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即將來臨,文化和旅遊部提醒廣大遊客,出遊在注意疫情防控的同時,要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共同創建文明、健康、綠色旅遊新風尚。
8天的超長假期,承載了人們長期積累的出遊熱情。一到節假日,去哪裡旅遊已經成為網友們必聊的話題。「大家都準備去哪兒玩?」「走到哪算哪,隨心情出發吧。」「大家出去玩一定要做攻略,還要通過網際網路提前預約景區門票、住宿,以免遇到景區限流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預約出行是遊客們的最佳選擇。大家通過景區官網、微信公眾號、第三方平臺等渠道,進行旅遊一站式預約服務,即能避開排隊購票的等待時間,又能防止遊客之間的親密接觸,還能避免景區人員密集,提高旅遊出行舒適度,切實感受「智慧旅遊」帶來的便利。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旅遊市場以預約購票服務為紐帶,遊客消費與旅遊供給、金融支付、信用體系有機結合,打造一站式的網際網路旅遊服務生態圈,讓預約旅遊成為旅遊消費新習慣。不過,現在的國內預約旅遊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仍然需要注意強化細節服務、加強監管。
整合平臺資源,簡化預約流程,建設「一網約」平臺,推動「智慧旅遊」。疫情後,有的景區為了限流開放,採取「一刀切」工作模式,無預約不準入,沒有考慮老年人、兒童等特殊群體的需求,為特殊群體一證一碼出行增添負擔。對此,有關園區和平臺要簡化預約流程,利用現代科技在景區預約服務、信息發布、流量管控、分流疏導、安全巡查等方面的作用,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賦能,建立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旅遊服務市場。同時,要做到因人施策,預留老年票、兒童票,為特殊群體提供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遊客在旅途中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加強市場監管,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合理有序的預約退訂製度,確保旅遊市場規範有序。有的遊客反映,節假日前已經提前預定房間,入住時卻遭遇酒店房間滿額、坐地漲價等不文明現象。對此,有關部門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推進旅遊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景區要建立完善預約制度,推行分時段遊覽預約,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同時,旅遊行業從業者要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加強行業自律,實現行業自我約束,誠信經營。遊客也要提前做好旅遊攻略,注意預約細節變化,文明出行。
在這特殊的節日裡,要堅持常態防控,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嚴守安全底線,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做好旅遊景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到限量開放、預約開放、錯峰開放,讓預約為文明出行保駕護航,共同營造文明、健康、綠色旅遊新風尚,構建旅遊業新發展格局。
作者:王信鴿 重慶市南川區商貿物流園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