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天坑·小寨天坑——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2020-08-27 專注西部旅遊

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是世界第一天坑,它的深度和容積的指標達到了世界第一。其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深度為666.2米,即它的圍壁圓滿、體量巨大。如果想對小寨天坑的形成有更多了解,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20190216小寨天坑(上)(下)。

圖1 圍壁圓滿的小寨天坑

前往小寨天坑的路上要經過一個旱夔門,這也是一個天坑。在觀景點處可以俯瞰旱夔門全貌,它的圍壁很大,光線充足,良田錯落、屋舍儼然,一幅世外桃源的畫面。之所以叫旱夔門,因遠處有絕壁對峙,形若一門,卻無水源。

圖2 良田錯落、屋舍儼然的旱夔門

到達天坑景區後,需要坐觀光車經過鬱鬱蔥蔥的密林後到達坑口處。我們膽戰心驚地俯視圍壁,只見其直插地下,深不見底;四周高峻、筆直、圈閉;巖紋顏色為黃、黑、白相間,還有一些雜草從巖石中鑽出,為其再添上綠色。

圖3 斧劈刀削的絕壁

再往下看,大約在300深米處出現了一個綠意盎然的臺地。站在坑口拍照處,可以看到對面臺地和一個斜坡相連,沿著斜坡曲折往下可到達坑底。當地人根據地形,修建了一條小道,我們用紅線標註。臺地上我們標註了一個黃圈,此處是一個飲茶歇息的地方(茶攤)。

圖4 通往坑底小道的示意圖

我們從坑口剛往下走時很輕鬆,從坑口處到茶攤是一個緩坡,可以欣賞周圍陡峭坑壁、翠綠植物,心情非常舒暢。經過茶攤,就進入最陡的斜坡。斜坡上光線充足,樹林生長茂盛,到坑底的小道就隱藏在鬱鬱蔥蔥的密林中。

圖5 斜坡密林中的小道

我們扶著欄杆小心翼翼地走過最陡斜坡,估計坡度超過50度。在此處,我們還能看見第二級臺地(大約在400米深處),是一個雜草叢生的斜坡。

圖6 雜草叢生的第二級臺地

避開斜坡密林,就可以一眼望到底,坑底的巖溶洞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有句俗語:「看著近,走得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圖7 坑底的巖溶洞

我們走在斜坡密林裡,周圍有些潮溼難耐,管理員說此處蛇、蟲、蝙蝠很多。還好,一路上都有管理員在清掃,蛇和蟲沒看見,但成群的蝙蝠在坑內自由飛翔。

圍壁中只有斜坡處的樹木多些,如果朝斜坡邊緣上看,絕壁上只有雜草,並且有絕壁壓頂的感覺。

圖8 絕壁壓頂

快到坑底的時候,石梯越來越溼滑,我們走得很慢。這個深度,陽光已經很難照射進來,樹林減少,代替的是雜草和苔蘚。

圖9 坑底陽光很少

站在陰森森的坑底,抬頭仰視,圍壁將人壓制在深淵裡,只有幾眼懸泉、苔蘚、雜草相伴,而廣闊天空變成了一個遙遠的亮點,如不向上接觸天光,就會被身後的黑暗洞穴吞沒,不免心生恐懼。

圖10 在坑底拍「坐井觀天」

小寨天坑中有兩個巖溶洞和一條地下暗河。從一個洞裡流出的水緩緩地流進另一個洞中。要形成小寨天坑,需要一條巨大水量的暗河通過此地。20世紀90年代當地人想在此地建一個水電站,但通過監測發現,這條地下暗河的水量並不大。據專家猜測,在小寨天坑下面可能還隱藏著一個天坑,巨大水量的地下暗河從下面那個天坑通過了。

