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熱菜會致癌?專家:無稽之談!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2020-12-19 湖北經視

近期,一篇名為《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近期在網上被大量轉發。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

不少人雖然不相信,但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很多人一下子分不清真假了。

微波爐熱菜熱飯真的會致癌嗎?

為此,我們找到相關專家進行求證

專家表示,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人民日報》從未刊發過有關這種觀點的文章

湖北經視記者根據「微波爐」、「致癌」等關鍵詞搜索發現,《人民日報》從未刊發過任何有關「叫停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反而是在2012年5月16日刊發的《人民日報》第4版上找到了《微波爐加熱食品會致癌嗎?專家表示,只要使用得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一文。

專家:無稽之談,微波爐熱菜不會致癌

對此,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王魯峰表示,微波爐加熱屬於物理加熱,通過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使食物溫度升起來,這種方式並不會改變食物分子的結構。

對於微波爐會洩漏輻射影響人體健康一說,專家也予以了駁斥。

王教授解釋,只要在使用微波爐過程中將微波爐的門關好,就會隔離很多所謂的輻射,而且微波加熱就跟太陽光把食物照熱是一個道理,它的輻射還沒有太陽光的輻射大,是安全的。

不過,專家也提醒廣大市民,在使用微波爐時,裝食物的器皿的材質是有講究,不適當的器皿經過微波爐加熱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最好用陶瓷的,儘量不要用一次性的塑料器皿,因為可能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其實,除了微波爐熱菜會致癌以外,

這個十月,

還有不少謠言在擾亂人心,

一定要注意甄別,

別讓謠言影響我們的生活!

謠言一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近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個小測試刷屏了:回答幾道問題,就能測出你的左右腦年齡!

闢謠:

北京青年報的記者採訪到了某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陳先生,他表示,通過網址破解了測試代碼以後,發現其出現的大腦年齡答案都是隨機的。也就是說,你使用完全一樣的答案去重新回答測試題,很大可能會出現與第一次作答時完全不一樣的左右腦年齡數字。

多年從事腦研究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也表示,人體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從事比較複雜一點、高級一點的心理活動時,都是左右腦協同操作。」

謠言二:含這類物質的沐浴液易致癌

近日,網傳一篇名為《請使用塊狀肥皂沐浴,十年後你就明白了》的文章稱,某些沐浴液含有一種叫paraben的成分,可能誘發癌症。

相關網文截圖

據上觀新聞消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乳腺科主治醫生傅少梅表示,paraben會導致乳腺癌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首先,目前國內外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能夠證明這種防腐劑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上升。

其次,這種防腐劑在人體表面停留的時間較短,人體吸收的成分也微乎其微。所以說,這種防腐劑能導致乳腺癌的說法是危言聳聽。

謠言三:車內放這些東西會被扣分罰款

日前,一條在朋友圈熱傳的網帖以交警的名義稱:在車內放置安全帶卡扣、電子狗等物品,或者在擋風玻璃上放置玩偶的車主將被交警處罰。

相關網貼截圖

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泉州高速公路支隊「@泉州高速交警支隊」表示,網帖中的說法不準確。

對於安全帶卡扣,民警並不是查處卡扣有沒有在車裡,而是查處駕駛員、乘員是否系好了安全帶。對於車內裝載高德導航、百度地圖等具有「電子狗」功能的設備,交警部門不會進行處罰。

不過如果在前後擋風玻璃放置了妨礙駕駛人視線的物品,將被處以罰款。

謠言四 魚肚子裡的黑膜有毒

一種流傳的說法是:魚肚子裡有一層黑膜,因為汙染嚴重、有「腥毒」,要去掉。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魚肚子裡的這層黑膜學名叫「腹膜髒層」,主要起潤滑和保護內臟的作用。

其顏色只是黑色素沉積造成的,屬於正常現象。從這層膜來判斷魚是否受到汙染可是很不靠譜的,是否去除看個人喜好。

謠言五 眉毛等毛髮越剃越濃

這種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眉毛、鬍子等毛髮越剃越濃、越黑、越硬。

人民網、果殼網指出,毛髮是多是少、是粗是細、是黑是淺都和修剪無關,而是由基因和荷爾蒙決定的。

人的毛髮是從毛囊長出來的。直接影響毛髮生長的毛囊,藏在皮膚的深處。在毛囊裡面的部分不停生長,出現在頭皮外面部分的毛髮是「死」的。僅僅是表面的剪剃,不會影響到毛囊,所以也就不會對毛髮的狀態產生影響。

