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2021-02-23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1420年6月,在法蘭西特魯瓦城的聖約翰教堂內,「一支大型樂隊演奏起了凱旋曲,人頭攢動,擠滿了衣著光鮮的領主、騎士與貴婦,他們在此見證了兩支長期廝殺的大家族的聯姻」。

這兩大家族分別來自法蘭西和英格蘭王室,從14世紀上半葉,為了爭奪領地、王位繼承權和經濟利益,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法戰爭。但此時,法蘭西國王查理六世卻將女兒凱薩琳·德·瓦盧瓦嫁給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難道真的是偉大的愛情衝破了政治利益的枷鎖?實則不然,這段婚姻關係正是政治算計與妥協的產物。

英國以少勝多

這對新人的緣分要從一個月之前說起,也就是1420年5月21日,英軍兵臨特魯瓦城下,脅迫法王籤訂了《特魯瓦條約》。根據條約規定,英王不僅為自己贏得一位年輕貌美的法蘭西公主,還修改了法蘭西王位繼承順序,廢黜了新娘17歲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約定當嶽父查理六世去世後由自己及子嗣繼承法國王位,英法將聯合為共戴一王的國家。

到15世紀20年代,英法之間已經進行了斷斷續續數十次戰役了,難分勝負。此時,英格蘭是如何做到讓法蘭西「俯首稱臣」的呢?這與英法兩國國王本身不無關係。

中世紀對國家最常見的比喻是「政治身體」(bodypolitic),將國王比作身體中的頭部。當時的詩人和道德家約翰·高爾寫道:「如果頭部患病,那麼身體就不會健康。如果沒有品格高尚的國王統治,那麼人民就紊亂而缺乏道德。」在統治者方面,英格蘭和法蘭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亨利五世自信果斷、極具謀略、深得民心,而查理六世卻早已精神失常、大權旁落、毫無戰功、不得民心,將國家搞得如一盤散沙。

英軍在亨利五世的帶領下,克服了客場作戰的種種不利因素大勝法蘭西。特別是在著名的阿金庫爾戰役中,亨利五世展現了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和謀略,法軍以接近六倍於英格蘭的兵力而慘敗,是英法百年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大文豪莎士比亞曾在劇本《亨利五世》中描繪了阿金庫爾戰役前亨利五世是如何鼓舞士氣的,「我們,是少數幾個人,幸運的少數幾個,我們,是一支兄弟的隊伍——因為,今天他跟我一起流著血,他就是我的好兄弟;不論他怎樣低微卑賤,今天這日子將會帶給他紳士的身份。」

如果說莎士比亞筆下亨利五世的臺詞是經過加工而成,並不是國王的原話,但這番話的主旨是有跡可循的。在英王的軍隊中,無高低貴賤之分,英王對待騎士和弓箭手一視同仁,他甚至認為在作戰中,與社會地位較高的騎士相比,弓箭手的價值更大。因為在戰爭中只有依靠他們的箭術,才能讓箭矢如滿天飛雪般落入敵方陣營,並保護己方騎士。這樣的觀點得到了廣泛認可,騎士在作戰前便下馬同弓箭手一道並肩作戰。而法蘭西軍隊同法蘭西社會一樣階層分明,騎士不屑於與窮苦農民身份的弓箭手混雜在一起,那麼在實際行軍作戰時的劣勢就可想而知了。

英法之共主

兩年後,英法兩位國王先後離世,英方宣布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之女所生不滿周歲的嬰孩為英法共主,即亨利六世,由亨利五世的兄弟貝德福德公爵任攝政。王太子查理(亨利五世的小舅子、後來的法王查理七世)從王國的核心地區被驅逐出去。英格蘭—勃艮第聯盟控制著法蘭西王國將近一半的土地,從北方的佛蘭德伯爵領到南方的加斯科涅公爵領,西至布列塔尼邊境,東到默茲河西岸。

強有力的駐軍政策讓英格蘭人牢牢控制了諾曼第公爵領。「英格蘭的旗幟飄揚在諾曼第首府魯昂以及法蘭西最神聖的三座城市上空,即法蘭西國王加冕祝聖之地蘭斯、法蘭西國王實行統治之都巴黎以及法蘭西國王安葬之所聖德尼。」

幼主繼位最重要的是穩定統治、鞏固王權,這需要獲得民眾的認可與支持。早在15世紀20年代,亨利六世的叔父貝德福德公爵命人在巴黎聖母院懸掛了一幅關於亨利六世身為英格蘭和法蘭西君主後代的譜系圖,他還命人在法蘭西各地大規模生產與宣傳。後因被參觀的某教士損毀,英方又命人繪製了一份王室譜系圖副本。