按照央視的解讀,興隆鎮附近一帶的地表水首先流入一個垂直豎井(黑眼洞),進入地下暗河系統,強勁的水動力溶蝕了巖層,先溶蝕出天井峽地縫,接著溶蝕出小寨天坑,繼續流到旱夔門一帶,從旱夔門附近的迷宮河流出地表,然後奔騰到長江。

圖11 小寨天坑附近景區示意圖(來自百度地圖)

溫馨提示:

(1)實話實說,小寨天坑的景觀還是比較單調,就是不斷地感受坐井觀天。我們一步步往下,景色沒有多大的變化,時常抬頭望天,因為有藍天的出現,天坑也變得柔和幾分。

圖12 一直坐井觀天

​(2)這是一個超級自虐的景區,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做評估。有近3000級的連續石梯,真心勸一句,體力不好不要下到坑底,全程大約需要3個小時,有2個小時是在跟石梯較勁。

圖13 超級自虐的景區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天坑·小寨天坑——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是世界第一天坑,它的深度和容積的指標達到了世界第一。其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深度為666.2米,即它的圍壁圓滿、體量巨大。如果想對小寨天坑的形成有更多了解,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20190216小寨天坑(上)(下)的紀錄片。
  • 重慶周邊遊——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渝東北:巫溪縣紅池壩,巫山縣小三峽、神女天路南環線,奉節縣小寨天坑、白帝城 一、線路安排 時間:3天時間 第一天:清晨由重慶主城前往巫溪縣紅池壩賞高山杜鵑,住宿紅池壩。
  • 小寨天坑成奉節打卡地之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謝模燕)筆者獲悉,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的《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奉節小寨天坑榜上有名。小寨天坑位於奉節縣興隆鎮小寨村境內,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垂直高度6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巖溶漏鬥,被譽為「天下第一坑」「最深的天坑」「最美的天坑」「最適合探險的天坑」。
  • 小寨天坑–一家人的桃花源
    熟悉地理或熱愛旅遊的人,也許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觀。但你是否知道,在天坑深處還隱藏著一些溫暖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在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裡,有的人竟以天坑為家,而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怎樣的別有洞天的世界呢?
  • 奉節小寨天坑、天井峽地縫上榜《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
    《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 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奉節小寨天坑、天井峽地縫榜上有名
  • 奉節天坑地縫 驚世地質奇觀
    天坑地縫景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長江南岸的興隆鎮境內,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4A級景區,北靠瞿塘峽、南接湖北恩施州,東連巫山龍骨坡古人類文化遺址,整個景區面積約400平方公裡。景區由小寨天坑景區、天井峽地縫景區、九盤河景區、茅草壩景區、迷宮河景區和龍橋河景區等6部分組成,共有各具特色的景點70餘個,是集多種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風景旅遊區。
  • 奉節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坑地縫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位於奉節縣城南岸70多KM處,北靠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與瞿塘峽緊密相連,與馳名中外的大寧河、小三峽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張家界相通,距209國道僅46KM,西達利川、萬州、318國道100來公裡,東接巫山大廟龍坪古人類文化遺址,整個風景名勝區處在由九盤河和迷宮河相會形成的「V」字形流域裡,
  • 【重慶風景名勝】奉節天坑地縫風景區
    天坑地縫風景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地處渝鄂邊界七曜山山脈和巫山山脈的連接帶上,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
