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政權宣告落幕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 第二次安倍政權宣告落幕

海外網 9 月 16 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 16 日上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匯總內閣成員的辭職書,宣布全體內閣成員辭職。至此,歷時 7 年零 8 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

據報導,當天下午,在眾參兩院的正式會議上將舉行新任首相提名選舉,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將成為第 99 代日本首相,並在 16 日成立新一屆內閣。菅義偉之後將在首相官邸與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舉行黨首會談,設立組閣本部。經過在皇宮的首相任命儀式和內閣成員認證儀式後,新內閣將正式啟動。

關於 16 日成立的日本新內閣,菅義偉已基本決定起用防衛相河野太郎擔任行政改革和規制改革擔當相。世博擔當相將由前環境副大臣井上信治出任。田村憲久將出任厚生勞動相,自民黨前宣傳總部長平澤勝榮任復興相,國家公安委員長武田良太任總務相。前法相上川陽子和前國家公安委員長小此木八郎將再次入閣。此外還將起用眾議員平井卓也出任數字擔當相。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和來自公明黨的國土交通相赤羽一嘉將留任。

值得注意的是,防衛相將由首相安倍晉三的胞弟、前外務副大臣岸信夫出任,他與前總務副大臣坂本哲志均為首次入閣。1959 年出生的岸信夫,1981 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此後在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的美國、澳洲分公司工作。2004 年當選為參議員、2011 年當選為眾議員。岸信夫還擔任過防衛大臣政務官、外務副大臣、眾議院安全保障委員長等職務。

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外相茂木敏充、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環境相小泉進次郎、奧運相橋本聖子也將留任。

自民黨內部方面,官房長官將由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出任。官房副長官將起用前總務副大臣坂井學,現任副長官、參議員岡田直樹基本確定留任。國會對策委員長森山裕也獲得留任。由於此次內閣還為 2025 年大阪關西世博會設立了專職負責人,內閣成員也隨之增加了 1 人,達到了 20 人。

安倍離任前不放心中國 或首次允許制定攻擊中國計劃

據時事社網站 9 月 11 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1 日在卸任前發表安全保障政策方向性談話。就有關阻擊飛彈的新方針,安倍稱:" 將與執政黨協商,在今年年底前拿出政策,以應對我國周邊不斷嚴峻的安全環境。"

據相關人士透露,安倍對年底前就相關安全政策拿出結論抱有相當強的意願。雖然自民黨所謂要擁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的主張能否得到承認,要交由下一屆內閣來判斷,但在卸任前顯示一定的方向性,目的在於阻止結論擱淺。

另據法新社東京 9 月 11 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1 日稱,日本必須加強對彈道飛彈的防禦。考慮到這個國家限制軍事能力的和平憲法,這是一個可能會引發爭議的議題。

報導稱,安倍在任期最後幾天發出這樣的號召,分析人士說,這表明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在一份聲明中,安倍警告說,日本的安全環境正在變得更加嚴峻。他提到了朝鮮構成的彈道飛彈威脅。安倍還提出了日本能否單靠飛彈攔截系統就足以保護自己的問題。

安倍說:" 我認為,有必要增強威懾,以進一步降低用彈道飛彈和其他武器對日本發動攻擊的可能性。"

為了嚇阻此類攻擊,安倍政府已考慮採取新的飛彈政策。

安倍堅稱,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是在 " 憲法範圍 " 之內且符合國際法。

他說:" 日本的專守防衛政策完全不會改變。"

但是,日本獲得攻擊能力的可能性,即便是使用威懾和防禦的措辭,仍是富有爭議的。

又據路透社東京 9 月 11 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宣布辭職的幾個月前啟動了一項政策改革,可能首次允許日本自衛隊為打擊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陸地目標制訂計劃。

報導稱,目前日本自衛隊的主要使命是在空中和海上攔阻攻擊者。這項政策調整將指導自衛隊制訂打擊敵方陸地據點的計劃——這個任務需要採購巡航飛彈等遠程武器。

如果下一屆政府採納這項政策,將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軍事立場的最重大轉變之一。它體現了安倍長期推動的強軍目標,也反映出東京對中國的地區影響力的擔憂日益加深。

日本前外務副大臣佐藤正久說:" 我們採取行動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我們一直沒有真正強調過這一點,但我們做出的安全選擇就是因為中國。"

報導稱,安倍今年 6 月指示負責防務政策的高級官員提出自民黨對自衛隊建設的建議,其中包括發動對陸攻擊或打擊的計劃。

包括前防衛相稻田朋美在內的兩名內部人士表示,如果該提議被納入修訂後的防務戰略,就將成為政府的政策。

稻田朋美告訴路透社記者說:" 我認為自民黨內部對此沒有太多反對意見。即使新首相上任,這個方向也不會改變。"

安倍領導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周五舉行會議,並在會後發表聲明說,該機構將在年底前制定一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

曾任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的河野克俊說,美制 BGM-109" 戰斧 " 巡航飛彈將成為對陸攻擊武器的選擇之一。該飛彈可打擊距離 2500 公裡的目標。