在這幅譜系圖中,正中是一大塊淚滴樣的背景,裝飾著若干小鳶尾花。居於正中首位的是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他曾大力推行司法、幣制和宗教改革,在他治下的卡佩王朝,王權日益集中。路易九世下面是其後代腓力三世和腓力四世,再往下是腓力四世的四個兒女:路易十世、腓力五世、查理四世和伊莎貝拉,他們是卡佩王朝的最後一代。

同時,在譜系圖的兩邊是另外兩個家族。左邊是卡佩旁支瓦盧瓦家族,在卡佩王朝絕嗣後統治法蘭西。右邊是英格蘭王室金雀花家族,腓力四世的女兒伊莎貝拉在1308年嫁給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此後伊莎貝拉的血脈一直傳到亨利五世。

在這幅譜系圖的底部,查理六世之女凱薩琳與亨利五世結為夫婦,代表著各自王室的後嗣。他們的孩子位於譜系圖的底部,亨利六世威風凜凜地坐在王座上,天使飛下來,將兩頂王冠戴在他頭上,意為英法兩國共主。

這幅圖傳達的信息非常清楚,即亨利六世之所以繼承法蘭西王位是憑藉其血統而非父親英王亨利五世的軍事徵服。圖中的亨利六世出現在譜系末尾,「暗示著他本身就是團結而非分裂的源泉」。

可見英方的目的很明確,通過宣傳亨利六世王位繼承的合法性來獲得民眾的支持,進而鞏固對法蘭西的佔領。這是因為在當時的觀念中,血緣正統是中世紀歐洲基督教王國王權的主要來源。

法蘭西收復失地

除了亨利六世,擁有合法繼承權的還有他的舅舅——曾經的王太子查理。在雙方都具備血統這一條件時,軍事上的勝利則成為王位爭奪的關鍵。逃亡到南方的查理宣布自己為查理七世,但因缺錢少兵,似乎對勝利並無信心。

1428年10月,英軍開始乘勝向奧爾良挺進,不久就將這一通往南方的門戶包圍。若此城一旦失守,南方就有淪陷的風險,故奧爾良之戰成為查理七世能否取勝的關鍵。在查理苦苦抵抗之時,一名叫做貞德的農家女自稱聽到聖徒的呼喚、奉上帝之命來拯救法蘭西,她日夜兼程前往什農去晉謁查理。當貞德抵達時,查理對他並不抱希望,查理之臣為了考驗貞德,要求她辨認混在人群中未曾謀面的查理,結果她一眼認出了,查理大呼神奇。此時奧爾良已危在旦夕,在貞德主動請纓後,絕望的查理命其率軍解圍。

在那個凡事講究象徵、重視徵兆的時代,貞德剪去長發、穿上白色盔甲,仿佛是神聖的天使降臨人間,她激發了軍隊的士氣,原本消極悲觀的士兵燃起了愛國之情。經過幾日奮戰,毫無軍事指揮經驗的貞德竟然突破了被英軍包圍長達209天的奧爾良。爾後貞德乘勝追擊。

然而,貞德威望日盛、功高震主,遭受猜忌,後被當做「女扮男裝」「妖術惑眾」的女巫處以極刑。貞德的慘死喚起了法蘭西人的民族意識。1453年,法軍大敗英軍,至此,除加來港,所有失地均已收復。

「長期的戰爭哺育了強烈的民族意識,此後,任何使兩國聯合共戴一王或在他國版圖上佔有領地的企圖都註定要失敗。」從這個視角來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英格蘭以失敗而告終,喪失了在歐洲大陸上的所有地盤,難以再跨越英吉利海峽幹預他國之事,最終「退出了歐洲」。

法蘭西作為戰勝國,保住了國土,第一次確定了大致的邊境線,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最終以民族統一和王權加強而告終。更為重要的是,百年戰爭使英格蘭人和法蘭西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他們之間的民族差異,「從此只能按照民族和地域的原則行事,從而為民族國家設置了方向」。王國的統一和民族的自立是英法在西歐社會轉型時期率先發展的重要基礎。

(本欄目總撰稿為卜憲群,本期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孫小嬌)

