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雖有合作醫療,為什麼還是看不起病?原因很現實

2020-12-15 騰訊網

普通的一個感冒,去醫院做個檢查,掛幾瓶水就要300多,要是大一點的病,住院治療的話,沒有上萬塊錢根本就不行,之前再怎麼節約,只要是去醫院就得花光。自從農村地區實行合作醫療以來,農村大概有40%~60%的人還是看不起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合作醫療的費用也在增加,剛開始的時候,農民一年也就交10元錢,如今卻漲了10倍,每人每年要交280元,然而在一些發達地區,新農合的費用甚至超過了280元。合作醫療的費用上漲,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有一定的壓力,但是沒有辦法,為了最基本的保障,農民省吃儉用也要把這個錢交上。

先說一下農村人看病的真實案例

去年年底回家的時候,剛好老媽感冒著涼了,有點咳嗽,作為兒子自然就帶老媽去醫院看病,如果不在家的話,她就會在家硬扛,或是去村裡的診所看一下。到了醫院之後,醫生就簡單問了一下症狀。之後便說:首先去驗個血,之後再去拍個片。老媽聽了,就說不想拍片,就驗個血,最後醫生也同意了。

驗完血之後,醫生就開了個掛水的單子,去窗口交費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一天的掛水量再加上一點藥,就要320元。當時我還以為聽錯了,以前在城市的醫院掛水,三天的量才280元,沒想到一個鎮上的小醫院這麼貴。

怪不得老百姓看不起病,一個小小的感冒,一天就要花300多,要是大一點的病真的不敢想像。最終老媽從這個醫院出來,而是去了村裡的診所,雖然診所比較小,但這裡的人還不少,拿藥、輸液的人都佔滿了房間。最後在這個診所,只花了60元就治好了感冒,簡直與醫院是天壤之別,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農民不願意去醫院看病,而選擇去診所。

農村合作醫療的費用增加,但各項福利也有提升,可為什麼農民還看不起病呢,下面我就來分析一下具體原因。

第一,農民的收入普遍不高,根本就看不起病

有一些上了歲數的農民,受到年齡的限制,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種地,收入水平不是很高。在農村種幾畝地的糧食,即使是產量比較高,遇到好行情的時候,一年的收入最多就2萬元左右。以這樣的收入水平來看,基本只能維持生活所需,要是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生了大病去醫院住院,一年的收入都不夠付住院費。因此,在農村地區,疾病是導致農民致貧或返貧的主要原因。

第二,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範圍有限

如今,到了年底又是交新農合的時候,有的地方出現了斷繳的現象,農民不願意交新農合,寧願放棄這項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主要特點是自願參加,以統籌的方式進行管理,實現資源最大化地利用。

在農村地區,老年人口不斷增加,這也給社保部門帶來了報銷有一定的門檻,並不是所有人生病去醫院才能報銷。有的地方,只有生病住院了才能報銷,或者是一些老年慢性病才能報銷,有一定的門檻限制,報銷的範圍有限,有時候農民看病要自己全部出錢,根本就看不起病。

第三,雖說有了農村醫保,但是去醫院的費用並不低

有一些農民,不願意去醫院看病,而是選擇小診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費用太高了,不管是檢查費還是藥費,收入較低的農民根本就無力承擔。有一些醫院為了拉收入,不管病人嚴不嚴重,首先就是做一堆的檢查再說,拿著檢查報告再來看病。

農村合作醫療雖說是一項惠民政策,但是農民去到醫院看病,就會區別對待,醫生首先會問病人有沒有買新農合,買的新農合,檢查治療費用開得比較高,這也是醫院的潛規則,無形之中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總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件好事,它的初衷是讓農民看得起病,但是有一些醫院為了盈利,變了法的讓農民多交錢,因此讓很多農民害怕進醫院。小病還好說,自己扛一扛,或者是到村裡的診所看一下就過去了,要是大病的話,去醫院各種檢查,還要住院治療,那就會產生很高的費用,讓農民無法承擔。

