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水城」威尼斯遭遇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嚴重水災。17日,威尼斯迎來一周內的第三次罕見大潮,水位再度觸及1.5米,全市近7成城區被水淹。這使得今年成為威尼斯自1872年有相關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年。
威尼斯遭受嚴重水災
歷史文化遺蹟嚴重受損 大量珍貴樂譜遭受威脅
作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享有「亞得裡亞海上明珠」的美譽,坐擁無數名勝古蹟、人文景觀。這次水災,也導致多處古蹟景觀受損,包括聖馬可大教堂、鳳凰劇院等知名旅遊景點。當局已下令關閉該市著名景點聖馬可廣場。
威尼斯水災致歷史文化遺蹟嚴重受損
此外,威尼斯的幾處博物館、「沉船書店」、威尼斯音樂學院等地也被水淹,大量珍貴的文物、書籍、樂譜等遭受威脅。有志願者到場協助,把搶救出的書籍堆放在書店外,浸溼的樂器及樂譜則被平攤在較高處晾乾。
威尼斯音樂學院師生搶救被水浸泡的文物
威尼斯音樂學院師生搶救被水浸泡的樂譜
威尼斯市政府開帳戶接受全球捐款
15日,義大利文化遺產和活動部長達裡奧·弗朗切斯基尼視察了威尼斯名跡的受損情況,他指出,超過50座教堂受損,這些修復工作量將是巨大的。
威尼斯市長布魯加洛稱,威尼斯現在千瘡百孔,損失達到10億歐元。他稱,市政府開設了一個銀行帳號來接受願意幫助威尼斯進行重建和修復工作的義大利人和外國人的捐款。
據悉,房屋受損的市民可以向政府申請5000歐元的政府援助金,商鋪可以獲得2萬歐元的援助金。
報導指出,目前,威尼斯市的水位有所下降。
威尼斯為何常會遭遇「水患」?
首先,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威尼斯時常會遭遇「水患」。建立在118個小島上,由177條運河與大約350座橋組成的威尼斯海拔較低。加之處在被稱為「軟土三角洲」的鬆散地層之上,本身就極易遭到洪水威脅。此外,近年來,由於過度抽取地下水,威尼斯的地面逐漸下沉,加上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威尼斯的水患威脅日益嚴峻。
為了挽救威尼斯,2003年,義大利政府啟動了治水工程方案:在海床上建造防洪屏障或水閘,抵禦洪水。然而,由於建設過程中,這一項目陷入成本超支爭議和腐敗醜聞,因此長期被擱置,至今未確定完工日期。
監製:安嵐
主編:戴爽
編輯:章文君 黃蓉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央視新聞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