謠言六 支付寶來電請你轉帳檢測

有謠言聲稱,在用戶支付寶帳戶出現問題時,阿里巴巴集團職員會致電用戶幫助檢測、把錢轉入安全帳戶。其實這往往是騙局,本月已有用戶上當。

據「浦東網警」微信公眾號提示,支付寶官方客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要求用戶將金額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

支付寶透露,目前實時智能風險系統會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分析,如果發現用戶可能產生被騙風險,會通過簡訊、頁面彈窗等方式向用戶揭示風險,提示用戶謹慎操作,避免可能掉入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

用戶一旦接到風險提示,應馬上終止操作,避免陷入騙局。

謠言七 胸痛吃阿司匹林能救命

有種說法在朋友圈流傳:

「心臟病發作在睡眠的時候,60%的人沒有再醒過來,但劇烈的胸痛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如果有上述狀況發生,立刻口含兩片阿司匹林讓它化開,然後喝一點水吞下可以救命,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胸痛中心王軍主任表示,常見致命的胸痛有三種: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和肺栓塞。三種疾病都會出現劇烈胸痛,患者自己很難準確區分,應在第一時間撥打120。

針對不同類別的心臟病,要採取不一樣的急救措施。王軍說,對已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來說,發生急性胸痛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每隔5分鐘共三次含服硝酸甘油片無法緩解,就應該及早撥打120。

首次發作的劇烈胸痛,應立即送醫,避免服用任何藥物。「以胸痛為表現的急性病只有30%不到是心臟病引起的。」

王軍稱,亂服阿司匹林反而會增加出血風險,比如消化道潰瘍、主動脈夾層或者心包炎等引起的胸痛。

謠言八 營養全都在湯裡

最近有粉絲提問:很多朋友喝湯不吃湯料,因為他們深信精華都在湯裡。這種說法到底對麼?

資料圖。周毅 攝

「家庭醫生」、「全民較真」分析認為,即使是文火燉出的濃湯,裡面也只有少量的維生素、礦物質、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後的胺基酸,大量的營養物質保留在湯料中。

總之,大家重視喝湯當然沒問題,但也沒必要放棄湯料。

謠言九 央視:禮讓斑馬線造成城市擁堵

近日,微信群和微博上熱傳一張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截圖,圖片顯示「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抓拍系統被緊急叫停」、「飽受司機詬病,增添交通擁堵」。

青島交警對此進行了闢謠:「此圖為謠言,請勿傳。10月18日央視13套新聞頻道15:03非此內容。「重點關注」和字幕底色有PS痕跡。」

被造謠者PS過的央視新聞畫面。來源:@濟南博警宋健微博

機動車在斑馬線要禮讓行人,這是被寫入了我國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電子警察抓拍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其原理是:在人行道距離交叉車道左右各約半根車道的區域內劃定一個虛擬框,行人在這個框內,被認為處於危險距離,如機動車不避讓行人駛過停車線,將會被抓拍。被電子警察抓拍、經交警認定後,駕駛員將受到處罰。

謠言十 未標這種代碼的醬油致癌

近日,「醬油致癌」的消息在網上被熱議。消息稱,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 GB18186,沒有的是化學黑焦糖勾兌,食用後使人患上肝癌。

醬油。顧浩楠 繪

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他們從未發布過與網傳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聞。

"GB18186" 代碼表示什麼?

"GB18186" 代碼是一項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進口醬油並不會使用這個標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醬油會標註商業行業標準或者是企業標準代碼,但他們都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謠言止於智者,不信謠不傳謠!

