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科技唆麻」(ID:techsuoma),作者:科技唆麻,36氪經授權發布。
7月14日,鄉村愛情官方微博正式發出聲明:在鄉村愛情13中,劉能的扮演者換人了。
據悉,原劉能扮演者王小利因為檔期原因不能繼續出演劉能,新劉能由王小利的徒弟趙明遠扮演。
消息一出,眾沙雕網友對新劉能並不買帳:「爺青結」「沒內味了」「王小利的劉能是靈魂」「再也不會看了」紛紛佔據熱評。
鄉愛十級學者、劉能大粉頭李榮浩也發微博表示:「爺青結」。
不難發現,劉能換人熱搜下,參與討論的大多是年輕人:不同於為大爺大媽喜聞樂見、佔據了老少爺們茶餘飯後娛樂時間的《鄉村愛情1》,發展到今天,鄉愛早已出圈,並在年輕人圈子裡掀起了一波波「尼古拉斯·趙四」等玩梗狂歡。
去年,阿里文娛領銜發布的《95後夜貓子報告》顯示,95後夜間觀看量最高的電視劇中,《鄉村愛情11》赫然排名首位:劉能、趙四、謝廣坤、宋曉峰成為鄉村愛情11彈幕四大天王。
鄉村愛情也由此被戲稱為內地版《請回答1988》,象牙山版《權力的遊戲》,鄉土版《老友記》,並產生了諸多番外、表情包、周邊,甚至魔鬼般滲透進了飯圈,有了CP粉:劉能趙四的「四水劉年」cp,在微博超話中已經有了28萬閱讀量。
鄉村愛情何以打入95後市場?
首先,這離不開官方的「土味」營銷:騰訊視頻2015年親自下場,以土潮、惡搞、鬼畜的宣傳路線,成功迎合了青少年的狂歡、解構心理,在青少年圈子裡一炮打響。
其次,溫情逗樂的鄉村輕喜劇氛圍,和劉能趙四等頗具喜感的人設,也為年輕人喜歡。
所以,雖然如今的鄉村愛情系列,已經和鄉村愛情1的真實路線背道而馳,然而劉能趙四等人,儼然已經以插科打諢、家長裡短的風格,撐起了以鄉村輕喜劇為內核的「後鄉村愛情經濟」。
事實上,鄉村愛情在年輕人中的崛起,要追溯到2015年,《鄉村愛情》在網劇領域的「絕處逢生」。
2015年,《鄉村愛情8》在各大衛視上線前,遭遇了山體滑坡:原本決定大年初三播放的黑龍江衛視選擇了撤檔,遼寧衛視也以「版權費上漲」為由拒絕了購買播放。一時之間,曾經炙手可熱的《鄉村愛情》無人問津。
這要歸咎於鄉愛8上映前,輿論風向對趙本山的不利:2014年9月,本山傳媒的《爹媽滿院》因題材不適合「五個一工程」政策,在開播前被斃掉;隨後,趙本山連續缺席了中央、遼寧省、鐵嶺市三級文藝座談會。
《鄉村愛情》隨之沉入谷底。直到2015年年底,騰訊視頻買下了鄉村愛情8,才把奄奄一息的《鄉村愛情8》從谷底撈出來。
騰訊視頻此舉有賭的意味:第一,《鄉村愛情》和網劇平臺調性不符。網劇剛剛興起,受眾大多是青少年,而鄉村愛情的受眾更多是中老年人。第二,調性不符直接影響了商業價值:下沉市場的中老年人消費能力不強,消費習慣也更為保守,這直接降低了廣告商的投放意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騰訊視頻以全新的方式「盤活」了《鄉村愛情》:《鄉村愛情8》上映前,騰訊視頻以全新的方式為其造勢,掀起一場以年輕人為目標受眾的土味狂歡:
先是推出一系列國際版海報,和Country Love Story這種英文名,向「土潮」方面發力,以土潮碰撞出來的張力,吸引青少年的注意。
接著,騰訊推出了《其實TFBOYS也是咱屯裡人》等鬼畜視頻。
《其實TFBOYS也是咱屯裡人》,以《鄉村愛情》主題曲《咱們屯裡的人》,搭配上TFBOYS、黃曉明、甚至小黃人等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明星、動漫影像,「夢幻聯動」,人物瘋狂踩點,毫無違和感,從而徹底把《鄉村愛情》推向了青少年視野。
