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汪湧、姬燁、肖亞卓)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亮相。蔣效愚、林存真等中外專家點評認為,這兩個吉祥物連接了傳統和未來,融合了體育與文化,體現了繼承與創新,是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完美結合。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執行副主席、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擔任吉祥物專家評審委員會主席,他認為與2008年奧運會相比,這次吉祥物應徵作品數量大大提升,反映出經過2008年奧運會洗禮,設計界對體育和奧運的了解和參與度有了很大提升,孩子們的作品也很多。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大背景下,吉祥物徵集也是宣傳普及冬奧的過程。
資料圖:蔣效愚(左)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蔣效愚表示:「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組合,是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結合,也是冬奧組委和中國人民給奧林匹克運動和世界贈送的一份珍貴禮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蔣效愚認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用大家很熟悉但又有創新的熊貓形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敦厚、勤勞、和善的形象;同時,它又是面向未來、充滿科技感的熊貓,展現中國面向未來的充分自信。而北京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是中國傳統文化通過擬人化藝術處理、加以冰雪點綴設計而來,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正值春節期間,它代表著喜慶、春節的文化特色;同時它本身能發光,寓意點亮心中希望之火,照亮夢想之途。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高級專家、北京冬奧會會徽和冬帕運會會徽設計者林存真說,吉祥物需要比會徽更強調設計、定位、延展和創新等各方面。而且如今吉祥物面對的孩子是「00後」甚至「10後」,他們成長在網際網路時代,對吉祥物的創新思維和表達有著更高要求。
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帕運會會徽》紀念郵票首發儀式現場,林存真(左一)為集郵愛好者籤名。新華社記者李俊東攝
瑞士洛桑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埃裡克斯·喬治亞科普洛斯說,參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徵集設計的作品既有來自小孩的,也有來自專業機構的,這種多樣性讓他印象深刻。
曾任裡約奧組委特許經銷、零售總監的西爾馬拉·穆爾蒂尼指出,闡述好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很重要。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作為評委,相繼參加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帕運會吉祥物的評審。他認為這兩次的吉祥物徵集評選都有兩個共同點,其一是典型的中國元素,展現舉辦國家的文化特色,另外一點就是得到孩子們的喜愛。
資料圖:鄭淵潔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潘思危攝
鄭淵潔說,同2008年相比,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的科技元素更多。現在的孩子會喜歡高科技的東西,他們平日裡經常都在玩這些東西、接觸這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上設計出來的這兩個作品會讓他們喜歡的,比較新奇。另外,這兩個吉祥物胖墩墩的形象,很萌,也會讓孩子們喜歡。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吉祥物在命名上花了很大工夫,既有著冰雪的概念,又把「墩兒」這樣一個中國文化、北京文化的意蘊融入其中。「冰墩墩」顯得憨厚可愛,把大熊貓的個性展現出來。「雪容融」展示一大片白雪的融化,融合了人類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境界,通俗易懂。好像是北京老百姓話家常的時候叫出來的名字,好像是北京小孩的名字,但包含著很深的文化意蘊,非常契合形象,匹配度非常高。
張頤武資料圖。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樸學東一直非常關注如何把精緻的設計圖稿轉化成精緻的吉祥物特許商品。「冰墩墩」的冰殼、「雪容融」的發光,都給特許商品提供了無限可能,相關特許商品將「有創新、有溫度」,「等看到我們的吉祥物特許商品,相信您會眼前一亮」!
中文編輯:張悅姍
新媒體編輯:吳俊寬
籤發:周杰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