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在北京,國產體育電影被這部「黑人北漂史」打足了雞血

2020-12-12 銳影Vanguard

20多年前,在「出國熱潮」的背景下,一部講述北京人到紐約淘金尋夢的《北京人在紐約》,引發轟動。20多年後,一個同樣講述追夢的故事仍在繼續,只是這一次追夢的目標點發生了逆轉。一個曾在美國NBA創下輝煌成績的籃球巨星,自事業跌入低谷後,在中國北京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重拾冠軍夢。

電影《紐約人在北京》用真實的歷史背景,特殊的故事架構,與適度架空的人物角色相互穿插,用運動電影的特色加人物傳記電影的特點相互彌補,完美展現了一個美國黑人的「北漂史」。

只是在去年上海電影節後,電影更名為《我是馬布裡》,雖然少了一絲情感上的共鳴,卻有了更明確的指向性,也突出了電影的類型——一部熱血激情的運動題材劇情片。

從獨狼到馬政委,他就是大寫的勵志

任何一個喜歡NBA的球迷,對於馬布裡都不會太陌生,這位「96黃金一代」走出的NBA球星,職業生涯完全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他輾轉過8個球隊。

在森林狼隊時,馬布裡因為控球時間過長、出手次數過多被稱為「獨狼」,之後又跟整個球隊鬧翻,因為他不想成為加內特身後的第二人。

在太陽隊期間,他又因為酒後駕車而被捕,最終被處以10天的監禁和交通學習,這次被捕也加速了他被紐約放逐。

到了尼克斯之後,馬布裡不僅與高層交惡,更空開與教練爭吵使得他的社會名譽急劇下降,被紐約日報的記者評為「紐約最受人責罵的運動員」。電影中,馬布裡的父親因為他與紐約球迷對罵,從而導致心臟病發去世的往事,也是當時的真實情況。

總體而言, 「獨狼」馬布裡在當時,不僅是NBA球員票選「最不想與之成為隊友的球員」,就連很多中國球迷也將其看作是「墮落」的代表,球隊的毒瘤。

但誰又能想到,這位不受待見的NBA失業球星,來到中國之後,竟然煥發了第二春。要知道,當時來中國謀生的前NBA球星不在少數,但馬布裡無疑是最成功的沒有之一。

剛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遭到了山西隊的棄用,但隨著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他成為了第一個真正擁抱中國籃球,而不是將其當作圈錢跳板的NBA球星。

他和隊員們的訓練時間一樣長,從不早退,為了拉近團隊關係,主動搬到選手訓練宿舍,他從來把自己當作特殊人員對待,甚至憑藉不懈的努力改變了團隊中的特殊份子主力前鋒。他毫不保留的教隊長蔣毅如何灌籃,仔細觀察每一個隊友的長短板,安排戰術,甚至用冠軍作擔保,換掉了北京隊幾十年來的訓練大綱。

相信不僅是北京隊的領導,就連很多北京球迷都不曾想到,馬布裡不僅做到了,更帶領北京男籃三次獲得冠軍,從昔日的長敗隊伍變成帶頭大哥,而他本人也從昔日「獨狼」蛻變成為「馬政委」。

2015年12月,馬布裡如願拿到「中國綠卡」,成為CBA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現役外援。馬布裡的個人事跡,就是一個大寫的勵志。

放過爛俗的青春片吧,中國需要多一點體育片

體育電影因能傳達出人類超越自我,達成夢想以及永不服輸的生命力始終被電影界偏愛。2017年奧斯卡頒獎前,共有32部與體育相關的電影獲得奧斯卡135項提名,而拳擊更是奧斯卡獲獎的體育電影中經久不衰的「主角」。

正如《紐約時報》在2011年奧斯卡頒獎典禮前的評論,「沒有體育電影,奧斯卡就像個丟了高跟鞋的女人。」這一類題材的電影在觀眾和評委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可惜的是,如今中國電影市場如李安導演所言,有點「浮躁的意味」。資本逐利的本性導致電影市場的投資存在嚴重跟風現象,以IP題材改編的青春校園、動作玄幻、喜劇題材等成為投資熱點。

與之相比,體育題材電影由於受眾群少,排片量低,票房成績遠遠落後於同時段上映的其他題材電影。例如《翻滾吧,阿信》票房僅620萬元,口碑不錯的《激戰》,票房也才達到1.17億元,國產體育電影的發展出現滯後。

