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第二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會議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基礎理論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為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開掘經典理論資源,回應現實實踐問題。
    西方資產階級法權理論出發點是絕對自私自利的個人,強調個體與他者、個體與社會、個體與外在的對立和分裂。這種對人性形上學的把握跳出了社會現實本身、歷史境遇,成了神秘的永恆的絕對的同一的觀念,進而在現實中發揮作用,引導著人們的趨向,這種主位顛倒在馬克思主義法學裡得到了糾正。
    馬克思揚棄二者,實現個體性與社會性、與物質生產關係的統一,實現了對人的本質性把握與外在現實社會生產狀況的統一。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藺慶春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權觀是一種歷史性的、辯證發展的,而不是絕對的抽象的、永恆的超然於現實之外的東西。「我們國家所做的很多工作,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對人權在現實層面更根本的維護、實現,而不只是一種純粹觀念對觀念的理論批判。只有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在自我與他者的交往中,人權的價值追求,或者人的權利的內在屬性才能彰顯出來。」
    「社會主義法律平等廢除一切階級不平等,將平等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法律不僅要實現形式平等,也要追求實質內容的平等。這與資本主義法律只追求形式平等而忽視實質平等有本質差異。」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雲明說。
    「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是一種抽象法,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可以看成黑格爾的『理想國』。只有馬克思用歷史唯物主義超越了以往的抽象法。」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宏政說,黑格爾畫了一幅國家的藍圖,而馬克思是按照藍圖建立地上的國家。
    西方國家的法律演進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如英國,內生發展八百年之久。而在東方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都以強力推動移植了外來法律。以日本為例,佔領軍司令麥克阿瑟在東京司令部設立了個民政局,25個工作人員中只有兩人學法律。可就是這25人晝夜不停加班一周,起草了日本憲法。麥克阿瑟叫來時任日本首相吉田茂,叫他拿回議會。該文本一字未改通過並沿用至今。
    內生道路漫長,我們無法等待。他人把法律移植強加給我們更不可能。因此,中國要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中國共產黨自上而下的領導和人民群眾改革自下而上的推動相結合的構建式道路。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說,這條道路有三個要義,第一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保證這條道路的方向;第二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道路的路基;第三是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作為道路的理論說明和學理支撐。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一體建設。徐顯明說,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法治國家,建設法治政府,是主體工程和重點任務,而建設法治社會是一切的基礎。他補充道:「我們的法治主體是人民,人民不是被治的對象,而是運用法治的主體,這與古代法家、秦法是根本區別。來自人民、以人民為主體、為了人民,我們法治的目的是造福人民,這是我們法治的功能,要保護人民,這是我們法治的宗旨。」
    會上,專家學者還就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邏輯關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中國風格、價值確認、話語建構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近百名學界、業界人士與會。(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