相關焦點

  • 雖然農村有醫保,為何農民還是看不起病?醫保沒有用?
    根據有關媒體的報導,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國農民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目前已達95%。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能聽到農民們說出「看不起病」這樣的話,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首先,新農合聯不是全部報銷,部分醫療費用必須自己承擔。
  • 今年的農村合作醫療又上漲了,農民到底是交,還是不交好?
    農村合作醫療,身為農民的我們必須要交,為什麼呢?為什麼說,必須要繳納這個農村合作醫療呢?這個要從我家裡面的一件事情說起,今年七八月份的時候,我父親就感覺到肚子痛,經常的是飯吃不下,沒有吃,就已經感覺到肚子飽飽的,因此我們就知道,我爸身體有不良症狀了,身體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去醫院檢查。
  • 為啥有些農民,對農村合作醫療繳費熱情不高呢?
    那麼農村醫保,農民們到底要不要交呢?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下,我個人的看法:先來分析下,為什麼有農民不願意交農村醫保?要知道每年280元的農村醫保錢,平均下來一天只需要7毛左右,算起來並不多的樣子,但要是萬一得了病,可是最高能享受90%的報銷比例。
  • 農村看病難:為什麼交了新農合,還是看不起病呢?看農村怎麼說!
    對於一些家庭困難的農民,一家四口一年要支出1120元,說多不多,但說少也是一筆花銷,而且不見得能夠用得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新農合漲價之後,經常能夠聽到不想交新農合了,交了這麼多年也沒用上,而且即使交了,也看不起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聲音呢?
  • 現在農村人交了農保,可為何農村都看不起病呢?
    農村現在所用的醫保,確切的說應該是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有了它,確實在某種意義,給農民帶來了不少的福利。照理說有了它,應該農民看病不成問題,可為何現在的農民,為什麼都看不起病,病不起呢?大病住不起,小病不願去,所有的花費,都會被定格在農保和社保之間:農保,並不是全能,醫院的免費通行證,所有的費用,在進醫院的那一刻起,戶口所在的區域,所交的社保費用,就會在農保、社保和自費之間定格選擇。社保報銷的比例,要比農保高,所報銷的比例在95%左右,自己所支付的只是極少部分。
  •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怎麼使用?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使用?
    我們這裡是陝西省洛南縣,當地人都表示購買農村合作醫療卻很少有用得上的地方。因為當地好像規定只有病人住院花費的費用才給報銷一定比例,如果是小病沒有住院,只是當天就診或開藥這種情況下,農村合作醫療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 「農村合作醫療」漲價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帶來的好處也是很多的
    農村醫保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村群體的民生項目,很好的補充解決了農村人群的看病難,無錢看病的局面,國家通過以及地方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讓農民朋友們繳納一部分錢,當有病時就可以解決一項大支出。那麼對於現在農村合作醫療漲價的是有什麼原因呢?
  • 新農合年年升級,斷繳的農民越來越多,咋回事?聽聽農民怎麼說
    每年在進入到10月份後,農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費用要繳納,這就是新農村合作醫療。據最新的消息,今年新農合的費用又上漲了,在今年的基礎上每人又漲了30元,也就是2021年每個農民需要繳納280元的新農合費用。
  • 女人被婆家看不起,和這一個原因也脫不了關係
    很多男人都說現在的女人現實,可在結婚時,男方往往比女方更加現實。只是男人不像女人那樣明說,而是在心裡盤算著。在《知否、知否》中,盛明蘭和小公爺的愛情讓人為之一嘆,兩個人情投意合,可小公爺的母親平寧郡主根本就看不上身為五品官的庶女明蘭,出手棒打鴛鴦,打死了府中一個和明蘭相似的侍女,還打死了為小公爺和明蘭傳遞消息的心腹不為,讓齊衡徹底傷透了心,心生反抗之意,最後還是向父母妥協的放棄了明蘭。為什麼平寧郡主看不上盛明蘭?
  • 為什么女方結婚不要彩禮,反被婆家輕視呢?原因現實又心酸
    今天早上上班之後,王姐和我說起了他一位朋友在結婚之後處處不討喜,不管是老公還是婆家人都沒帶給他好臉色,總是覺得像是個外人一般再後來才得知之所以會被婆家人看不起原因,就是因為在結婚的時候並沒有找婆家要彩禮。
  • 又到了交合作醫療保險的時候,今年又漲錢,交還是不交?
    現在已經進入11月份了,每當這個時候都是咱們農民交合作醫療保險的時候。大家都有沒有交,但是好幾個朋友都告訴小編,今年的合作醫療保險又漲了幾十塊錢。如果經濟條件不算太好的話,還真的是有點氣憤,也接受不了,畢竟年年交,為什麼還要年年上漲呢?工資都沒這個漲得快。