相關焦點

  • 法國聖女改變英法百年戰爭格局?這位烈女不簡單!
    1460年英國玫瑰戰爭期間的北安普頓戰役,據說是英國首次使用炮兵隊的戰役。這時期是在英法百年戰爭結束之後,英國總結了百年戰爭後期慘敗於法國炮兵隊的經驗,因此也開始著手建立炮兵隊。但是說起法國炮兵隊建立,這還是要歸功於聖女貞德,這是我最崇敬的中古歷史人物之一。
  • 拯救了法國的十九歲少女——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英文:Joan of 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國的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蘭西王國軍隊對抗英格蘭王國軍隊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以火刑。
  • 關於聖女貞德的傳說與真相
    聖女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決。在貞德的帶領下,法國重甲騎兵終於在帕提等來了揚眉吐氣的一天。英格蘭的長弓手還沒有完成布陣,法國人就展開了風捲殘雲般的衝鋒。不到一個小時,5000 名英軍就損失過半,2 名指揮官被俘。聖女貞德的事業在此時達到了巔峰,短短四個月的時間,法軍收復了重鎮蘭斯(Reims),直逼巴黎城下。
  • 英法百年戰爭:中世紀鼎盛時代的諸國大戰
    公元1337-1453年間,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之間進行了一場長達116年的戰爭,堪稱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此戰促使法國完成了民族統一。而丟失了法國領地的英國轉而走上了海外擴張之路,逐漸成為殖民帝國。 英法百年戰爭造成了哪些重要影響呢?
  • 英法百年戰爭之八大戰役
    百年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根溯源至英格蘭王室的出身。英格蘭王室是來自法蘭西諾曼第的諾曼人,英格蘭王室在繼承英格蘭王位的同時也是繼承著諾曼第公國的公爵頭銜和相應的土地,但諾曼第公國是法蘭西國王的附庸。因此在百年戰爭中,法蘭西想盡辦法試圖獲得英格蘭在法蘭西的封地。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絕嗣,與他血緣關係最接近的男性是他的外甥——英格蘭愛德華三世。
  • 99年兩版《聖女貞德》大片你喜歡哪一部?
    你看過1999年國際名導呂克·貝松執導的史詩大片《聖女貞德》嗎?還有同年由加拿大導演克裡斯汀·道傑雷執導的《聖女貞德》,這兩部片子都是講述法國民族女英雄貞德的傳奇故事,貴為歷史題材之經典。美版貞德由米拉·喬沃維奇主演,加版則由莉莉·索博斯基主演,兩位都是國際大明星。同年的兩版貞德各有千秋,米拉·喬沃維奇是烏克蘭人,在好萊塢聲名卓著,飾演風格熱辣,看《第五元素》《生化危機》即可知曉;美國演員莉莉·索博斯基年輕漂亮,是個80後,氣質不凡,她飾演的貞德多了一份純美。莉莉憑藉《聖女貞德》一片,獲得了第51屆艾美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 疑似穿越者「聖女貞德」、來自科西嘉島的拿破崙大帝
    一,疑似穿越者「聖女貞德」 聖女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綽號「奧爾良的少女。 百年戰爭中,法國被英國打的大敗,國土淪陷,法國岌岌可危面臨被英格蘭吞併的危險。
  • 法國南特島 看因聖女貞德而沉淪的藍鬍子
    聖女貞德的戰友 從民族英雄到嗜血惡魔15世紀初,正值英法百年戰爭時期,「聖女貞德」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入侵,支持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藍鬍子城堡以及周圍大片土地的主人是吉爾·德·萊斯男爵。戰時,他曾經追隨民族英雄聖女貞德,同仇敵愾,立下顯赫戰功。
  • "聖女貞德"其實是法國王查理六世的的私生女
    新聞晨報12月24日報導:法國政府本想借謝爾蓋·霍爾本科的妙手重現中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六世及其妻子的容貌,誰知這位著名的烏克蘭整形外科醫生卻冒法國人之大不韙,聲稱「聖女貞德」另有其人。霍爾本科在利用古人遺骸重現其容貌方面頗有建樹。他曾經成功地為一位中世紀烏克蘭國王和一位「5000歲高齡」的塞西亞部落首領實施面部「還原手術」。
  • 英法鏖戰必爭之地,肥鴨飄香嫩羊爽口:百年戰爭與阿基坦美食的故事
    高高的塔樓,厚厚的城牆,重炮的配置,讓這個城堡成為固若金湯的要塞,守護在當年的巴黎城門前,在百年戰爭中阻擋著英國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英格蘭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從1337年 - 1453年斷斷續續進行了116年,是世界最長的戰爭。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國卡佩王朝絕嗣,腓力六世打破子承父位的常規,由法國眾貴族推舉成為新的法國國王。
  • 兩次海戰改變了英法百年戰爭的走向,更彰顯了荷蘭沿海的戰略價值