報導稱,為了推進這個計劃,下屆政府將需要在 12 月底防衛省提交年度預算申請之前,完成中期採購計劃以及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有關修訂防務戰略的承諾。

該提議可能會遭到自民黨執政夥伴公明黨的抵制。公明黨擔心此舉會激怒中國,並威脅到日本的和平憲法。

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說:" 這可能引發軍備競賽並加劇緊張局勢。這在技術上很難推行,需要巨額投資。新首相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來源:海外網

相關焦點

  • 安倍內閣支持率降至歷史最低 「再見安倍政權」登上日本熱搜榜
    日本首相安倍(新華社)【海外網5月25日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報知新聞》綜合報導,日本東京高等檢察廳檢察長黑川弘務被曝在疫情期間聚眾賭博後辭職,被認為與首相安倍晉三關係密切,導致現任政府因疫情應對受挫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 評論|安倍突然辭職,日本提前進入「後安倍時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首相辭職是日本內部事務,不做評論,但同時強調「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方願與日方一道繼續推動中日關係不斷改善發展」。不久前,安倍剛剛成為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日本各界也紛紛期待安倍能夠繼續帶領日本戰勝疫情,並重啟經濟,現在突然辭職,無疑將對日本政局產生深遠影響。
  • 安倍因病辭職 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安倍因病辭職,下一任日本首相會是誰  ■ 觀察家  如何遏制疫情、重振經濟,維持日本外交穩定,是「後安倍時代」競選首相的基本與關鍵。  據報導,連續執政長達7年半之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8月28日宣布辭職。
  • 日本首相換人可能改變日本央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當地時間16日下午,日本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在當天的暫時國會上經過眾議院的輔弼指名推舉,正式成為日本第99任輔弼,日本新內閣也將於當天建立。 16日當天上午,日本現任內閣全體辭職。安倍晉三在輔弼官邸承受記者採訪,並對日本民眾表達了感謝。安倍表明:「能和國民們一起完結種種應戰,我為此感到驕傲。」 至此,歷時7年零8個月的第二次安倍政權正式宣告落幕。
  • 東京爆發反對安倍政權遊行 日媒:安倍對醜聞「失憶」 失信於民
    原標題:近期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繼續下滑,跌至2012年上臺以來最低。安倍晉三還能做多久的首相?這是這些天日媒紛紛議論的話題,日媒稱:安倍對醜聞「失憶」、對民眾失信,已經失去民心。東京民眾:安倍下臺!安倍下臺!安倍下臺!
  • 新閣僚剛上任就「丟人」 安倍改組內閣「白忙活」了?
    資料圖片:當地時間2017年8月3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自民黨總部,公布改組後的內閣名單。19名新內閣成員已基本確定。河野太郎將出任外相,野田聖子將出任總務相,小野寺五典將再次擔任日本防相。而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將留任。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 支持率不斷「跳水」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期對內閣完成了改組,希望擺脫信任危機、挽回民心。然而,改組內閣真的是拯救安倍政府的「特效藥」嗎?
  • 日本政壇「大廝殺」要開始了?安倍為什麼辭職?原因公布!
    趙立堅:這是日本內部事務,不作評論據日本NHK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為了避免因舊病惡化等導致影響國政的事態,決定辭去首相一職。在28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就此事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提問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問題計劃辭職,中方有何評論?
  • 日本首相安倍攜新一屆內閣成員亮相(高清組圖)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24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其新一屆內閣成員在首相官邸拍攝合影。日本眾院全體會議24日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正式當選為第97任首相,第三屆安倍內閣正式啟動。
  • 外媒:與安倍不同 菅義偉不贊成構築「對中國包圍圈」
    上午,安倍晉三宣布內閣總辭,一句「近8年來的真心感謝」宣告了安倍時代的正式落幕;下午,菅義偉獲得國會批准成為日本第99任首相,然後經過天皇認證,菅義偉內閣走馬上任。新內閣的名單多數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超半數原內閣成員留任。正如媒體所說,「這是一個強調連續性的內閣」。最引人注目的任命莫過於安倍的親弟弟岸信夫擔任防衛大臣一職,給外界留下了想像空間。
  • 聚焦「日本外交的變與不變」:安倍之後菅義偉將如何設定路線
