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落鳳城.遊慶州古城、品慶陽土暖鍋

2020-12-12 騰訊網

紅紅的木炭火,燒的滋滋作響。夾一厚厚紅燒肉塊,放在嘴裡,細嚼慢咽,整個腹中都飽滿著隴東黃土高塬的醇香。

豬飛陝甘(4)

慶城鳥瞰

慶陽城是一座水圍的老城。

慶城東西兩條河在城南相匯,合為馬蓮河後,一路崎嶇的向南奔騰。

站在高高的東山上,鳥瞰山下的慶陽城,環江河、柔遠河兩條河流,像鳳凰的兩隻大翅膀,向西北東北展翅延伸

慶城南門

1.

追著落日的最後一絲陽光,驅車駛入了古老的慶陽城。

車進南門,道路變得異常的擁堵。

龜速駛過南北大街,所過路口都有指揮交通的警察。

看來大城市的才有的「通病」亦傳染到這個山區縣城了。

過橋,北大街的盡頭,坐北朝南的原來長慶油田局機關,寬敞大門還是那樣的莊嚴、別致。

時移世易、鵲巢鳩佔,當年的辦公大樓現在已是「採油二廠」的辦公地點了。

長慶局機關老照片

2.

想起15年夏季,自駕環東北邊境遊時,專門折了回去,去了大慶油田,緬懷了一下鄉黨——王進喜。

大慶油田局機關也搬到了新的辦公大樓,舊址改造成了大慶油田博物館。

置身於50年代的俄式建築裡,紅色的磚牆,古樸的大門,讓你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崢嶸的歲月、火熱的年代

「…頭頂天山鵝毛雪 ,面對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 ,昆化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我為祖國獻石油…… 」

大慶油田的這種做法,長慶是否應該借鑑一下?

激情燃燒的歲月

不要讓進了西安城的下一代子孫們,忘了老一輩的為國家,開發石油的奮鬥史。

3.

來的路上多有耽誤,到達目的地已是晚上七點多了。

早到慶陽的堂弟、堂姐們,都等急了。

停車後小憩片刻,就隨大夥們下樓吃飯了。

土暖鍋

姐夫是地道的慶陽人,特地領我們去品嘗門口當地一家著名的「土暖鍋」

出鳳城園大門左拐,走不了幾步就到了地方。

店面不大,裝修的卻頗有特色。

黃色為主色調的包間,隴東高原的地域特色盡顯無餘。

一大家子圍坐一個大大的圓桌,點菜後不一會兒,「土暖鍋」就端了上來。

4.

土暖鍋當地也叫「暖鍋子」

圓形,上大下小,上為鍋,下為鍋膛兼底座。

現在暖鍋子多採用銅質,也就是銅火鍋。

傳統暖鍋子

原來的暖鍋子都是用陶製的——砂鍋,燒的是木炭

鍋的中間,豎起一個上小下大的圓桶狀的煙道。

暖鍋子都有一個蓋,蓋子中間有個圓孔,煙道從圓孔中穿出,蓋子就將暖鍋蓋嚴了,既防止熱氣散失,又防炭灰或其他雜物掉入鍋中。

幾千年的黃土文化,在慶陽這片熱土上,美食也與時俱進,現在土暖鍋大都用成銅的了。

彰顯著濃鬱隴東文化特色的砂鍋「暖鍋子」,已經不多見了!

鳳城隨拍

暖鍋子其實就是隴東農村,一個炮製精細的大燴菜。

暖鍋就像東北的燉菜一樣——一個天寒地凍的產物。

5.