但今年,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成為銀幕爆款,甚至超過了該片在印度的本土票房,這充分說明體育題材雖然小眾,但只要拍得好依然有觀眾買單。華語電影人需要從市場需求、故事選擇、體育產業泛娛樂化等方面把握,積極探索國產體育電影的發展之道。

《我是馬布裡》在商業類型上進行了一次新的嘗試。和《摔跤吧!爸爸》一樣,《我是馬布裡》中沒有出現一般影片中的愛情線,凸顯了時下年輕人缺乏的熱血激情,對夢想的執著。

此外,體育片的技術手段和設備也比較複雜,航拍、運動畫面都需要相應器材,一個鏡頭愛情片可能拍三遍就過了,近身搏鬥可能拍三十遍焦點都虛了。

《我是馬布裡》在中美雙方的合作下,歷時兩年完成拍攝,導演楊子在賽事的拍攝上,基本上採用近似於現場實況轉播的拍法,真實生動的表現了球賽的精彩激烈。

同時,對演員要求極高,必須進行長時間訓練,甚至要打造成專業運動水平,同時還要在表演上駕馭人物角色。

這一點上,《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爾汗,5個月增肥增肌54斤,令人驚嘆。而《我是馬布裡》則找來馬布裡本人擔任主演和籃球指導,沒有誰比他更了解自己的經歷和情感波折,更沒有誰比他更清楚賽場上的瞬間變化,也正是這份真實再現,使得《我是馬布裡》多了一份感染力。

如果說《戰狼2》是愛國主旋律,那《我是馬布裡》則當仁不讓做到了弘揚體育精神和堅守夢想的主旋律。

如果拍成紀錄片,觀眾看到的馬布裡會更真實

《我是馬布裡》的故事結構有著完整的起承轉合,青春熱血、體育競技、正能量勵志等元素一樣都不少,是一部以體育競技為題材的商業類型片。而它不僅由真人真事改編,更由馬布裡本人出演,聽上去總會讓人覺得這是一部紀錄片或者人物傳記片。

事實上,電影雖然借用了當年的真實經歷,卻在藝術上進行了二次加工。片中的馬布裡,北京男籃都是真實存在,就連季後賽半決賽遇山西,決賽大戰廣東都是當時的真實情況。

但是,馬布裡的個性化包裝,還有他身邊的隊員,教練,經紀人包括對手等等都是虛構的,這樣的藝術處理,雖然讓角色更加飽滿,故事更加生動,虛實之間,異彩紛呈。卻使得馬布裡本人在觀眾眼中失真。

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人物傳記類紀錄片讓人能帶著各自的問題去審視一個人的一生。無論他是成功之士,還是無名小卒,是什麼樣的成長背景、性格表現觸發了他們命運的轉折?你總能得到一些答案的,即便你的答案只是兩個字,「複雜」。

而「複雜」恰恰預示著無盡的可能。

《體育人間》是一場揭示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的體育大片,解讀體育明星在賽場內外的紛繁細節與精神境界,讓觀眾深刻感知他們成功的震撼與失敗的遺憾,從而了解更多明星和普通人一樣的苦樂酸甜。

它曾用四集講述了馬布裡如何愛上籃球,在NBA從輝煌走向失敗,初來CBA的風雲變化以及輾轉北京隊稱王的全過程。真實生動的描述了一個有血有肉,既普通又傳奇的馬布裡。

《我是馬布裡》放棄紀錄片的形式,採用改動較大的電影來呈現主題,雖然更具藝術化和觀賞性,但在故事的代入感上卻差強人意,不了解籃球的觀眾會不自覺認為馬布裡本人太過誇大,很多本來應該催人淚下的情節也失去了原本的感染力,甚至覺得它在強行催淚。

相信有一天,當藝術創作不在完全受制於市場時,不論是體育電影還是體育人物紀錄片,都會有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和更加自由的表達。