擴散,告訴更多人!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直播》、中國新聞網、杭州日報等| 記者:祁培 | 編輯:楊金金 | 主編:毛莎

相關焦點

  • 微波爐食物致癌?不要再讓這些致癌謠言騙了
    網上都是隔夜菜,還有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你會相信嗎?跟著小編一起去揭開生活中關於癌症的謠言。  致癌謠言  1.隔夜菜致癌  網傳隔夜蔬菜含有大量的硝酸鹽類,長時間不吃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致癌物質,因此很多人都認為吃隔夜菜會致癌。專家表示,亞硝酸鹽不致癌,分解成亞硝胺才致癌,但亞硝胺一般很容易被分解,所以「隔夜飯菜致癌說」不成立。
  • 闢謠:喝千滾水易致癌?這幾個謠言,別信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大眾獲取信息方式多元化,人們越來越信賴網上的零碎知識,在我們的朋友圈,經常會被各種健康說法刷屏,很多時候都難以辨別它的真偽,正是因為如果,一些有關健康的謠言便以訛傳訛,把許多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實際上這些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謠言,比如大多數人信以為真的喝千滾水易致癌
  • 謠言稱節能燈可能致癌,專家:純屬無稽之談!
    (原標題:節能燈致癌?無稽之談!)那麼被如此廣泛使用的節能燈,真的是潛伏在人們身邊的致癌元兇嗎?節能燈紫外輻射會導致皮膚癌?燈管材質為軟料玻璃紫外線很難射出朋友圈流傳的文章指出,研究者實驗發現當人體暴露在節能燈下時,皮膚細胞會出現嚴重受損現象,而放置在老式普通燈泡下方的人體皮膚細胞卻不會受損。
  • 經常喝反覆燒開的水會致癌?關於廣為流傳的4種致癌謠言,別做錯
    一聽到「致癌」,很多人都心生恐懼,尤其是對於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總是會有警戒之心。但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只是自己嚇唬自己而已,就像關於廣為流傳的幾種致癌謠言,大家不要亂相信,反而會失去方寸。
  • 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 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 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05日 09:0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微信刪人就能節省空間;考上二本的貧困學生可到工會領取助學金;得了肝炎就會變成肝癌……這些在朋友圈裡瘋傳的說法
  • 【健康】微波爐能致癌?方便麵是垃圾食品?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闢謠20大食品謠言!
    2002年4月23日,《生活時報》刊登了一篇《莫忽視微波爐的危害》的謠言短訊,因為轉載量寥寥並未形成輿論熱點。2003年9月17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微波食品弊大於利對健康極具危害》的編譯文章,提出了微波食品有害健康甚至會致癌的較為極端的觀點,作者的頭銜也被譯者誇大,諸多媒體紛紛轉載,引發公眾對於微波爐加熱食品安全性的質疑。
  • 人民日報請你立即停用微波爐?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
    快看看這裡有沒你中過招的~朋友圈十大謠言1關於加強微信群管理的通知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根據公安、網信辦通知要求,所以都不用,看到下面這篇微波爐的害處,決定,再麻煩也要用鍋在火上加熱吧,千萬不能圖省事。
  • 網傳微波爐致癌說 專家闢謠:正常使用不致癌
    中新網杭州4月30日電 (記者 汪恩民 實習生 李夢清)日前網絡流傳一份名為《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帖子,引發眾多市民對微波爐食品安全的擔憂。30日,記者就「微波爐致癌」一說向多方求證。對此,專家闢謠:微波爐是一種非常好的加熱方式,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產生致癌物質。
  • 微波爐熱飯會致癌?專家釋疑:微波本身不致癌
    原標題:微波爐熱飯會致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波爐早已走入了千家萬戶。無論是剩菜還是熟食,放進微波爐「轉一下」就能吃,非常方便。在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一種「用微波輻射加熱會致癌」的說法也廣為流傳。對此專家表示,微波本身不會致癌,它釋放的能量在機器外5釐米就對人體完全無害,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 我信你個鬼!闢謠家居生活中的4個謠言,鐵鍋炒菜補鐵?
    我信你個鬼!闢謠家居生活中的4個謠言,鐵鍋炒菜補鐵?其實在生活當中,不一定從網絡上查的都是正確的。還有我們的濾網或者是濾芯一定要勤換,要不長時間用會產生汙染。2、微波爐致癌,這是謠言。我們在使用微波爐的時候,是會產生一定的電輻射,如果它做功的強度非常大時,可能會有致癌現象。都微波爐在使用的時候,它的輻射不是很大,而且只對我們熱菜裡裡面的水分,有一定的作用,並不會致癌。所以這種都是謠言。
