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 申城市民盡享文化大餐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中秋佳節 申城市民盡享文化大餐

  中秋佳節,申城市民盡享文化大餐

  「兩館」:文化新熱點

  對於外地遊客甚至多數申城市民來說,浦江兩岸開館不到一年的兩座文化殿堂——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可謂節假日的新鮮去處。記者昨天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中秋小長假這「兩館」的人氣相比平日有明顯增長。

  「三年前看世博會,我們就想來中國館了,可惜當時一票難求。這次再來上海,別的景點無所謂,就是這由中國館改建而成的中華藝術宮非來不可。」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在中華藝術宮遇到從無錫來上海旅遊的張阿姨和她老伴。「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太有意思了,你說這畫中數百個人物是怎麼走起來的啊,我倆足足盯了半小時。」老兩口難掩興奮。

  不少人像發現新大陸般發現了藏在中華藝術宮一樓北區的藝術劇場,正趕著現場買票。這裡今年5月起試運營,這一天的排片是兩場3D版《大鬧天宮》和一場藝術電影《暴走吧,女人》,有時還有小型藝術表演活動。一個休閒吧則在一樓大廳新近闢出。點上兩杯咖啡,大三女生小李和她的同學選擇在這裡歇歇腳,打算休息一會接著參觀。

  與中華藝術宮隔浦江相望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同樣像一塊文化「磁石」。這些天,這裡正迎來首個獨立策劃大展「時代肖像——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聽說羅中立那幅《父親》來了,這可是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我想帶正在學畫畫的女兒來看看。」蘇女士告訴記者。不過,她跟前那位六七歲的小女孩顯然對另一幅畫——「卡通一代」代表畫家陳可的作品流露出濃厚的興趣,那幅畫中的兩個女孩有著糖果般的色彩。 本報記者 範昕

  上博:看莫奈排長隊

  中秋節假期,到上海博物館參觀該館今年最重量級的特展——「從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藝術館藏法國繪畫精品展」,成為不少市民的選擇。據統計,前昨兩天上海博物館的日接待觀眾量都在9000人次左右,比平日多了近50%。

  昨天,當記者14時來到上海博物館時,該館南門北門都排著近三百米的長隊,館方設立的提示牌顯示:進館需等候至少45分鐘。而館內,因為有莫奈、德加、米勒、馬奈、畢沙羅、雷諾瓦、柯羅等頂級名家的73幅繪畫精品坐鎮,展覽所在的上海博物館第二展覽廳的人流量也比平時多了三四倍,展廳外蜿蜒數百米的長隊更是將二樓走廊擠得滿滿當當。

  裡裡外外排了一個半小時隊伍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大三學生黃驍翬和媽媽終於進到了展廳。雖然都沒來得及吃午飯,但他覺得很值得。「想要了解19世紀法國畫壇的真實面貌,一定得來看看。」他說,每次上海博物館有特展他都會來參觀,「大學生除了埋頭做題,多受些藝術薰陶也很有必要。」

  因為參觀人數增多,展廳內的工作人員很是忙碌。記者站在莫奈的《溪中鵝》前欣賞了5分鐘,其間有不下5位觀眾上前拍照,甚至有一對夫婦領著孩子在畫作前吃冰激凌。面對這些情況,安保人員只得不停上前勸說。雖然有一些不文明小插曲,但展廳內總體秩序井然。昨天下午,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還親自接待觀眾,給20多位觀眾做起了導覽。10月11日19時,他還將在學術報告廳帶來名為《印象派的世界》的講座。工作者劉小姐與好友正在安靜地埋頭讀書,「每天工作都挺忙的,不想在外面逛了,正好朋友快要考雅思了,我們就約在圖書館見面,她複習雅思,我順便借閱一些司法類書籍給自己充充電。」劉小姐告訴記者。

  除了實體書,記者發現,一些電子閱讀器在上海圖書館也變得越發緊俏起來。在三樓的新閱讀體驗室中,擺放著數十種可供外借的電子閱讀器。外貿公司職員許小姐想要借閱《賈伯斯傳》與《了不起的蓋茨比》,卻沒有找到實體書,經工作人員介紹,便在電子閱讀器中找找。果然,工作人員在漢王電子書中找到了這兩本書籍的電子版。「決定借電子書了,輕巧,帶出去旅遊也方便。」劉小姐拿手掂量了一番「才100來克吧!」但這100來克中包含的書籍可不少。