相關焦點

  • 紐約黑幫 黑人穆斯林 黑手黨 全在這部劇裡
    片中展現了眾多紐約本地黑人當時的社區文化以及城市中的政治腐敗。 以下為三組人聽到甘迺迪遇刺時的不同表現: 他將公寓出租給那些渴望擺脫擁擠的西側的物業單位的黑人紐約人,這裡逐漸成為黑人區。1920年代,隨著黑人文化的發揚,哈林區迎來了復興時代。1960年代,則是黑人平權運動最風起雲湧之時。 片中除了Bumpy,其實最有說頭的就是Malcom X這位黑人運動領袖。在哈林區有一條南北主幹道叫做 Malcolm X Ave,就是紀念那位黑人穆斯林傳奇領袖。
  • 《紐約人在北京》首探班 海拔最高劇組相當"有戲"
    電影《紐約人在北京》將再現「馬布裡奇蹟」和「北京王朝」背後的感人故事,並由海潤影業力邀黃建新監製、楊子導演。談到電影的創作源頭,導演楊子表示,在拍電影之前,馬布裡始終保持著一種神秘感,而通過與老馬的接觸,逐漸揭開了這層面紗,作為球隊的領袖,老馬甘願為他人付出,是一位真正擁有領袖氣質的人物,值得被人尊敬與熱愛。
  • 電影《紐約人在北京》立項 講述球星馬布裡故事
    電影《紐約人在北京》立項 講述球星馬布裡故事 時間:2014.06.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瑋
  • 查德維克·博斯曼:漫威電影宇宙的黑豹,擁有獨立電影的黑人演員
    導語:在《復仇者聯盟4》被綠巨人打響指復活的超級英雄裡,有兩位是由黑人演員扮演的,除了唐·錢德爾飾演的戰爭機器之外,查德維克·博斯曼飾演的黑豹也尤其引人關注。能夠在超高人氣的商業大片裡出演重要角色,除了演技,更多的是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 十三年前的這部電影,是比《八佰》更真實的國產戰爭片
    今年暑期檔一部《八佰》橫空出世,讓很多人討論起誰是最好的戰爭片? 我說它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大家沒意見吧! 最近戰爭片《八佰》大火,許多人去影院打卡看片,影院也漸漸復甦,這部電影的上映拯救電影院,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諸多討論。
  • 王小帥首當監製 「北漂」電影《那木錯》開機
    搜狐娛樂訊 以《青紅》摘取2005年嘎納電影節評委會獎的導演王小帥首部監製電影《那木錯》於7月21日在北京開機。  《那木錯》是一部以"北漂"群體生存和情感狀態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北漂"攝影師泉子在西藏相遇同為"北漂"女演員的青青後的情感選擇和情感困惑。
  • 《中國合伙人》發布「北京人在紐約」特輯
    昨日,片方發布了「北京人在紐約」製作特輯,講述了一代青年的「美國夢」:「二B」的籤證歷險記,「苦B」的紐約奮鬥史,以及「牛B」的美國反攻戰。 點擊播放《中國合伙人》製作特輯之北京人在紐約在紐約拍攝大結局時,勾起舊時回憶,不禁淚灑時代廣場。   《中國合伙人》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製作有限公司、星美(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雲南電影集團、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北京玖陽晟禾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 老推車滷肉創業者的辛酸史,北漂十年不如返鄉做滷肉
    在沒有回到鄭州做老推車滷肉之前,誰也想不到鄭州這家地道的老推車滷肉老闆曾經也是北漂大軍中的一員,做老推車滷肉之前十年的創業辛酸史誰人能懂?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外漂泊十年一事無成的落魄有誰能懂?為什麼我說做了老推車滷肉才知道,過去的創業辛酸史都過去了,還好回到了鄭州認真做了滷肉生意,真的是北漂十年不如回到鄭州做滷肉。
  • 黑人電影海報百年:好萊塢做不到的,獨立電影製片人來搞
    1973年,約翰·杜克·基希(John Duke Kisch)還是一個在紐約學藝術的學生。那時,朋友給了他一張黑人歌舞電影《Caldonia 》(1945)的海報,海報上,美國黑人音樂家路易斯·喬丹站在舞臺中央張開雙臂,像是在歡迎誰。
  • 同樣涉及黑人同性戀,這部1985年的電影拍得更深刻
    本文作者:趙老實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終給了講述一個美國黑人孩子成長曆程的《月光男孩》。在上個星期這個話題火熱的時候,大家都應該被轟炸過好幾輪了。就我個人的觀影體驗而言,這部電影在涉及「同性戀」與「成長」這兩個中心議題的時候頗有些「強行植入」的遺憾。
  • 一個紐約電影人的熱愛與行動
    他說:「行走江湖的人,最擅長的就是不讓別人操心」。一路上我問了許多問題,比如導演拍攝一部影片的創作衝動來自哪裡,他說,有時是一個故事,一個情結,有時是一個技術難點,例如畢贛新片的一個動力來自片中2D向3D的轉換。我答應他保密,直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在紐約電影節上映,我才舒了口氣。後來我的第一份自由職業工作,竟是這部影片的北美華語社群推廣,真是緣分難料。
