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三月草長鶯飛的時候,是出去郊遊的好時機,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如果你想出去但又害怕,自駕遊已經成為許多遊客的首選。到了春天,自然不可能避開國內的大熱春日旅行地——「婺源」。
千年徽州文化既有建築之美,又有民俗之精華,在這裡,各種關於古徽州的民間表演正在鎮上的大街小巷上演,如 衣錦還鄉、滕府招婿、金榜題名,這三個屬於古徽州人的喜事就在這裡上演,板凳龍、徽劇、抬閣、儺舞、拜月大典等獨特的民間表演,著實叫好,如果你夠勇敢,也可以去大賽結婚,看看能不能贏美人,偶爾的街邊閃現,一定會變成意想不到的驚喜;宮廷歌舞,美麗的舞女婀娜的舞姿,也會讓你著迷。
江陵百畝油菜花海絕對是婺源第一,大家在電視和宣傳視頻上看到的「婺源花海」,指的就是江陵這個花海,今年由於氣溫升高,花期提前了,百畝油菜花海盛開時,滿山都是一片金黃。隨著梯田的變化,呈現階梯狀分布,山巒層疊,流水潺潺,白牆灰瓦的徽派村落散落在花海之間,相互輝映,有墨徽州之意。
這裡最好的景點是一號觀景臺,日出日落時最美,江陵的春光絕對美。每當油菜花盛開時,全國各地的遊客和攝影師都會蜂擁而至,觀賞和拍攝花朵,從而將婺源的魅力傳遞給全國。但是由於今年特殊時期的影響,很多人只能在雲中賞花,這種純天然、原生態的鄉村生活,讓很多生活在城市的遊客無比羨慕,他們必須在這裡呆幾天,感受惠州農村的浪漫和簡單,整個黃陵村都建在山上,遠遠看去好像長在懸崖上,黃陵自明朝中葉就有了,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由於「曬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很多遊客都知道黃陵是因為這裡有名的「曬秋」,農民挨家挨戶取出收穫的莊稼,放在窗戶裡晾乾,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它們不經意間成為中國鄉村的一道美麗風景,而黃陵最好的旅遊期不僅僅是這裡,春天也是,梯田裡幾百畝油菜花競相開放,也成了春天最美的象徵。
黃陵二期油菜花海正好彌補了我們錯過一期花海的遺憾,真的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二期花海雖然很壯觀,但真的不是它最繁榮的時期,因為油菜花上還有很多花骨等著進一步綻放。
想看這個油菜花海,需要坐索道去棲霞古寺,這一路上,你不禁對日益茂密的油菜花海嘖嘖讚嘆,從索道的終點開始,就是我們徒步賞花的起點,沿著小道一步一步走,不會覺得累,但是看到的風景一定會讓你尖叫。
走走停停,一路看著享受著,遠處的古村落、炊煙、池塘,對著油菜花特別溫暖,蜜蜂會成為油菜花最後的守護者,陪伴它們從饑荒走向老年,油菜花不像桃花粉,也不像柳青,金黃色的油菜花一朵接一朵。
相比黃陵、江陵等熱門景點,李坑並不是很出名,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還有二溪劉清、二橋疊鎖、道觀鐘聲、蛟泉蘸月、六團飛燕、仙橋鬱秀等景點。
到的時候已經下起了毛毛雨,遊客也不多,但也給江南煙雨鎮增添了一點仙氣,整個李坑村都建在山上,被一條流動的小溪分成左右兩岸,村裡的建築都是最正宗的徽派建築,粉牆瓦,高低不平;溪水連綿,青石路縱橫交錯,在溪流上,十幾座由石頭、木板和其他材料製成的小橋與左右兩岸串聯在一起.在煙雨中,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的人的水墨畫畫面。
雨中的李航沒有一點韻味,遠處山腰上隱約有薄霧,有些夢境略顯蒼茫。清晰的輪廓隱藏在屋頂上,只有一陣微風吹過後,霧氣消散的那一刻才能看到黑馬頭牆的真面目,只有幾秒鐘的功夫就隱藏在霧氣中,蒸發在河上凝結成一層薄薄的霧,一艘木船打破了平靜的水面,霧往兩邊跑,在船尾匯合,恢復了以前的寧靜,這也許就是雨中的李航的獨特魅力,讓人懷疑自己是活在夢裡還是現實中,有人說,李坑古村落最吸引人的不是風景,而是從沈鳴亭、李瑞才故居、文昌閣、德勝巷、李樹林故居、獅諾寺、大夫底等百年古建築中尋找獨特的氣質,古徽州的生活歷史被仔細地觀看和品味。
該鎮位於江西婺源,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因為婺源曾經是徽州六縣之一,所以徽州傳統建築大多保存在這裡,自然與環境的完美融合,歷史與現代時空的交織,江灣成為婺源眾多古村落中的佼佼者,也因此成為婺源唯一的國家5A級景區。
江灣離婺源縣很近,開車半小時左右就能到,全村還是佔有很大面積的,村裡的培新堂、敦衝堂、三省堂、滕家老宅都是保存完好的大型徽州建築,同時還有一些著名景點,如有趣的北鬥七星井、三次改建翻新的小江祠堂、外出前必須經過遊客的南關亭、江永紀念館等。
在普通的街道上尋找這裡留下的歷史建築,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國大廈,滕老房子裡的磚都是個人裁縫做的,上面都刻著「滕」,但字底成了「小」,北鬥七星井按照天宮分布規律,分散在村內七處,南門關是村裡流浪者離開前的最後一個去處,如果你選擇踏出這扇門,你將永遠沒有回頭的機會,三省廳、敦衝廳、培新廳等徽商的房屋,也告訴我們當時徽商過著怎樣的生活。
水磨上河位於婺源縣秋口鎮,其基址原是這裡的上河村,現已恢復原址。上河村是一個三面環水,一面環山的村子,所以想去上河村,一定要過河,所以也叫「上河村」,至於「水墨」二字,是由徽州這邊的氣質決定的,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縱橫交錯,帶著今天瀟瀟灑灑的朦朧感,加上了「水墨」二字,仿佛闖進了一座山水墨畫。
走進景區大門,沿著青石板路走,你可以去齊昊學院看一場茶藝表演,品嘗三碗名茶。也可以走在明清的古街上,找一個打著油紙傘的姑娘,去文峰塔,遠眺鹽湖風光,或者走進大富,看看徽州古民居的風格和精緻。
我不知道我第一眼看到畫畫喜歡什麼,但是再見已經是一個畫畫的人了,煙雨中,在鹽池湖畔,我望著眼前的水,心中綻放著一種說不出的情感,就像一滴墨水落入了清澈的水的無序中,卻緊緊地包圍著我,在這裡,徽州的前世被還原到了極點,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活著的古徽州的「清明上河圖」,縈繞心頭的是古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