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喜歡養花種草,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當然了,養花的小夥伴會更多的收穫一種喜悅感和成就感。
不過對於很多剛開始養花草的小夥伴們來說,有想法要把花草養的很好,但總是養不好,而且還會養死,這是為什麼你?其實說明白原因了,實際上就是澆水多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或許是因為澆水量太多了,也或者是因為澆水量根本達不到植物需要的要求,所以就會導致植物缺少水分。
那麼,到底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很好地管理好植物呢?那就只能控制好澆水的量。
你真的會給花澆水麼?你知道什麼是「澆透」,什麼是「幹透」麼?
一定要做到這個原則,按照幹透再澆透。很多人都會認為這個度非常的不好把握,確實對於植物什麼時候土壤完全乾透了,我們很多時候肉眼是看不到,需要用手指觸摸土壤的深度才能了解,而如何澆水一定要透呢,這個度也非常的不好把握好。
幹透的度如何把握?
如果看到花盆土的表面的土壤有種比較乾燥的時候,一般來說花兒就是缺水了,但是這個也不能完全的確定,或者需要用手在花盆土的表面戳幾個2-3裡面的小洞去觀察一下,如果往下深度的土質也是非常乾燥的。這就更能說明需要給花卉澆水了。
可能這時候很多小夥伴還是拿捏不準,那就乾脆等著植物的葉子有點焉兒的時候,這時候很多人不放心,這樣會不會讓植物旱死了,其實這個不用擔心。
一般來說,植物很多都是積水過多會澇死,也就是根部會腐爛後植物就會死亡,但是對於乾燥的植物只要是澆上水很快它們就會恢復生機的。
澆透的度如何把握?
這個也很不好掌握的,一般來說,對於澆水的次數一定要多幾遍,也就說往往一兩遍是不夠的,當然了這也需要看花盆和植物的大小而定的。
如果澆水後差不多有兩三遍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在花盆土的表面同樣戳幾個小洞後,看看更深一點的土有沒有溼透就可以了。而且我們平常用作花盆底的土壤一般都會用骨粉或者是腐葉土,有的會用松針,所以如果不多澆水幾遍的話很有可能沒有完全的澆透。
如果實在不放心,還有一個小技巧非常的實用,小編平常用的這個方法也是非常多的,可以找來一個花盆底,實在沒有就用一個託盤或者平常我們用的盤子也是可以的。
在盤子裡面倒入一些清水之後,然後將盤子放在花盆底下後,慢慢的讓植物吸收盤子裡面的水分,直到所有的水分完全的吸收乾淨後,然後將盤子拿走就好了。
這個方法可以讓花盆底部的土壤充分的吸收很好的水分,從而能夠讓根部得到更多地水分而長的更加旺盛。
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這個小方法感覺實用嗎?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