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2020-12-24 中華網廣東站

  原標題:「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一個平常的周末,數輛旅遊大巴駛入中越邊境小城廣西東興,停靠在東興市體育中心旁,車上的乘客是周邊城市應邀前來參加氣排球賽的選手及其家人、朋友。白天參加比賽,晚上參觀旅遊,這是廣西北部灣城市乃至中越邊境地區群眾打開周末生活的新方式。體育旅遊產業正在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幸福產業。

  「體育+旅遊」為邊境小城帶來無限可能

  東興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是中國唯一與東協陸海相連的城市。從東興出境,跨過百餘米長的北崙河大橋即進入芒街。中越兩國邊民交往密切,2019年東興出入境旅客突破1330萬人次。

  兩國邊民常態化開展體育交流活動,從199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中越元宵足球友誼賽,如今這一賽事已經成為中越邊境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

  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江文勝說,東興這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縣級市,目前已有足球俱樂部60多個,很多俱樂部裡有越南籍球員。此外,羽毛球、籃球俱樂部等也不在少數。「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興和越南的體育活動大多暫停。但等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未來會舉辦更多活動,有更多的體育交流。」

  兩國邊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推動東興市不斷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隨著體育館、遊泳館正式投入運營,佔地200多畝的東興市體育中心服務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成為群眾運動、健身、休閒、集會的重要場所。

  正值周末,東興市體育館裡人聲鼎沸,一場氣排球邀請賽正在酣戰,參賽隊伍來自南寧、北海、欽州等。仔細看這些隊伍的名字:「閃閃紅星」「螺香街花豹」……親切感撲面而來,生動地體現出比賽的休閒性、娛樂性。

  江文勝說,經過多年運營,東興「體育+旅遊」的探索逐漸形成品牌,無論是東興與芒街之間,還是東興與周邊城市之間,都有了較好的互動。「未來我們想打造一個更大的區域性系列賽事,如環北部灣足球賽、羽毛球賽等,通過賽事推廣更好地促進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面向東協的體育產業開放合作市場

  12月19日至20日,中國-東協體育旅遊活力月在防城港市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項目在防城港落地。

  這個佔地約1萬畝的園區計劃以體育及運動產業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為主,覆蓋帆船、遊艇、運動藥品、運動營養品等的生產和研發,面向中國與東協引進一批體育企業,推動建設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不少與會人士表示,看好中國-東協大健康運動產業合作大市場。

  「當前,世界有名的一家帆船製造企業已經到園區考察,還有一些國內的遊艇項目、摩託艇項目也正在洽談中。」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文智說,「我們期待更多的企業落戶健康運動產業園,把中國和東協雙方的大市場有機連接起來。」

  過去,國內遊客從防城港進出東協國家,很少會在這裡停留,這讓體育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防城港市陷入窘境。「我們現在要打造能玩3天以上的大項目,讓遊客留下來,刺激消費。」陳文智說,防城港的區位優勢正在顯現,未來在「體育+旅遊」「體育+製造」等方面潛力巨大。

  「我們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體育產業間的聯動,形成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推動體育產業成為服務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黃河流域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重要抓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說,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體育合作潛力巨大。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協的前沿,同時,這裡綠色生態運動資源稟賦優越,一年四季適宜開展體育運動。

  近年來,廣西積極連接東協市場,建設中國-東協體育訓練、賽事、培訓基地,舉辦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等,助推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交流合作全面發展。

  自治區體育局局長李澤在活力月開幕大會上說,要圍繞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新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就在廣西」體育產業品牌。充分開發千裡灕江邕江西江風光、千裡藍色濱海、千裡奇美喀斯特地區、千裡邊境風情、千裡綠色森林等「體育+」資源。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西北、西南地區大量的沙漠、戈壁、山地、森林等地形地貌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劣勢條件。而今,越來越多地方把原來「不利」的資源變成了「聚寶盆」。

  「要把優勢資源變成產品,進行品牌化提升或打造,才能實現其價值。」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鮑明曉說,促進體育和旅遊更好地融合發展,在提供高端體育旅遊產品的同時,還要做好導流,不單純是以旅行社的形式導流,更要推動與各地區運動協會、單項運動俱樂部等單位的合作,培育自己的市場。