暖鍋子用料沒有山珍海味,全是家常菜。

墊底菜以白蘿蔔片為主,配以隴東地產黃花菜、木耳、、豆芽、粉條、蘑菇、豆腐、紅蘿蔔、白菜等。

土雞塊

但鍋面上就要用高檔菜來「扇」面子的

紅燒五花肉、肉丸子、酥肉、雞肉等等能應盡所有的葷菜。

紅燒五花肉

一切兩瓣的熟雞蛋翻開,向外裝飾在表面,黃白相間,色誘著你的食慾。

事先加工好的各種食材,按次序先素後葷,一層層整齊的碼入鍋中。

油炸丸子

然後倒入少許汁湯(一般雞湯為最佳,豬肉湯為次之),讓湯汁略微蓋過肉片,中心加足炭火。

不一會兒,暖鍋子就沸騰了。

熬煮的爨香味,瀰漫滿屋,香溢四方、浸入骨髓。

土暖鍋採用的葷菜,都是事先做熟、準備好的,所以開鍋五六分鐘就可以動筷子了。

大家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吃著滾煎的暖鍋子,又說又笑的拉著家常

暖鍋子

紅紅的木炭火,燒的滋滋作響。

夾一厚厚紅燒肉塊,放在嘴裡,細嚼慢咽,整個腹中都飽滿著隴東黃土高塬的醇香。

6.

十幾年前,我在西安馬家灣吃過一次土暖鍋。

長慶搬遷到馬家灣後,好多慶陽的菜系也跟了下來,老閆羊肉、土暖鍋等也在其中。

在長慶龍鳳苑對面的一個巷子裡,就有一家慶陽特色的土暖鍋。

當年和堂弟專門去了這家飯館。

鳳城隨拍

現在除了還記得土暖鍋事先放菜、內有關中沒有的血腸外,實在想不起它還有什麼特色味道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離開了你的原生地,為了迎合當地的胃口,就變成「」四不像」了。

陝西廈房

就像陝西的羊肉泡饃,走到了外省,就變成了一碗水煮饃塊,難以下咽,敗壞了「泡饃」的名聲。

吃正宗的「暖鍋子」,還是要到隴東,來古城慶陽。

7.

上一碗隴東特色的蒸碗、炒血腸,再來份黃黃的糜子涼糕……。

糜子涼糕

吃著黃土高原上才有的「豬肝拌豆芽」,喝著我慶陽姐夫存放了多年的甘肅地產——「金徽酒」。

品著慶陽的「土暖鍋」,說著相近的語言,也不由得就聊到了三秦人文、隴東習俗這個話題。

蒸碗

陝西,隴東從屬這個話題,網上已爭論好久。

其實陝西人一直以來,都是在自作多情。

相同的語系,相近的飲食文化,認為隴東就應該劃歸陝西似的,都是扯淡。

最起碼敢保證,我的隴東姐夫就從來就沒有這種,想加入陝西的想法,呵呵。

隴東窯洞

慶陽人介紹隴東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八百裡秦川,頂不了董志塬的一個邊」

常常說話時手往外一揮,那個驕傲的神情……

隴東相傳,這是一個叫花子的要飯經歷。

十八年年饉時,一個河南來的叫花子,從陝西討飯一路走到慶陽董志塬,經歷了人情冷暖,越往西邊要到的飯越多,也越好要。

於是在這,誕生了這一句驚世駭俗的「名言」。

鳳城隨拍

當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往往忽略後續劇情的演變。

後來,這個要飯的繼續往北走,下董志塬過慶陽,經馬嶺討到環縣時,又賦予了順口溜的下半句——「董志塬的一個邊,頂不了環縣一個川」。

100年前,一個叫花子的一句「戲言」,竟讓兩省三市的人「掐」了多半過世紀,估計連「要飯吃」當年都沒想到吧?

為了能自己的多要些,走到哪奉承到哪,是討飯的首先要學的本事。

對此,我們就不要太較真了。

8.

誰都愛自己的家鄉。

就像我離開涇陽二三十年了,還一直感覺哪的美景都沒有老家漂亮,哪的美食都好像趕不上家鄉的味道。

就像我的慶陽姐夫,新家隨長慶大部隊安到了西安,但他最想做的事還是回到董志塬上,寧縣鄉下的那幾孔老窯洞裡。

月是故鄉明。

涇河夕照

有首歌不是唱到:「誰不說俺家鄉好」。

不管外面怎麼爭論,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有慶陽的、有西安的,其樂融融。

在我的心目中,隴東、關中都是好地方。

慶陽陝西一家親!