    微信公眾號「半月談」9月24日消息,9月16日,安倍晉三內閣全體辭職,新內閣宣告成立,自民黨總裁、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正式成為新任日本首相,「後安倍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作為「後安倍時代」的首位首相,菅義偉會怎樣設定日本外交路線?安倍時期的對外政策會否在菅義偉手裡延續?國際社會對此頗為關注。
  • 麻煩重重 安倍難逃「森友劫」
    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森友學園「地價門」事件持續發酵,近日爆出的篡改公文丑聞對安倍政權再次造成重創。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其夫人安倍昭惠、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等多位關鍵人物捲入,時任財務省理財局局長佐川宣壽下周將被傳喚到國會作證。安倍內閣支持率持續走低。要求安倍「下課」、辭職的聲音不絕於耳。
  • 這個稱呼李登輝「臺灣爸爸」的女人,能推翻安倍政權,做日本第一女...
    「反改革的老年男子俱樂部」3日,日本各大紙媒頭版頭條紛紛以「自民黨遭遇歷史慘敗」「自民黨刷新最低紀錄」「自民黨史上最大敗績」為題報導。有評論稱,仿佛已經聽到安倍政權開始冰裂的「咯吱咯吱」聲。《朝日新聞》3日社論稱,「自民黨大敗,是對政權傲慢的審判」。社論稱,在森友學園、加計學園等問題上,安倍首相與其親信被問及時,一直在逃避說明的責任。在野黨根據憲法53條要求召集臨時國會,安倍首相也沒有任何回應。在國民有不同意見的共謀罪法案上,安倍政權居然就敢中止委員會的審議,強行通過。作為民主根基的國會討論,屢屢被安倍用多數優勢封殺。這是對國會的公然藐視。
  • 永田町詳解:安倍內閣成員概況(圖)
    ,安倍內閣17名閣員中有2人表示出參拜意向,4人表示不去參拜,另外11人持保留態度。  在對華態度上,除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屬知華派外,安倍內閣總體上明顯缺少與中國聯繫的人際管道。不僅如此,包括安倍在內,內閣18名成員中有10人屬於國會內的親臺組織——「日華關係議員懇談會」。雖然不能因此斷言安倍內閣將成為事實上的親臺政權並將大幅度改變日本的對臺政策,但這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安倍內閣所具有的濃厚的親臺背景。
  •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遠藤武彥辭職 前環境大臣接任
    新華網東京9月3日電(記者冮冶)上月27日剛上任的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遠藤武彥3日上午前往首相官邸向首相安倍晉三遞交了辭呈。遠藤擔任理事長的農業互助協會謊報人數冒領保險金問題是導致他辭職的原因。  日本媒體報導說,安倍已決定起用前環境大臣若林正俊接任遠藤。
  • 日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辭職:日本股市何去何從?
    財聯社(上海,編輯 劉蕊)訊,周五午間,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辭職。這一消息令日經225指數短線跳水700點或約2.6%,跌至8月12日以來新低;日元短線飆升50點,刷新日內新高。  據媒體報導,安倍晉三之所以決定辭職,是因為他希望避免因長期慢性病惡化影響國家政治局勢的穩定。
  • 大阪「雙重選舉」牽動安倍修憲大計
    3月21日,日本11個道府縣知事選舉發布公告,標誌著日本四年一度的統一地方選舉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大阪「雙重選舉」,即由於3月初大阪府知事松井一郎和大阪市市長吉村洋文同時辭職而提前舉行的大阪府知事選舉與大阪市市長選舉,突然成為此次統一地方選舉前半段的最大看點。
  • 菅義偉萬萬沒想到,日本檢方傳來驚天消息,安倍或要進「監獄」
    因涉嫌挪用公款一事,使得「逮捕安倍」相關話題在日本炸鍋後,日本檢方近日對安倍的公設第一秘書立案,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涉嫌在「賞櫻會」前夜舉辦的宴會上挪用政治資金一事展開調查。
  • 安倍再陷醜聞,現任首相菅義偉也不好過
    來源:澎湃新聞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自今年8月底宣布辭職以來,頻頻公開露面,本月初在其家鄉山口縣連續3天參加政治活動,演講時神採奕奕,公開表示自己身體狀況「飛速好轉」。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6日報導,檢方及日媒調查發現,安倍方涉嫌向支持者變相提供補貼,並銷毀相關證據。安倍再度陷入醜聞泥潭,他曾經的「大管家」、現任日本首相菅義偉也「壓力山大」,作為安倍的繼承者,如何處理「負面遺產」 成為一大考驗。
  • 陳洋:緊隨安倍的菅義偉,會成為一個怎樣的首相?
    因此,日本媒體普遍預計,按照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方式,菅義偉將當選新任總裁,並順利成為新任首相。 如果菅義偉成為新首相,那麼也就意味著安倍政權的內政外交政策有望繼續穩定執行。 伴隨2012年底第二次安倍政權成立,菅義偉再次入閣,並擔任內閣官房長官至今,成為安倍政權長期穩定運營的重要支柱。在過去7年多的內閣官房長官任職期間,菅義偉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從很多小細節中可見一斑。比如,菅義偉的早餐通常是蕎麥麵,這樣可以在5分鐘內吃完,節省時間;在前往地方支援自民黨議員選舉的時候,菅義偉經常吃麥當勞等快餐。
  • 森友事件引發日本民眾憤怒 市民高舉標語:騙子快辭職
    2018年3月19日訊,據日媒報導,日本「森友學園」醜聞持續發酵,抗議學校法人「森友學園」相關審批文件篡改問題的集會18日在東京都內、金澤市和大阪市舉行。以安倍政權急於下定論指出首相安倍晉三和夫人昭惠沒有參與出售國有土地為由,集會市民紛紛表示憤慨稱「騙子內閣沒有資格搞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