  「圖書館在2010年開出電子閱讀器外借業務,與實體書一樣借期為28天。除了圖書館的電子書庫外,上海圖書館還買下了方正電子書等電子讀物平臺,市民可在其中下載將近20萬冊的圖書。」工作人員小周告訴記者,「到了假期前夕,這些電子閱讀器的外借也迎來一個小高峰。」

  自博館:人氣升溫

  「昨天,來我們自然博物館參觀的遊客達1400多人,這在七八年前是不能想像的。」說到這幾年遊客數量的變化,已經在自博館工作了40多年的老員工史嘉銘打開了話匣子。

  位於延安東路上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座帶有英國古典風格的老建築,如果不是專門「拜訪」,即便是本地人也很可能錯過這個正門挨著馬路、望進去略顯昏暗的小門洞。儘管隸屬於上海科技館,但和客流量動輒上萬的科技館相比,自創建以來,自博館的日客流量一般不超過1000人,然而近兩年來,來自博館的遊客數量卻多了起來。據史嘉銘統計,平常工作日在1000人左右,節假日在1500人左右。今年國慶期間,自博館照常開放。

  多數遊客「有備而來」

  「來我們這參觀的,大多是有備而來。」史嘉銘說。

  領著孩子的父母、牽手的情侶、穿著樸素的中年人、頭髮花白的老人……參觀者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大概對動物的喜愛,是人們共同的天性吧。」史嘉銘說。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來自博館參觀的遊客,大多對上海其他科普場館都比較熟悉,其中一對夫妻的女兒雖然還不滿3歲,卻已經去過3次科技館了。有些人怕節假日其他地方人多,想來自博館找點「空閒」,卻沒想到這兒的人也不少。

  「在國外,自然類博物館是人們非常樂意參觀的場館,這跟科學素養水平是掛鈎的,這些年我館參觀人數增加,也佐證了上海市民的科學素養在提高。」史嘉銘說。

  5元票價被贊「大良心」

  4層樓、約27萬件收藏標本,其中不乏身長22米、肩高3.5米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的黃河古象這樣的優質標本,但門票卻僅為5元錢。遊客們直呼,現在沒有比這裡更便宜的既能長知識又能消磨時間的好地方了。

  體現自博館「良心」的地方不僅僅在館藏上。據史嘉銘介紹,為了更好地做科普,自博館一改以往節假日才有講解員的作息安排,增加了講解的頻率。工作日下午1點30分講解一場,節假日根據客流情況,上下午都安排專人講解。跟著講解員參觀一遍,需要約2個小時。

  新館面積大兩倍多

  不久前自博館「被閉關」了一把,今年2月,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的新自博館完成了結構性封頂,有些媒體將之解讀為舊館關閉,令不少遊客紛紛前來詢問究竟。史嘉銘說,上海自博館畢竟已經展出了近60年,他親歷了門票從5分錢到5塊錢的時代,這些年自博館不僅房子舊了,標本的製作方法、動物的分類體系等也需要跟上科學前沿,新自博館一定會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覺。

  記者從上海科技館了解到,新自博館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是現在自博館的3倍多,還徵集到了大地獺、三爪鱉、雙臼椎龍等數千件珍稀標本。和現在標本用玻璃櫥窗一罩了之不同,新館在布展上特別注意讓標本回到環境中,例如新館內有一個1500平方米的大型復原場景,結合動態背景畫面,全視角地再現非洲大草原上數十種上百種動物「生活其間」的場景。

