏家」

獅、虎、豹等「大貓」稱霸山林與原野,家養的小貓讓人類俯首甘為「貓奴」,作為陸地食肉動物中實力最強的一科,貓科動物幾乎是人生贏家的代名詞。

而兼具「大貓」實力與小貓氣質的豹貓,儘管如今聽起來略顯陌生,卻一度在人類與自然世界中混得如魚得水。

幾年前,考古學家曾對我國河南下王崗、陝西泉護村等人類居住遺址出土的貓下頜骨、脛骨等骨骼進行過幾何形態學分析,結果表明這些距今5500年左右的「喵星人」骨骼都屬於豹貓。

學者們推測,當時人類定居地儲存的充足糧食引得老鼠入侵,而讓人類頭疼的小偷恰好是豹貓的美餐,雙方不禁一拍即合,開啟了微妙的「合作」關係。

只是,豹貓似乎從未被人類完全馴化過。「有熊有羆,有貓有虎。」《詩經·韓奕》中將貓與生猛野獸並列,其野性可見一斑。到了東漢或隋唐時期,更溫順、易馴化的現代家貓傳入中國,人類與豹貓互惠互利的短暫交往這才戛然而止。

回歸山林重新開始獨立覓食,對於豹貓而言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種產於亞洲的貓科豹貓屬野生動物,是典型的夜行者,擅長爬樹,也能遊泳,更擁有著一口上下交錯、形如剪刀的利齒,可以咬穿硬厚的牛皮或割裂堅韌的獸肉。

正是基於這些出色的生存技能,使得豹貓的「勢力範圍」遍布整個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大陸和海島,幾乎成為貓科動物中分布最廣泛的物種。

在海口市近郊夜間活動的豹貓。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 供圖

豹貓的同族「親戚」們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擱在豹貓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從熱帶雨林到針葉林、從半沙漠到宜農區域特別是接近水源的地區,甚至海拔三四千米高的山地,儘管不同的生境中都能發現豹貓的身影,它們的種群特徵卻差異明顯。

譬如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豹貓平均體長45釐米、尾長20釐米,而西伯利亞的豹貓體長60釐米、尾長40釐米,包括斑紋、毛色也有不同,以至於最初它們被認為是幾種不同的物種。

可要是在野外見到了一隻身上長滿豹子斑點的大野貓,千萬別一股腦地把它們全認成了豹貓。除豹貓外,豹貓屬還包括漁貓、扁頭貓和鏽斑貓等成員,它們外貌與習性相似,算得上是「親兄弟」。

尤其與豹貓血緣關係最近的漁貓,更是常常被人認錯。其實,只看體型和頭部就可以輕鬆將兩者區分開來:漁貓的體型和頭部較大,屬於矮胖型;豹貓體型和頭部較小,屬於勻稱型。

再往祖上翻幾代,同屬貓科—貓亞科的虎貓身披類似豹子的斑點,也跟豹貓「撞了臉」。好在虎貓的個頭比豹貓大好幾倍,「勢力範圍」集中在美洲,兩者區分起來並不困難。

相較之下,另一個「遠親」兔猻的長相和豹貓簡直差了十萬八千裡,卻被現代分子遺傳學分析證實,它們是貓亞科中與豹貓屬最親的一支,直到590萬年前才走上與豹貓不同的演化道路,只比豹貓屬四個成員的分化時間早了90萬年,可謂是「貓不可貌相」。

科研工作者在海口市郊區拍攝到的豹貓。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 供圖

海南豹貓頻現城市郊野

從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一路向南,豹貓的毛色隨著氣溫的升高進化得愈發鮮豔,體形也越來越苗條。而當其中一支豹貓遷徙至海南時,突如其來的地殼運動讓它們斷絕了與大陸其他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加之島嶼氣候和局部小環境的影響,由此進化出獨一無二的海南豹貓種群。

20世紀80年代,海南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曾在該保護區海拔800米處的天池附近採集到過一份豹貓標本。從標本照片可以觀察到,這隻豹貓體背面呈淺棕褐色,斑紋較小,體形也明顯比北方地區的豹貓小了不少。

這與海南其他特有亞種動物的共同體貌特徵相吻合——體型更小,毛色更濃。只是根據國際最新的分類方法,海南的豹貓種群與華南、四川等地區的差異不甚明顯,目前已和北京以南直到馬來半島北部的豹貓一同納入了指名亞種,意味著我國的豹貓只剩下包括北方亞種在內的2個亞種。