  •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只能在本省使用,外地看病不報銷?繳納有何用?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老百姓比較關注的話題,關乎著每一個農民的切身利益,近年來,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繳納的費用也是越來越高,很多人表示沒啥用!近期我寫了一篇標題為《農村合作醫療再漲新高,每人250元 農民:「我可以不交嗎?」》這樣的文章,來自五湖四海的各位網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 有人說「農村合作醫療年年漲,沒有必要再繳納了」,你同意嗎?
    首先說一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繳納費用為什麼年年上漲?1 報銷水平不斷提高,報銷範圍不斷擴大個人繳費雖然在不斷增多,但是相應的報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另外報銷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很多癌症疾病都已經划進了報銷範圍,減輕了農民看病的負擔。2 物價、消費水平年年上漲表面上來看,物價、消費水平和醫保沒有多大的關係,實際上物價上漲也會帶動醫療成本上漲。
  • 如何正確看待對老百姓有切身關係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還有一個月2020年膽顫心驚算是過完了,在這近一年是讓我們見證了太多意想不到的大事件,下午時候點入同鄉群,大家還在討論關於八十歲老奶奶交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時工作人員拒收現金的事,並且還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吐槽一下!
  • 農村合作醫療和居民社保,同時繳納,能否同時報銷?清楚3個不同
    作者:奔跑的小牛農村合作醫療是政府出一部分錢,農民自願出一部分錢,通過政府引導,多方籌資,農民和政府一起救助患有大病的農民,實現統籌救助的一項舉措。現在在很多農村,很多人為了生計,都進城務工,這部分人雖然說是農民的身份,但是在城市裡面工作,有一部分企業也給他們繳納城鎮居民的社保,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生病了,農村的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的社保,能不能同時報銷呢?在社保報銷上會有是不同呢?
  • 2021年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時間什麼時候截止?哪些人不用繳費?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針對我國農業戶口創造的醫療保障制度,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難題。2021年的農村合作醫療,從今年9月份開始,各地就開始了徵收工作。2021年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截止時間在什麼時候?2021年度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時間為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2月24日。具體截止時間各地稍有差異,因此建議大家需要繳納農村合作醫療的,儘量在今年12月份之前教案完成,以免影響自己的使用。 哪些人群不用繳費就能享受福利?
  • 兩個患病農民的迥異境遇
    農民有句口頭禪:「辛辛苦苦十幾年,一病回到改革前」。說的是,農民因缺乏醫療保障,時常因病返貧的現象。  日前,記者在基層採訪了富裕縣龍安橋村的周景軍和依安縣新合村的汪淑芹兩個患病農民。兩人因一個沒有醫療保障,一個有醫療保障,而呈現的不同家庭境遇,令記者唏噓嘆息。
  • 2020年農村醫保報銷標準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範圍
    農村合作醫療全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很多朋友喜歡叫新農合,主要針對的是農業戶口人群,緩解農民因病致貧的一項扶持政策,以大病統籌為主,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進行繳費。那麼最新農村醫療保險報銷標準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 嘉善農民主動交款買健康 合作醫療對農民胃口
    嘉善縣楊廟鎮各個村的農村合作醫療「催款員」近日集體「下崗」了。
  • 如果農民有保障,農村的老人還會有那麼多人選擇自殺嗎
    《我不是藥神》有句經典臺詞戳中無數國人的傷痛,「世界上只有一種病治不了——窮病」。看不起病,大病只有等死,很無奈也很現實。很多得了絕症的人,傾家蕩產最後人沒了錢也沒了。農村的現狀更是讓人擔憂。幾年前媒體曾有報導: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患病,不願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