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這個名字對於全世界的華人來說都不陌生,這個連續數十年穩定華人首富的企業家的故事我們也聽過了很多遍,也一直是人們尊敬的對象,然而在2018年3月份,時年90歲的李嘉誠對外宣布退休,並將公司的大權交給了長子李澤鉅,李嘉誠的位置可以說是最難有人去接手,那是因為李嘉誠的成就很難被打破,不管做的好與不好都會被拿來做比較,甚至會永遠的活在李嘉誠的影子之下。因此,在宣布李澤鉅接手父親公司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個「富二代」的身上。
眾所周知,李嘉誠有兩個兒子,李澤鉅和弟弟李澤楷的性格剛好相反,和他的父親一樣低調沉穩,這也可能是李嘉誠選擇他的原因吧。從小李澤楷就遵循著照李嘉誠給他做的規劃,並且從小就開始學習自己家族的生意,在畢業後李澤楷在1985年就加入了父親的長江實業,並從基層做起,李嘉誠也安排了甘慶林、周年茂等一眾元老細心培養嗎,經過14年在基層的打磨才坐到了高管的位置,為李嘉誠的「淡出」做著過渡工作,從1999年到2018年,這近20年的時間,雖說這期間李嘉誠表示將長和系的全部資產都交由李澤鉅管理,但其實李嘉誠一直在管理這一切,李澤鉅就默默的在背後幫助父親打理資產,把光輝留給了李嘉誠。
在2018年,李澤鉅正式接手父親的資產後,就啟動了和記大廈和天水圍酒店的重建,並拿下了黃竹坑地鐵等6個當地產項目,計劃提供1萬套住宅,確認重建的雙子酒店海韻軒和海灣軒,計劃投入140億港幣,而重建的和記大廈將會投資65億港幣,可以提供41棟的寫字樓。同年8月拿到黃竹坑地鐵上蓋項目,今年又申請重建海逸項目,同時拿下了新界溼地豐樂圍項目等等。有數據顯示,去年長和股東迎戰盈利為11.11%,長江實業的盈利為401.17億港幣,增長高達34%,這也證明了李澤鉅的能力。
但是面對這樣漂亮的成績單,李澤鉅表現出和父親一樣的謙虛,他稱自己執掌的長和系只是再走曾經比較穩健的路線,和之前相比並沒有什麼變化。但其實,早在2013年開始大量出售內地的房地產項目,短短四年的時間,李嘉誠就拋售了高達價值2000億港幣的房地產項目。由此可見「沒什麼變化」肯定是假的,但盈利的增長確實是真的,李澤鉅似乎在用自己的方法來領導長和系。
香港的企業家雖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他們比較保守,「發展不忘穩健」成為傳統,對比之下,我國內地創業火熱,反觀香港就比較平靜,比較看好「傳統」的房地產市場,李澤鉅並不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最近在競購屈原式的股份,但李澤鉅表示不會出售,現在網際網路的巨頭都在想著從線上向線下的轉移,雖然今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但只有更房地產相關的實體資產才能真正的扛過寒冬,再加上李澤鉅在重啟房地產項目後,得到的漂亮的成績單,也看到的出,他確實是一個有眼光的人。
曾經的四大家族如今都已經完成接棒,接下來怎麼走,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