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形容一個人容易滿足,對待事情總是動不動就無所謂的話就會稱這個人很佛系。這個詞可以說是很形象了,平時我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聽說過一些電視劇上有提到一些佛門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說法。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強調一種情感,那就是無欲無求。而我們身邊的佛系之人表現的也差不多,不過他們比起那種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人要稍微的好一點,他們對於一些比較日常的需求還是很看重的。
他們的表現並不是沒有慾念,而是體現在一種無所謂上。也就是有和沒有都無所謂,但是佛門的感覺就好像是強制性的要求不能有這樣的需求。這也許就是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了。平時我們看佛系的人對待很多事情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那麼有沒有人好奇,佛系的人在面對感情問題上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尤其是對於和別人做愛這件事,他們會不會也是很佛系,認為有沒有都可以呢?
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佛系的真正含義,他們的佛系其實很多時候只是體現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說白了就是不關我事的事情我基本上都是無所謂的,如果和我有關的,那還是要看一下這件事對於我的影響大不大,如果不打的話依舊是無所謂。也就是說,一個人佛系態度面對事物的時候也是需要根據事物對於自己的影響來判斷的。而我們想一下,愛情這樣事情在我們的眼中到底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此佛系的人在對待愛情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無所謂的。而且佛系的人有時候也是可以分類的。一類人是對於物質的佛系,一類人是對於精神需求上的佛系。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用的吃的穿的玩的比較佛系,一個人對於自己的喜怒哀樂比較佛系。一個佛系的人有可能也是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好色的。因為大部分的複習人都是對於物質上的佛系,但是精神上的滿足,他們還是會去追求的。
在他們的眼中,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他們會很明確地區分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潛意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所用的角度是自己潛意識的角度,而潛意識的角度一般都是和我們平時的情感相反的。所以,他們平時越是佛系,其實對於性慾的需求往往越大。也因此,和佛系的人談戀愛,反而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