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

2021-01-09 正義網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修改〈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已於2018年7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2018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8年11月28日

  法釋〔2018〕19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於修改《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

  (2018年7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

  2018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

  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據司法實踐情況,現決定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9〕19號,以下簡稱《解釋》)作如下修改:

  一、將《解釋》原第六條修改為:「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經發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對於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應當綜合持卡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和意願、申領和透支信用卡的狀況、透支資金的用途、透支後的表現、未按規定還款的原因等情節作出判斷。不得單純依據持卡人未按規定還款的事實認定非法佔有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但有證據證明持卡人確實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除外: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使用虛假資信證明申領信用卡後透支,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通過逃匿、改變聯繫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

  二、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七條:「催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認定為本解釋第六條規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後進行;

  「(二)催收應當採用能夠確認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兩次催收至少間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關規定或者約定。

  「對於是否屬於有效催收,應當根據發卡銀行提供的電話錄音、信息送達記錄、信函送達回執、電子郵件送達記錄、持卡人或者其家屬籤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證據材料作出判斷。

  「發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籤名和銀行公章。」

  三、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八條:「惡意透支,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五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四、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九條:「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時尚未歸還的實際透支的本金數額,不包括利息、複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歸還或者支付的數額,應當認定為歸還實際透支的本金。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提起公訴時,應當根據發卡銀行提供的交易明細、分類帳單(透支帳單、還款帳單)等證據材料,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辯解、辯護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審查認定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難以確定的,應當依據司法會計、審計報告,結合其他證據材料審查認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應當在對上述證據材料查證屬實的基礎上,對惡意透支的數額作出認定。

  「發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籤名和銀行公章。」

  五、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十條:「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提起公訴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訴;在一審判決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曾因信用卡詐騙受過兩次以上處罰的除外。」

  六、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十一條:「發卡銀行違規以信用卡透支形式變相發放貸款,持卡人未按規定歸還的,不適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惡意透支』的規定。構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論處。」

  七、將《解釋》原第七條改為修改後《解釋》第十二條。

  八、將《解釋》原第八條改為修改後《解釋》第十三條,修改為:「單位實施本解釋規定的行為,適用本解釋規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根據本決定,對《解釋》作相應修改並調整條文順序後,重新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75次會議、

  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18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2018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修改〈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依法懲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動,維護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現就辦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複製他人信用卡、將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寫入磁條介質、晶片或者以其他方法偽造信用卡一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空白信用卡十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二十五張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餘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五十張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張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二十五張以上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餘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二百五十張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本條所稱「信用卡內存款餘額、透支額度」,以信用卡被偽造後發卡行記錄的最高存款餘額、可透支額度計算。

  第二條 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不滿一百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數量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五十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數量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量巨大」:

  (一)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的;

  (二)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一百張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十張以上的;

  (四)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五)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違背他人意願,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第三條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足以偽造可進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義進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張以上不滿五張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處罰;涉及信用卡五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量巨大」。

  第四條 為信用卡申請人製作、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涉及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或者涉及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或其人員,為信用卡申請人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分別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二)騙取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三)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並通過網際網路、通訊終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條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經發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對於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應當綜合持卡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和意願、申領和透支信用卡的狀況、透支資金的用途、透支後的表現、未按規定還款的原因等情節作出判斷。不得單純依據持卡人未按規定還款的事實認定非法佔有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但有證據證明持卡人確實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除外: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使用虛假資信證明申領信用卡後透支,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通過逃匿、改變聯繫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

  第七條 催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認定為本解釋第六條規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後進行;

  (二)催收應當採用能夠確認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兩次催收至少間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關規定或者約定。

  對於是否屬於有效催收,應當根據發卡銀行提供的電話錄音、信息送達記錄、信函送達回執、電子郵件送達記錄、持卡人或者其家屬籤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證據材料作出判斷。

  發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籤名和銀行公章。

  第八條 惡意透支,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五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第九條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時尚未歸還的實際透支的本金數額,不包括利息、複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歸還或者支付的數額,應當認定為歸還實際透支的本金。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提起公訴時,應當根據發卡銀行提供的交易明細、分類帳單(透支帳單、還款帳單)等證據材料,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辯解、辯護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審查認定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難以確定的,應當依據司法會計、審計報告,結合其他證據材料審查認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應當在對上述證據材料查證屬實的基礎上,對惡意透支的數額作出認定。

  發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籤名和銀行公章。

  第十條 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提起公訴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訴;在一審判決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輕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曾因信用卡詐騙受過兩次以上處罰的除外。

  第十一條 發卡銀行違規以信用卡透支形式變相發放貸款,持卡人未按規定歸還的,不適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惡意透支』的規定。構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論處。

  第十二條 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二十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一百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十三條 單位實施本解釋規定的行為,適用本解釋規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相關焦點