鬼畜傳播成效顯著:一時之間,「偶系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羊」成為人人耳熟能詳的歌詞梗,15年沈騰馬麗主演的電影《夏洛特煩惱》中也用了這個梗。
類似的營銷視頻還有「趙四跳街舞」鬼畜視頻,趙四搖身一變,變成了「尼古拉斯·趙四」:
一套土味鬼畜組合拳下來,數據效果可喜:《鄉愛8》上線僅三天後,據騰訊視頻的數據劇集播放總量破億,超千萬的會員在騰訊視頻看《鄉愛8》:18-29歲的年輕觀眾佔到了73%。
為什麼土味文化和鬼畜能把《鄉村愛情》盤活?這要歸功於土味文化和鬼畜碰撞後,起到的狂歡效果,對既存秩序產生了巨大衝擊。
青少年需要反叛:在階層固化、快節奏且充滿工具理性的當代社會中,現實的無力感讓青少年頹廢、消極,渴望衝擊現存秩序卻無能為力。
而極具衝擊力的土味文化能做到這一點:布爾迪厄的階 級理論認為,社會階 級主要被階 級慣習所界定,以品位、審美完成階 級區分。而面對成人、精英世界以「品位」構建的階層護城河,青少年以「土潮」進行解構:尼古拉斯·趙四的臉出現在昭示著品位的國際海報上,有強烈的反諷意味。
青少年在狂歡中完成情感宣洩。對「土潮」的追捧儼然成了一種亞文化,以流氓無產者的姿態,宣布對「星巴克、美術館」等小資文化的嘲諷:土味文化在狂歡中彰顯的野性和生命力,讓中產們精心構建起來的文明王國羸弱且蒼白。
劉能等人的形象也被做成了周邊,正如迪克·赫伯迪格所說的,亞文化符號總會以轉化為商品的形式被主流文化收編。甚至王源都在用劉能手機殼:這也應了那句「土到極致便是潮」。
所以,2019年,優酷接盤播放《鄉村愛情》時,也延續了土潮、惡搞、鬼畜的宣傳路線:《鄉村愛情11》推出時,也做出了配合宣傳的國際性海報。
《鄉村愛情12》更是如此,官方微博親自下場,頻繁和明星做互動,且在微博、抖音快手推廣海報、表情包。官方演員也下場互動,強化自身的鬼畜標籤:趙四扮演者劉小光以趙四風格上《吐槽大會》和觀眾互動,謝廣坤扮演者唐鑑軍在微博上回應#謝廣坤禿頭#等話題。
謝飛機的表情包和再創作更是火遍全網:
不止如此,圍繞著《鄉村愛情》,觀眾自發的二次創作也極具生命力,且總能和熱點結合:《哪吒》爆紅後,以謝飛機鏡頭配上《哪吒》影視原音的剪輯作品《象牙山哪吒》,在B站收穫了近400萬播放量。
然而,如果只有鬼畜和狂歡,確實能掀起一陣短暫的狂歡浪潮,但卻無法支撐《鄉村愛情》從八季到十三季,每一集居高不下的播放量。能吸引這一屆青少年一直追劇的,是《鄉村愛情》內容中,相對鬼畜層面,更溫情的底層邏輯。
事實上,如果說《鄉村愛情》以鬼畜和土味的營銷賺足了眼球,吸引了青少年入坑,那麼其內容則正好相反:《鄉村愛情》的劇情並不浮誇,它的定位是充滿小打小鬧的鄉村輕喜劇。這也是為什麼其被稱為「鄉土版《老友記》」。
鄉村輕喜劇為什麼有治癒力量?事實上,無論中國現代化進展到了什麼程度,鄉村的人口基數仍然很大,以至於鄉土中國依然是中國的底色:很多vivian、都市麗人在春節回到家後,都變成了上酸菜的翠花。
這也是為什麼,青少年在看《鄉村愛情》時,會覺得親切:劉能領著孫女去謝大腳超市買零食的一幕,可能會讓你想起你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童年。
同時,對於在一二線城市出租屋裡奮鬥著的996青年來說,越來越難體會到《鄉村愛情》中那種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及熟人社會中,鄉裡鄉親間的人情味。一方面,他們的閾值已經提升,再難以退回鄉村,甘於那種簡單的幸福。而另一方面,他們仍然嚮往那種氛圍。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B站上,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在同一時間看徐大sao視頻下飯:徐大sao「老婆孩子熱炕頭」、小富即安的生活,最大程度上慰藉了北漂青年們孤獨的心。
