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跨境電商軟體服務商「易倉科技」已於去年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五嶽資本領投,真格基金跟投。創始人陳磊告訴36氪,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團隊升級、客戶成長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業務發展。
易倉科技成立於2013年,這是公司首次對外融資。易倉科技聚焦出口跨境電商領域,為電商賣家、海外倉、貨代、出口工廠四類客戶提供信息化管理軟體,提高其內部管理效率。
易倉科技針對的跨境電商賣家是腰部電商,年銷售額在5000萬-10億之間。易倉科技為賣家開發的易倉ERP,可以提供店鋪管理、採購、倉儲管理、品牌推廣、上貨、內部協同、包裹自動匹配、財務管理、報表分析等一整套流程解決方案。
對於海外倉,易倉科技提供管理軟體WMS,能幫助海外倉客戶高效處理業務,以及搭建倉庫、推薦客戶、招募代理商,開展代發貨、貼換標、中轉、維修等服務。據介紹,目前易倉WMS覆蓋了全球3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第三方海外倉,佔到行業70%以上。
易倉科技為第三方跨境物流服務商提供的軟體是易倉TMS,這是一款包裹處理系統,可應用於國際快遞、郵件小包、專線(空、海派)包裹處理、FBA頭程、COD貨到付款及虛擬海外倉等業務。
在出口工廠方面,易倉提供M2B分銷系統,能提供一件代發、國內直發、海外倉和供銷等多種分銷模式,支持國內直發和海外倉發貨等多種物流方式,並提供完善的分銷功能和分銷生態體系。
經過近7年發展,易倉科技共服務客戶幾千家,其中超過60%為跨境電商賣家。易倉科技向客戶收取SaaS軟體服務費,支付月付和年付,根據不同版本和套餐定價不同,目前第一年平均客單價7.8萬,之後每年收取3.6萬。
過去易倉科技一直提供信息化服務,但2019年易倉科技開始進一步為電商賣家和物流公司提供諮詢和撮合服務。
陳磊向36氪介紹,出口跨境電商行業極度分散,無論是電商平臺、賣家、貨代還是出口工廠,每個環節參與者數量眾多,也因此,各個關係中雙邊聯繫也是高度分散的。
易倉科技在其中承擔平臺服務角色,首先連接了電商賣家和貨代公司:平臺基於過去積累的數位化信息,把貨運公司的物流效率、服務質量等指標量化顯示,賣家可以從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優質物流路線,還可以通過平臺集中需求向上遊爭取更多議價空間;而對於貨代公司來說,在平臺上可以得到穩定的流量支持。
在這個模式下,易倉科技向貨代公司收取交易額的2%作為佣金。物流與賣家的匹配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易倉科技會繼續優化模式,進一步拓展到對倉儲、工廠的綜合服務中。
根據團隊提供的信息,2019年易倉科技營收為8000萬,預計2020年會增長至5億,其中軟體服務費1億,平臺業務超過4億。一直以來,公司都處於盈利狀態。
團隊方面,易倉科技目前共有260餘人,總部位於深圳。創始人陳磊2008年進入跨境電商行業,曾任遞四方IT負責人;其他核心成員在跨境物流、電商、製造業、網際網路、IT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當問及本次疫情對跨境出口賣家的影響,陳磊表示其實影響不大。在這個領域,賣家一般會在春節前提前在海外倉備貨,因此2月份的銷售不受影響。但假如3月製造工廠不能準時復工,部分客戶會出現嚴重斷貨的情況。不過目前全國工廠都在逐漸開工,他預計產能可以恢復30-40%。
國內電商流量紅利不再,在跨境物流和電商平臺的發展以及政策的支持下,出口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強勁,2018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規模達到7萬億元。另一方面,過去中國出口普遍採用的低質低價傾銷模式不可持續,品牌化成為出口電商的關鍵詞。
陳磊把此前出口跨境電商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2008-2010年,行業剛起步但野蠻生長,eBay等代表平臺出現,賣家、物流、平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基於中國製造的優勢行業仍然快速發展;2010-2013年,行業初步成熟,電商、物流、倉儲都逐步完善;2013-2015年,開始進入多平臺發展階段,以亞馬遜代表出現了多家平臺巨頭;2015-2018年,資本湧入行業,國內多家電商公司快速融資並IPO。
而從2018年開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賣家們開始反思「搬磚模式」。陳磊判斷,未來幾年將會進入中國製造品牌出海的快速發展階段。中國製造的實力已經被證明,中國電商的發展也走在世界前列,而國內賣家的優勢在於,不僅擁有先進的電商運營經驗,而且離製造端更近,更懂得如何綁定工廠。他認為,內部和外部環境都已經成熟,未來幾年將會湧現很多垂直領域的出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