    儘管在後世一些描述之中,傑奎琳與弗蘭克的婚姻生活頗為美滿,但好景不長,公元1436年傑奎琳死於肺結核。此時她的前夫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正式與情婦埃莉諾·科巴姆結婚,但英國王室對這場婚姻卻不買帳。不久後,埃莉諾因詛咒國王而被判處終身監禁。無力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漢弗萊隨即宣布隱居,但他的政治對手仍不肯放過他。公元1441年,他在前往國會的途中被逮捕,隨即離奇死亡。
  • 歷史上的6月12日:雅兒各之戰,聖女貞德帶領法國突出重圍
    聖女貞德在她所活躍的英法百年戰爭期間,不過是個村姑的聖女貞德在法國幾乎要被亡國的時候挺身而出,不懼他人鄙夷和異樣的眼光,以其身先士卒的戰鬥方式和巧妙靈活的戰術帶領軍民對抗英國,最終保衛了法國領土貞德的功績還有偉大,即便傳至後世五百年依舊為人們所傳唱,甚至於她的冤屈都在其死後不久便被無數有良知的神職人員共同審理而推翻,五百年後更是被梵蒂岡教皇親自封聖,這才有了「聖女貞德」。
  • 聖女貞德的出現給查理七世帶來事業轉機
    聖女貞德的出現給查理七世帶來事業轉機,戰爭爆發以來英法雙方力量首次出現平衡,英軍從攻勢漸轉為守勢。「法蘭西意識」開始萌芽,貴族與平民皆團結到國王周圍,國民呼籲內部和解、驅逐外國人的輿論空前高漲,迫使勃艮第公爵必須重視新局面。
  • FATE:貞德作為聖杯之戰的監督者,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此人
    fate貞德形象貞德出現在法國歷史上最陰暗的時期,詳細的說應該說是英法百年戰爭時的故事。英法百年戰爭從1337年到1453年持續了116年之久,給當時兩個國家帶來無盡的戰爭苦難。而這樣的一個普通農舍家庭的孩子是如何參與到了這場百年的英法戰爭之中的呢,事情發生在1424年貞德12歲的時候,她自稱自己遇到了神跡,由神帶給她指令,而所遇到的神並不是只有一個,其中有大天使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神所傳達給她的指令是讓她趕走英格蘭人,並帶領王儲至蘭斯進行加冕典禮。彌額爾天主教通譯為彌額爾,東正教譯為彌哈伊爾。
  • 《碧藍航線》聖女貞德圖鑑 自由鳶尾輕巡聖女貞德技能屬性一覽
    碧藍航線聖女貞德技能是什麼?碧藍航線將在5月21日更新後推出小夥伴們期待已久的自由鳶尾輕巡洋艦聖女貞德。那麼聖女貞德有著什麼樣的屬性和技能,她的獲取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碧藍航線將在5月21日更新後推出小夥伴們期待已久的自由鳶尾輕巡洋艦聖女貞德。那麼聖女貞德有著什麼樣的屬性和技能,她的獲取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法王和屬下阿基坦公爵的矛盾,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
    在古代英法兩個國家經常互相爭鬥,也經常聯手跟別的國家搶奪利益。本身這兩個國家(甚至歐洲各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就非常複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婚造成的王位。土地繼承糾紛。英法兩國在十四到十五世紀曾經爆發了一場長達百年的戰爭,不過有些人認為這張戰爭既可以看作國家和國家的戰爭,也可以看作一場內戰?究竟為什麼?大家慢慢看來……英國金雀花王朝早在12 世紀便在法國擁有大量土地和財產。由於金雀花家族在法國擁有土地,他們據此自認為屬法王諸侯,但法王則並不信任他們的這些英國表兄弟。
  • 姐時代的到來 百年戰爭中「姐」的壁紙
    3D卡通網遊《百年戰爭》邀您一起來給電腦桌面做個大變革,迎接已經到來的全新「姐時代」! 藍天白雲下,一座直抵雲霄的城堡,裡面是住著美麗動人的公主呢,還是住著兇神惡煞的怪物呢?以中世紀歐洲戰場為遊戲背景的傭兵網遊《百年戰爭》蘿莉魔法師邀您一起進城堡探個究竟!
  •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第三方勢力:勃艮第公國野心勃勃的輝煌史
    英法百年戰爭當中,其雖然是法國王室的封臣與堂親,但卻同時也是當時百年戰爭中,重要的第三方勢力。甚至於在此之後,勃艮第還試圖脫離法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勃艮第瓦盧瓦公國建立者「大膽」菲利普勃艮第人最早是羅馬帝國末期,西遷的日耳曼人一支。
  • 「熱心的聯姻」,上百年世仇的英法,為何還有合併的打算
    而英國作為孤懸於歐洲海外的島國,其早期歷史也是沒少受外族入侵,比如羅馬、盎格魯撒克遜人、丹麥人等等,基本上就是戰爭不斷的節奏。法國的諾曼第曾經是個小公國,而這個諾曼第的威廉一世公爵就曾在1066年贏得了英國的王位繼承戰,並在1066-1087年任為英王。因為其又是英王,又是效忠法國的諾曼第公爵的雙重身份,也使得英法兩國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
  • 查理七世留給貞德爛攤子
    每每談及有關貞德的出身,我 們都總會下意識地覺得她是個農家女、一個村姑,或許還會有人覺得她僅僅是個普通的農村女性,但事實上呢?貞德的父親名叫雅克·達克,他是一名基督教徒,原本是居住在法國香檳區賽豐村的一位農場主,驅使馬匹來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