而如果說,整劇的生活氛圍是底色,那麼《鄉村愛情》中形象鮮明的人物就是靈魂。其中最討喜青少年喜歡的,當屬劉能。
劉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按照劇本裡的人設,劉能愛佔小便宜,愛逞能,還是個官迷,換句話說,有點「狗狗祟祟」:
在酒席上,劉能搶著肥肉燙到了腳,在衛生所仍然對肉念念不忘。在別人問「吃重要還是腳重要」時,劉能委委屈屈地說:
「這腳重要,那吃也重要啊。」
在得知自己做了村裡的小官時,笑成了表情包:
愛逞能更是劉能的一大個性,這也暗合了劉能的名字:「你再能,你能能得過我劉能?」
雖然經常搞砸事情,但這不妨礙他在下一次可以逞能的地方躍躍欲試。
為什麼會喜歡這樣一個有各種缺點的小老頭?因為他可愛、重感情、講義氣,熱愛生活,有一種樂呵呵的自足。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但是人特別善良啊。
比如,謝廣坤有了自己的孫子後欺負謝飛機,謝飛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劉能爺爺收養」,而劉能聽謝飛機說完後,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謝飛機,跟著自己過。
而老冤家廣坤家裡出事時,劉能卻掏心掏肺地安慰,滿臉寫著心疼:
長貴去世時,他直接嚎啕摔倒,去報信時也帶著哭腔:
除了這些大節,更討喜的是,劉能整天樂呵呵的喜感——不僅熱愛生活,嘴還特甜。如下圖,把塗了口紅的老伴誇得笑成了一朵花枝亂顫的菊花:
你看看,劉能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小老頭啊。
而劉能趙四這一對老親家,作為歡喜冤家的相愛相殺,也給《鄉村愛情》增加了不少喜感。比如劉能趁著趙四生病把外孫女的姓改成了劉,趙四氣得病好了,穿著睡衣去嚇劉能:
不止如此,我在看大可愛劉能的時候,總想起《老友記》中的小可愛,喬伊·崔比安尼——他也是我《老友記》裡最喜歡的人物。喬伊雖然很少讀書,不關心藝術和政治,但單純美好:
看小松鼠的時,為小松鼠的命運提心弔膽、屏住呼吸,而看到小松鼠有一個甜蜜的結局時,不自覺地把嘴咧到了耳後根:「那真是太美好了!」
又十分講義氣——可以為錢德勒兩肋插刀,以為錢德勒遇到了危險,就提著武器翻窗戶去救他。錢德勒和羅斯被咖啡館的流氓嚇唬時,也是喬伊領著他們去討一個公道。
也許,在後現代意義過載的語境下,很難快樂起來的人們,更喜歡簡單、可愛、自足,善良且美好的人設。
比如,「龍三聽說」曾寫過,為什麼喜歡《驢得水》中的張一曼:
「為什麼痴情於一個瘦高個,臉有點兒長,不很漂亮的姑娘?簡單,因為她圓滿乾淨還可愛啊。她率真,幽默,自在,正直。人群裡的一曼是山坡上黃色的明豔小花,自己簡單地美好著,風來蝶來,都是自在,沒牽沒掛沒心計,她在最恰切的地方表達情色,如同呼吸一樣自然美好的情色;她不屑於隱藏她的曖昧,背後也不藏著其他目的。」
劉能有很多小毛病,喬伊一輩子不喜歡讀書、不熱愛藝術、不關心政治、民主和戰爭,張一曼看起來「三觀不很正」。又怎麼樣呢?沒關係,他們存在過就已經足夠好了。
對這些人物的喜歡,很像花粥《小相思》裡的一句歌詞:
「看見你大笑著,不知憂愁的樣子,我才感覺到真的快樂。」
但,《鄉村愛情》展示的輕喜劇氛圍,真的是真實且完整的鄉村嗎?
