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加勒萬河谷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的責任劃分沒有爭議,是印度越境挑起事端的,但是印度還沒認清當前的形勢。6月26日,《印度時報》援引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裡瓦斯塔娃的話說,如果中國不想執行從拉達克東部實際控制線撤軍的雙邊協議,將對兩國關係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印度在外交層面的態度符合拉達克前線指揮官級會談中的「七條不合理條款」。很難看到一個剛剛因為軍事冒險而被打敗的失敗者。印度陸軍參謀長(相當於陸軍司令)訪問拉達克邊境時,特別打算向6.15事件中被俘的10多名士兵頒發證書。
根據被俘虜的印度軍人的話說,他們在加勒萬山谷的衝突中一直勇往直前,直到衝進中國營地,因為寡不敵眾而被俘虜。而在關押期間,他們明顯感到中國士兵特別害怕他們。恐怕只有在印度,我們才能見證世界上的奇蹟,如果我們能夠彌補這種無恥的謊言,並贏得軍長的獎賞。印度軍隊的高級別做法顯然是為了配合他們在拉達克的侵略性軍事挑釁準備。事實上,與雙方在拉達克的兵力規模相比,印度軍隊是中國軍隊的幾倍。印度軍隊聲稱已經部署了8萬名士兵,其中包括印度媒體報導的1.5萬名新兵。
印度的T-90
通往拉達克高原機場的路線以及通往列城的所有道路都完全由印度軍方控制。印度空軍的C17運輸機、俄制伊爾76和一架32運輸機不斷向拉達克及周邊11個機場運送物資和設備。在去列城的路上,有很多運載物資、彈藥和拖炮的運輸車輛。據《時代周刊》綜合報導,印度空軍司令最近訪問了列城和斯利那加,視察部隊的準備工作。事實上,空軍正在將一些戰鬥和其他裝備轉移到前沿陣地,以幫助陸軍應對「任何威脅」。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在向國防部長辛格匯報時說,印度軍隊已經為中印邊境的實際控制線做好了充分準備,並將堅持這條線進行長期活動。
那麼,外部專業人士如何看待拉達克目前的安全局勢?一位也參與過俄印、俄中軍事交流的俄羅斯軍官說,他非常了解印度軍隊的軍事裝備和人員素質,他還確定印度和中國的差距確實太大了,無論是戰鬥人員素質、裝備、部隊協同能力、以及後勤補給能力,印度都差的太多了,如果一旦爆發戰爭印度一定慘敗。他說,對印度軍隊的評估是基於其對武器貿易的全面看法(售後服務和質量跟蹤),以及人員培訓和聯合演習。這位沒有透露姓名的俄羅斯官員說,蘇30mki和T90坦克都不會在印度手中有著正常作戰水平。特別是,印度空軍缺乏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其飛行員在戰時將有20%的缺口(人機比為1:2)。也就是說,印度空軍十架戰鬥機中有兩架沒有飛行員。
印度的俄蘇-30MKI
在陸軍裝備方面,印度的主要作戰裝備和彈藥大部分是進口的,而中國軍隊則全部是擁有自主產權的國產裝備。在戰場上,印度的裝備和彈藥不會有太多的,損壞一個就少一個,因為印度本國不能生產,甚至維修都困難,而中國的情況就大不相同,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吹噓的「長期堅持(對抗)」也沒有資本去實現。然後是設備級別。拉達克印軍有一個t72m1坦克師和大量的拖曳式火炮。技術水平比解放軍落後一代。6月26日,中國軍方發布了第77軍高地訓練圖,全軍火力雄厚,包括09式122mm 8×8輪式自行榴彈炮、11105mm 8×8輪式突擊車和088×8輪式步兵車。突出的機動性距離印度軍隊有幾個街區。印度軍方應該冷靜下來,找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