按照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史海濤主編的《海南陸棲脊椎動物檢索》一書介紹,豹貓在儋州、萬寧、樂東、東方、白沙等市縣及霸王嶺、尖峰嶺、吊羅山、五指山等林區均有分布,活動範圍不可謂不廣。這得益於海南沒有虎、豹、豺、狼等大型食肉動物,再加上自然條件優越,食物終年不缺,讓「小個頭」的豹貓能夠迅速繁衍生息。

「除了山地林區,城市郊野或村莊附近也會出現豹貓的蹤跡。」據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專家盧剛介紹,這幾年他和同事在海口開展生態調查時,經常會發現疑似豹貓的糞便,有時候距離人類活動範圍非常近。

為了證實這些糞便主人的身份,盧剛在附近安裝了一批紅外線攝像頭,果然多次捕捉到豹貓的蹤跡。2018年12月8日深夜,在海口城郊某社區荒廢的野地裡,一隻豹貓靈巧躍過的身影再次被攝像頭定格,一身斑駁的豹紋依稀可辨。

從數千年前與人類的短暫「合作」,到如今頻頻現身於城市郊野,豹貓在與人類漫長的互動過程中,儘管一度淪為野味與皮毛,卻始終未曾遠去。這令人感到欣喜,更值得我們珍惜。

(編者註:本文原載於2020年03月09日海南周刊,見刊略有刪減。)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周刊聯合策劃