事實上,真實的鄉村遠比《鄉村愛情》展示出的沉重。
社會學者劉燕舞曾做過農民自殺的田野調查,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2012年6月,劉燕舞所在的研究團隊調查中部某省某福利院時了解到,僅2010年和2011年兩年間,該福利院便有4例老人自殺死亡。
「我到該鎮一福利院調查時亦了解到,一生病的五保戶因為行動不便,無法爬上房梁自殺,便在臥室的窗戶上搭好繩子,將頭掛上去後,再蜷曲雙腿,騰空臀部而活活吊死。」
村莊的凋敝、年輕人背井離鄉的漂泊與疼痛、空巢老人的老無所依,成為鄉村繞不開的社會學議題。
劉亮程曾在《一個人的村莊》中寫下過,面對村莊「炸裂無聲」時的疼痛:
「我因為後來離開黃沙梁,在遠處看見這一村莊人的火焰。看見他們比熄滅還要寂靜的那一場燃燒。我像一根逃出火堆的乾柴,幸運而孤獨地站在遠處。不知道該高興還是痛哭。那時候我感到整個世界在寒冷的雪野上圍著這個燃燒的小村莊取暖烤火。一根柴火看見一堆柴火慢慢被燒掉、然後熄滅。它自己在遠處孤單地朽掉,被別處的沙土掩埋。就這些。」
如今回溯,也許《鄉村愛情1》是整個《鄉村愛情》系列中最接近真實的一部:
大學生不值錢、市場經濟浪潮下,「天之驕子」謝永強沒有分到城裡,卻莫名其妙地分到村裡做小學老師,村長家閨女香秀也因此離之而去,巨大的落差下,謝永強從一蹶不振,到振作起來種樹致富,其中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甚至有幾分路遙《人生》的味道;
而王小蒙的善良、淳樸、獨立和自尊自強,在事業上的踏實能幹,以及對永強逆境的鼓勵,也活脫脫刻畫出了一個新時代鄉村「豆腐西施」的形象。
這在一定層面上,確實反應了那個年代,鄉村中各色人物的真實心理、處境和命運沉浮。
而在此後的十幾部,王小蒙在換演員的同時,人設也逐漸隱忍、懦弱,在謝廣坤的無理取鬧下苦不堪言;謝永強在演員越來越胖的同時,人設也越來越窩囊。
值得一提的是,《鄉村愛情1》中的趙四也並不是劉小光,而是關小平。關小平版的趙四人物形象和後來劉小光版嘴角抽搐、熱愛搞事情的「尼古拉斯」趙四形象相差甚遠:第一季的趙四,老實、淳樸、厚道、講義氣,是個王老七式的中國傳統農民。
所以,也有網友評價:「也就第一季的趙四像個正常人。」
然而,2007年,關小平因為接私活觸怒了趙本山:關小平私自接了鄉愛導演張惠中的另外一部電視劇《石榴花開》。這觸碰了趙本山的底線:趙本山不僅除名了關小平,還結束了和第一季導演張惠中的合作,自己導演第二部鄉愛。
這也間接性導致了後來的鄉村愛情越來越瑣碎,徹底成為一部生活氣息濃厚、在家長裡短中逗樂的輕喜劇,而放棄了向更深的層面探索。
所以,在插科打諢的輕喜劇中,是最有喜感的劉能和趙四撐起了整個後鄉村愛情經濟: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劉能換人後,很多觀眾都表示:「沒意思,不看了。」
也許,後鄉村愛情經濟的故事已經接近尾聲,鄉村愛情系列亟需下一個爆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