9.

隴東窯洞

設想,能在一個深冬的季節裡,坐在姐夫寧縣老家窯洞的土炕上,用嘶嘶木炭火,燉一鍋火辣辣熱騰騰的暖鍋子。

門前雪花白,屋內暖鍋紅。

夾一快厚實勁道的土雞肉,翻滾幾遭後撈起。

抿上幾口當地濃烈的燒酒,斜坐在炕沿上抽上一袋將近失傳了的老旱菸。

外面寒氣逼人,屋內熱火朝天,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鳳城隨拍

這才是我們所要的——家鄉的味道!

10.

酒足飯飽。

習習涼風中,漫步在晚上九十點鐘的慶州古城。

慶州古城

遠瞻秀麗流水,瀲灩江山如畫。

近賞古城夜景,婆娑妙曼衍生。

慶州古城

飛簷翹角的古城樓、迎風搖曳的大紅燈籠、乾淨整潔的青石板古街、沿途歡快地流水聲,到處都是詩意般的享受。

慶州古城

古城月色朦朧、流光溢彩、墜玉飛花。

慶州古城

夜晚的小山溝裡透著出一股神秘氣息,瞬間抖落了你一身的傷感和疲憊。

古城街道上的人摩肩接踵,比肩而設的商鋪裡人進人出,這一切無不彰顯著慶州古城的包容與熱情。

夜深了、人散了,華燈四射在空蕩的慶州古城裡,竟顯得如此靜謐美好!

古城夜景

哪怕一次偶遇,便也可以讓你沉醉在古城夜景裡......