  • 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人民日報》不讓用微波爐?
    ,決定,再麻煩也要用鍋在火上加熱吧,千萬不能圖省事。Norma死於一次輸血之後,血液是經過微波爐加溫的。結論:1、微波食品會產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2、食物的營養價值嚴重流失;3、當你吃微波食品時,身體會暗中產生一定的變化。這些食物容易導致癌症,荷爾蒙失調,淋巴和消化系統紊亂,血液和免疫力異常,情緒低落,永久性腦損傷,甚至還有心臟病。
  • 食藥監總局權威發布:這些食品化妝品謠言害人不淺
    微信公眾號「富陽吃喝玩樂」2015年4月9日發布《這種西瓜千萬別吃,已致12人中毒…》,今日頭條「王旗營養師」2016 年6月27日發布《西瓜中毒事件,告訴你的家人,一定不要吃「打針」西瓜!》,微信公眾號「育兒食譜大全」2016年10月22日發布《這些水果都動過手腳,別買給孩子吃!》。
  • 大家別再相信了!
    你是不是總在網絡上看到許多關於癌症的信息,你是否懷疑過這些信息的真假呢?其實這中間許多都是謠言!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羅榮城教授建議:隔夜菜尤其是隔夜的青菜,不僅營養價值低,還易變質,最好少吃或別吃,儘量多吃新鮮蔬菜。 謠言3 微波食物可能致癌 曾有一篇名為《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 常見的34條「癌症謠言」:剩菜剩飯、隔夜菜致癌
    謠言4:微波食物可能致癌曾有一篇名為《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的文章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文章指出,微波爐加熱會讓食物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產生人體不能識別的新分子,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謠言8:味精超過100℃會致癌味精,曾是中國人青睞有加的調味品,近年來卻頻因「有毒、致癌」被人們質疑。最近朋友圈熱傳的《這五樣菜千萬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誰!》的文章,就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
  • 別信!這些持續刷屏朋友圈的新聞都是謠言
    最近,柳絮像雪花一般飛揚,這給部分過敏的小夥伴,造成了一定的不適症狀,更有一部分人擔心,楊柳絮中會不會存在新冠病毒?雞蛋炒香椿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家常美食,現在正是吃香椿的時節,但近期有傳言稱吃香椿致癌,果真如此嗎?
  • 微波爐加熱塑料餐具會致癌?專家回復:有種塑料是例外,比較安全
    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使得微波爐內產生磁場,從而電子振動產生熱,被食物吸收後,再經過熱傳導擴散,就能就使食物加熱。微波爐的設計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動摩擦生熱,因此含水量較多的食物加熱效果會更好。但不能用來微波純水,因為微波加熱較緩和,水加熱到沸點(100℃),卻不會沸騰,如果把水拿出來就會產生突沸。
  • 微波爐,你只會熱菜?注意了,我才知道有這麼多用途,快告訴家人
    微波爐,你只會熱菜?注意了,我才知道有這麼多用途,快告訴家人!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微波爐,你只會熱菜?注意了,我才知道有這麼多用途,快告訴家人!』
  • 這些朋友圈謠言你轉過幾條:不鏽鋼杯泡茶有毒
    「不要再喝豆漿了,會導致乳腺癌」,「當心!用不鏽鋼杯子泡茶有毒」,「食物相剋對照表,太可怕了」……每隔一陣子,微信朋友圈裡就會流傳著這樣一些說法,你身邊的親友是否也曾瘋狂轉發?在健康知識魚龍混雜的資訊時代,謠言的力量常常會比闢謠的聲音更猛烈。
  • 這些是6月最大的謠言!最後一條已經騙了...
    這些是6月最大的謠言!最後一條已經騙了我們十幾年》今天給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九大謠言,讓我們共同淨化、維護我們的網絡環境吧。3日本今年年底前將全面禁用微波爐?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日本禁止使用微波爐是因為廣島大學的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他們使用微波爐的危害甚至超過了美國1945年9月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相關專家表明,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含有非常不健康的輻射。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第三個最可惡…
    :轉《人民日報》「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在德國家庭中幾乎看不到微波爐,因為微波爐的危害很大,所以都不用,看到下面這篇微波爐的害處,決定,再麻煩也要用鍋在火上加熱吧,千萬不能圖省事。專家表示,微波加熱只是一種物理加熱方式,加熱的是食物中的水分子,不會改變食物分子的結構,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產生致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