  本報記者 沈湫莎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上海中秋小長假申城市民盡享文化大餐
    「兩館」:文化新熱點   對於外地遊客甚至多數申城市民來說,浦江兩岸開館不到一年的兩座文化殿堂——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可謂節假日的新鮮去處。記者昨天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中秋小長假這「兩館」的人氣相比平日有明顯增長。
  • 遊園聞桂賞民俗 中秋佳節申城公園活動豐富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21日報導:中秋臨近,滬上公園將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歡樂民俗節、秋季花展、唐韻中秋桂花文化節、金秋遊園會等,歡迎市民前來賞花遊園,歡度佳節。  上海古猗園:歡樂民俗節  古老的民俗文化,在當代人的演繹下煥發出了新的光彩,更在傳承中刻下了深深印記。
  • 中秋佳節 好萊塢大餐是主食
    今天,將正式進入到一年一度的中秋小長假之中,而數部中外大片早已經擺好了陣勢,等待著中國影迷的品嘗。
  • 萬豪旅享家推出國潮定製中秋禮盒,釋國風文化 寄託佳節相思
    五款「朕的心意·故宮食品」中秋禮 萬豪旅享家專享款 中國,濟南 – 2020年8月7日 – 2020年中秋將至,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屢獲殊榮的旅行計劃——萬豪旅享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推出萬豪旅享家定製款朕的心意·故宮食品中秋禮盒
  • 讓群眾盡享文化惠民「大餐」
    今年以來,南譙區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惠民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及文化信息共享、送戲進萬村、農家書屋運行維護6項文化惠民工程,各類文化服務持續新鮮供給,著力讓群眾盡享文化惠民「大餐」。
  • 合肥美味螃蟹餐廳推薦 中秋佳節吃螃蟹大餐
    中秋佳節越來越近,想好去合肥哪家店吃大餐了嗎?中秋怎能不吃螃蟹,合肥的螃蟹餐廳也是多種多樣,你可以隨心進行選擇,小編對這些合肥螃蟹大餐進行了小盤點,給各位合肥食客出個中秋節吃大餐的參考。
  • 韓市民喜迎中秋佳節 首爾傳統市場熱鬧非凡
    市民紛紛走上街頭準備中秋食材、祭品,商販們也大張旗鼓舉辦各種促銷活動,迎接半月後的中秋佳節。(編譯:實習生 劉佳怡 圖源:韓聯社)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導,中秋節將近,韓國首爾地區市場熱鬧非凡,人頭攢動。市民紛紛走上街頭準備中秋食材、祭品,商販們也大張旗鼓舉辦各種促銷活動,迎接半月後的中秋佳節。
  • 中秋佳節昆明七大公園邀市民賞月遊樂
    日前,記者從黑龍潭、大觀樓等公園獲悉:中秋期間,昆明七大公園都將推出豐富多彩的賞月及遊樂活動,趕緊來瞅瞅,挑個喜歡的玩場和家人一起過佳節!本次中秋龍潭相親會,活動升級、精彩升級,將會給參與活動的單身青年一個全新的體驗。報名人數僅限60名,男女各30名,成功牽手還有電動車、自行車等豐盛大獎等你。  中秋夜,黑龍潭公園還有中秋篝火晚會,讓市民圍坐篝火旁,跳舞、賞月、吃月餅,感受中秋大團圓的快樂氛圍,同時可以欣賞傳統文化表演。
  • 三林世博家園居民喜過第一個國慶中秋佳節
    今年10月1日、6日,是來自周家渡、上鋼新村、南碼頭路街道和三林鎮,已辦妥入住手續的一萬多戶三林世博家園居民即將度過的第一個國慶、中秋佳節。兩大節日期間,這裡「市民文化活動周」閃亮登場,精彩紛呈的社區文化活動已排得滿滿的,如同一道道香噴噴的文化大餐令人陶醉。同時,新家園的各項配套設施到位,也給居民節日生活增添了便利。
  • 天津航母主題公園推「中俄全席」中秋大餐
    中秋佳節將至,「到濱海航母,過別樣中秋」成為天津市民熱門選擇。  記者29日從天津航母主題公園獲悉,登神秘「基輔號」,觀航母風暴、花車巡遊、飛車特技,賞碧眼嫦娥、風情歌舞,品俄式大餐、異國風情,去渤海第一灣趕海拾貝、觀海聽潮……天津航母準備了「中俄全席」的中秋大餐,靜候遊客。
  • 江西南昌紅谷灘區:文化賦能引領市民盡享文明