  • 【行走】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位於重慶奉節縣城,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是喀斯特漏鬥的俗稱。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世界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巖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洩,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裡。
  • 圖:奉節小寨天坑入選中國自然遺產名錄
    奉節縣風景名勝管理局2月14日介紹,重慶市奉節縣小寨天坑被國家建設部入選為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絕世奇觀一奉節小寨天抗,包括整個天坑地縫景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小寨天坑位於長江三峽西首,奉節縣境內的長江岸,距縣城70餘千米,小寨天坑是在幾座森林茂密、鬱鬱蔥蔥的山巒間凹下去的一個深不見底的橢圓形大漏鬥。站在抗口往下看,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巧奪天工。
  • 世界奇觀:小寨天坑-渝疆萬裡行-經典展播
    世界奇觀:小寨天坑(上集)世界奇觀:小寨天坑(下集)世界奇觀:小寨天坑(上、下)(總第36、37集)
  • 世界上的奇美洞天!小寨天坑獨佔花魁
    生活有我,伴您同行三角壩網,大自在遊小寨天坑(重慶,奉節)
  • 小寨天坑 ,一家人的桃花源
    熟悉地理或熱愛旅遊的人,也許都知道天坑,知道它的宏大和深邃,知道它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奇觀。幸而天坑深處並不乏蔥蘢的樹木,更有幾枝才綻新綠的枝條斜斜地伸展過來,點綴著頭頂空茫的天空,為這與世隔絕之地平添了幾分猶如桃花源一般的怡然之趣。
  • 重慶小寨天坑崖壁上的中秋
    9月13日,重慶奉節天坑內一對夫妻清早就開始攀爬臺階,清掃遊客扔下的各種垃圾。圖為廚房修建在崖壁上   中新社重慶9月15日電 題:重慶小寨天坑崖壁上的中秋  作者 鍾旖  「我們在天坑中居住了20多年,不論是何個節日,我們幾乎都在天坑裡度過。」
  • 科普:武隆天坑地縫和天坑地縫
    有時,一句話少一個詞多一個詞表達的意思就會完全不同,比如「武隆天坑地縫」和「天坑地縫」相差武隆二字,意思就是差之千裡。 武隆天坑地縫是說的武隆天坑(又稱為武隆天生三橋)和武隆龍水峽地縫,天坑地縫一般是說的奉節天坑地縫景區。
  • 奉節:天坑景區恢復開園,市民可前往遊玩
    天坑景區奉節網訊(全媒體記者 張鳳萍)這個「雙節」,受天氣影響,我縣部分景區暫停對外開放,隨著天氣好轉,目前已逐步開放,市民朋友可抓住節日的尾巴前去遊玩一番。記者獲悉,因受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天坑景區於2020年10月3日13:00啟動臨時閉園,在此期間,景區工作人員對景區遊客步道、遊覽設施設備、地災隱患等進行全面清障和排查,目前已達到開園條件,經研究決定,於2020年10月8日上午8:00起恢復開園。
  • 攝影遊記:遊重慶天坑
    最後確定走第二條路線,計劃夜宿巫山。沿著湖北省道S233一路向北翻山越嶺,景色也十壯美。進入重慶境內,開始沿S201行駛。忽然路邊出現重慶天坑景區介紹宣傳畫,原來著名的天坑地縫景區就在路邊。中西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天坑探險, 探明天坑中暗河經出水洞流向迷宮河, 推測天坑中暗河來自神秘的大地縫。天坑,是人們對地理學上喀斯特地質中漏鬥的俗稱。這一帶的天坑可多了,簡直無法統計,幾乎幾百米就有一個,有的洞口小如茶杯,有的大如一個球場,荊竹鄉小寨村一個特大天坑,坑口面最大直徑是626米,坑深666.2米,坑底的最大直徑是522米,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漏鬥。
  • 重慶奉節天坑地縫遊記
    在時間的長河裡,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無數讓世人驚訝的曠世作品,而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世間奇蹟之一——天坑地縫!在重慶市中心500公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小寨天坑。這裡一切,雖然讓我不舍離去,但是我們在第二天還是踏上了前往天坑地縫的路途!驅車一直前行,我才發現原來我看到的只是奉節美景的冰山一角。當我們第二天早上六點乘車從奉節前往天坑地縫時,發現山間雲霧繚繞,兩岸青山綠水就像一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應接不暇。
  • 九龍騰淵迷宮探險 「十萬山東人遊重慶」走進奉節天坑地縫景區
    在重慶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它身處三峽腹地,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和雄偉,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縫。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來到位於奉節縣的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觀絕景、訪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