  責任編輯:韋玉春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

相關焦點

  • 「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新華社南寧12月20日電 題:「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新華社記者盧羨婷、農冠斌一個平常的周末,數輛旅遊大巴駛入中越邊境小城廣西東興,停靠在東興市體育中心旁,車上的乘客是周邊城市應邀前來參加氣排球賽的選手及其家人、朋友。白天參加比賽,晚上參觀旅遊,這是廣西北部灣城市乃至中越邊境地區群眾打開周末生活的新方式。
  • 「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新華社南寧12月20日電 題:「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農冠斌   一個平常的周末,數輛旅遊大巴駛入中越邊境小城廣西東興
  • 文化與體育交相輝映 生態與旅遊相得益彰 石拐區打造文化體育賽事...
    山地自行車男子精英組賽、男子大眾中年組賽、男子大眾老年組賽、女子大眾組賽、騎遊體驗活動;運動風箏、軟體風箏、掛件風箏、地方特色風箏放飛表演……人們在享受低碳、綠色、健康、時尚的現代文化體育韻律視覺盛宴中,深刻感觸到石拐區生態文旅立區、全面轉型發展的美麗嬗變。
  • 廣西打造63個「國字號」及115個區級體育產業和體育旅遊示範項目
    近年來,我區堅持融合創新,優化服務,實施「體育+」和「+體育」行動,狠抓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落地,積極探索健康運動產業,豐富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廣西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秋高氣爽,桂林全州縣的大碧頭國際旅遊度假區裡遊人如織。
  • 麗水市體育產業發展規劃
    作為重要戰略,以打造國際生態旅遊名城為引領,以健身休閒與競賽表演為抓手,構建生活性體育服務為主導的體育產業體系,以促進體育消費為導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集聚重點發展領域、激發體育市場活力、創新產業發展機制,增強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將體育產業培育成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切實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體育需求。
  • 海南省印發「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
    (二)堅持「多規合一」、統籌發展原則。堅持全省「多規合一」的指導和引導,強化與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等相關規劃的銜接,不斷優化空間布局,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政策制度供給,統籌推進體育和旅遊的融合發展,以「產業的創新融合」促進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全面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
  • 剛剛,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發布
    (二)堅持「多規合一」、統籌發展原則。堅持全省「多規合一」的指導和引導,強化與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等相關規劃的銜接,不斷優化空間布局,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政策制度供給,統籌推進體育和旅遊的融合發展,以「產業的創新融合」促進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全面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
  • 「體育+」跨界融合帶動新發展---銅仁康體運動產業蓬勃發展紀實
    場館建成以後將承擔有關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有效提升武陵之都·仁義之城桃源銅仁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帶動新城區總體規劃建設和拉動全市文化旅遊發展。  近年來,銅仁市不斷推進康體運動產業發展,大力建設山地生態戶外體育公園和健身步道。
  • 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 國家體育總局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群眾體育消費方式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消費轉變,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的重要途徑,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建設健康中國、激發產業發展活力的重要內容,對釋放消費潛力、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普及和推廣山地戶外運動項目,加快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 ...譜寫「融合共贏」曲讓體育旅遊產業在美麗山水間發展壯大...
    聯合文化和旅遊廳起草《關於大力發展廣西體育旅遊的實施意見》《廣西創建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推動體育與旅遊在理念、機制、政策、規劃、組織、設施、隊伍、活動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響「廣西綠色生態運動」的體育旅遊品牌。
  • 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號召廣東旅遊行業堅定綠色發展
    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以後,如何推進環南崑山森林溫泉度假旅遊產業帶建設,發展森林康養新業態?12 月 16 日,第四季全域旅遊 " 龍門陣 " · 2020 廣東龍門 " 生態旅遊 " 高端對話在龍門縣舉行。會上,《南崑山生態旅遊宣言》正式發布,廣東省旅遊協會號召廣東旅遊行業發展生態旅遊應以保護為先,堅定綠色發展。順應 " 雙循環 " 新發展格局,以綠色發展統領全域旅遊。
  • 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 國家體育總局
    總體上看,我國水上運動發展規模和水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水域開放程度不高,水上運動基礎設施薄弱,產品有效供給不足、服務創新不夠。產業集中度低,適應水上運動發展規律的法律政策體系有待健全,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
  • 打造品牌賽事 推動「體育+旅遊」融合發展
    原標題:打造品牌賽事 推動「體育+旅遊」融合發展   10月3日,第二屆環督公湖全民騎遊大會暨騎闖天路徐州爬坡賽在國家級體育特色小鎮、國家
  • 打造文化生態 運動休閒新高地——記第六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閱自然生態……6月28日至29日,第六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元氏召開。創新舉措 地域特色文化之旅第六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是一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綠色、精彩、高質量」的大會,以六大創新舉措,緊跟時代步伐,打造文化生態、運動休閒新高地。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綠色引領,好思路擘畫產業發展藍圖近年來,南平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出臺七大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回歸經濟、夜間經濟等「四大經濟」,在全國首推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搭建起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引領各縣(市、區)走出閩北特色的發展之路。
  • 泰安徂徠山汶河景區發展綠色產業,打造休閒康養勝地!
    景區總規劃面積293平方公裡,其中徂徠山片區185平方公裡,汶河片區108平方公裡,是泰安市由依山而建向依山傍水發展的戰略決策,是著力打造「北依泰山、南接徂徠、汶水環繞、山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宜居名城的生動實踐。6月26日,「聚焦泰安看發展」2019全國網絡媒體泰安行採風團走進徂徠山汶河景區,見證生態發展下的「老景新貌」。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
    人民群眾休閒度假需求快速增長,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化、特色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旅遊需求的品質化和中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競爭國際化。各地普遍將發展旅遊產業作為參與國際市場分工、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紛紛出臺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旅遊市場全球化、旅遊競爭國際化,競爭領域從爭奪客源市場擴大到旅遊產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 陽宗海度假區打造「溫泉+康體運動」康養旅遊模式
    目前,陽宗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利用現有溫泉、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溫泉養生、山林養生、運動養生、高山避暑養生等業態,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溫泉+康體運動」康養旅遊品牌模式,形成了溫泉旅遊與康體運動產業的良性互動,實現區域旅遊業跨越式發展。依託溫泉資源優勢豐富康養內涵湯池自古因溫泉聞名,湯池溫泉古名「火龍泉」,因其泉水沸如湯,故名:「湯池」。
  • 龍頭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柘榮高標準綜合開發鴛鴦草場
    近年來,柘榮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長壽之鄉」品牌效應,全面實施生態養生旅遊戰略,在優先保護生態的基礎上,以康養度假休閒為特色,高起點、高規劃、高標準綜合開發鴛鴦草場景區項目,積極主動融入全域旅遊發展大局,以全域旅遊帶動柘榮綠色高質量發展。
  • 國家體育總局印發《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群眾體育消費方式從實物型消費向參與型消費轉變,大力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產業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的重要途徑,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建設健康中國、激發產業發展活力的重要內容,對釋放消費潛力、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普及和推廣山地戶外運動項目,加快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特制定本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