  • 《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理解與適用本文刊登於《人民司法》2020年第34期作者:林廣海 許常海作者單位: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1次會議、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 ...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答記者問
    本報北京2月3日訊 記者許躍芝報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製作、複製、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自2010年2月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人就發布這一司法解釋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新規,公通字〔2020〕14號:辦理跨境賭博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 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制定本意見。(四) 跨境開設賭場犯罪定罪處罰的數量或者數額標準,參 照適用《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辦理利用賭博機開設賭場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和《關於辦理網絡賭博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有 關規定。
  • 最高院喻海松:刑事司法解釋的十個問題
    兩高制定司法解釋的權力並非來源於《立法法》,而是來源於1981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其中第2條規定:「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或決定。」
  • 疫情期間,這些防控法律知識,你必須知道!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之規定,編造與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有關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此類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定罪處罰。
  • 2019年職務侵佔罪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大全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信用卡積分薅得太狠被判刑 這些環節都可能觸及法律...
    不過,法網恢恢,一旦觸及法律紅線,羊毛黨也會翻了船。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2016至2018年間,葉某斌虛構商戶身份,在多個交易平臺上使用招行信用卡進行虛假交易,合計金額4164萬餘元。在這過程中,其非法獲取了招商銀行309萬餘消費積分,用以兌換星巴克、航空裡程以及酒店住宿等,兌換最低成本合計達13萬餘元。
  • (最新)兩高: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2020.9.14施行)
    後附解釋(一)(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已於2020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1次會議、2020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四十八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4日起施行。
  • 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起訴?起訴後如何應對不吃虧
    僅僅是前兩條足以讓信用卡逾期的持卡人深陷債務和名譽泥潭之中;最後銀行還在二者基礎上又添上一道法律的枷鎖,針對逾期持卡人,又是一道晴天霹靂。銀行這些所有的反制措施,除了保證銀行的本金不受損害之外,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為廣大持卡人標明了紅線:紅線之內歌舞昇平,紅線之外雷霆四起。所以我們必須了解銀行的反制依據,從這個方面分析「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起訴」的相關問題。
  • 最高院司法解釋大全(1997年-2020年)
    2011年6月4日法釋[2011]16號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1年7月20日法釋[2011]1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1年7月29日法釋[2011]18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 最新詐騙犯罪法律法規大全(2018年版)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修正)》
  • 透支信用卡當心構成犯罪
    因此,餘某向工商銀行蘭州分行申請辦理了一張牡丹信用卡。  2016年4月,餘某領取卡片,授信額度為95000元,臨時額度5000元。領取當天,餘某將信用卡全部額度刷出,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工程所需原材料,部分用於支付工人工資。2016年9月,快捷酒店出現資金問題,無法按期支付工程款。後該工程爛尾,快捷酒店違約。餘某投入約75萬元,除去收到的首期款35萬元,餘某實虧40萬元。
  • 透支信用卡 當心構成犯罪
    因此,餘某向工商銀行蘭州分行申請辦理了一張牡丹信用卡。2016年4月,餘某領取卡片,授信額度為95000元,臨時額度5000元。領取當天,餘某將信用卡全部額度刷出,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工程所需原材料,部分用於支付工人工資。2016年9月,快捷酒店出現資金問題,無法按期支付工程款。後該工程爛尾,快捷酒店違約。
  • 【理論研討】孫立波、汪翔:網際網路背景下信用卡詐騙罪與涉信用卡詐騙罪的實踐區分 ---以劉某、王某詐騙案為視角
    故此,劉某和王某等人利用偽基站發送虛假簡訊的行為,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於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的行為的規定來予以評價,屬於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
  • 惡意透支信用卡最新司法解釋: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2018年11月28日兩高院公布了《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透支多少夠入刑?四、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九條:「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時尚未歸還的實際透支的本金數額,不包括利息、複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歸還或者支付的數額,應當認定為歸還實際透支的本金。也就是說,刑法裡只管本金的問題。
  • 自己用POS機幫別人信用卡套現犯法嗎?
    金投信用卡小編看到,最近網上有很多新聞說的都是警察打擊惡意套現,很多套現商戶幫別人套現的時候給銀行和金融機構帶來了損失。很多網友讀者看了這些新聞後來小編諮詢,小編針對這個問題找了下相關資料發送給朋友們看下。我們先一起往下看吧。 首先我們來說說幫別人信用卡套現犯法嗎?
  • 注意,信用卡這樣惡意透支5萬塊就要坐牢了!
    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以下簡稱解釋。解釋中,就信用卡透支和惡意透支進行了新的解釋。而此次的解釋中,對於惡意透支數額進行了重新界定,惡意透支金額在5萬-50萬元的,將被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在50萬元-500五百萬元的,將被認定為『數額巨大』,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將被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由此可見,此次的解釋中,每個等級的惡意透支金額標準都上調了5倍。
  • 解讀「兩高」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13年4月4日起施行。第一款與199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98年解釋》)的規定相比,盜竊「數額較大」的起點標準由原來規定的500元至2000元提高至1000元至3000元,「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起點標準由原來規定的5000元至2萬元、3萬元至10萬元分別提高到3萬元至10萬元、30萬元至50萬元。
  • 民法典之後新增49部司法解釋等著你!
    第一類(2020年底前完成)1.關於辦理訴前財產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承辦單位:立案庭2.關於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惡意訴訟及無理纏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承辦單位:立案庭 研究室3.關於修訂《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