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名為《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近期在網上被大量轉發。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
不少人雖然不相信,但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很多人一下子分不清真假了。
微波爐熱菜熱飯真的會致癌嗎?
為此,我們找到相關專家進行求證
專家表示,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人民日報》從未刊發過有關這種觀點的文章
湖北經視記者根據「微波爐」、「致癌」等關鍵詞搜索發現,《人民日報》從未刊發過任何有關「叫停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反而是在2012年5月16日刊發的《人民日報》第4版上找到了《微波爐加熱食品會致癌嗎?專家表示,只要使用得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一文。
專家:無稽之談,微波爐熱菜不會致癌
對此,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王魯峰表示,微波爐加熱屬於物理加熱,通過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使食物溫度升起來,這種方式並不會改變食物分子的結構。
對於微波爐會洩漏輻射影響人體健康一說,專家也予以了駁斥。
王教授解釋,只要在使用微波爐過程中將微波爐的門關好,就會隔離很多所謂的輻射,而且微波加熱就跟太陽光把食物照熱是一個道理,它的輻射還沒有太陽光的輻射大,是安全的。
不過,專家也提醒廣大市民,在使用微波爐時,裝食物的器皿的材質是有講究,不適當的器皿經過微波爐加熱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最好用陶瓷的,儘量不要用一次性的塑料器皿,因為可能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其實,除了微波爐熱菜會致癌以外,
這個十月,
還有不少謠言在擾亂人心,
一定要注意甄別,
別讓謠言影響我們的生活!
謠言一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個小測試刷屏了:回答幾道問題,就能測出你的左右腦年齡!
闢謠:
北京青年報的記者採訪到了某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陳先生,他表示,通過網址破解了測試代碼以後,發現其出現的大腦年齡答案都是隨機的。也就是說,你使用完全一樣的答案去重新回答測試題,很大可能會出現與第一次作答時完全不一樣的左右腦年齡數字。
多年從事腦研究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也表示,人體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從事比較複雜一點、高級一點的心理活動時,都是左右腦協同操作。」
謠言二:含這類物質的沐浴液易致癌
近日,網傳一篇名為《請使用塊狀肥皂沐浴,十年後你就明白了》的文章稱,某些沐浴液含有一種叫paraben的成分,可能誘發癌症。
相關網文截圖
據上觀新聞消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科主治醫生傅少梅表示,paraben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首先,目前國內外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能夠證明這種防腐劑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上升。
其次,這種防腐劑在人體表面停留的時間較短,人體吸收的成分也微乎其微。所以說,這種防腐劑能導致乳腺癌的說法是危言聳聽。
謠言三:車內放這些東西會被扣分罰款
日前,一條在朋友圈熱傳的網帖以交警的名義稱:在車內放置安全帶卡扣、電子狗等物品,或者在擋風玻璃上放置玩偶的車主將被交警處罰。
相關網貼截圖
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泉州高速公路支隊「@泉州高速交警支隊」表示,網帖中的說法不準確。
對於安全帶卡扣,民警並不是查處卡扣有沒有在車裡,而是查處駕駛員、乘員是否系好了安全帶。對於車內裝載高德導航、百度地圖等具有「電子狗」功能的設備,交警部門不會進行處罰。
不過如果在前後擋風玻璃放置了妨礙駕駛人視線的物品,將被處以罰款。
謠言四 魚肚子裡的黑膜有毒
一種流傳的說法是:魚肚子裡有一層黑膜,因為汙染嚴重、有「腥毒」,要去掉。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魚肚子裡的這層黑膜學名叫「腹膜髒層」,主要起潤滑和保護內臟的作用。
其顏色只是黑色素沉積造成的,屬於正常現象。從這層膜來判斷魚是否受到汙染可是很不靠譜的,是否去除看個人喜好。
謠言五 眉毛等毛髮越剃越濃
這種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眉毛、鬍子等毛髮越剃越濃、越黑、越硬。
人民網、果殼網指出,毛髮是多是少、是粗是細、是黑是淺都和修剪無關,而是由基因和荷爾蒙決定的。