相關焦點

  • 「慶陽人遊慶陽」鎮原首發團走進慶州古城
    為深入推進「大美慶陽·暢享出遊」文化旅遊季系列活動暨「慶陽人遊慶陽」惠民活動,8月27日,鎮原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代表、勞模代表、巾幗標兵代表、青年崗位能手代表、優秀教師、學生代表、抗疫一線人員共135人赴慶城縣開啟了「探秘千年古城,尋根周祖聖地」惠民體驗之旅。
  • 慶州古城
    原標題:慶州古城  一座古城,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能很多。一座千年的古城,仍然活著,並不多見。  黃土深厚的西部邊陲,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縣城——甘肅慶城縣,如今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湧進古城,一睹它的千年風採和厚重的歷史沉積。
  • 慶州古城,千年的古城仍然活著
    慶州古城一座古城,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能很多。一座千年的古城,仍然活著,並不多見。黃土深厚的西部邊陲,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縣城——甘肅慶城縣,如今四面八方的人們都會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湧進古城,一睹它的千年風採和厚重的歷史沉積。這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澱,活著的千年慶州古城越來越顯示出了它本來的魅力。
  • 「坐高鐵·遊慶陽」文化旅遊推介之夜閃亮慶州古城
    12月26日晚,「坐高鐵·遊慶陽」文化推介之夜在慶城縣慶澤園舉行。慶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何文釗主持,慶城縣委常委、副縣長張乃丹致辭,參加「如意甘肅·銀西高鐵遊隴東」宣傳推廣暨「坐高鐵·遊慶陽」西安銀川百家旅行社踩線考察活動的陝甘川寧媒體記者、旅遊達人、網絡紅人、旅行商,以及慶陽市內旅行社,共200餘人參加活動。
  • 遊覽甘肅慶陽慶州古城 玻璃棧道驚險刺激
    在位於西安東北方向的甘肅慶陽慶城縣,也建了一座仿古建築小鎮,叫慶州古城。和其它民俗村一樣,主要是售賣當地的特色小吃。慶陽是一個農業大市,飲食也是獨具特色,這裡就匯聚了慶陽最好的特色美食。這個景點不同於其它地方民俗村的地方,就是除了美食,還有一座高空玻璃棧道。 玻璃棧道就建在慶州古城的頂上,可以爬坡上去,走過玻璃棧道,再從滑道下來,就可以在民俗村品嘗美食了。
  • 慶州古城,古人戰時當盔甲行軍做乾糧的這塊大餅,是誰發明的
    甘肅慶城,一座黃土高原上活著的千年古城,其歷史可上溯到20萬年以前,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電視劇《羋月傳》裡的義渠戎國,曾與秦抗衡500餘年,東周初,慶城縣就屬義渠戎國轄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慶城名為義渠縣,唐朝改郡為慶州,幾經歷史變遷,2002年更名為慶城縣。
  • 冬春來慶陽,7條精品旅遊線路任您遊!
    冬春遊慶陽,精彩又驚喜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習稱「隴東」。周祖陵景區華池縣雙塔森林公園慶州老宅子03紅色勵志研學遊主題追思英雄先烈壯舉 感受人傑地靈慶陽線路:合水縣陝甘紅軍紀念館—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大鳳川軍民大生產紀念館、抗大七分校舊址
  • 慶陽冬春旅遊線路推薦
    原標題:慶陽冬春旅遊線路推薦慶陽文旅局供圖  1.賞冰滑雪健康遊  線路:西峰區隴東滑雪場、黑老鍋冰窟—鎮原縣北石窟驛景區—慶城縣藥王洞養生小鎮、周祖陵景區  2.尋根探源文化遊  線路:鎮原縣北石窟驛景區—西峰區南佐遺址、北石窟寺、石道坡遺址、慶陽市博物館—慶城縣周祖陵景區(岐黃中醫藥博物館、農耕文化展覽館
  • 坐著時光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慶州古城這些古蹟
    坐著時光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慶州古城這些古蹟 2020-06-19 0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條冬春精品旅遊線路帶您暢遊慶陽!