    在江西南昌建設「文化之城」的指揮棒下,人文薈萃的紅谷灘區公共文化服務日益趨於完善,「魅力紅谷」「紅谷戲劇」等文化品牌日益唱響,十大文化重點工程快速推進,一曲曲文化之歌餘音繞梁、不絕於耳……如今,「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處處滲透在紅谷灘的各個角落,一道道合百姓口味的「文化大餐」,不僅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凝聚起強大精神合力,成為提高城市宜居度和發展新活力的點睛之筆
  • 享文化大餐 過新式春節
    市民和遊客在哈爾濱美術館觀賞油畫作品。  除了走親訪友、玩冰滑雪等「常規項目」外,今年春節,冰城市民在哈爾濱美術館及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易中心盡享「文化大餐」。據介紹,短短7天時間,僅哈爾濱美術館就接待市民及遊客3000餘人次。  春節期間,哈爾濱美術館正常開放,「俄羅斯人民畫家精品展」、「俄羅斯油畫精品展——畫憶哈爾濱」、「哈藥館藏精品展」和「哈藥館藏版畫精品展」為冰城市民送上了藝術盛宴。
  • 韓市民喜迎中秋佳節 首爾傳統市場熱鬧非凡【組圖】
    原標題:韓市民喜迎中秋佳節 首爾傳統市場熱鬧非凡【組圖】9月15日下午,首爾麻浦區望遠市場人氣爆棚,市民們積極選購中秋備品。9月15日下午,首爾麻浦區望遠市場人氣爆棚,市民們積極選購中秋備品。9月15日下午,首爾麻浦區望遠市場人氣爆棚,市民們積極選購中秋備品。
  • 盤錦打造四季文化品牌 市民百姓盡享文化大餐
    ,將一年四季的文化活動貫穿始終,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業餘文化生活,已成為文化惠民的有效載體,成為盤錦市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同時和新的四季文化品牌相映成輝,相得益彰。「鶴鄉之夏」廣場文化活動已舉辦16屆,共演出幾百場次。活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不斷創新,為盤錦市民獻上了一臺臺文化大餐,已成為廣大市民精神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 申城早銀桂二度開放,國慶中秋更多品種有望盛開
    今天一早,市民餘女士在小區裡聞到了桂花香,尋香而去,發現幾株桂花開了。上海植物園園藝專家表示,上海植物園內也有不少桂花開放,屬早銀桂品種,這是早銀桂繼7月盛開後二度綻放,「預計周末這波早銀桂將進入盛花期。如果天氣條件合適,國慶周秋假期,銀桂、金桂等桂花品種也將盛開。」
  • 花壇綠油油、國旗紅豔豔,雙節將近,申城街頭氛圍濃
    摘要:隨著國慶和中秋佳節的臨近,申城街頭節日氛圍漸濃。 隨著國慶和中秋佳節的臨近,申城街頭節日氛圍漸濃。市民在人民廣場的立體主題花壇外留影。市民在魯迅公園演唱喜迎國慶主題紅歌。
  • 逛瀏河燈會,慶中秋佳節!
    9月13日,瀏河古鎮老街華燈溢彩,人潮湧動,笑語歡歌,2019瀏河古鎮中秋賞月燈會熱烈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在這裡共賞中秋明月,同慶中秋佳節。
  • 這才是中秋夜的正確打開方式丨石家莊絕美夜遊地全攻略(第二回)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古城正定以「月圓中秋,花開正定」為主題,呈上一場多元化、創新化的高品質文化大餐,市民遊客不僅可以在白天觀看各類文藝演出、體驗民俗文化項目
  • 申城屋頂摩天輪試水夜色大餐 情侶在"空中"求婚
    東方網5月2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坐在摩天輪裡,欣賞璀璨夜景,品嘗米其林級大餐,是不是十分浪漫?申城首個屋頂摩天輪近日試水夜色大餐,每天限量供應10套。雖然價格不菲,但一個多月來已吸引150多對情侶嘗鮮。  記者採訪獲悉,雖然體驗浪漫,但屋頂摩天輪的「夜色並不美」也引來不少吐槽。
  • 月滿中秋,月圓京城 23家公園66項文化活動陪市民過中秋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北京23家公園及風景區推出66項活動陪伴市民過中秋,其中包括賞月遊園、月餅茶會、金秋賞花、文化藝術展覽、健步走及自然科普等特色文化活動,讓首都市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感知傳統文化,體驗中秋民俗。