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王先生2019年12月14日乘坐濟南到北京的K102列車,在車廂連接處的廁所附近看到幾名乘客在吸菸,煙霧都飄到了車廂內,導致有些旅客下車之前一直戴著口罩。這趟行程結束後,王先生以鐵路旅客呼吸清潔空氣的身體健康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為由,向法院遞交了訴狀,要求負責承運K102次列車的鐵路公司取締吸菸區並承擔賠償責任。目前,該案件正在審理當中。(11月30日《成都商報》)
二手菸具有極大的公共危害性,最新研究發現,除被公眾熟知的肺癌與吸菸關係最為密切外,吸菸還會誘發喉癌、鼻咽癌、口腔癌、舌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腎癌及宮頸癌等。正是因為如此,實行更嚴格的禁菸不僅已成強烈共識,也日益轉化為更剛性行動。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方,我國承諾在2011年1月9日起在公共場所全面禁菸。目前,國內很多地方採取了更嚴格的公共運輸禁菸政策,比如新版《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第五條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運輸工具內禁止吸菸」。這其中的交通工具就包括「客運汽車、城市軌道交通、船舶」等公共運輸工具。
列車作為最常見的公共運輸工具,具有不同的類型和管理體系,在執行禁菸政策上也有較大的差異。時下,高鐵、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已經實行了禁菸,但作為普速列車的「綠皮車」,不僅沒有實行嚴格的禁菸措施,而且還設立了吸菸區以滿足吸菸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普速火車的吸菸區都設在兩個車廂的連接處,由於吸菸區與客廂並不完全隔離,煙霧飄到客廂裡很難散出,濃度會越來越高,車廂內的其他乘客成為「被吸者」,雖然一部分乘客選擇了全程戴口罩,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二手菸所造成的危害。
由於普速列車速度較慢而運行的時間較長,為了滿足菸民的吸菸需要而設立了吸菸區,鐵路部門如此做不失為人性之舉。再加上禁菸從局部到全面,從寬鬆到嚴格,會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因而在普速列車上禁菸的措施也就相對寬鬆一些。加之消除吸菸頑疾,不能做到一蹴而就,禁菸也會帶來較大程度的麻煩。不過,隨著形勢的變化和公眾權利保護意識的增強,「全面禁菸」已成趨勢和共同行動,「綠車皮」禁菸也迫在眉睫,並作為整個禁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有必要實行全面禁菸的措施。
除了趨勢和參照外,普速列車全面禁菸並不缺法律法規的規定,正如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恩澤所言,國家衛健委在2011年頒布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菸。《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也明確規定,容易引發火災的區域是禁止吸菸的。基於此,鐵路部門不僅應將普速列車納入全面禁菸的範疇,乘務員等工作人員應積極回應其他乘客的舉報,對在車上吸菸的行為迅速制止,用實行動動保護其他乘客的權利。
同時,在具體的實踐中,普速列車禁菸也已「行之在路上」——據2020年5月31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目前已經有9個鐵路局集團公司的100列普速列車實施全列禁菸。此充分說明,在普速列車上實行全面禁菸,非「不可為」而是「是否為」的問題,態度鮮明行動就迅速,態度游離則動作就遲滯。因而,強化鐵路營運方在禁菸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除了要靠認識自覺外,更離不開公共利益機制下的倒逼與促進。唯有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禁菸的行動才會果斷和快捷。
因吸二手菸而將鐵路部門告上法庭,通過訴訟的方式來保護自身權利和規範公共管理行為,這種做法值得稱道。一方面可以讓鐵路部門及時明責履責,由無意識到被動再到主動禁菸的轉變;另一方面也能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爭議,把普速列車禁菸納入了法治的軌道。有了相關判例和司法實踐作為示範,能加速推進「綠車皮」無煙化措施落地,實現讓普速列車禁菸從試點到全面推廣的轉變。
文/堂吉偉德
圖源/視覺中國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