    認知這一片神奇瑰麗的熱土,歡迎您親歷慶陽大地!01 金秋豐收採摘遊主題隴東糧倉 豐收採摘線路:寧縣焦村田園綜合體、西部蘋果國際商貿港—寧縣春榮古城南瓜基地—慶城玄馬梨棗種植基地—慶城赤城老莊萬畝蘋果採摘園
  • 一步一慶州,一地一感受
    壯闊慶州潮,飽覽慶州美。慶州,一本大書,卷開雲舒,華章卓著。慶州者,北地之郡也。夏屬雍州,秦歸義渠,漢設鬱郅,宋為安化,民國二年改易慶陽,現曰慶城。生之黃土高原,長之隴東大地,北接環縣,西臨鎮原,東到合水,南至西峰,高速高鐵橫貫南北,國道省道四通八達,屬絲路甘肅轄之,歸自信慶陽管之。
  • 慶州古城,山溝裡的古街夜景
    甘肅慶城縣,馬嵬驛民俗文化村,建在縣城東邊的小山溝裡,規劃南北長3.2公裡,佔地1270畝,包括動物園、創客文化、民俗小吃街、石佛崖、影視基地、知青點、兒童樂園等七大片區,是慶陽人民閒暇遊玩的好去處!「農家土飯養養胃,黃土窯洞熱炕睡;薰衣草花香惹人醉,金銀花花開金銀來;周祖農耕別樣紅,岐黃之術濟蒼生……」生動的描繪了慶城旅遊大美畫卷,農家特色飯,薰衣草莊園、周祖陵景區等等,夜晚的小山溝裡透著一股神秘,吃遍這裡的特色美味,哨子面、酸辣粉、辣條、攪團、餄餎面、羊血粉絲湯、羊肉泡饃、燒烤、酸奶、各種美食燈火通明的慶州古城,照亮這山溝,牆上地上,到處都是民俗
  • 冬春遊慶陽 賞冰滑雪 探尋紅色文化
    慶陽冬春旅遊線路推薦1.賞冰滑雪健康遊線路:西峰區隴東滑雪場、黑老鍋冰窟—鎮原縣北石窟驛景區—慶城縣藥王洞養生小鎮、周祖陵景區2.尋根探源文化遊線路:鎮原縣北石窟驛景區—西峰區南佐遺址、北石窟寺、石道坡遺址、慶陽市博物館—慶城縣周祖陵景區(岐黃中醫藥博物館、農耕文化展覽館)、藥王洞養生小鎮、慶州老宅子—華池縣雙塔森林公園、範公祠、南梁紅色大景區—合水縣隴東古石刻博物館3.紅色勵志研學遊線路:合水縣陝甘紅軍紀念園—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大鳳川軍民大生產紀念館、抗大七分校舊址
  • 【遊馬嵬驛】一個18歲少女在慶州古城停車場的遭遇,令人目瞪口呆!
    前段時間好多朋友的朋友圈都在曬慶州古城的照片,昨天小編趁著休息的時間也去逛了一下,發現確實挺美的,符合想像中的古城生活,但是到停車場的時候
  • 暢遊家鄉賞美景 鄉愁記憶在慶陽|「慶陽人遊慶陽」惠民體驗首發團發車儀式舉行
    8月25日,2020年「大美慶陽·暢享出遊」文化旅遊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慶陽人遊慶陽」惠民活動首發團儀式在市博物館門前舉行。首發團組織離退休老幹部代表、勞模代表、巾幗標兵代表、青年崗位能手代表、優秀教師、學生代表、抗疫一線人員代表共500人分別赴合水、慶城、華池賞家鄉美景、品家鄉美食、聽家鄉故事、看家鄉巨變、尋鄉愁記憶。
  • 一分鐘,慶陽會發生什麼?
    一分鐘,慶陽會發生什麼?慶陽的一分鐘裡會有什麼發生呢?享受著人在花中,花中有人的美好一分鐘遊人陶醉在慶州古城的夜景中不夜慶州,浪漫撲面而來一分鐘遊人在東老爺山登高遠眺藍天白雲微風起 蕎麥花開白如棉2020年「大美慶陽·暢享出遊」文化旅遊季系列活動啟動「慶陽人遊慶陽」惠民體驗首發團發車儀式舉行
  • 李建學專欄|慶州古城新貌
    慶州古城新貌〔札記〕李建學 原創作品 去年,在慶城縣小南門巷水利局家屬院媳婦娘家過的春節。正月初二夜裡,寫了散文《慶州古城》,介紹慶城縣的歷史,追憶在這裡工作生活八年的點點滴滴,以圖文記錄了當天在新開發的「慶州古城馬嵬驛」項目開發區遊覽的見聞。
  • 「坐高鐵·遊慶陽」第五站慶城丨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乘坐高鐵 我們一起遊慶陽 前方到達慶城站 縣城坐落於群山環抱之中, 兩水環繞,形似飛鳳, 又名「鳳城」。
  • 走進甘肅慶城,去了解這座活著的千年古城
    圖1:慶州古城,一座活著的千年古城據載,慶陽古城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司馬遷《史記》的「民賴其慶」中的「慶」字就是慶地(慶陽)。雖然現在的慶城古城,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幅模樣。但慶陽古城不同於全國其他大多處於「廢棄狀態」的歷史古城,由於獨特的山川地形,歷朝歷代一直有人居住,號稱「活著的千年古城池」。
  • 慶州古城·藥王洞民俗文化村 打造民俗遊新樣本(圖)
    原標題:慶州古城·藥王洞民俗文化村 打造民俗遊新樣本(圖)人民網蘭州1月4日電(高翔)繁華古街、遊人如織,各類臊子麵、羊刀燉、土暖鍋、炕炕饃、涼粉、貴妃魚、芝麻饊子等百餘款特色美食盡顯民俗特色……遊客不僅感嘆:「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這是今年元旦期間,慶州古城·藥王洞民俗文化村試營業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