記者:李夢瑤

值班主任:張杰

值班總監:袁鋒

原標題:《慢讀丨這群海南特有亞種的豹貓,體型雖小卻是猛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海南特有亞種豹貓——貓科小猛獸大贏家
    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海南豹貓由於體型相較大陸的種群稍小,而被列為海南特有亞種。   豹貓的生存適應範圍極其廣闊,深山老林是其所愛,城郊鄉下亦有其矯捷身影,自然科學工作者就經常在海口郊區「偷拍」到它們的蹤影。
  • 海南日報數字報-貓科小猛獸大贏家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人類的祖先馴化了不少野生動物,家貓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並非所有的貓科動物都能馴化,譬如獅、虎、豹等大型猛獸,即使是體型沒那麼碩大的豹貓,人類也都未能搞定。
  • 海南陸地珍稀動物:海南豹貓
    海南島的尖峰嶺、吊羅山、五指山、壩王嶺生活著海南豹貓。我國豹貓目前劃為3個亞種,海南島所產豹貓列為新亞種。轉自搜狐  豹貓其實不是豹,屬哺乳綱,貓科,體大如貓,只不過徒有豹之名罷了。海南豹貓別名為狸貓、錢貓、野貓、山狸子、抓雞虎。
  •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提起日本,我們很難把它和野生貓科動物聯繫起來,因為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在內,大部分大中型貓科動物的分布區域日本都不在其列。日本僅有屈指可數的小型貓科動物分布,西表山貓就是其中一種。
  •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網友:豹貓是什麼攻擊人嗎?
    2016年3月17日訊,3月15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龍巖村一村民在自家甘蔗地發現三隻未睜開眼睛的小怪貓,經興賓區林業局林政工作人員現場查驗鑑定,確定這三隻小怪貓是小豹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便將三隻小豹貓帶回林業局餵食。
  •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豹貓與家貓有何區別?
    -----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6年3月17日訊,3月15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龍巖村一村民在自家甘蔗地發現三隻未睜開眼睛的小怪貓,經興賓區林業局林政工作人員現場查驗鑑定,確定這三隻小怪貓是小豹貓,屬於國家二   原標題: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網友:豹貓是什麼攻擊人嗎?
  • 虎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
    豹貓的亞種在野外:分布不重疊豹貓屬的勢力範圍是亞洲東部,豹貓是其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遍布整個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大陸和海島,東北至黑龍江流域,西至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北部,在我國的臺灣和海南、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以及琉球群島的西表島
  • 動物科普:形態大小不一的豹貓
    豹貓屬於豹貓屬,亞洲大陸有兩個差別很大的豹貓亞種,分別是北方的阿穆爾豹貓和南方的亞種,北方亞種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的東北地區和臺灣地區等等,而南方亞種除了馬來半島以外的亞洲大陸其他地區均有分布。
  • 慶陽正寧縣放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一隻
    宮河鎮宮河村村委會文書王成旺說:"當時王小龍把它抓住以後,第一時間給我們村上通知了,我過來到現場看了一下,這不是咱平時那種家貓,有可能是保護動物,就和王小龍及時給林業公安部門報案了。"森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王小龍家中查看情況,確定關在籠中的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
  • 野生的豹貓戰鬥力怎麼樣?可以打得過家貓嗎?
    野生的豹貓戰鬥力怎麼樣?可以打得過家貓嗎?野生的豹貓,絕對是家養貓咪的殺手!豹貓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釐米,尾長20釐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釐米,尾長40釐米。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豹貓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點一般為黑色。豹貓是夜行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 野趣車八嶺——豹貓發布時間:2020-11-19 15:45:45
    豹貓是誰?長得像豹,體型像貓,身材好,適應性強,能上樹能遊水,愛吃肉,攻擊力爆表的野生山林小霸王。說到這,你是不是對這個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呢?豹貓的特徵豹貓是體型較小的食肉類動物,豹貓的體型和家貓相仿,但更加纖細,腿也更長,體形十分勻稱。因為身上的斑點很像中國的銅錢,豹貓在中國也被稱作「銅錢貓」。
  • 再萌你也別養的——豹貓 Leopard cat
    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因此偶有野生豹貓被當家貓收養,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釐米,尾長20釐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釐米,尾長40釐米
  •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外型比家貓帥 網友:不能抓老鼠的貓我不養
    2016年3月17日,3月15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龍巖村一村民在自家甘蔗地發現三隻未睜開眼睛的小怪貓,經興賓區林業局林政工作人員現場查驗鑑定,確定這三隻小怪貓是小豹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便將三隻小豹貓帶回林業局餵食。
  • 它像貓又像豹,名叫豹貓
    豹貓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釐米,尾長20釐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釐米,尾長40釐米。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豹貓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 慢讀丨你聽說過「地下瀑布」嗎?帶你去海南這個地方一探究竟!
    鄉村小道本不寬,不知名的樹和小草又使勁地向路中央擠,只留下一條窄窄的綠色通道;遠處的香蕉林、甘蔗林在秋風吹拂下,翻出一道道白浪,讓這片綠海變得生動有趣。車穿過一段叢林,一座古橋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橋的不遠處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金波村稼橋」等字樣。嚮導王運連介紹,稼橋是一座百年老橋,村裡老人推算這座橋可能建於清朝。
  • 萌物之戰:兔猻和豹貓打架誰厲害?
    不少分類學家都提到過兔猻的牙齒很有特點,除了只有28顆牙(多數貓科是30顆),它的犬齒還特別長,比相近體型的其他小型貓類都更長。發達的犬齒使兔猻能更快殺死鼠兔,不給獵物逃跑的機會。下面是兔猻和豹貓的頭骨圖,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兔猻的特點,腦袋短而圓,吻極短,犬齒特別長。
  • 海口石山鎮疑出現豹子動物 專家否定是海南雲豹
    海南豹貓資料圖南海網海口2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 昨日,南海網報導了《海口石山鎮神秘怪獸5秒叼走60斤大狗 ,疑似豹》一文後,不少網友紛紛猜測這怪獸是否是海南的雲豹。2月2日,海口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韓副站長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給予否定,他稱海南雲豹最大體型不超過40斤,顯然無法叼走60斤的大狗,這個動物體重至少在100斤以上大型貓科動物。據了解,海南屬島嶼地區,很早年就與大陸分離,因此,海南大中型食肉動物很少,僅有黑熊、雲豹、豹貓3種。而其中,雲豹是一種廣布物種,是海南過去常見猛獸之一,但近幾十年裡也未曾有野外記錄。
  • 慢讀丨這位海南人是中國現代試驗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據已故臺灣學者蘇雲蜂(海南三亞人)編著的《私立海南大學》資料透露,當時這一規定曾遭到一些學生的反對,但顏任光和教授們堅持不改,使私立海南大學成為抗戰後中國少有的全英文教育的大學,一時令人矚目。一年之後,學生們的英文水平整體提升了,英文教學給他們帶來的全新視野和看世界的方式,學生們終於感受到顏校長的良苦用心。
  • 慢讀 | 海南的造船史,從這個朝代就開始了
    據《海南交通志》記載,20世紀20年代,私人小工業戶「瓊南興」曾修造一隻小型機動鐵船。這是海南最早的機械動力船。直到解放前,海洋捕撈漁船均為木帆船、風帆船或人力划槳的小艇、竹排,噸位小,結構比較簡單,多為船老闆(船主)僱傭工人手工製造,或沿海漁民自己修造。
  • 犬科動物裡面,哪些亞種有實力與大型貓科動物相比?
    導讀:犬科動物裡面,哪些亞種有實力與大型貓科動物相比?在大自然裡面,我們普遍認為貓科動物才是王者,比如公認的草原之王、森林之王,都是屬於貓科動物,而犬科動物裡面,比較知名的就屬北美灰狼,算是實力比較強悍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