  • 豆瓣評分9.6,影迷心中的影史第一,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如果讓全世界影迷一人一票評選影史最偉大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大概率會當選。這部電影常年盤踞在IMDB250佳影片和豆瓣250佳影片首位,評分更是高的可怕,豆瓣9.6分,IMDB9.3分,比它評分更高的影視劇屈指可數。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肖申克的救贖》並沒有多麼高的位置。
  • 紐約的電影敘事
    DC漫畫和蝙蝠俠系列影片裡有一個城市——哥譚,它是杜撰的美國東海岸城市,往往被認為指涉紐約,這系列電影也通常以紐約為外景地。《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裡的韋恩大廈讓人想起第五大道的TrumpTower,後者的確是這部影片的外景地之一。電影裡的哥譚市黑暗無比,黑暗力量要讓哥譚市陷入恐懼而毀滅。
  • 紐約人在北京!馬布裡紀錄片首映 杜蘭特任監製|凱文杜蘭特|紐約...
    網易體育3月6日報導:由NBA球星杜蘭特擔任監製的紀錄片《來自康尼島的孩子》(A Kid From Coney Island)將於美國當地時間3月10日上映,該紀錄片講述了馬布裡從高中到CBA的整個籃球生涯。
  • 黑人電影始於《一個國家的誕生》?
    黑人(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Harlem Renaissance)哈萊姆文藝復興是20世紀20年代在紐約發生一次社會藝術文化活動,它也被稱為「新黑人運動」。該運動還包括美國東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和地區的新非裔美國人對文化的表達,哈萊姆文藝復興被認為是一個重生的非裔美國人藝術。
  • 第14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開幕 6部奧運電影展映
    8月8日,第14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8月8日在京開幕,一部部具有歷史性與觀賞性的優秀作品將和觀眾見面。圖為開幕式現場。千龍網記者 紀敬攝千龍網北京8月8日訊(記者 紀敬)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與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共同舉辦的第14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8月8日在京開幕。電影周將放映多部國外精選的體育影視作品,展映分為奧運場館公益展映、首藝聯·國際視野——奧運官方電影回顧展、中國經典體育電影回顧展、我在零度等你——千村萬場冬奧冰雪體育電影鄉村展映、全國公益聯展、網絡在線展映等六個版塊。
  • 國產獨遊《北漂老女孩》上架Steam:真實的劇情設定!
    國產獨立遊戲新作《北漂老女孩》上架了Steam商店,遊戲預計將於8月6日發售,一起來了解一下。  點擊進入Steam商店頁面>>>  遊戲介紹:  北京,中國的文化政治中心,超級大都市——吸引著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前來,自願成為北漂。
  • 這部經典日本電影,40多年前風靡中國,現在才知道我們都看錯了
    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兩部經典的日本電影。這兩部電影在70年代中期拍攝,隨後引入中國,並成為當時風靡全國的經典電影作品,這兩部電影就是《追捕》和《人證》。今天我們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下電影《人證》。眾所周知,二戰以後,中日關係陷入谷底,直到70年代才有所緩和。
  •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開幕 45部影片放映200多場次
    央視網消息: 第四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開幕奧運官方網站6月28日訊 由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奧組委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今晚在京開幕。在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之際舉辦的本屆電影周,不僅是第六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還將突出中國電影界七年來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參與和貢獻。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蔡赴朝出席開幕式,並共同啟動本屆電影周活動。
  • 白百何讓您帶著另一半來看這部電影
    「夢想」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看不見抓不著,尤其是北漂的夢想和愛情,看似近在身邊,卻沒辦法擁有。但是,它又是您在北京拼搏的唯一支柱。當你迷失,想要認慫,放棄的時候,白百何和張子楓在《親愛的新年好》這部影片中給出了答案,「整理好心情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