人的毛髮是從毛囊長出來的。直接影響毛髮生長的毛囊,藏在皮膚的深處。在毛囊裡面的部分不停生長,出現在頭皮外面部分的毛髮是「死」的。僅僅是表面的剪剃,不會影響到毛囊,所以也就不會對毛髮的狀態產生影響。
謠言六 支付寶來電請你轉帳檢測
有謠言聲稱,在用戶支付寶帳戶出現問題時,阿里巴巴集團職員會致電用戶幫助檢測、把錢轉入安全帳戶。其實這往往是騙局,本月已有用戶上當。
據「浦東網警」微信公眾號提示,支付寶官方客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要求用戶將金額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
支付寶透露,目前實時智能風險系統會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分析,如果發現用戶可能產生被騙風險,會通過簡訊、頁面彈窗等方式向用戶揭示風險,提示用戶謹慎操作,避免可能掉入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
用戶一旦接到風險提示,應馬上終止操作,避免陷入騙局。
謠言七 胸痛吃阿司匹林能救命
有種說法在朋友圈流傳:
「心臟病發作在睡眠的時候,60%的人沒有再醒過來,但劇烈的胸痛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如果有上述狀況發生,立刻口含兩片阿司匹林讓它化開,然後喝一點水吞下可以救命,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胸痛中心王軍主任表示,常見致命的胸痛有三種: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三種疾病都會出現劇烈胸痛,患者自己很難準確區分,應在第一時間撥打120。
針對不同類別的心臟病,要採取不一樣的急救措施。王軍說,對已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來說,發生急性胸痛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每隔5分鐘共三次含服硝酸甘油片無法緩解,就應該及早撥打120。
首次發作的劇烈胸痛,應立即送醫,避免服用任何藥物。「以胸痛為表現的急性病只有30%不到是心臟病引起的。」
王軍稱,亂服阿司匹林反而會增加出血風險,比如消化道潰瘍、主動脈夾層或者心包炎等引起的胸痛。
謠言八 營養全都在湯裡
最近有粉絲提問:很多朋友喝湯不吃湯料,因為他們深信精華都在湯裡。這種說法到底對麼?
資料圖。周毅 攝
「家庭醫生」、「全民較真」分析認為,即使是文火燉出的濃湯,裡面也只有少量的維生素、礦物質、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後的胺基酸,大量的營養物質保留在湯料中。
總之,大家重視喝湯當然沒問題,但也沒必要放棄湯料。
謠言九 央視:禮讓斑馬線造成城市擁堵
近日,微信群和微博上熱傳一張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截圖,圖片顯示「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抓拍系統被緊急叫停」、「飽受司機詬病,增添交通擁堵」。
青島交警對此進行了闢謠:「此圖為謠言,請勿傳。10月18日央視13套新聞頻道15:03非此內容。「重點關注」和字幕底色有PS痕跡。」
被造謠者PS過的央視新聞畫面。來源:@濟南博警宋健微博
機動車在斑馬線要禮讓行人,這是被寫入了我國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電子警察抓拍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其原理是:在人行道距離交叉車道左右各約半根車道的區域內劃定一個虛擬框,行人在這個框內,被認為處於危險距離,如機動車不避讓行人駛過停車線,將會被抓拍。被電子警察抓拍、經交警認定後,駕駛員將受到處罰。
謠言十 未標這種代碼的醬油致癌
近日,「醬油致癌」的消息在網上被熱議。消息稱,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 GB18186,沒有的是化學黑焦糖勾兌,食用後使人患上肝癌。
醬油。顧浩楠 繪
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他們從未發布過與網傳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聞。
"GB18186" 代碼表示什麼?
"GB18186" 代碼是一項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進口醬油並不會使用這個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醬油會標註商業行業標準或者是企業標準代碼,但他們都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謠言止於智者,不信謠不傳謠!
擴散,告訴更多人!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直播》、中國新聞網、杭州日報等| 記者:祁培 | 編輯:楊金金 | 主編:毛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